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长江上游,今重庆、四川境内,有几个主要的国:巴、蜀、充、苴、郪。
苴国,此时才在酝酿之中,准确地说,是一个阴谋在酝酿之中。
郪国则是一个古国,是云南元谋猿人的后裔在巴国与蜀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今涪江以西的郪江流域建立的一个国家,据有今大英县、三台县、中江县、乐至县、射洪县南部地区,历经商蜀战争、巴蜀战争。
为了在巴蜀两国的夹缝中生存,不断迁徒,今天的三台郪江镇、大英蓬莱镇、中江仓山镇郪城村,均作过郪国首都。
郪国对巴蜀两边讨好,左右逢源,都不敢得罪,对局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充国,范围在今南充市全境、巴中市西南、广安市西以及绵阳市东南的部分地方。充国都城在阆州(今阆中市)。充国从春秋中期发源,到战国中期消亡,存在了大约二百七十年,传十四代王。
最初,充国是从巴国脱离出来的,一度对巴国造成过威胁,巴国因此与充国世代为敌。
而巴国与蜀国,渊源颇深。此时蜀国为开明朝,统治者为鳖灵人。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的正是古蜀国。
很早时,蜀族人鱼凫氏在今四川境内活动,公元前1057年,鱼凫王杜宇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号称蜀。由于古蜀国境内爆发洪水,鱼凫氏蜀王任杜灵为相,治理洪水。杜灵因出色完成了任务,被唤做“鳖灵”。
蜀王因此在年老时禅位给鳖灵。杜灵成了新的蜀王,建都郫邑(今成都郫县),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然而,这或许只是一个被后代阴谋家作为所谓先例的美丽的禅让故事,其实是鳖灵族人进入蜀国境内,推翻了鱼凫王朝,建立了开明王朝。
蜀都后来又迁至广都樊乡(今双流县),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樊乡迁往今成都。
有史载鳖灵为楚国人,据后世的考证,鳖灵族是巴人的一支,因为楚国后来占领了巴地,形成了这个误会。
因此,也可说巴蜀两国统治者是同族异流,但两国素来有仇,根源在于领土之争,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在共同的大敌出现的时候,才可能临时采取联合行动。
当地有句俗话:按下葫芦起来瓢。楚国人一退,巴、蜀矛盾又同时浮出水面。同样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蜀军退至巴蜀边境,借口整顿军队,数月不离境,时常扰民,吃穿用皆从巴属部族强取,民怨日隆。
巴主得报,恼怒万分,令使者到蜀都商撤离,蜀主话未听完,怒道:“巴蛮子请我去帮他打楚国,大败而归,死伤无数不消说,损了多少粮草、兵器,内外之用,宾客之资,费了多少财物,他给我算得清?
”如今在他境内多歇了口气,便来催命,是何道理!就算是赔我一个江州,我还要饰本,回去禀报:没打算撤了!”
巴主正在喝水,听使者回报,七窍生烟,摔碎手中虎吞象明雕水盏,怒道:“难道我比他损失小?合伙生意,如今折了本,要我一人承担,只怕他那颗会算账的陶丸没给他造出来!”喷出几句赃话,吓得侍者不敢做声。
巴主召集诸路人马,准备动武。众人摩拳擦掌,口吐恶气。
见显贵们发言,离不开一个“战”字,跟随二公子巴西安从枳都同来、深得巴西安看好的青年将领巴秀再忍不住,献计道:
“请神容易送神难。听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从秦厉公始,秦国便与蜀国因南郑起争端,多年不止,秦取南郑,又被蜀国夺还,秦人恨得牙根痒。卑将以为,不须动用大军,只需派一使节,重贿秦人,让秦国扬言出兵取南郑,蜀人自去。”
话刚落地,尚未反弹,世子巴南安怒道:“你是何人?庙堂之上哪有你发言的!懂不懂规矩!”巴西安明白世子哥哥是冲自己来的,急忙喝住巴秀。
巴国主道:“我两家割裂,打破脑壳,也不必要秦国那个瘟神来帮忙。”
