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六日之期,到了今日,只余下一月。
六国大军开始云集,一路集中于魏国大梁以西,从大梁再往西,便是秦国洛邑,一路集中在韩国上党郡,沿着上党往西南,可经平阳而入河东。
虽然并未明确宣示,但六国此番七十五万大军,乃是兵分两路,还是传了开来。
算起来,这最亏的,应该是楚国了,楚国与齐国一道,几乎绕行了中原一圈,才抵达韩国上党郡,幸好楚军的粮草,都是由韩国上党供应,而韩国所出的粮草,再由寿春征集起来,送还给新郑,新郑发往上党,这样为楚军省去了诸多的麻烦。
自从韩国加入六国伐秦之时,秦韩联盟,就宣告破裂,秦国三阳制敌长廊,彻底地将上党诸地和韩国南部隔开,韩国的粮草运输起来,就只能绕行大梁而过。
受这场战事的影响,不仅是秦国的陇西和安邑,还有六国的新郑、临淄这些商业大都,也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现在还唯一热闹的,似乎就只有一座大梁城了。
大梁往西,约四百里处,便是秦国洛邑,四国五十万大军,由乐毅率领,就在大梁往西,约两百里处的魏国巩县集结。
这就导致了所有的粮草,所有的辎重,从四国来的所有小流,都要经过大梁,之后再汇聚成大流,在巩县交汇,让大梁城变得格外热闹。
大梁,魏国国都,魏国王庭所在。
今年四十来岁的魏王嗣,看起来像是五十多岁的人,在他的身上,平白多了十年岁月,他满头白发,身形消瘦,面色无光,似乎就像是大病了一场。
眼下,他正在大梁宫中,邀请老丞相子囊,前来议事。
他这一生,都不如意。
他本可以做一个威武雄霸的君主,因为他有着一颗威武雄霸之心,他更是深刻地清楚,魏国的荣耀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消逝的!
魏惠王虽然是他的父王,但他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人,从魏斯算起,魏国两代明主,而他的父王在他的眼中,不仅连明主都算不上,更是连人主都不够格。
身为君王者,必得以正德行,以正己身,临此大争之世,应以称霸天下为己任,而他那位父王,则刚好与之相反,德不配位不说,性子更是肆意妄为,想到做什么,就要做什么,全然无人主之风。
既然要灭秦来壮大魏国,那专心灭秦,就足够了,何须又去招惹齐国,既然要阻挡楚王来北上的争霸,那就联合齐赵韩,共同伐楚就是了,为何又要去与赵韩为难。
他的父王即位五十多载,时间是足够长了,但魏国积蓄下来的国力,也足够他挥霍光了,他要是少做二十年的王,或许魏国还不至于如此。
他即位的时候,秦人在河东,还设立了郡县,后来是他励精图治,又夺了回来。
魏嗣的志向,是要做文侯武侯的第三,而不是和先王一样的君王。
可惜啊,这一切都可惜了。
他有病,而且是很严重的肺病,所以他这一生,都不如意。
天冷时,他总是咳嗽,风吹时,也总是咳嗽,这个疾病,可将他折磨得够呛了,正是因为这个疾病,让魏国公族开始摇摆,说魏王不能久矣,他现在每每想做什么事情,总是感觉精力不够,许多事情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废了,也纵容了那个安邑公子。
纵然是这样,他也不忘文侯武侯之志。
魏国在他的手中,一直都在变法,也一直都在加强,只是变得不够明显罢了。
今年一开年,就没有什么好消息,他实在想不明白,公孙喜这个老将,是怎么就被轻易击败了。
这些,让他的疾病更重了。
幸好,大魏雄心不死,至少出了一个河阳君,他虽然死了,但无疑是对的,总好过他这样病怏怏的,半死不活吧。
河东之战的失利,他很清楚,不在河阳君,也不在安邑众臣,全是因大梁派去的公孙喜,唉,看错人了!
河阳君魏献,虽说有些意气用事,但至少巍巍大魏的壮哉,在他的身上,还是看得到的,他的嫡长子,若是有一半这样的气魄,他也不至于这样为难了。
他怕魏国在他手中衰弱,他更怕魏国将来后继无人。
“咳咳!”
