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也不言语,只是眉头紧皱,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觉得这个诏书不错,你看呢?”韦皇后望着太平公主问道。
“这个主意是不错,那就这样定吧,快选吉日新皇上登基。”
说罢,太平公主转头便走。
上官婉儿面前的时候,太平公主别有深意地盯了她一眼,面上的肌肉抖动了两下,什么也没说,便离开了。
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韦太后训政,相王辅政,却唯独没有太平公主什么事。这个结果肯定不是她想要的,上官婉儿这么做简直是明目张胆的背叛,太平公主怒不可遏却无法发作。
望着太平公主远去的身影,上官婉儿面上神情复杂,只能在心中暗自祈祷:张宝儿呀张宝儿,你怎么还不赶紧回来?
……
已是三更天了,一名太监正在御花园里巡夜,忽听轻微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深更半夜的,他干什么?但这件事太怪,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闪在一棵大树背后,想看个究竟。
隐约中他看见一个蒙面人,他的肩头上还扛着物件,软耷耷的,分明是人。太监在宫中已经多年,他相信这绝不是刺客,或是盗贼,肯定是有人又倒霉了,这种事韦皇后不止做过一次了,他估计这与今天皇上突然驾崩有关。
太监虽然心里难过,也很气愤,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知道,宫里的事,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否则会连小命都搭上。他故意把手中的梆子敲得响响的,果然,那人听了便急急忙忙走了。
……
中宗李显死了,没有人去查找他的死因,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死后,大唐王朝将何去何从。
群臣都知道,此时真正有影响的是两大势力,一支是以韦皇后为首的后党,核心成员包括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另外一支则是以相王李旦为首的李唐宗室,核心成员还有太平公主。这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把对方压倒。
这种情况下该怎样办呢?最合理的办法就是由后与宗室共同推举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皇帝。
第二天,韦皇后临时召集了早朝,宣布了先帝李显的遗诏。
上官婉儿起草的这份遗诏相当有水平。
李重茂是中宗唯一的儿子,父死子继天经地义。李重茂只有十六岁,需要有人辅政,双方都能接受。韦太后训政,相王辅政,兼顾了韦后势力和宗室势力。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日后双方还得一决高下,但是,至少从眼前看,这个遗诏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这也是上官婉儿煞费苦心的目的。
可没想到,这个遗诏竟然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
宗楚客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相王辅政,于理非宜;且于皇后,嫂叔不通问,听朝之际,何以为礼?”
宗楚客的意思很清楚,韦皇后和相王是嫂子和小叔子的关系,按照古礼,叔嫂不说话,怎么能既让韦皇后临朝,又让相王辅政呢?这让他们俩在听朝的时候怎么相处呢?
宗楚客提议,既然叔嫂不通问,索性把相王辅政一条拿掉,直接让韦皇后临朝称制!
宗楚客这个提议一出来,大臣中支持韦皇后的居多,大多数人也随声附和。于是,遗诏的内容变了,就剩温王重茂为皇太子,韦皇后临朝称制两条了!
韦皇后知道,相王毕竟是高宗的儿子,单凭这一点他就有很高的人望,便给相王加官进爵,让相王李旦做太子太师这个位高却无权的虚职。
仅仅三天这后,韦后正式立十六岁的李重茂为皇帝,改元唐隆,加相王为太尉,同时将相王的长子成器由郡王进封为亲王,封号为宋。太尉是三公之一,实际上根本没有权力,这个太尉还不如李成器从郡王到亲王来的实惠呢。
修改了遗诏之后,韦皇后紧急调遣五万府兵进入长安,和禁军一起,对长安实行军管。府兵和禁军一共六个最高军事将领,任命的全都是韦家子弟或女婿。最高指挥则由韦皇后的堂兄、宰相韦温兼任。
韦皇后这样做很明显:想做皇帝!
李显在世的时候,韦皇后便有过这样的想法,不过那时候只是想想而已,可现在李显死了,情况都变了。尽管韦皇后心中清楚,李显肯定不是死在自己手中,可又有谁会信呢?这个黑锅她是背定了,再加上宗楚客不停地怂恿,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心奔着皇帝之位而去了。
韦皇后做皇帝,谁最害怕?
当然是李唐宗室了!
当年武则天称帝,李唐宗室被杀得落花流水,现在如果韦皇后再来这么一次,李唐恐怕就更无遗类了!
再说,武则天称帝,毕竟最后还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传回给了李唐王朝;可是,韦皇后没有儿子,如果她真的称帝,皇位最终会落到谁的手里就更不好说了!
宗室如果不想束手就擒,就得自救了。
怎么自救呢?宗室的领军人物毫无疑问是相王李旦。可韦皇后也不傻,早就防到了这一招,也已经派兵把相王府邸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了。这样一来,宗室这边就群龙无首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韦皇后和她的同党们千算万算,唯独忘了算计相王的儿子们。
要不要防范相王的儿子们呢?对这个问题,韦皇后集团里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过。
宗楚客人老成精,他看着相王的几个儿子虎虎生威,总觉得是个隐患,他提醒韦皇后:现在形势紧张,赶紧把相王的几个儿子打发到地方去吧。
但是,韦皇后没听他的。或许是韦皇后认为再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当皇帝,所以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韦皇后篡改遗诏,想自己当皇帝,此事事关每一个李唐宗室的利益,决不能束手就擒!
