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秦王下令,以辛鹿为少梁邑将,遵都宜阳督魏冉之策,行少梁邑调兵之事。
    宜阳都督魏冉,则起身去往宜阳,与蒙鹜交接兵权,之后行宜阳调兵之时。
    皂游将军蒙鹜,南下南郑,秦国大军,将在此处集结,自各地征集来的粮草,也亦是送往此处。
    秦国巴郡,本就有十万大军,大张旗鼓的运送粮食,对楚可行战略欺骗,不会令其警觉。
    六日后,秦王回宫,处理国事。
    秦国上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暗中备战。
    秦王下诏书,在几日间,就传遍秦国。
    自去年至今,接连三战,以至于粮备不齐,国府亏空,今,又有赵魏来犯我河西之地,秦国未定,秦人无家。
    寡人欲尽宫中长物,换诸国之粮,大秦庶民,山东商人,但有为秦捐粮捐钱者,授爵封地,与秦共赴国难。
    如此一说,传至诸国,皆知秦国空虚,哪有力气能伐楚国呢?
    秦王倾尽府库,秦人见之,纷纷响应,其后越演越烈,以至于山东商人,也有其为秦运粮者。
    不过,这样又面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许诺给氏族族长的楚国土地,就只能成为族长们的秘密,不知道这秘密,又能守护多久呢?
    治户令筹备粮草,上将军点兵,治吏令行封地授勋,御史台上至朝臣,下至诸郡,甚至诸县,替王监察天下。
    咸阳造纸厂,咸阳医院,也在有序开展之中,就连任鄙,也暗中组建了他的队伍,开始准备仿造诸国钱币。
    十三日后,丞相自燕国来,带来燕国国书。
    秦燕之好,好在制赵,秦王之情,盖不能忘,燕国虽未动兵,可燕国上将军乐毅,已出使赵国。
    十四日后,洛阳都督冯章,传来消息,雍城平定,斩杀祸乱贵族七百,整合大军共计四万,其两万大张旗鼓,入驻少梁邑,一万回归蓝田屯兵,剩余一万,驻守雍城。
    二十五日后,赵国派遣使臣入秦,说与秦赵之好,并无攻秦之事,苏秦从魏国亦是有消息传来,魏国可安。
    事到如今,秦北地无事,可专心对楚用兵。
    秦王在咸阳又待了五日,和王后好好地温存了一番,对楚作战,岂能这么容易就出了结果,下次再回咸阳,怕是要等到年底了。
    韩妗这丫头,心思单纯,对于钱财之物,也并无特别看重,秦王王后,当以秦国国事为重,秦王尽散府库,她也没有丝毫怨言。
    嬴荡做好了这一切,于第六日上午,秘密去往南郑,所有人还以为,秦王就在咸阳宫中。
    一行还是七十郎官,由郎中令白璟率领,还是五个信使,一个尚书令。
    沿路南下,不到四日,就已经到了南郑地界,这还是秦王看了一路、秦国的风土人情。
    南郑。
    历史悠久,要说其来历,能比之安邑。
    夏王大禹之子夏伯禹,被封此地,称之为褒国,褒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代。
    直到春秋之时,褒国被庸国所灭,南郑城也归于庸国,其后有楚庄王联合秦国、巴国灭了庸国,此后这南郑之地,就进入了秦巴楚三国的反复争夺期,持续到秦厉共公时,在此地重新筑城,可又被蜀国夺取,后来秦惠文王派遣司马错灭蜀,南郑才重新回到秦国手中。
    南郑城,位于汉中,其地理位置,不可谓不重也。
    南郑西南,是蜀国,往东南,是巴郡,往正东,可顺汉水而下,直达楚国。
    此处乃秦楚巴蜀四战之地,不管是对哪一国,都不可谓不重也,秦王此行目的地,便是南郑。
    一月多前,白起就收到了攻取楚国的消息,秦国大军依旧驻扎在巴郡江州城,而这主将大营,却迁移到了南郑,或许,他是想从此地用兵攻楚。
    南郑城,就在眼前。
    “这个鬼天气,一下雨就阴冷阴冷的!”
