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的人,没有哪一个是铁铸的。
那些能扛得住严刑逼供,打死也愿意不开口的,心中往往都有着远超常人的强大信念。
肖二郎和田素显然不是有什么信念的人,不过一顿饭的工夫,蔡恒就兴冲冲地跑了过来,手中拿着两张写满了字迹的黄麻大纸。
“郎君,他们招了,都写在这上面,还画了押。”
韩端接过来只看了一眼,就被上面狗爬似的字迹搞得头痛,于是又将黄麻纸递还给蔡恒,对他笑道:“五叔,你还是直接说给我听吧。”
“郎君,事情的经过基本和你说的差不多。”蔡恒将黄麻纸拿在手上,神情有些尴尬,因为这份口供正是他写出来的,他现在有点后悔没有让李诲之一起过来。
“……贼人共有八人,五男三女,除了单氏之外,另外两个妇人一个嫁进了上虞魏氏,一个现在是陆访的第七房小妾。”
对于这伙人的情况,韩端早就一清二楚,而且都有了相应的计划,他让蔡恒去审问肖二郎,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对于审问出来的结果,他并不是很在意。
蔡恒看着黄麻纸,继续说着肖二郎等人的情况:“这伙人以肖策为首,其余四名男子分别为田素、马鸿铭、卢丙昱和陶奇凯,妇人分别叫作单氏、吴氏和郑氏。”
“肖策、田素常住此处,马鸿铭、卢丙昱住在东市邸店,陶奇凯则住在城南云鼎寺旁。”
蔡恒说出了几名贼人的下落,韩端便不想再听他继续说下去:“事不宜迟,五叔,你我二人兵分两路,分别去邸店和云鼎寺捉拿其余三贼,此处留下几名家丁看守即可。”
“那两名妇人呢?”
“暂且不惊动她们,等我将眼前的事情办完,再想办法和她们见上一面。”
蔡恒终究只是一介武夫,心中没那么多弯弯绕,此刻听韩端这么一说,便不解地问:“郎君不准备将她们一网打尽么?难道还留着祸害人?”
“祸害别人与我何干?将她们捉了又对我有何好处?让她们继续留在陆家和魏家,日后还能派上一些用场。”
孔常在一旁听他们说了半天插不上嘴,这个时候终于找到了机会,他一伸姆指,开口便夸赞道:“六郎好心计!”
“我等手上有两人的把柄,不怕她们不就范,到时我等隔岸观火,再趁机推波助澜,看她们二人将陆魏两家折腾个鸡犬不宁。”
韩端白了他一眼。
这两名妇人,特别是嫁给陆访做小妾的吴氏,他可是留着有大用的,要是让她们将家里闹得鸡犬不宁,自己的计划又从何施展?
况且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谁愿做去做,他韩端肯定不会去干。
“姊夫,你可别光顾着看戏,我这儿还有件事情要劳烦于你。”
孔常拍着腰间长剑爽快地道:“六郎有事尽管说来,姊夫定当尽全力相助。”
“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去请两个人。”
韩端蹙眉想了一会,方才轻描淡写地道:“通明坊入内尽头处,住着一对老夫妇,男子姓费,妇人姓刘,你派人打陆访的名号,将他们请到太平坊周奴儿处作客。”
周奴儿是孔常养的外室,只因出身低贱,孔常不敢迎回家中,只花钱在太平坊买了一处小院养起来。
男子娶小妾、养外室,在这个时代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总比那些畜养***的要好得多,韩端让他将人送到周奴儿处,也不是存了什么格外的心思,只单纯觉得那儿比较隐秘。
但这事由韩端这个小舅子提起来,却难免让孔常觉得有些尴尬,但他更奇怪的是这小子到底是从哪儿得知了周奴儿的存在?