巴蜀两国在巴国境内小战几场,一时难分胜负,战战停停。刚经兹方大败,两国都想尽快结束战事,可又宁输一战,不输面子。
战也不是,和也不是,中卿相尚进宫对巴国主道:“才得了一场掏心大病,不可硬撑。况且,战场在我境内,打破的钵钵碗碗,毁坏的一草一木,全都是我们的,到时,蜀国人屁股一拍就走人。诚不如巴秀之言,去使秦国。”
果然,蜀军招呼不打,全数撤回蜀境——不要以为是巴秀的计策起了决定作用,起关键作用的是周安王死了,其子姬喜即位,即周烈王,消息传到巴蜀。
因这场事,两邻国刚刚建立的对楚同盟完全瓦解,多少年的恩恩怨怨未解,又结下新仇。
此后,巴、楚为盐泉之争,形成拉锯战,终以楚国完全控制到了夷水一带为果,最远时分别从几个方向推进到有“万里城墙”之称的七戳山、筱关等附近,后收缩到夷城一线。
当时的航行技术有限,征服长江尤其是三峡还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楚之争,由淮河的多,由长江的少,而几乎与长江平行的夷水(清江)及其沿线则是巴蜀与楚的重要通道,自然也是军事进攻和反攻的重要通道。
楚军取了夷城,控制了夷水,对巴国丹涪水流域以及朐忍(今万州、云阳)等大片土地构成严重威胁,巴人则在不同方向筑关或利用山险反威胁,其中郁水方向有一个重要关口,称为筱关。
筱关,即今湖北宣恩境内的晓关,曾简化为“小关”,抗日战争时期,改称“晓关”,以示光明、吉祥。筱,即寮竹,别名箬竹、粽粑竹、长耳竹、粽叶竹等,此地漫山遍野的寮竹,故名“筱关”。
如今,这里是一个侗族乡。
在巴国历史上,筱关没有捍关、阳关、沔关、江关那样闻名,却是巴、楚争夺郁水盐泉的重要关隘。
当时,树大林深,交通极为不便,不似现在四通八达,筱关一带有通盐古大道,正好用兵,又是要冲形胜之地,是南入湘黔、北行巴蜀必经之处,落入楚人之手不得、
暂时驱离楚人后,巴人赶忙在险要之处筑立牢固关寨,以筱关、石城(石城至甲馬池一带),以及与筱关齐名的亭子关为郁水盐泉正面的三道屏障(巴人称为郁水防线的“两关一城”)。
石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即今重庆黔江县坝镇,位于阿蓬江与段溪河交汇处。
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在石城置丹兴县(后黔江县),治所即在县坝。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涪陵郡治所和丹兴县治所,均置于县坝;北周保定四年(公元564年),置庸州,州治所和县治所同置于县坝;隋大业初,废庸州置县,将丹兴县改为石城县,治所仍置于县坝。
石城是巴国在丹涪水流域最重要的屯军营地,直接隶属于枳都大营。
建立营地屯集军队的这项措施,或者也可说是改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出现雏形,当时每有战事,巴国主亲自领兵,并把自己的宗室子弟派到边境或要地驻防,有两个作用:一则防御外敌,二可及时处置就近地区的内乱。
兵营的兵源主要来自巴氏宗族。
至战国时期,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尤其是等到楚国人提起兵器来了,石城和巴峒这两个巴国东南境重要兵营的兵源悄悄发生了变化,除了宗室子弟仍为中坚力量,还在当地各部族抽调武士,但各部族为了自身的利益,均不会将最强的武士送去,而是在地位低微和困难的家庭以及男丁较多的家庭中抽调,甚至送去奴隶充数。
兵营中的将佐,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巴氏宗亲,武落钟离山其他四氏的贵族子弟多有担任要职者。
虽然石城军营里没有武功最拔尖的单个武士,但由于相似于常备军,在严格的训练之下,纪律严明,行动化一,执行力强,战术素养高,整体战斗能力很强,丹涪水,甚至巴国任何一个部族单独都很难与之抗衡。
亭子关,位于郁水盐陆路运输路线的必经之地,在今天的彭水县郁山镇镇内。
今天,郁水亭子关,与号称南方长城起点的湖南凤凰境内的亭子关相比,默默无闻,可是,在当年的巴国,妇孺皆知,它就像巴国的三大盐泉一样,被历史的尘土所掩埋。
