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进入珠江三角洲,并没有急着露面,而是暂时隐藏起来。
    而陆军在出征之后,首先攻拔了富州,如之前预料的一样,丝毫不费力气。
    贺州刺史陈守忠向南汉朝廷告急,刘鋹却只派出龚澄枢前往贺州口头宣慰,导致原本就很贫穷的贺州士兵士气跌入谷底。
    宋军前锋抵达芳林的时候,龚澄枢由于过度惧怕,而直接乘坐小船逃回广州,宋军随即包围贺州。
    刘鋹召集大臣商议抵御的最佳将领人选,起初大臣们推举潘崇彻,但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启用,潘崇彻的积极性早已丧失,于是以眼病推脱。
    刘鋹一怒之下启用伍彦柔为大将,出师援救贺州。
    宋军在得到伍彦柔部前来的情报之后,撤退二十里,同时在南乡设伏。
    伍彦柔率部乘坐船只,于破晓时分抵达南乡,宋军伏兵突然冲出,伍彦柔部大乱,被杀死人数占到了全军的十分之七到十分之八。
    伍彦柔于阵中被擒,并被斩首,头颅被展示给贺州城内守军,但是城内守军不为所动。
    随后,宋军军中随军转运使王明率领数百名负责转运辎重的士兵,以及几千名丁夫,填平了城外壕沟,直抵贺州城门。
    贺州人十分惊慌,开门迎降。
    潘美此时放出话来要直捣广州,刘鋹迫不得已,再次请潘崇彻出山,给潘崇彻封官加爵,令其带三万兵驻防贺江。
    但潘崇彻此时只想拥兵自保。
    十月,潘美攻克南汉军开建寨,昭州刺史田行稠、桂州刺史李承圭望风而逃。
    宋军不战而克昭州和桂州。
    此时刘鋹却认为:“昭州、桂州、连州、贺州,原来都是属于湖南的,现在宋军攻克了这些地方,就不会继续南进了。”
    一连串的胜利,让宋军士气高涨,潘美等人也不客气,声言顺贺水东下,直取兴王府!
    随即宋军继续南下,兵临番禺北方门户——韶州!
    只要攻破韶州,番禺就在眼前,南面曹彬的海军还等着呢,潘美等人则挺着急。
    但是着急归着急,却不能轻敌,因为尽管贺州惨败,损兵折将,但是,南汉军主力尚在,依然可以一战。
    尤为重要的是,南汉赖以称雄岭南数十年的资本依然完好无损,这就是南汉军队中最精锐的——重甲象阵!
    南汉立国后,要面临同周边多个国家的不断战争。
    它的西边是楚国,北边则是当时诸侯国内势力仅次于中原大国的、强大的南唐。
    为抗衡邻国,南汉统治者煞费苦心扩充军队,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组建以战象为主要作战工具的象阵。
    南汉地处南方,它的南方邻国大多处于亚热带地区,盛产大象,而且南方国家向来有捕捉、训练战象作战的传统。
    在这种情况下,南汉军队因地制宜的也组建了自己的象军。
    为建军,南汉当局不惜重金,从安南、大理等国购进大量战象,同时雇佣当地少数民族教授南汉军队如何驾驭战象,以及使用战象的战术战法。
    此时南汉共拥有战象近千头,南汉的战象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甲战象,装备精良。
    战象周身披挂着厚重的铠甲,这种铠甲都是以厚牛皮为内衬,外面密集的加挂多层鱼鳞状或块装铁或钢制甲叶。
    除了挂甲以外,象体防御力最差的胸部和腹部被整块的厚度达两毫米的钢制板状胸、腹甲保护起来。
    象腿上也被带活动护膝的钢制甲胄保护起来。
    象头装有钢制护面,甚至连象鼻子上也包裹有锁子甲,而且作为主要武器的象牙上也被套上长达1.5的锐利钢制矛尖。
    战象背部是一座用厚木板制作、包裹有铁甲的塔楼。
    塔楼分为三层,第一层是驭手,上面一层是46名弓箭手或弩手,最上面是了望员。
    以战象为核心,四周各有一名持大刀、长矛、盾牌,背负弓箭或强弩的的步兵。
    如此一来,构成一个以战象为核心的完整的作战单位。
    作战时,南汉象阵一般在远程弓弩的掩护下,列阵以冲锋的方式向对方发起集团冲击。
    发挥的作用类似后世的主战坦克,象阵冲击后,骑兵和步兵将在后面跟进冲锋。
