就在这个时候,内侍突然来报,说新安郡主朝着要来见王爷,而且早已经进入大殿,可是却找不到人。
司马昱一愣,脸上有些愠色,看着大殿的一角喊道:“道福,别躲了,出来吧,父王都看到你了!”
角落中走出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模样粉嘟嘟的,脸颊两边还有婴儿肥,看起来霎时可爱,和她站在一起的还有一个穿着华服的少年。
见到这个少年,司马昱和两个臣属都是一愣,也顾不得司马道福了,便一起走过来向那人行礼,口称琅琊王!
琅琊王便是司马丕,当今皇上的弟弟,也就是历史上那个被桓温所废的晋废帝。
这个时候司马丕还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时常在宫中玩耍,正好今日碰到了年龄差不多的新安郡主,于是便打算一起溜进大殿来,想不到却正好听到司马昱和两个臣属在谈论一个叫做刘苏的人。
当时司马道福很奇怪,而且她感觉这个刘苏让父王很头痛,那么他一定就是坏人,便气呼呼地向司马丕询问:“刘苏是谁?”
司马丕是知道刘苏的,刘府治丧期间,皇上不便出面就派他去吊唁,所以司马丕答道:“是庐陵公主的儿子,刘尹之子……新安郡主,按照辈分,他还应该是你的外甥。”
司马道福说道:“是我的外甥,那他岂不是和你平起平坐,是一个辈分的?”
东晋年间因为皇室势弱,又是内忧外患加上当时人们的寿命普遍都比较短,好几任皇帝都是早早驾崩,所以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皇位更迭非常频繁。
起初,元帝传位于长子司马绍,庐陵公主就是司马绍的女儿,后来司马绍又传位给长子司马衍,但司马衍而十二岁就死了,当时他的两个儿子都还年幼尚在襁褓之中,于是中书令庾冰便扶立司马衍的弟弟司马岳为帝,司马岳死后又传位于儿子,也就是当今的皇帝司马聃。
三十年的时间,皇位更迭了四次,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这样的情况还会继续上演,其中还会出现权臣擅行废立之举,足见东晋皇室司马氏的力量弱小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年少的司马丕却不这样觉得,听到司马道福说他这个堂堂皇室子弟,而且还是王爷,居然和这样一个病秧子平起平坐,这不是岂有此理嘛!
于是司马丕不高兴了,正好这个时候他和司马道福被司马昱发现,便只好先与司马道福一起出来应付。
有司马丕在场,司马昱自然不会责怪,只是问道:“道福,你到这大殿来干什么?”
司马道福答道:“父王,你说过会带我今日来宫中游玩的,难道你忘记了吗?”
司马昱正要找机会和稀泥,打发了剑拔弩张的王述和王彪之二人,便一拍额头,装作一副才想起的样子,然后便对二王说道:“两位爱卿,今日谈话便到这里吧!”
王述和王彪之一起告辞,他们知道司马昱向来宠溺这个女儿。
司马昱带着女儿和琅琊王一起出了大殿,司马道福脱口便问道:“父王,你现在不头痛了吗?”
听到来自女儿的关心,司马昱开心地笑了笑,答道:“道福为何这样问呀,你父王我这不是好着嘛!”
司马道福嘴巴嘟了起来,不以为然道:“刚才父王你明明很头痛的,而且还是为了一个叫做刘苏的人对不对?”