苴国,此时才在酝酿之中,准确地说,是一个阴谋在酝酿之中。
郪国则是一个古国,是云南元谋猿人的后裔在巴国与蜀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今涪江以西的郪江流域建立的一个国家,据有今大英县、三台县、中江县、乐至县、射洪县南部地区,历经商蜀战争、巴蜀战争。
为了在巴蜀两国的夹缝中生存,不断迁徒,今天的三台郪江镇、大英蓬莱镇、中江仓山镇郪城村,均作过郪国首都。
郪国对巴蜀两边讨好,左右逢源,都不敢得罪,对局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充国,范围在今南充市全境、巴中市西南、广安市西以及绵阳市东南的部分地方。充国都城在阆州(今阆中市)。充国从春秋中期发源,到战国中期消亡,存在了大约二百七十年,传十四代王。
最初,充国是从巴国脱离出来的,一度对巴国造成过威胁,巴国因此与充国世代为敌。
而巴国与蜀国,渊源颇深。此时蜀国为开明朝,统治者为鳖灵人。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的正是古蜀国。
很早时,蜀族人鱼凫氏在今四川境内活动,公元前1057年,鱼凫王杜宇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号称蜀。由于古蜀国境内爆发洪水,鱼凫氏蜀王任杜灵为相,治理洪水。杜灵因出色完成了任务,被唤做“鳖灵”。
蜀王因此在年老时禅位给鳖灵。杜灵成了新的蜀王,建都郫邑(今成都郫县),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然而,这或许只是一个被后代阴谋家作为所谓先例的美丽的禅让故事,其实是鳖灵族人进入蜀国境内,推翻了鱼凫王朝,建立了开明王朝。
蜀都后来又迁至广都樊乡(今双流县),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樊乡迁往今成都。
有史载鳖灵为楚国人,据后世的考证,鳖灵族是巴人的一支,因为楚国后来占领了巴地,形成了这个误会。
因此,也可说巴蜀两国统治者是同族异流,但两国素来有仇,根源在于领土之争,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在共同的大敌出现的时候,才可能临时采取联合行动。
当地有句俗话:按下葫芦起来瓢。楚国人一退,巴、蜀矛盾又同时浮出水面。同样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蜀军退至巴蜀边境,借口整顿军队,数月不离境,时常扰民,吃穿用皆从巴属部族强取,民怨日隆。
巴主得报,恼怒万分,令使者到蜀都商撤离,蜀主话未听完,怒道:“巴蛮子请我去帮他打楚国,大败而归,死伤无数不消说,损了多少粮草、兵器,内外之用,宾客之资,费了多少财物,他给我算得清?
”如今在他境内多歇了口气,便来催命,是何道理!就算是赔我一个江州,我还要饰本,回去禀报:没打算撤了!”
巴主正在喝水,听使者回报,七窍生烟,摔碎手中虎吞象明雕水盏,怒道:“难道我比他损失小?合伙生意,如今折了本,要我一人承担,只怕他那颗会算账的陶丸没给他造出来!”喷出几句赃话,吓得侍者不敢做声。
巴主召集诸路人马,准备动武。众人摩拳擦掌,口吐恶气。
见显贵们发言,离不开一个“战”字,跟随二公子巴西安从枳都同来、深得巴西安看好的青年将领巴秀再忍不住,献计道:
“请神容易送神难。听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从秦厉公始,秦国便与蜀国因南郑起争端,多年不止,秦取南郑,又被蜀国夺还,秦人恨得牙根痒。卑将以为,不须动用大军,只需派一使节,重贿秦人,让秦国扬言出兵取南郑,蜀人自去。”
话刚落地,尚未反弹,世子巴南安怒道:“你是何人?庙堂之上哪有你发言的!懂不懂规矩!”巴西安明白世子哥哥是冲自己来的,急忙喝住巴秀。
巴国主道:“我两家割裂,打破脑壳,也不必要秦国那个瘟神来帮忙。”
巴蜀两国在巴国境内小战几场,一时难分胜负,战战停停。刚经兹方大败,两国都想尽快结束战事,可又宁输一战,不输面子。