    雨水让秦王浑身湿透,他忍不住叫骂了一句。
    旁边的白璟是一脸的疑惑,大王这是哪里的话。
    不过,大王抱怨起来,总喜欢说一些没听过的话,像是什么法克油,操,日什么的,白璟都已经习惯了。
    法是什么,是法令,规矩便是法,至于油,焦油吃食什么的,难道这吃食所用的油,也有其法,至于操,这就好理解,可是在发怒时说这个字眼,真不好想啊。
    至于日,白璟抬头望了一眼,日的确是应该出来了。
    这几日,南郑连日大雨。
    行军更是困难,马匹难行,马蹄陷入泥中,是拉也拉不出来,人还好些,但这运送粮草的牛车,可就是麻烦了,几个人推一车,也面临着推不动的局面。
    南郑城池,乃是秦厉共公时新建,后来惠文王经过扩建,才有了现在这般坚固。
    城池方方正正,虽然不大,但看起来也颇为雄壮,以前常年战事,不雄壮一点,也抵御不了敌军。
    如今,城池里里外外,都可看到秦国军卒在忙碌,秦王不禁怀疑,白起这哪是自己来,这定然是将大军都调集来了一部分,难道对楚国作战,他早已有了计策,开始行动起来了。
    秦王一行人穿着蓑衣,人牵着马,慢慢地走入城中,一直走到城府邸前,才是停下。
    没有通报,秦王直接入了其中,见到了白驹将军白起,还有皂游将军蒙鹜。
    两人见到大王,俱是惊讶。
    可嬴荡却没有功夫理会两人,他先是换过衣服,又喝了一碗热汤,等吃得饱了,靠着暖烘烘的火炉,人才有了精神。
    “大王,宜阳少梁邑大军,正在陆续来南郑,如今这巴郡之地,共有大军十三万,其余六万尽皆在路上,大约半月之内,便可到齐。”
    秦王烤着火炉,听二人说南郑的战备情况,先说话的是蒙鹜。
    蒙鹜在向寿麾下时,虽多有提拔,但不过是一千人,还称不上将也,是秦王一手将其提拔为皂游将军,又在洛阳立下功劳,他最秦王,自然也最是忠心。
    “洛阳一别,我与将军半年未见,对楚之战,乃是我秦国国战,此战唯有一胜也,两位将军,俱是未及而立,寡人力排众议,便是看重了两位将军的能力,军中大营,从江州迁来南郑,莫非有了计策?”
    嬴荡望向白起,他的希望,可都在这白起身上。
    “大王,此战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也,臣以为,只需三万,便可有大胜之势。”
    白起这话一出,秦王吃惊,再看一眼蒙鹜,并无异色,看来这两人是商议好了。
    当时还怕这白起年少,新将领军,恐难以服众,现在看这里里外外,军令严明,是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他亲下南郑,就是为白起来助威的,现在也用不到了。
    只是这对楚之战,是攻城略地,并非是一次决胜负,可能会有十几场战争爆发,这是一系列的战役,就算是三万精兵,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了。
    况且楚军以逸待劳,又有城池营寨之坚固,三万大军杀入楚地,有被包围之险,寻常人这样说了,秦王定会觉得冒险,但这话是出自白起之口,那就大不一样了。
    他细想了一阵。
    “三万如何能破,寡人是倒要听听!”
    秦王躺在软塌之上,找了一个舒服的位置,面前的长案被搬走,放着一个火盆,他已经准备好了,来好好研究一下白起的计策了。
    “兵不在多,而在精也,当年河西一战,吴起能以五万武卒,破我秦国五十万大军,何也,在于兵,而非将也!”
    白起掷地有声,颇具英武之气。
    秦王这才发觉,半年不见,这人不仅粗犷了一些,更是身上多了一股无名锐气。
    自古英雄出少年,何也,不正是因为这一股子锐气,可这话嘛,就大了一些。
    吴起,世所公认的名将,五万大胜五十万,世所罕见,众人都以为是吴起之功也,其实吴起之功,并非是战术,而是在战略,他的战略,就是强军也。
    这秦王能够想到,他示意白起继续说下去。

章节目录


我在秦国做武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陈四奇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四奇迹并收藏我在秦国做武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