这件事情他可是连韩嫣也瞒住了的。
韩端仍然保持着平淡的声调:“锦绣坊内,有一名五旬左右的老绣娘,名字唤作钱婆,你派人前去,同样以陆访之名,将她请回周奴儿处。”
“将这三人请去之后,吃喝不能短缺,但在我事情没有办好之前,不能让他们离去。”
孔常脑袋里一团浆糊,他不明白韩端将这三人诳到周奴儿那儿做什么,刚要开口询问,韩端却又把他的话堵回了肚中。
“你什么都不用问,问了我也不会说,能说的时候,我自然会说出来。”
孔常很看不惯韩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以前那个敦厚老实的壮小子不见了,现在动不动就故弄玄虚。
但他也不能拒绝韩端的安排,所以只好愤愤地转过身来,大步走了出去。
“姊夫,还有一事。”刚要跨出门槛,韩端却又叫住了他,“你回去之后,派两个人送李诲之到东市邸店,你家的账房孔先生若是有空,也请他一起跑一趟。”
“邸店那边账目繁多,一个人怕忙不过来。”
…………
韩端带着众家丁来到东市邸店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街道上没有多少行人,邸店大门处,一名伙计正在灯笼的照射下,懒洋洋地上着门板。
几名家丁一拥而上,不由分说便将那名伙计拖进了门内,伙计一声惊呼还没叫得出口,两柄直刀便搁到了他的双肩之上。
韩端迈步走进屋来,拨开挡在前面的两名家丁,冷冷地对伙计说了一句:“官府办案。”
那伙计原本还有些慌乱,听到韩端的话,反而平静下来。这世道官兵虽然比盗匪好不了多少,但总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劫掠。
昏暗的灯光下,他能够看出眼前这人身上穿着的襦裙是用吴兴织锦缝制而成,吴兴织锦价格昂贵,一匹就价值数万钱,这当然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穿得起的。
难道是东扬州刺史府的门人?
始兴王陈伯茂遥领东扬州刺史一职,虽然人不在山阴,但刺史衙门中各级官吏同样齐全,刺史府中也照常养了不少家丁和门义。
这些人打着始兴王的名头出外办事,常常不著公服且盛气凌人,因此,韩端一句话,便让这伙计将他们一行当成了刺史府的人。
邸店内的人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韩端便压低声音继续逼问:“店里的东家、掌柜都在哪儿?想清楚了再说,若是所言不实,回头便赏你吃一刀子!”
那些能扛得住严刑逼供,打死也愿意不开口的,心中往往都有着远超常人的强大信念。
肖二郎和田素显然不是有什么信念的人,不过一顿饭的工夫,蔡恒就兴冲冲地跑了过来,手中拿着两张写满了字迹的黄麻大纸。
“郎君,他们招了,都写在这上面,还画了押。”
韩端接过来只看了一眼,就被上面狗爬似的字迹搞得头痛,于是又将黄麻纸递还给蔡恒,对他笑道:“五叔,你还是直接说给我听吧。”
“郎君,事情的经过基本和你说的差不多。”蔡恒将黄麻纸拿在手上,神情有些尴尬,因为这份口供正是他写出来的,他现在有点后悔没有让李诲之一起过来。
“……贼人共有八人,五男三女,除了单氏之外,另外两个妇人一个嫁进了上虞魏氏,一个现在是陆访的第七房小妾。”
对于这伙人的情况,韩端早就一清二楚,而且都有了相应的计划,他让蔡恒去审问肖二郎,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对于审问出来的结果,他并不是很在意。
蔡恒看着黄麻纸,继续说着肖二郎等人的情况:“这伙人以肖策为首,其余四名男子分别为田素、马鸿铭、卢丙昱和陶奇凯,妇人分别叫作单氏、吴氏和郑氏。”
“肖策、田素常住此处,马鸿铭、卢丙昱住在东市邸店,陶奇凯则住在城南云鼎寺旁。”
蔡恒说出了几名贼人的下落,韩端便不想再听他继续说下去:“事不宜迟,五叔,你我二人兵分两路,分别去邸店和云鼎寺捉拿其余三贼,此处留下几名家丁看守即可。”
“那两名妇人呢?”
“暂且不惊动她们,等我将眼前的事情办完,再想办法和她们见上一面。”
蔡恒终究只是一介武夫,心中没那么多弯弯绕,此刻听韩端这么一说,便不解地问:“郎君不准备将她们一网打尽么?难道还留着祸害人?”
