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郡封瓜州渡,只许进不许出,短短两三日时间,城内便滞留了数千名外地客商,如今城内人来客往,邸店家家客满,却是让本就繁华的广陵城更添了几分暄嚣。
    城东的米市旁便是炭薪市,是官府指定出售木炭和柴禾的地方,时下盛夏季节,用于取暖的木炭没有人出售,但用来煮食的柴禾却是堆满了市场。
    清晨时分,一名身着褐衣短衫的年轻男子挑着两大捆柴禾大步从城外走了过来。
    炭薪市场上的柴火大多都是枝丫,看着大捆,其实并没有多重,而这名男子挑的柴禾却都是劈成儿臂粗细的上好木柴,两大捆至少也有三百来斤。
    市场上十分拥挤,年轻男子大声吆喝着,好不容易才来到了自己的摊位。
    说是摊位,其实不过是宽阔市场内的一小块空地,官府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市场清理整顿之后,划分成小块小块的摊位出租给百姓,一个摊位每月仅收百钱。
    韩家军未入广陵时,广陵城外还设有一道关津,凡荻炭鱼薪之类过关津者,并十分税一以入官,进入市场后,又有税吏再收十一之税。
    也就是说,百姓们东西还没卖出去,就得交十分之二的税钱,一月下来,至少也要交三四百钱。
    如今官府不再对出售炭薪鱼菜的小贩征税,只收取每月百钱的市场摊位管理费用,这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轻徭薄赋”之最佳佐证。
    年轻男子放下担子,将柴禾摆放整齐,然后抽出腰间布巾擦着脸上的汗水,旁边摊位的中年樵夫笑着向他招呼道:“崇善,你可是好几日没来了。”
    那男子道:“这几日家伯母卧病,我在家侍奉汤药,故而才耽误了几日。”
    “那可少赚了不少。”中年樵夫笑道:“你一担便能挑三百斤,每日都能卖得百来钱,这可比吃皇粮的官差赚得都要多了。”
    “哪里能比官差赚得多?”
    “秦叔,你知不知这市场上的小吏,一年能有多少钱粮?我告诉你,他们能得钱两千四,米二十四石,另外还有四时衣裳,年节赏赐,一年下来,三万钱都不止!”
    “我一年干到头,到年底口袋里又能留下多少?”
    听他这么一说,旁边另外一个卖柴禾的年轻人也附和道:“我等伐木贩薪之人,哪能比得上官府胥吏?秦叔简直是胡说白道。”
    “可惜我不识得字,要不然前些时日也去参加选才了。崇善兄,你既识文断字,武艺又高强,为何不去参加选才,却日日来与我等伐薪抢食?”
    那男子一本正经地摇头道:“做那刀笔小吏,非我所愿!”
    “不愿做刀笔吏,也可以从军啊,崇善兄,以你的武艺,在军中肯定有出头之日。”
    这不愿为刀笔吏之人姓来名护儿,字崇善,广陵城外白土村人氏,东汉中郎将来歙十五世孙,父亲来绘来法敏曾任陈朝海陵令,说起来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
    但他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家道就此中落,由其伯母吴氏将之抚养长大。
    来护儿幼时读书识字,稍大又兼习武艺,颇具胆略,还未成年便已名动乡里。
    当初,他的伯父在侯景之乱时被同乡豪强陶武子杀害,伯母吴氏常对他提及此事,十六岁时,来护儿觉得自己武艺已成,便欲为伯父报仇。
    他趁陶氏举办婚事之时,执利刃闯入其家手刃陶武子,陶氏宾客为其胆气所震慑,全都不敢轻举妄动。
    来护儿将陶武子首级祭于伯父墓前,随即潜逃至江东一躲就是两年。
    直到不久前,韩端领兵入广陵,诛杀为恶地方的豪强陶氏之后,他才得以回归乡里,以贩薪维持生计。
    但他心中,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建功立业的想法。
    “府兵说是兵,但仍然要务农,我想入的是中军,功名但凭马上取。等凑够了钱,我就立即去寿阳从军!”
    “崇善兄,你不会还不知道吧?大将军已于昨日亲率数万中军到广陵来了!”
