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河进入希瓦绿洲地带后,地势很快从以前的海拔一百五十米左右迅速下降到一百米以下,于是从这里开始河水开始不断浸润里面的土地,几千年过去之后,便形成了一个总面积高达三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平原。
平原北到咸海南部,南到希瓦城,南北长约六百里,东西平均宽约两百里,紧挨着阿姆河几十里的地方是大量的灌溉农田,靠近沙漠的地方则是广袤的稀树草原。
这里是前花拉子模汗国的核心地带,其北有咸海,东面是克孜勒库姆大沙漠,西面是卡拉库姆大沙漠,宽度都在一千里以上,仅有南面的阿姆河与外界相连,易守难攻,是上佳的立业之基。
这里的绿洲面积是成片连在一起的,南面的布哈拉到撒马尔罕一带的绿洲面积加起来也没有这里大。
玉龙杰赤。
玉龙杰赤就是后世的库尼亚乌尔根奇,原本是花拉子模国的都城,蒙古人屠城后该城就毁了,希瓦汗国崛起后一度将此城恢复起来,不过不久又遇到了阿姆河改道,最后汗国将差不多全部恢复起来的玉龙杰赤舍弃了——一个没有大量饮用水可以利用的地方是不适合作为都城的。
都城改到了南面的希瓦城。
但玉龙杰赤及其周围地区由于大量地下水,以及西边不远处仅次于咸海的萨雷卡梅什湖的存在,在阿姆河改道后这里迅速成了现任大汗阿布勒哈孜最为依靠的乌兹别克部落的牧场。
在希瓦汗国的乌兹别克人里面,大致分成了四大部落,曰弘吉剌,曰康里,曰钦察,曰曼吉特,弘吉剌自然是来自以前金帐汗国王族的后裔,便是希瓦汗国的核心部落。
当然了,当时间来到十七世纪后,蒙古人的痕迹在这里完全找不到了,这里的人口基本上操着两种语言,波斯语、突厥语,说波斯语的自然是塔吉克人,说突厥语的则很复杂,反正是钦察大草原的各突厥部族就是了。
不过在眼下,他们是不会这么区分的,在这里生活的只有两种人,乌兹别克、土库曼,汗国的“主体民族”是乌兹别克,对土库曼人采取歧视政策,不过在三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地带,种地的大多是土库曼人。
眼下,大汗在阿布勒哈孜在南面的希瓦城镇守,玉龙杰赤则留给了他的长子阿努沙。
三万平方公里,远在花拉子模时代就利用阿姆河的河水开挖渠道开辟了大量的灌溉良田,如果农田的面积只有整个绿洲平原的十分之一,那也有三千平方公里,也就是四百五十万亩!
四百五十万亩,就算产量只有一石,那也是四百五十万石!
由于这里是传统的游牧区,有大量的牛羊肉可以补充,一个人一年需要消耗的粮食按照两石计算,理论上可以养活两百万人!
实际上此时的希瓦绿洲自然没有这么多人,但一百万是肯定有的,一百万,大约一半是农户,一半是牧民,这样的结构实际上在中亚一带最为合理。
在大夏国崛起之前的哈萨克汗国地域最广,加上布哈拉汗国,总人口估计有一百万户,四五百万人左右,抛去大约一半农户,牧户也有两百万左右,而准噶尔汗国在被清国灭亡时大约有六十万人口,可以推算其在全盛时期最多只有百万丁口。
广袤的绿洲地带、大量的农业人口,周围都是大沙漠的有利环境,让希瓦汗国得天独厚,他们的乌兹别克骑兵以装备精良著称,他们不仅拥有通过汗血宝马与蒙古马杂家而得的优质战马,还有大量的甲胄可用。
五十万牧户代表着至少十万帐,也即十万骑兵!