战也不是,和也不是,中卿相尚进宫对巴国主道:“才得了一场掏心大病,不可硬撑。况且,战场在我境内,打破的钵钵碗碗,毁坏的一草一木,全都是我们的,到时,蜀国人屁股一拍就走人。诚不如巴秀之言,去使秦国。”
果然,蜀军招呼不打,全数撤回蜀境——不要以为是巴秀的计策起了决定作用,起关键作用的是周安王死了,其子姬喜即位,即周烈王,消息传到巴蜀。
因这场事,两邻国刚刚建立的对楚同盟完全瓦解,多少年的恩恩怨怨未解,又结下新仇。
此后,巴、楚为盐泉之争,形成拉锯战,终以楚国完全控制到了夷水一带为果,最远时分别从几个方向推进到有“万里城墙”之称的七戳山、筱关等附近,后收缩到夷城一线。
当时的航行技术有限,征服长江尤其是三峡还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楚之争,由淮河的多,由长江的少,而几乎与长江平行的夷水(清江)及其沿线则是巴蜀与楚的重要通道,自然也是军事进攻和反攻的重要通道。
楚军取了夷城,控制了夷水,对巴国丹涪水流域以及朐忍(今万州、云阳)等大片土地构成严重威胁,巴人则在不同方向筑关或利用山险反威胁,其中郁水方向有一个重要关口,称为筱关。
筱关,即今湖北宣恩境内的晓关,曾简化为“小关”,抗日战争时期,改称“晓关”,以示光明、吉祥。筱,即寮竹,别名箬竹、粽粑竹、长耳竹、粽叶竹等,此地漫山遍野的寮竹,故名“筱关”。
如今,这里是一个侗族乡。
在巴国历史上,筱关没有捍关、阳关、沔关、江关那样闻名,却是巴、楚争夺郁水盐泉的重要关隘。
当时,树大林深,交通极为不便,不似现在四通八达,筱关一带有通盐古大道,正好用兵,又是要冲形胜之地,是南入湘黔、北行巴蜀必经之处,落入楚人之手不得、
暂时驱离楚人后,巴人赶忙在险要之处筑立牢固关寨,以筱关、石城(石城至甲馬池一带),以及与筱关齐名的亭子关为郁水盐泉正面的三道屏障(巴人称为郁水防线的“两关一城”)。
石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即今重庆黔江县坝镇,位于阿蓬江与段溪河交汇处。
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在石城置丹兴县(后黔江县),治所即在县坝。晋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涪陵郡治所和丹兴县治所,均置于县坝;北周保定四年(公元564年),置庸州,州治所和县治所同置于县坝;隋大业初,废庸州置县,将丹兴县改为石城县,治所仍置于县坝。
石城是巴国在丹涪水流域最重要的屯军营地,直接隶属于枳都大营。
建立营地屯集军队的这项措施,或者也可说是改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出现雏形,当时每有战事,巴国主亲自领兵,并把自己的宗室子弟派到边境或要地驻防,有两个作用:一则防御外敌,二可及时处置就近地区的内乱。
兵营的兵源主要来自巴氏宗族。
至战国时期,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尤其是等到楚国人提起兵器来了,石城和巴峒这两个巴国东南境重要兵营的兵源悄悄发生了变化,除了宗室子弟仍为中坚力量,还在当地各部族抽调武士,但各部族为了自身的利益,均不会将最强的武士送去,而是在地位低微和困难的家庭以及男丁较多的家庭中抽调,甚至送去奴隶充数。
兵营中的将佐,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巴氏宗亲,武落钟离山其他四氏的贵族子弟多有担任要职者。
虽然石城军营里没有武功最拔尖的单个武士,但由于相似于常备军,在严格的训练之下,纪律严明,行动化一,执行力强,战术素养高,整体战斗能力很强,丹涪水,甚至巴国任何一个部族单独都很难与之抗衡。
亭子关,位于郁水盐陆路运输路线的必经之地,在今天的彭水县郁山镇镇内。
今天,郁水亭子关,与号称南方长城起点的湖南凤凰境内的亭子关相比,默默无闻,可是,在当年的巴国,妇孺皆知,它就像巴国的三大盐泉一样,被历史的尘土所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