    来护儿所居白土村在城南十多里外,这几日他又在家中不曾外出,故而还不知近日来广陵发生的事情,听这年轻人如此一说,他便有些不解地问道:
    “我听说韩氏已经举家迁至寿阳,大将军此时率大军来到广陵,莫不是南朝要对广陵用兵?”
    “非也非也!”
    那年轻人连连摆手,将这两日道闻途说的话语鹦鹉学舌般说了出来:“若是南朝要来攻打,官府为何只准进不准出,而且还大量征募民船?依我看呐,这是大将军要对南朝用兵了!”
    原本坐在柴禾上的来护儿“呼”地一声站起身,瞪着一对大眼问道:“果真如此?”
    “那……那还有假?”那年轻人被他一瞪,顿时有点发虚,“别人……别人都是这么说的!”
    “西北大营内,如今已驻了不下十万人马,若不是要对南朝用兵,何需如此大张旗鼓?”
    “说得有理!”
    来护儿心中暗道:“若陈国攻伐淮南,不会只对广陵一处进兵,大将军也不会集结如此多的兵马在淮南,而且还大量征募民船,这的确是要向南朝动兵的模样……”
    “若真如此,却正是我建功立业之时!”
    想到这儿,来护儿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他将柴禾低价转卖给秦叔之后,便大步往广陵西北面的大营奔去。
    走了半个时辰才来到营外,只见高墙内的角楼上甲士挎刀持弩,一个个精神抖擞,辕门处的十六名卫士,更是目不斜视,神态肃然。
    还没靠近辕门,便听得站在最前面那名粗壮军士喝问道:“何人胆敢窥视军营?”
    来护儿却也不惧,大声回道:“小民是来从军的!”
    “此处不收新卒!”
    那军士见他身材魁梧,的确是当兵的料子,便好心指点了他一句:“若要从军,可去县衙找兵曹掾录名,你在此处也是无用。”
    “你休要诓我,兵曹掾录名的都是府兵。”来护儿闻言却皱眉道:“我弓马娴熟,上阵便可杀敌,若去那府兵之中,岂不是误了立功良时?”
    军中自有法度,那门卒也不屑和他多言,只说了一句之后,便不再理会于他。
    来护儿在辕门外守了半个时辰,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只得郁郁不乐地原路返回,准备去城里买些粮食便回家去。
    走出没多远,便见十余骑往大营疾驰而来,来护儿连忙闪身让到道旁,转过头来,却见其中一名骑士勒停了马向他叫道:“来大郎!”
    来护儿仔细一看,却原来是白土村乡人曾八郎。
    这曾八郎家中兄弟众多,前年便从军吃了兵粮,没想到今日竟然会在这儿碰到。
    “来大郎,你不是跑到江东去了么?怎么会在此地闲逛?”
    “已经归家半年了。”来护儿拱了拱手,指着不远处的军营道:“曾八兄,你从军便是在这里面么?”
    曾八郎点了点头道:“你且在此等候片刻,待我入营交了军令,再来与你说话。”
    来护儿连忙道:“曾八兄,我今日来是想从军的,奈何守门军士说不收新卒,不知八兄可否为弟美言一二?”
    “那守门军士没有诓你。”曾八郎略作沉吟,道:“我们军中确实不直接招募新卒,都是到新军幢中挑选训练好的士卒。”
    “不过你有武艺在身,而且不缺胆略,跟我做个斥候倒是不错。来大郎,你且到辕门外稍候,等会成与不成,我都会到门口来告知于你。”
    来护儿大喜道:“那弟先谢过八兄!”
    “事情还没办成,你这谢意先留着。”曾八郎一抽马鞭策马往前,一边高声叫道:“赶紧到辕门外等我。”
    来护儿乐滋滋地回到辕门外,远远地伸长了脖子往里张望,却又引来守门军士一顿喝斥。
    窥视军营,轻则驱离,重则有可能被当作细作斩首。
    来护儿虽未从过军,却也知道其中厉害,守门军士一骂,他便慌不迭辩解道:“方才进去的曾八郎是我乡邻,是他让我在此等候的。”
    “既是曾队率让你在此等候,那就好好等着,切不可探头探脑,惹人生疑。”
    听说是中军斥候队率曾八郎的乡邻,守门军士便不再恶语相向,只叫他在一旁耐心等候。
    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当来护儿望眼欲穿之时,曾八郎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辕门之内。
    将令牌交与守门军士验看之后,来护儿才得以随曾八郎进入大营。
    排列井然的营房,坚实平坦的路面,不时列队而过的甲士,以及大营深处隐隐传来的士卒操练时的喊杀声,使得整个军营显得更加肃穆。
    “八兄,你这是带我去见谁?”来护儿轻手轻脚地跟在曾八郎身后,低声问道。
    军营之中不得暄嚣,曾八郎也压低了声音:“去见我家大将军!”