历史上,曾经有大量的哥萨克骑兵突入到这一带,不过最终他们都消失了,以哥萨克的强悍,若是人数超过五千,还都是拥有火器的骑兵,在大夏国没有出现之前,几乎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但他们还是被乌兹别克人全歼了,这也是该国迟至十九世纪才被沙俄帝国统治的关键原因。
当然了,眼下的大汗阿布勒哈孜是一个精通突厥、波斯文字的学者型统治者,除了大力扶持乌兹别克人,打压土库曼人,剩下来的大政还是很合理的,在他的国内,依托阿姆河,在关键地方修建了大型城堡,城堡里利用自己打制的鲁密铳进行守卫,而在咸海南部、玉龙杰赤、希瓦三地各有一万常备骑兵存在,以希瓦人的强悍,足够守卫绿洲地带了。
因为若是有敌人想要侵入此地,必须先要跨越漫长的大沙漠,等你达到此处后早就筋疲力尽。
玉龙杰赤,既是阿努沙的领地,还是那一万常备军的驻地,这一万骑兵都是来自有着弘吉剌、钦察血统的部族,在汗国里处于上层。
汗国带有明显的中世纪突厥贵族的色彩,常备军的骑兵从高级将领到百夫长都是拥有牧户和农户的贵族,很有些像以前被大唐时代的萨珊帝国。
阿努沙,历史上也是希瓦汗国有名的汗王,眼下却不到三十岁,与他父亲一样,他精通波斯语、突厥语,还曾到伊斯坦布尔留学,精通神学、机械制造,由于他的弟弟们都很年幼,年长的子女只有他一人,接替阿布勒哈孜的汗位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临近暮年时,大汗阿布勒哈孜都躲在希瓦汗宫抄写经书,日夜祈祷,就跟哈萨克汗国前任大汗叶斯木汗一样,故此,汗国的日常事务实际上操控在阿努沙手里。
玉龙杰赤,实际上是希瓦汗国的第二中心。
在成为大夏国的属国之后,玉龙杰赤的地位就愈发突出了。
这是因为,若是没有大夏国的出现,在阿布勒哈孜、阿努沙父子的治理下汗国愈发强大,向东可以与哈萨克汗国掰掰手腕,向南,他们几乎将布哈拉撒马尔罕一带当成了打草谷的对象,至于波斯人占据的阿什哈巴德马雷一带,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布哈拉撒马尔罕的备胎罢了。
轮番抢劫这两个地方,作为本国物资、人口的补充,就像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汗国那样,在十七十八世纪、在希瓦汗国屡见不鲜。
夏季的玉龙杰赤,在偌大的汗宫里,泡在大浴室的阿努沙有些踌躇。
他接到了阿布勒哈孜的命令,就在玉龙杰赤附近接待一位神秘人物。
这位神秘人物究竟是谁阿努沙自然知晓,不过他也明白若是此事泄漏出去的后果。
二十九岁年纪的阿努沙已经是一个满脸大胡子的中年汉子了,在他的汗宫里,他同样有四位正妻,就是来自上述那四大部落,小妾无数,这些妻妾都是在他十五岁那年陆陆续续开始娶的,眼下不到三十岁的他膝下的儿女已经有一大堆了。
若是没有大夏国,十七世纪的俄罗斯还很虚弱,周围的哈萨克又有准噶尔这个大敌,波斯人又远隔着沙漠,希瓦人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绿洲地带有充足的粮食和牧草,时不时还能带着精骑南下劫掠,这日子不用太爽。
没有大夏国,他阿努沙将会是他父亲的加强版,既精通天方教教义,又精通突厥、波斯文字,还擅长军略,他打下的疆域将是后世乌兹别克斯坦的核心部分,但这一切在大夏国出现后发生了变化。
希瓦汗国加入大夏国联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年轻的王子,经常行走于临潢府、克里米亚一带的他自然知晓大夏国的强大,但他的父亲阿布勒哈孜却不是这样。
阿布勒哈孜在他的晚年几乎住在天方寺里,日夜抄写经书、祈祷不停,为自己的身后上天堂的事费劲了心思,自然也对天方教的教义笃信、虔诚无比,当他慢慢了解到大夏国是一个原本在他的脑海里是一个像以前蒙古人那样的信奉萨满教国度,渐渐到现在的四不像国度后,这内心的心思就有些变化了。
前不久他去了一趟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胜地麦加,在那里他遇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老寇普洛鲁,到了那里他才知道,除了他,还有来自波斯、蒙兀儿汗国的一些显要人物。
一场提前安排的朝圣。
回到希瓦后,阿布勒哈孜的心情大变。
这种大变的心情与等会儿阿努沙需要召见的人有关。