“这个……”司马昱这时候才想起来,本来叫王述和王彪之过来,就是为了应对刘苏要求进宫求见庐陵公主的事情,结果到最后却因为王述和王彪之争吵,导致他自己都忘记了。
幸亏得到了司马道福的提醒,司马昱才想起来这个时候刘苏还在宫门口等着呢,便连忙带着司马道福和司马丕一起来见刘苏。
当然,司马昱不至于亲自到宫门口去迎接,他命人把刘苏引进宫中,然后打算和刘苏聊几句看看,如果刘苏真有求官的意思,就给他一个虚职让他担任着。
虽然王述说王彪之的话是无稽之谈,但却不失为老成之言。
对于朝廷来说,一个虚职可以根本就不在乎,但声誉却是不能折损的。
现在的晋室,声望真是掉落到了谷底,再也不能掉了。
所以司马昱觉得不管王彪之的话说得好不好听,但谨慎一些终归是好的。
三人就在一座亭台等着刘苏,不久之后,远远的只看见内侍引着一个身材修长略显消瘦的男子前来,代他走得近了,便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来。
冉操来到亭台之前,拱手一一行礼,等到司马道福面前的时候,却发现司马道福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自己在看,于是他下意识地低下头来,说道:“刘苏刘远之,见过新安郡主!”
司马道福眨了眨眼睛,往旁边看了一眼。
“咳……”琅琊王司马丕上前一步,有些傲慢地问道:“刘苏,你进宫来做什么?”
口吻有些不甚满意的样子,冉操也听出来了,他知道当前这个琅琊王在未来会登上帝位,但此时面对他的不满,冉操却表现得宠辱不惊,镇定地答道:“回琅琊王殿下,刘苏此来,是求见母亲庐陵公主,与母亲告别的。”
司马丕轻笑道:“只是告别,就没有别的意思了?”
凉亭里面的司马昱听到司马丕的问话,本来正要发言的他却闭嘴了,因为他看出来司马丕已经在询问刘苏,这样正中他的下怀,他甚至都不用费尽心思去想怎样和刘苏交谈,别人就能把话帮他问了,何乐而不为呢?
冉操剑眉横竖,反问道:“在下实在是不明白琅琊王的意思,琅琊王何出此言?”
“哼!”
司马丕闷哼一声,衣袖一甩,转过头不去看冉操,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表现,也是表示他对冉操很不爽的表现!
冉操很奇怪,自己来到建康之后就一直小心谨慎,根本不可能得罪到这个司马丕的,甚至和他不会有任何交集,那司马丕现在这副样子,又是因为什么呢?
司马昱一愣,脸上有些愠色,看着大殿的一角喊道:“道福,别躲了,出来吧,父王都看到你了!”
角落中走出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模样粉嘟嘟的,脸颊两边还有婴儿肥,看起来霎时可爱,和她站在一起的还有一个穿着华服的少年。
见到这个少年,司马昱和两个臣属都是一愣,也顾不得司马道福了,便一起走过来向那人行礼,口称琅琊王!
琅琊王便是司马丕,当今皇上的弟弟,也就是历史上那个被桓温所废的晋废帝。
这个时候司马丕还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时常在宫中玩耍,正好今日碰到了年龄差不多的新安郡主,于是便打算一起溜进大殿来,想不到却正好听到司马昱和两个臣属在谈论一个叫做刘苏的人。
当时司马道福很奇怪,而且她感觉这个刘苏让父王很头痛,那么他一定就是坏人,便气呼呼地向司马丕询问:“刘苏是谁?”
司马丕是知道刘苏的,刘府治丧期间,皇上不便出面就派他去吊唁,所以司马丕答道:“是庐陵公主的儿子,刘尹之子……新安郡主,按照辈分,他还应该是你的外甥。”
司马道福说道:“是我的外甥,那他岂不是和你平起平坐,是一个辈分的?”
东晋年间因为皇室势弱,又是内忧外患加上当时人们的寿命普遍都比较短,好几任皇帝都是早早驾崩,所以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皇位更迭非常频繁。
起初,元帝传位于长子司马绍,庐陵公主就是司马绍的女儿,后来司马绍又传位给长子司马衍,但司马衍而十二岁就死了,当时他的两个儿子都还年幼尚在襁褓之中,于是中书令庾冰便扶立司马衍的弟弟司马岳为帝,司马岳死后又传位于儿子,也就是当今的皇帝司马聃。
三十年的时间,皇位更迭了四次,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这样的情况还会继续上演,其中还会出现权臣擅行废立之举,足见东晋皇室司马氏的力量弱小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年少的司马丕却不这样觉得,听到司马道福说他这个堂堂皇室子弟,而且还是王爷,居然和这样一个病秧子平起平坐,这不是岂有此理嘛!