    由于披挂重甲,具有强大的防护力和攻击力,南汉象阵在同周边邻国的历次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其统治者的“护国法宝”。
    此时,面对宋军强大的攻势,南汉孤注一掷,决定动用最精锐的象阵以挽回败局。
    于是,南汉皇帝刘鋹任命李承渥为主将,调动全部近千头重甲战象。
    此外,集结了主力大军十余万人,浩浩荡荡开赴韶州迎战宋军。
    当南汉出动主力尤其是出动最精锐的重甲象阵的情报传到宋军统帅部后,宋军主帅潘美并没有惊慌。
    其实在南征之前,潘美等人就详细的研究了南汉军队的全部相关资料,对南汉军队尤其是对南汉重甲象阵的情况早已了如指掌。
    在出征前,潘美料定南汉必然会动用重甲象阵这一看家本钱来对抗宋军,因此做了针锋相对的准备。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专门针对南汉重甲象阵强大的装甲防护力,配属了大量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重型三弓床弩炮和单兵强弩,以及炸药包和大炮!
    宋军重型车弩炮发展重型三弓床弩炮,床弩是一种大型远程弩炮,外形类似一架放大的弩弓。
    这种武器出现的非常早,早在东汉就有相关记载。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时期,因此宋军的重型床弩比以前朝代的性能有了巨大提升。
    据《武经总要》记载,宋军床弩的体积比前代的要小。
    虽然体积小了,但由于采用了多张大型复合共组合技术以及反趋弓技术,射程却大大提高了。
    三弓床弩炮的弓背使用多种材料制成,是典型的复合弓,爆发力极强。
    而且,为增加射程,宋军还在一门弩炮联装三张强弓,其中最后一张是向相反方向装的。
    因此宋床弩也叫三弓床弩炮,弓弦则是动物肌腱,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
    三弓床弩炮的结构非常巧妙,后部有两个辘轳,通过滑轮来牵拉弓弦的张设。
    弩身为坚实的檀木,轻巧坚劲。以铁为枪膛,钢为弩机,用木棰击发。
    配用的箭矢有两种。一种是长近两米的重型箭镞。
    史书记载为“木干铁翎”。
    世称“一枪三剑箭”,形状类似标枪,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
    箭头则是钢制三棱型穿甲箭,主要用于远程打击有重甲保护的目标,起作用类似今天的火炮穿甲弹。
    另一种是轻型箭镞,长度约一米,形状类似重箭的缩小版。主要用与密集射击。
    一座弩炮可以一次发射多枚轻型箭镞,与欧洲当时最先进的大型希腊弩炮400米的极限射程相比,宋代三弓床弩炮的最大射程为1600米。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这是火炮出现前人类直射武器所能达到的极限!
    是当此时界上最强大的重型远程武器!
    对付南汉的重甲战象其威力绰绰有余。
    随着战争的需要尤其是大规模野战对机动性和速度的需要,宋军在重型三弓床弩炮的底部安装了四个轮子,行军时用牲畜牵引。
    于是发展出了重型车弩炮,宋军重型车弩炮广泛运用与攻城战、水战和野战,在实在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而宋军此时装备的单兵强弩虽然在射程上不如后来出现的著名的北宋“神臂弩”,但也具有强大的威力,在一定距离上也足以击杀重甲战象。
    一切准备停当,宋军在韶州城下坐等南汉主力到来。

章节目录


更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红莲素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莲素心并收藏更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