魏嗣又剧烈的咳嗽了一声。
“老臣万望王上保重身体,那齐人,一定是看破了大王的计策,故意才以收服楚国失地为由,让齐楚联军,如此一来,那这收服河西之地,怕是要大王再行出兵了?”
见到王上咳嗽,老子囊一脸关切。
眼前的这个老丞相,能力算不得高,但为人很忠心,对他来说,有忠心,这就足够了。他这个常年带病的人身边,就只需要最忠心的人,不需要聪明的人,因为聪明的人,会因为他的体魄而损害大魏。
“咳咳,那你就一定以为,六国必胜吗?”
说到这里,魏嗣流露出一丝苦笑。
是啊,能必胜吗?
很难。
他很清楚,从戎狄血海中爬出来的秦人,是很难被击败的,除非全部杀光。
“这……这……启禀大王,七十五万大军,何以不能胜秦人,六国将军,俱是名将,难道齐国匡章,也不能胜冯章白起之流吗?”
老子囊很奇怪。
自从六国商议,定下七十五万大军后,所有人就都沉浸在胜利当中,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七十五万大军,亘古未有之强,还不能灭秦,不知为何,偏偏在大王口中,说出了这样的话。
魏嗣一笑,这个回答,很符合老子囊。
洛邑二十万秦军,又城池坚固,宜阳还有十万为后援,要胜利,也是很不容易的,他当然知道老子囊的意思,他无意在这上面细说,开始将话题引开。
“那日,寡人一见那田文,就知此人乃纵横大才,齐国暗中联合魏国,一则可以要我粮草,二则可以在战后抗燕,但他也一定会防范我魏国的,不令我魏国强大,纵横阖捭,不是敌强,就是我弱,田文自然是懂得的。
六国大军,号为联军,实则六心也,我魏想亡秦,韩人楚人想极大弱于秦,而齐赵燕,就只希望秦人不再东出,这其中,齐人想要制魏、抗燕、连楚赵,赵人想要连齐取中山,楚人想要连齐、收失地、进汉中,韩国想要宜阳武遂,再与我魏争一争函谷关,如此,岂有同心。
分兵之举,胜利的把握也会大一些,匡章将军,方为当世名将,与白起冯章之人,有一争之力,冯章是洛阳都督,秦王一定会让他坚守洛阳,所以分兵可让匡章北上,与白起交手。
也只有匡章之能,才和白起有一战之力,此战,若是匡章能大胜,则能将白起斩杀,去我魏国祸害,而且还能汇聚洛邑大军,攻破三阳制敌长廊,纵然不能去河西,但对我魏国来说,也足够了,秦国面临大败,国力必弱,这河西也很快就回来了,若是这还不成,大魏武卒,又有何用呢?
须知道,要想灭秦国者,就只有我魏国也,而天下诸国,都不作此想,这是对我魏国最好的结果了,纵然匡章不能胜白起,那也不至于败吧,至少能阻拦河东秦军,继续北上的步伐。”
这就是魏嗣的全部谋划,所以他才发动魏国所有的粮食,不惜以饿死人的代价,来赌上这一把。
最好的结局,匡章大胜,斩杀白起,秦国国力一弱,再缺失名将,魏国取河西,就是轻轻松松,有了河西,当年武侯的基本盘,就都到手了,大魏再将崛起。
次一点的,双方相持不下,匡章拖住秦国白起,那只剩下一个洛邑冯章,就好办多了,至于大败,匡章或许会有小败,但全面被击溃,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差一点的,六国全面大败,那他也早就下令范追,不可贪功,切记保存实力,他能继续任用范追,就是因为范追稳健听话。
听完了魏嗣的话,老子囊是一脸的羞愧。
他实在羞愧,他身为臣子,不能为大王解决难题,反而是让带病的大王,还如此操劳。
“回大王,一定能如大王所愿,臣请大王毋要过于操劳,凡事就让老臣,为大王尽忠尽力。”
听完了这句话,躺在床榻上的魏嗣挥了挥手,示意丞相退下。
他在想,秦王这时候在做什么呢?