阿努沙已经在大浴池里泡了大约两个小时了,以往这个时候,他也会在里面泡,不过时间最多一个小时,泡完后再接受黑人阉奴的按摩后他会用晚餐,然后利用傍晚凉爽的天气策马带着自己的亲卫队在附近的草原上演练骑射。
当然了,到了眼下这光景,汗国的常备军也拥有了火枪、火炮,骑射不过是一个训练的法子罢了。
希瓦汗国拥有传自大马士革的冶铁技术,一色的乌兹钢刀,一色的板链甲,一色的火枪,如果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还是大有可能崛起于里海东岸的,复兴花拉子模帝国的荣光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的是他们碰到了火器时代。
大夏国崛起后,整个中亚都被压制的死死的,崛起?没有的事。
但阿努沙终究是历史上有名的英主,他决定还是见一见那人。
就算不接纳他,与他搞好关系无论如何也是一个助力。
他从大浴池里站了起来,在阉奴的服侍下擦干了身体,穿好了衣服,他突然命令贴身阉奴将把他的盔甲拿出来。
当他穿戴完毕后,已经是夕阳西下倦鸟知归的时候了。
到了傍晚,希瓦绿洲的气温陡然下降到了十五度左右,船上这身铠甲后也不觉得有多烦闷。
这是一套磨得晶亮的板链甲,有着长长尖顶的铁盔上吊着两个羊毛球结,整体是细细的链甲,心口附近一块板甲,看到自己的主人这样穿戴起来,他最贴身的护卫,职位最小的一个也是百夫长的三百亲卫也纷纷穿戴起来。
“哒哒哒”
阿努沙的卫队从汗宫北门奔驰而出,在外城的土质街面上激起了大量的灰尘,离开由夯土垒成的外城后他们继续向北,半个小时后他们进入到北面的大沙漠,此时,驻扎在边界的骑兵又有一些加入到阿努沙的卫队,等他们全部踏入沙漠后卫队的规模已经膨胀到三千骑!
三千与阿努沙一模一样装备的骑兵,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火枪、弓箭,可见这三千人就是阿努沙最核心的人马了。
沙漠里,有一条道路径直通往西北,与大夏国的驰道一样,道路的两侧种满了胡杨树和各种各样的灌木、野草,道路宽阔,十骑并排奔驰在上面也不会显得拥挤。
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一个散发着潮湿、咸臭味的大湖出现在他们面前。
小咸海,原本是大咸海的一部分,大约在几千年前被沙漠分隔成两处,眼下这里却是阿布勒哈孜年幼时躲避战乱的地方,这里还是汗国提炼食盐的地方,在炎热的夏季,湖水只有薄薄的一层,周围人丁不多,但依旧有一个小部族在附近游牧,这个部族曾经是阿布勒哈孜母亲的部族。
这里,就是阿布勒哈孜让阿努沙与那神秘的人物密会的地方。
平原北到咸海南部,南到希瓦城,南北长约六百里,东西平均宽约两百里,紧挨着阿姆河几十里的地方是大量的灌溉农田,靠近沙漠的地方则是广袤的稀树草原。
这里是前花拉子模汗国的核心地带,其北有咸海,东面是克孜勒库姆大沙漠,西面是卡拉库姆大沙漠,宽度都在一千里以上,仅有南面的阿姆河与外界相连,易守难攻,是上佳的立业之基。
这里的绿洲面积是成片连在一起的,南面的布哈拉到撒马尔罕一带的绿洲面积加起来也没有这里大。
玉龙杰赤。
玉龙杰赤就是后世的库尼亚乌尔根奇,原本是花拉子模国的都城,蒙古人屠城后该城就毁了,希瓦汗国崛起后一度将此城恢复起来,不过不久又遇到了阿姆河改道,最后汗国将差不多全部恢复起来的玉龙杰赤舍弃了——一个没有大量饮用水可以利用的地方是不适合作为都城的。
都城改到了南面的希瓦城。
但玉龙杰赤及其周围地区由于大量地下水,以及西边不远处仅次于咸海的萨雷卡梅什湖的存在,在阿姆河改道后这里迅速成了现任大汗阿布勒哈孜最为依靠的乌兹别克部落的牧场。
在希瓦汗国的乌兹别克人里面,大致分成了四大部落,曰弘吉剌,曰康里,曰钦察,曰曼吉特,弘吉剌自然是来自以前金帐汗国王族的后裔,便是希瓦汗国的核心部落。
当然了,当时间来到十七世纪后,蒙古人的痕迹在这里完全找不到了,这里的人口基本上操着两种语言,波斯语、突厥语,说波斯语的自然是塔吉克人,说突厥语的则很复杂,反正是钦察大草原的各突厥部族就是了。
不过在眼下,他们是不会这么区分的,在这里生活的只有两种人,乌兹别克、土库曼,汗国的“主体民族”是乌兹别克,对土库曼人采取歧视政策,不过在三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地带,种地的大多是土库曼人。
眼下,大汗在阿布勒哈孜在南面的希瓦城镇守,玉龙杰赤则留给了他的长子阿努沙。
三万平方公里,远在花拉子模时代就利用阿姆河的河水开挖渠道开辟了大量的灌溉良田,如果农田的面积只有整个绿洲平原的十分之一,那也有三千平方公里,也就是四百五十万亩!
