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掘开黄河时,为了迷惑开封守军,故意没有将围城部队撤干净,而是留了近万老弱继续留在原地。
    这些老弱在洪水到来时完全没有一点准备,几乎都被冲走了。
    不光是他们,闯军对洪水的应对经验明显不足,很多来不及转移的军士同样被洪水带走了,损失同样不小。
    不过比起闯军的损失,开封城就要惨得多了。
    汹涌的洪水很快就通过各种缝隙沟渠漫进开封城,根本堵不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更加可怕的是一些破损的城墙在长时间的侵泡之下开始崩塌,加剧了洪水的蔓延。
    可以说从李自成掘开黄河那一刻起,开封城已经没救了。
    原本城内的百姓就因为长期围困处境艰难,现在再被洪水一泡,顿时死伤无数,城里随处可见漂浮的尸体。
    城里为数不多的高地成了幸存者争相抢占的目标,这个时候再想守住开封城已经不可能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逃离这里。
    船成了宝贵的稀缺资源,只有周王朱恭枵或者高名衡那样身份尊贵的人才能乘船出逃,其他人只能自己造木筏或者干脆用木板来逃离开封了。
    最终能够从开封逃出来的人不过两三万人,开封的几十万人口绝大多数都淹没在了滚滚黄沙之中。
    卢象升在朱仙镇得知开封被淹的消息后,人都老了几岁,除了痛骂李自成毫无人性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为免被洪水波及到,卢象升只能带领军队向东撤离,顺便带走了朱仙镇的粮草。
    卢象升他们一路东行,再次回到了黄河岸边,在仪封停住了脚步,等待朝廷下一步的指示。
    开封城的陷落标志着朝廷在河南的最后一个据点也没有了,朝廷彻底失去了对中原大地的掌控,李自成的发展将难以遏制。
    此刻的林镇远没有精力去管朝堂的博弈,他现在全身精力都投入到了收拢难民上。
    李自成掘开黄河使得原本就残破不已的河南大地彻底荒废,那些躲在偏僻之地苟延残喘的百姓再也无处藏身,开始了痛苦的逃难之旅。
    暂且安定的江南成了他们唯一的目标,林镇远守在南下的必经之路上,开始了“拦路打劫”的买卖。
    同时林镇远再次联系上了漕运衙门,使出神级召唤技能“孔方兄”,请他们帮忙运粮食并转运流民。
    其实这几年漕运衙门的日子也不好过,北方战乱不断严重影响了漕运的畅通。加上金州军异军突起,大量的粮食和货物通过海运流向北方,大大挤占了漕运的货运份额。
    本来按照漕运衙门与金州军的竞争关系,双方应该势同水火才是。只是金州军的实力太强大,根基又一直在海外,和朝廷更是面和心不和,漕运衙门对金州军也是无可奈何。
    好在金州军并不想赶尽杀绝,一直将自己的地盘限定在海外,从不插手内河航线。并将运河一线诸省的物流业务交给了漕运衙门,使得漕运衙门在失去了漕粮运输这个财源之后又开辟了新的财源,算是弥补了不少损失。
    总之金州军和漕运衙门的关系还过得去,只要肯出钱,他们还是愿意帮忙的。
    一队流民艰难的走到仪封,立马被新一师的官兵拦住了去路。
    看见官军,这些流民反而更加紧张了。这年头官军的名声可不太好,屠杀平民的事情屡有发生。
    这些流民紧紧的缩成一团,面带恐惧的看着眼前的官军。
    “大家不要紧张,我们没有恶意,知道大家一路辛苦了,这边准备了一些热粥,先填饱肚子再说。”带队的军官说完之后将位置让给了一个平民打扮的人。
    这个人叫朱寿喜,是前期收容的流民,因为为人比较灵光,能说会道,特意安排协助处理与流民沟通的事情。
    “各位乡亲,刚才这位军爷说的都是实话,他们真的是来救咱们的。我就是从陈留逃难过来的,现在不但有吃的,而且军爷们还把我的家人都送到江南去了。相信我,这些军爷们都是好人,而且他们军纪严明,绝对不会伤害你们。”朱寿喜用一口河南乡音安抚着这帮新来的流民,效果还不错。
    见流民们稍微有些意动了,朱寿喜快步上前,拉着一个老人的手说道:“老爷子,你看你们现在身无分文,站都站不稳了,这些官军们能图你们什么?真要拿你们的脑袋邀功,用得着花这么多功夫吗?好歹信我一回,先把饭吃了再说。”
    这些流民想了想确实如此,都这种情况了,真要是被砍头冒功他们也跑不掉,还不如先吃饭做个饱死鬼。
    很快这些流民们就喝上了热粥,并集中安置起来。
    看到营地里密密麻麻的流民,新来的流民全都舒了一口气,这样的情况肯定不是准备把大家伙砍了拿去冒功的,根本用不到这么多人啊。何况人群里有不少老人、妇女和孩童,证明这真是一个正常的收容营地。
    营地里的流民全都在等待漕运衙门的船只前来将他们运走,尽快离开这里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比起一路的艰辛,在这里他们起码有了窝棚可以住,每天能够有两顿粥,性命总算是保住了。而且新一师确实如说的那样纪律严明,不但没有骚扰欺负流民,还主动维持营地里的秩序,保证那些弱势的流民不会受到欺负。
    对流民来说,官府已经指望不上了,在他们茫然无助的时候能够有人管绝对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只有经历过混乱无序的人才会明白组织和秩序对于生存是多么重要,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这是血与泪的经验总结。
    当中原的战事进行得异常激烈之时,金州军治下迎来了秋粮的丰收。
    济州岛、辽南,甚至刚刚占领没多久的朝鲜都传来了好消息。加上从南边和日本购进的粮食,金州军的粮食库存终于再次充盈起来,拖延许久的北伐攻略终于可以重启了。
    在辽南憋屈了快一年的金州军大军重新兴奋起来,士气高涨,恨不得马上就出击北上。
    南关关城,金州军的高级将领、部门首脑齐聚一堂,为北伐做最后的总动员。