:。:
六十六日之期,到了今日,只余下一月。
六国大军开始云集,一路集中于魏国大梁以西,从大梁再往西,便是秦国洛邑,一路集中在韩国上党郡,沿着上党往西南,可经平阳而入河东。
虽然并未明确宣示,但六国此番七十五万大军,乃是兵分两路,还是传了开来。
算起来,这最亏的,应该是楚国了,楚国与齐国一道,几乎绕行了中原一圈,才抵达韩国上党郡,幸好楚军的粮草,都是由韩国上党供应,而韩国所出的粮草,再由寿春征集起来,送还给新郑,新郑发往上党,这样为楚军省去了诸多的麻烦。
自从韩国加入六国伐秦之时,秦韩联盟,就宣告破裂,秦国三阳制敌长廊,彻底地将上党诸地和韩国南部隔开,韩国的粮草运输起来,就只能绕行大梁而过。
受这场战事的影响,不仅是秦国的陇西和安邑,还有六国的新郑、临淄这些商业大都,也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现在还唯一热闹的,似乎就只有一座大梁城了。
大梁往西,约四百里处,便是秦国洛邑,四国五十万大军,由乐毅率领,就在大梁往西,约两百里处的魏国巩县集结。
这就导致了所有的粮草,所有的辎重,从四国来的所有小流,都要经过大梁,之后再汇聚成大流,在巩县交汇,让大梁城变得格外热闹。
大梁,魏国国都,魏国王庭所在。
今年四十来岁的魏王嗣,看起来像是五十多岁的人,在他的身上,平白多了十年岁月,他满头白发,身形消瘦,面色无光,似乎就像是大病了一场。
眼下,他正在大梁宫中,邀请老丞相子囊,前来议事。
他这一生,都不如意。
他本可以做一个威武雄霸的君主,因为他有着一颗威武雄霸之心,他更是深刻地清楚,魏国的荣耀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消逝的!
魏惠王虽然是他的父王,但他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人,从魏斯算起,魏国两代明主,而他的父王在他的眼中,不仅连明主都算不上,更是连人主都不够格。
身为君王者,必得以正德行,以正己身,临此大争之世,应以称霸天下为己任,而他那位父王,则刚好与之相反,德不配位不说,性子更是肆意妄为,想到做什么,就要做什么,全然无人主之风。
既然要灭秦来壮大魏国,那专心灭秦,就足够了,何须又去招惹齐国,既然要阻挡楚王来北上的争霸,那就联合齐赵韩,共同伐楚就是了,为何又要去与赵韩为难。
他的父王即位五十多载,时间是足够长了,但魏国积蓄下来的国力,也足够他挥霍光了,他要是少做二十年的王,或许魏国还不至于如此。
他即位的时候,秦人在河东,还设立了郡县,后来是他励精图治,又夺了回来。
魏嗣的志向,是要做文侯武侯的第三,而不是和先王一样的君王。
可惜啊,这一切都可惜了。
他有病,而且是很严重的肺病,所以他这一生,都不如意。
天冷时,他总是咳嗽,风吹时,也总是咳嗽,这个疾病,可将他折磨得够呛了,正是因为这个疾病,让魏国公族开始摇摆,说魏王不能久矣,他现在每每想做什么事情,总是感觉精力不够,许多事情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废了,也纵容了那个安邑公子。
纵然是这样,他也不忘文侯武侯之志。
魏国在他的手中,一直都在变法,也一直都在加强,只是变得不够明显罢了。
今年一开年,就没有什么好消息,他实在想不明白,公孙喜这个老将,是怎么就被轻易击败了。
这些,让他的疾病更重了。
幸好,大魏雄心不死,至少出了一个河阳君,他虽然死了,但无疑是对的,总好过他这样病怏怏的,半死不活吧。
河东之战的失利,他很清楚,不在河阳君,也不在安邑众臣,全是因大梁派去的公孙喜,唉,看错人了!
河阳君魏献,虽说有些意气用事,但至少巍巍大魏的壮哉,在他的身上,还是看得到的,他的嫡长子,若是有一半这样的气魄,他也不至于这样为难了。
他怕魏国在他手中衰弱,他更怕魏国将来后继无人。
“咳咳!”