四百五十万亩,就算产量只有一石,那也是四百五十万石!
由于这里是传统的游牧区,有大量的牛羊肉可以补充,一个人一年需要消耗的粮食按照两石计算,理论上可以养活两百万人!
实际上此时的希瓦绿洲自然没有这么多人,但一百万是肯定有的,一百万,大约一半是农户,一半是牧民,这样的结构实际上在中亚一带最为合理。
在大夏国崛起之前的哈萨克汗国地域最广,加上布哈拉汗国,总人口估计有一百万户,四五百万人左右,抛去大约一半农户,牧户也有两百万左右,而准噶尔汗国在被清国灭亡时大约有六十万人口,可以推算其在全盛时期最多只有百万丁口。
广袤的绿洲地带、大量的农业人口,周围都是大沙漠的有利环境,让希瓦汗国得天独厚,他们的乌兹别克骑兵以装备精良著称,他们不仅拥有通过汗血宝马与蒙古马杂家而得的优质战马,还有大量的甲胄可用。
五十万牧户代表着至少十万帐,也即十万骑兵!
历史上,曾经有大量的哥萨克骑兵突入到这一带,不过最终他们都消失了,以哥萨克的强悍,若是人数超过五千,还都是拥有火器的骑兵,在大夏国没有出现之前,几乎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但他们还是被乌兹别克人全歼了,这也是该国迟至十九世纪才被沙俄帝国统治的关键原因。
当然了,眼下的大汗阿布勒哈孜是一个精通突厥、波斯文字的学者型统治者,除了大力扶持乌兹别克人,打压土库曼人,剩下来的大政还是很合理的,在他的国内,依托阿姆河,在关键地方修建了大型城堡,城堡里利用自己打制的鲁密铳进行守卫,而在咸海南部、玉龙杰赤、希瓦三地各有一万常备骑兵存在,以希瓦人的强悍,足够守卫绿洲地带了。
因为若是有敌人想要侵入此地,必须先要跨越漫长的大沙漠,等你达到此处后早就筋疲力尽。
玉龙杰赤,既是阿努沙的领地,还是那一万常备军的驻地,这一万骑兵都是来自有着弘吉剌、钦察血统的部族,在汗国里处于上层。
汗国带有明显的中世纪突厥贵族的色彩,常备军的骑兵从高级将领到百夫长都是拥有牧户和农户的贵族,很有些像以前被大唐时代的萨珊帝国。
阿努沙,历史上也是希瓦汗国有名的汗王,眼下却不到三十岁,与他父亲一样,他精通波斯语、突厥语,还曾到伊斯坦布尔留学,精通神学、机械制造,由于他的弟弟们都很年幼,年长的子女只有他一人,接替阿布勒哈孜的汗位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临近暮年时,大汗阿布勒哈孜都躲在希瓦汗宫抄写经书,日夜祈祷,就跟哈萨克汗国前任大汗叶斯木汗一样,故此,汗国的日常事务实际上操控在阿努沙手里。
玉龙杰赤,实际上是希瓦汗国的第二中心。
在成为大夏国的属国之后,玉龙杰赤的地位就愈发突出了。
这是因为,若是没有大夏国的出现,在阿布勒哈孜、阿努沙父子的治理下汗国愈发强大,向东可以与哈萨克汗国掰掰手腕,向南,他们几乎将布哈拉撒马尔罕一带当成了打草谷的对象,至于波斯人占据的阿什哈巴德马雷一带,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布哈拉撒马尔罕的备胎罢了。
轮番抢劫这两个地方,作为本国物资、人口的补充,就像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汗国那样,在十七十八世纪、在希瓦汗国屡见不鲜。
夏季的玉龙杰赤,在偌大的汗宫里,泡在大浴室的阿努沙有些踌躇。
他接到了阿布勒哈孜的命令,就在玉龙杰赤附近接待一位神秘人物。
这位神秘人物究竟是谁阿努沙自然知晓,不过他也明白若是此事泄漏出去的后果。
二十九岁年纪的阿努沙已经是一个满脸大胡子的中年汉子了,在他的汗宫里,他同样有四位正妻,就是来自上述那四大部落,小妾无数,这些妻妾都是在他十五岁那年陆陆续续开始娶的,眼下不到三十岁的他膝下的儿女已经有一大堆了。