于是司马丕不高兴了,正好这个时候他和司马道福被司马昱发现,便只好先与司马道福一起出来应付。
有司马丕在场,司马昱自然不会责怪,只是问道:“道福,你到这大殿来干什么?”
司马道福答道:“父王,你说过会带我今日来宫中游玩的,难道你忘记了吗?”
司马昱正要找机会和稀泥,打发了剑拔弩张的王述和王彪之二人,便一拍额头,装作一副才想起的样子,然后便对二王说道:“两位爱卿,今日谈话便到这里吧!”
王述和王彪之一起告辞,他们知道司马昱向来宠溺这个女儿。
司马昱带着女儿和琅琊王一起出了大殿,司马道福脱口便问道:“父王,你现在不头痛了吗?”
听到来自女儿的关心,司马昱开心地笑了笑,答道:“道福为何这样问呀,你父王我这不是好着嘛!”
司马道福嘴巴嘟了起来,不以为然道:“刚才父王你明明很头痛的,而且还是为了一个叫做刘苏的人对不对?”
“这个……”司马昱这时候才想起来,本来叫王述和王彪之过来,就是为了应对刘苏要求进宫求见庐陵公主的事情,结果到最后却因为王述和王彪之争吵,导致他自己都忘记了。
幸亏得到了司马道福的提醒,司马昱才想起来这个时候刘苏还在宫门口等着呢,便连忙带着司马道福和司马丕一起来见刘苏。
当然,司马昱不至于亲自到宫门口去迎接,他命人把刘苏引进宫中,然后打算和刘苏聊几句看看,如果刘苏真有求官的意思,就给他一个虚职让他担任着。
虽然王述说王彪之的话是无稽之谈,但却不失为老成之言。
对于朝廷来说,一个虚职可以根本就不在乎,但声誉却是不能折损的。
现在的晋室,声望真是掉落到了谷底,再也不能掉了。
所以司马昱觉得不管王彪之的话说得好不好听,但谨慎一些终归是好的。
三人就在一座亭台等着刘苏,不久之后,远远的只看见内侍引着一个身材修长略显消瘦的男子前来,代他走得近了,便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来。
冉操来到亭台之前,拱手一一行礼,等到司马道福面前的时候,却发现司马道福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自己在看,于是他下意识地低下头来,说道:“刘苏刘远之,见过新安郡主!”
司马道福眨了眨眼睛,往旁边看了一眼。
“咳……”琅琊王司马丕上前一步,有些傲慢地问道:“刘苏,你进宫来做什么?”
口吻有些不甚满意的样子,冉操也听出来了,他知道当前这个琅琊王在未来会登上帝位,但此时面对他的不满,冉操却表现得宠辱不惊,镇定地答道:“回琅琊王殿下,刘苏此来,是求见母亲庐陵公主,与母亲告别的。”
司马丕轻笑道:“只是告别,就没有别的意思了?”
凉亭里面的司马昱听到司马丕的问话,本来正要发言的他却闭嘴了,因为他看出来司马丕已经在询问刘苏,这样正中他的下怀,他甚至都不用费尽心思去想怎样和刘苏交谈,别人就能把话帮他问了,何乐而不为呢?
冉操剑眉横竖,反问道:“在下实在是不明白琅琊王的意思,琅琊王何出此言?”
“哼!”
司马丕闷哼一声,衣袖一甩,转过头不去看冉操,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表现,也是表示他对冉操很不爽的表现!
冉操很奇怪,自己来到建康之后就一直小心谨慎,根本不可能得罪到这个司马丕的,甚至和他不会有任何交集,那司马丕现在这副样子,又是因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