魏嗣又剧烈的咳嗽了一声。
“老臣万望王上保重身体,那齐人,一定是看破了大王的计策,故意才以收服楚国失地为由,让齐楚联军,如此一来,那这收服河西之地,怕是要大王再行出兵了?”
见到王上咳嗽,老子囊一脸关切。
眼前的这个老丞相,能力算不得高,但为人很忠心,对他来说,有忠心,这就足够了。他这个常年带病的人身边,就只需要最忠心的人,不需要聪明的人,因为聪明的人,会因为他的体魄而损害大魏。
“咳咳,那你就一定以为,六国必胜吗?”
说到这里,魏嗣流露出一丝苦笑。
是啊,能必胜吗?
很难。
他很清楚,从戎狄血海中爬出来的秦人,是很难被击败的,除非全部杀光。
“这……这……启禀大王,七十五万大军,何以不能胜秦人,六国将军,俱是名将,难道齐国匡章,也不能胜冯章白起之流吗?”
老子囊很奇怪。
自从六国商议,定下七十五万大军后,所有人就都沉浸在胜利当中,没有一个人会认为,七十五万大军,亘古未有之强,还不能灭秦,不知为何,偏偏在大王口中,说出了这样的话。
魏嗣一笑,这个回答,很符合老子囊。
洛邑二十万秦军,又城池坚固,宜阳还有十万为后援,要胜利,也是很不容易的,他当然知道老子囊的意思,他无意在这上面细说,开始将话题引开。
“那日,寡人一见那田文,就知此人乃纵横大才,齐国暗中联合魏国,一则可以要我粮草,二则可以在战后抗燕,但他也一定会防范我魏国的,不令我魏国强大,纵横阖捭,不是敌强,就是我弱,田文自然是懂得的。
六国大军,号为联军,实则六心也,我魏想亡秦,韩人楚人想极大弱于秦,而齐赵燕,就只希望秦人不再东出,这其中,齐人想要制魏、抗燕、连楚赵,赵人想要连齐取中山,楚人想要连齐、收失地、进汉中,韩国想要宜阳武遂,再与我魏争一争函谷关,如此,岂有同心。
分兵之举,胜利的把握也会大一些,匡章将军,方为当世名将,与白起冯章之人,有一争之力,冯章是洛阳都督,秦王一定会让他坚守洛阳,所以分兵可让匡章北上,与白起交手。
也只有匡章之能,才和白起有一战之力,此战,若是匡章能大胜,则能将白起斩杀,去我魏国祸害,而且还能汇聚洛邑大军,攻破三阳制敌长廊,纵然不能去河西,但对我魏国来说,也足够了,秦国面临大败,国力必弱,这河西也很快就回来了,若是这还不成,大魏武卒,又有何用呢?
须知道,要想灭秦国者,就只有我魏国也,而天下诸国,都不作此想,这是对我魏国最好的结果了,纵然匡章不能胜白起,那也不至于败吧,至少能阻拦河东秦军,继续北上的步伐。”
这就是魏嗣的全部谋划,所以他才发动魏国所有的粮食,不惜以饿死人的代价,来赌上这一把。
最好的结局,匡章大胜,斩杀白起,秦国国力一弱,再缺失名将,魏国取河西,就是轻轻松松,有了河西,当年武侯的基本盘,就都到手了,大魏再将崛起。
次一点的,双方相持不下,匡章拖住秦国白起,那只剩下一个洛邑冯章,就好办多了,至于大败,匡章或许会有小败,但全面被击溃,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差一点的,六国全面大败,那他也早就下令范追,不可贪功,切记保存实力,他能继续任用范追,就是因为范追稳健听话。
听完了魏嗣的话,老子囊是一脸的羞愧。
他实在羞愧,他身为臣子,不能为大王解决难题,反而是让带病的大王,还如此操劳。
“回大王,一定能如大王所愿,臣请大王毋要过于操劳,凡事就让老臣,为大王尽忠尽力。”
听完了这句话,躺在床榻上的魏嗣挥了挥手,示意丞相退下。
他在想,秦王这时候在做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