    “是韩大将军?”
    “军中只有一个大将军!”
    来护儿闻言,顿时满脸欣喜:“八兄竟然能见到大将军!”
    “我是中军斥候,能见到大将军有什么奇怪的?”曾八郎自得地笑了笑,转而又叮嘱来护儿:“等会见了大将军之后,将你的性子全都给我收着。”
    “不过,该显身手的时候就不要保留,大将军勇冠三军,最喜武勇之士,只要你的武艺能入得他眼,日后军中或许也有你一席之地。”
    来护儿好奇地问道:“大将军的武艺很厉害吗?”
    曾八郎转过头来看着他道:“我知你武艺超群,但在大将军手下,或许你走不过十合。”
    来护儿吃了一惊。
    他自认武艺出类拔萃,若有兵器在手,便是力敌一二十人也不在话下,但今日曾八郎竟然说他在大将军手下走不过十合!
    “你别不相信,大将军自幼习武,神力过人,他所使的兵器和你一样也是一柄铁枪,但你知不知道那柄铁枪有多重?”
    “我告诉你,足足有八十多斤!力小之人多提一会都感到吃力。”
    “军中能在大将军手下走过十合的将领,不出两掌之数!”
    说话之间,两人已经来到了中军帐前。
    说是帐,其实是一座占地颇宽的两进院子,门口分左右各站了四名甲士。曾八郎上前一步,拱手笑道:“李兄、屠兄,劳烦通禀大将军。”
    “曾八郎,这就是你说的想要从军的乡邻?看模样倒是不错,你且在此稍候片刻。”那姓李的甲士转身进入院中,不一会便有两名甲士出来领二人入内。
    进入之前,甲士们照例对来护儿进行搜身,待到进入堂内,他才见到了这位让他未曾蒙面便心生仰慕的韩大将军。
    令来护儿惊讶的是,这位拥兵数十万的大将军,竟然也是身着青布短褐。
    但他坐在正堂之上,却散发出一股令人难以抗拒的威严。
    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够散发出这种气势。
    “曾八郎,这就是你说的那位乡邻?”
    “禀大将军,此人正是麾下白土村乡人来护儿。”
    “什么?你说他叫什么?”
    这次终于轮到韩端大吃了一惊。
    来护儿此刻也终于回过神来,他上前一步,深揖回道:“禀大将军,小人姓来,来去的来,名护儿。”
    铁枪将来护儿,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一!
    不想此人竟然是广陵人氏,而且已经成年。
    在韩端的印象里,来护儿应当是在隋灭南陈之战中才崭露头角,没想到眼下就已经这么大了。
    韩端忍住心中笑意,沉声问道:“来护儿,你今年多大了?”
    “小人今年已经十八,可以从军了。”
    “才十八?”韩端终于笑出声来。
    身高八尺,短须似针,裸露在外的胳膊上肌肉虬结,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才十八岁的少年郎。
    “小人不敢欺哄大将军,确实已经满过了十八,有县中黄籍可作佐证!”
    无论是募兵还是征兵,起始年龄都是十八,来护儿以为韩端不相信他已到年龄,连忙又分辩了一句。
    “坐下说话吧。”
    二人在枰上屈膝坐下,韩端又命人送了茶汤,然后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来护儿。
    骨架宽大,身材壮硕,一看就是习武之人。
    他记得后世的史书上曾经说过,这来护儿不但文武双全,上马可为勇将,下马亦是良吏,而且还教子有方。
    他十二个子女,竟然有六个青史留名。
    其中的十一子来恒和十二子来济在唐高宗时都官至宰相,不枉了他“护儿”之名。

章节目录


南朝枭雄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小河有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河有水并收藏南朝枭雄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