“祸害别人与我何干?将她们捉了又对我有何好处?让她们继续留在陆家和魏家,日后还能派上一些用场。”
孔常在一旁听他们说了半天插不上嘴,这个时候终于找到了机会,他一伸姆指,开口便夸赞道:“六郎好心计!”
“我等手上有两人的把柄,不怕她们不就范,到时我等隔岸观火,再趁机推波助澜,看她们二人将陆魏两家折腾个鸡犬不宁。”
韩端白了他一眼。
这两名妇人,特别是嫁给陆访做小妾的吴氏,他可是留着有大用的,要是让她们将家里闹得鸡犬不宁,自己的计划又从何施展?
况且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谁愿做去做,他韩端肯定不会去干。
“姊夫,你可别光顾着看戏,我这儿还有件事情要劳烦于你。”
孔常拍着腰间长剑爽快地道:“六郎有事尽管说来,姊夫定当尽全力相助。”
“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去请两个人。”
韩端蹙眉想了一会,方才轻描淡写地道:“通明坊入内尽头处,住着一对老夫妇,男子姓费,妇人姓刘,你派人打陆访的名号,将他们请到太平坊周奴儿处作客。”
周奴儿是孔常养的外室,只因出身低贱,孔常不敢迎回家中,只花钱在太平坊买了一处小院养起来。
男子娶小妾、养外室,在这个时代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总比那些畜养***的要好得多,韩端让他将人送到周奴儿处,也不是存了什么格外的心思,只单纯觉得那儿比较隐秘。
但这事由韩端这个小舅子提起来,却难免让孔常觉得有些尴尬,但他更奇怪的是这小子到底是从哪儿得知了周奴儿的存在?
这件事情他可是连韩嫣也瞒住了的。
韩端仍然保持着平淡的声调:“锦绣坊内,有一名五旬左右的老绣娘,名字唤作钱婆,你派人前去,同样以陆访之名,将她请回周奴儿处。”
“将这三人请去之后,吃喝不能短缺,但在我事情没有办好之前,不能让他们离去。”
孔常脑袋里一团浆糊,他不明白韩端将这三人诳到周奴儿那儿做什么,刚要开口询问,韩端却又把他的话堵回了肚中。
“你什么都不用问,问了我也不会说,能说的时候,我自然会说出来。”
孔常很看不惯韩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以前那个敦厚老实的壮小子不见了,现在动不动就故弄玄虚。
但他也不能拒绝韩端的安排,所以只好愤愤地转过身来,大步走了出去。
“姊夫,还有一事。”刚要跨出门槛,韩端却又叫住了他,“你回去之后,派两个人送李诲之到东市邸店,你家的账房孔先生若是有空,也请他一起跑一趟。”
“邸店那边账目繁多,一个人怕忙不过来。”
…………
韩端带着众家丁来到东市邸店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街道上没有多少行人,邸店大门处,一名伙计正在灯笼的照射下,懒洋洋地上着门板。
几名家丁一拥而上,不由分说便将那名伙计拖进了门内,伙计一声惊呼还没叫得出口,两柄直刀便搁到了他的双肩之上。
韩端迈步走进屋来,拨开挡在前面的两名家丁,冷冷地对伙计说了一句:“官府办案。”
那伙计原本还有些慌乱,听到韩端的话,反而平静下来。这世道官兵虽然比盗匪好不了多少,但总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劫掠。
昏暗的灯光下,他能够看出眼前这人身上穿着的襦裙是用吴兴织锦缝制而成,吴兴织锦价格昂贵,一匹就价值数万钱,这当然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穿得起的。
难道是东扬州刺史府的门人?
始兴王陈伯茂遥领东扬州刺史一职,虽然人不在山阴,但刺史衙门中各级官吏同样齐全,刺史府中也照常养了不少家丁和门义。
这些人打着始兴王的名头出外办事,常常不著公服且盛气凌人,因此,韩端一句话,便让这伙计将他们一行当成了刺史府的人。
邸店内的人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韩端便压低声音继续逼问:“店里的东家、掌柜都在哪儿?想清楚了再说,若是所言不实,回头便赏你吃一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