李隆基从小就在大大小小的政变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惯了,他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政变已经迫在眉睫了。事已至此,只能是搞一场政变,把韦皇后做掉。可是,具体怎么操作这场政变呢?虽然在张宝儿的帮助之下,李隆基也有了自己的班底,可要与韦皇后对抗,这点资本显然不够用。
“我觉得这个诏书不错,你看呢?”韦皇后望着太平公主问道。
“这个主意是不错,那就这样定吧,快选吉日新皇上登基。”
说罢,太平公主转头便走。
上官婉儿面前的时候,太平公主别有深意地盯了她一眼,面上的肌肉抖动了两下,什么也没说,便离开了。
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韦太后训政,相王辅政,却唯独没有太平公主什么事。这个结果肯定不是她想要的,上官婉儿这么做简直是明目张胆的背叛,太平公主怒不可遏却无法发作。
望着太平公主远去的身影,上官婉儿面上神情复杂,只能在心中暗自祈祷:张宝儿呀张宝儿,你怎么还不赶紧回来?
……
已是三更天了,一名太监正在御花园里巡夜,忽听轻微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深更半夜的,他干什么?但这件事太怪,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闪在一棵大树背后,想看个究竟。
隐约中他看见一个蒙面人,他的肩头上还扛着物件,软耷耷的,分明是人。太监在宫中已经多年,他相信这绝不是刺客,或是盗贼,肯定是有人又倒霉了,这种事韦皇后不止做过一次了,他估计这与今天皇上突然驾崩有关。
太监虽然心里难过,也很气愤,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知道,宫里的事,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否则会连小命都搭上。他故意把手中的梆子敲得响响的,果然,那人听了便急急忙忙走了。
……
中宗李显死了,没有人去查找他的死因,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死后,大唐王朝将何去何从。
群臣都知道,此时真正有影响的是两大势力,一支是以韦皇后为首的后党,核心成员包括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另外一支则是以相王李旦为首的李唐宗室,核心成员还有太平公主。这两大集团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把对方压倒。
这种情况下该怎样办呢?最合理的办法就是由后与宗室共同推举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皇帝。
第二天,韦皇后临时召集了早朝,宣布了先帝李显的遗诏。
上官婉儿起草的这份遗诏相当有水平。
李重茂是中宗唯一的儿子,父死子继天经地义。李重茂只有十六岁,需要有人辅政,双方都能接受。韦太后训政,相王辅政,兼顾了韦后势力和宗室势力。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日后双方还得一决高下,但是,至少从眼前看,这个遗诏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这也是上官婉儿煞费苦心的目的。
可没想到,这个遗诏竟然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
宗楚客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相王辅政,于理非宜;且于皇后,嫂叔不通问,听朝之际,何以为礼?”
宗楚客的意思很清楚,韦皇后和相王是嫂子和小叔子的关系,按照古礼,叔嫂不说话,怎么能既让韦皇后临朝,又让相王辅政呢?这让他们俩在听朝的时候怎么相处呢?
宗楚客提议,既然叔嫂不通问,索性把相王辅政一条拿掉,直接让韦皇后临朝称制!
宗楚客这个提议一出来,大臣中支持韦皇后的居多,大多数人也随声附和。于是,遗诏的内容变了,就剩温王重茂为皇太子,韦皇后临朝称制两条了!
韦皇后知道,相王毕竟是高宗的儿子,单凭这一点他就有很高的人望,便给相王加官进爵,让相王李旦做太子太师这个位高却无权的虚职。
仅仅三天这后,韦后正式立十六岁的李重茂为皇帝,改元唐隆,加相王为太尉,同时将相王的长子成器由郡王进封为亲王,封号为宋。太尉是三公之一,实际上根本没有权力,这个太尉还不如李成器从郡王到亲王来的实惠呢。
修改了遗诏之后,韦皇后紧急调遣五万府兵进入长安,和禁军一起,对长安实行军管。府兵和禁军一共六个最高军事将领,任命的全都是韦家子弟或女婿。最高指挥则由韦皇后的堂兄、宰相韦温兼任。
韦皇后这样做很明显:想做皇帝!
李显在世的时候,韦皇后便有过这样的想法,不过那时候只是想想而已,可现在李显死了,情况都变了。尽管韦皇后心中清楚,李显肯定不是死在自己手中,可又有谁会信呢?这个黑锅她是背定了,再加上宗楚客不停地怂恿,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心奔着皇帝之位而去了。
韦皇后做皇帝,谁最害怕?
当然是李唐宗室了!
当年武则天称帝,李唐宗室被杀得落花流水,现在如果韦皇后再来这么一次,李唐恐怕就更无遗类了!
再说,武则天称帝,毕竟最后还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传回给了李唐王朝;可是,韦皇后没有儿子,如果她真的称帝,皇位最终会落到谁的手里就更不好说了!
宗室如果不想束手就擒,就得自救了。
怎么自救呢?宗室的领军人物毫无疑问是相王李旦。可韦皇后也不傻,早就防到了这一招,也已经派兵把相王府邸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了。这样一来,宗室这边就群龙无首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韦皇后和她的同党们千算万算,唯独忘了算计相王的儿子们。
要不要防范相王的儿子们呢?对这个问题,韦皇后集团里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过。
宗楚客人老成精,他看着相王的几个儿子虎虎生威,总觉得是个隐患,他提醒韦皇后:现在形势紧张,赶紧把相王的几个儿子打发到地方去吧。
但是,韦皇后没听他的。或许是韦皇后认为再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当皇帝,所以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韦皇后篡改遗诏,想自己当皇帝,此事事关每一个李唐宗室的利益,决不能束手就擒!
李隆基从小就在大大小小的政变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惯了,他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政变已经迫在眉睫了。事已至此,只能是搞一场政变,把韦皇后做掉。可是,具体怎么操作这场政变呢?虽然在张宝儿的帮助之下,李隆基也有了自己的班底,可要与韦皇后对抗,这点资本显然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