    推迟一年北伐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好处,至少那些新组建的部队经过一年的严格训练,战斗力更强了,各种为战争准备的物资也更丰富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新式火枪在军队中的比例更高了,对军队的战斗力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还有一点就是预备官员的人数在这一年里同样增加了很多,为后续治理辽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主持这次会议的是王大海,他正在一副巨大的辽东地图面前讲解着兵力部署。
    “此战我军兵分三路,其中右路军由孙富贵为主帅,统领五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第三水军师配合,沿红咀堡、归服堡一线向前攻击,扫清沿途清军,拿下镇江堡,再沿凤凰城北上,攻击鞑子腹地;左路军由金大正为主帅,统领五个步兵师、两个水军师,登陆辽河口,沿辽河北上攻击清军,并协助后勤司为中路军供应粮草物资;中路军为主力,由我亲自担任主帅,统领十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以及炮兵师,由东江军为前锋,沿复州、盖州、海州一线北上,直捣辽阳、盛京,将鞑子彻底消灭。”
    这次金州军出动的兵马空前强大,几乎可以说是倾巢而出,准备一战将鞑子彻底消灭,将整个辽东纳入金州军的版图。
    “一旦前线进展顺利,光复地区的地方治理机构也要同步建立。为此,都督府任命刘雅婷为统管,黄临山为副统管,负责组建地方治理机构,稳固收复地区的统治。各部门也要准备好人手,随时听从调遣。”
    ……
    随着一条条的命令下达,大家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心情也非常激动。
    消灭为祸辽东的满清政权,恢复汉家统治,这样的丰功伟绩一定会青史留名。何况金州军现在蒸蒸日上,正是急需地盘的时候。一旦消灭满清,广阔的辽东会成为金州军坚实的根据地,再也不用担心地盘不够了。
    辽东这块黑土地在满清手上真的是有些浪费了,在他们的野蛮治理下甚至无法保证自给自足,需要不时的对外劫掠才能维持运转。想想后世东北的工业,以及庞大的粮食产量,鲁若麟对辽东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此战除了抵抗到底、顽固不化、作恶多端的人,无论是汉人还是满人,能抓活的尽量抓活的,不得无故伤害俘虏和百姓。辽东还有大量的荒地和矿山等着我们开发,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劳动力,不管他是满人还是汉人。”
    “对于主动投降的满人,妥善安置,在律法司没有定罪之前暂按无罪处理。如果在北伐中归正,或者立了功的满人,都督府会视情况给予奖励。总之,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将满人赶尽杀绝,而是要消灭邪恶的爱新觉罗家族,让普通满人百姓得到解放,过上自由的生活。”
    不管是从实际出发,还是宣传需要,金州军都要招降满人为自己效力。如果能够从内部瓦解敌人,给普通的满人一些希望又何妨。
    鲁若麟做了最后的战前总动员:“我们汉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数千年,一直是这片土地的主宰。我们辛勤耕种,我们修建城池。我们将文明之光传播到四周,使得无数蛮夷脱离蒙昧,过上文明人的生活。而今鞑子却要将我们变成他们的奴隶,生死都掌控在他们手中,世世代代供起奴役,重回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这是逆天而行,我们绝对不会答应。”
    “现在是时候拨乱反正了,让我们消灭邪恶的爱新觉罗家族,让整个辽东重回文明和秩序。汉人永不为奴!”
    “汉人永不为奴!”
    “汉人永不为奴!”
    ……
    会场里随着鲁若麟的高呼,所有人都跟着怒吼起来。
    动员会顺利召开之后,金州军按照战前的部署开始行动起来,战争的气息开始弥漫整个辽东大地。
    金州军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盛京的皇太极,很快他就知道了金州军出兵的消息。
    面对金州军的大举进攻皇太极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再次召集起了满清所有的能战之兵,准备与金州军死战到底。
    不过与金州军的信心满满不同,皇太极对于能否击退金州军信心不是很足。毕竟比起当初满清进攻南关时,满清的战斗力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反而是金州军的战斗力一日千里,实力比之前翻了几倍,攻守之势早就易位,现在轮到清军来面临金州军的泰山压顶了。
    虽然皇太极在满朝文武面前依然显得信心十足、斗志昂扬,其实私底下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他找了各种借口,将自己几个年幼的儿子和一些妃嫔送到了辽海。那里是满清统治地域的最北面,一旦局势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的那些子女还能够向西逃到科尔沁蒙古去。
    这两年局势艰难,皇太极的身体也不太好,他时常担心万一自己坚持不住满清的未来该怎么办。
    长子豪格虽然已经成年,但是他性格鲁莽,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选。何况满清的局势这么凶险,豪格完全没有能力带领满清走出困境。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章节目录


明末之兴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猪哥老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猪哥老腰并收藏明末之兴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