若是没有大夏国,十七世纪的俄罗斯还很虚弱,周围的哈萨克又有准噶尔这个大敌,波斯人又远隔着沙漠,希瓦人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绿洲地带有充足的粮食和牧草,时不时还能带着精骑南下劫掠,这日子不用太爽。
没有大夏国,他阿努沙将会是他父亲的加强版,既精通天方教教义,又精通突厥、波斯文字,还擅长军略,他打下的疆域将是后世乌兹别克斯坦的核心部分,但这一切在大夏国出现后发生了变化。
希瓦汗国加入大夏国联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年轻的王子,经常行走于临潢府、克里米亚一带的他自然知晓大夏国的强大,但他的父亲阿布勒哈孜却不是这样。
阿布勒哈孜在他的晚年几乎住在天方寺里,日夜抄写经书、祈祷不停,为自己的身后上天堂的事费劲了心思,自然也对天方教的教义笃信、虔诚无比,当他慢慢了解到大夏国是一个原本在他的脑海里是一个像以前蒙古人那样的信奉萨满教国度,渐渐到现在的四不像国度后,这内心的心思就有些变化了。
前不久他去了一趟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胜地麦加,在那里他遇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老寇普洛鲁,到了那里他才知道,除了他,还有来自波斯、蒙兀儿汗国的一些显要人物。
一场提前安排的朝圣。
回到希瓦后,阿布勒哈孜的心情大变。
这种大变的心情与等会儿阿努沙需要召见的人有关。
阿努沙已经在大浴池里泡了大约两个小时了,以往这个时候,他也会在里面泡,不过时间最多一个小时,泡完后再接受黑人阉奴的按摩后他会用晚餐,然后利用傍晚凉爽的天气策马带着自己的亲卫队在附近的草原上演练骑射。
当然了,到了眼下这光景,汗国的常备军也拥有了火枪、火炮,骑射不过是一个训练的法子罢了。
希瓦汗国拥有传自大马士革的冶铁技术,一色的乌兹钢刀,一色的板链甲,一色的火枪,如果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还是大有可能崛起于里海东岸的,复兴花拉子模帝国的荣光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的是他们碰到了火器时代。
大夏国崛起后,整个中亚都被压制的死死的,崛起?没有的事。
但阿努沙终究是历史上有名的英主,他决定还是见一见那人。
就算不接纳他,与他搞好关系无论如何也是一个助力。
他从大浴池里站了起来,在阉奴的服侍下擦干了身体,穿好了衣服,他突然命令贴身阉奴将把他的盔甲拿出来。
当他穿戴完毕后,已经是夕阳西下倦鸟知归的时候了。
到了傍晚,希瓦绿洲的气温陡然下降到了十五度左右,船上这身铠甲后也不觉得有多烦闷。
这是一套磨得晶亮的板链甲,有着长长尖顶的铁盔上吊着两个羊毛球结,整体是细细的链甲,心口附近一块板甲,看到自己的主人这样穿戴起来,他最贴身的护卫,职位最小的一个也是百夫长的三百亲卫也纷纷穿戴起来。
“哒哒哒”
阿努沙的卫队从汗宫北门奔驰而出,在外城的土质街面上激起了大量的灰尘,离开由夯土垒成的外城后他们继续向北,半个小时后他们进入到北面的大沙漠,此时,驻扎在边界的骑兵又有一些加入到阿努沙的卫队,等他们全部踏入沙漠后卫队的规模已经膨胀到三千骑!
三千与阿努沙一模一样装备的骑兵,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火枪、弓箭,可见这三千人就是阿努沙最核心的人马了。
沙漠里,有一条道路径直通往西北,与大夏国的驰道一样,道路的两侧种满了胡杨树和各种各样的灌木、野草,道路宽阔,十骑并排奔驰在上面也不会显得拥挤。
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一个散发着潮湿、咸臭味的大湖出现在他们面前。
小咸海,原本是大咸海的一部分,大约在几千年前被沙漠分隔成两处,眼下这里却是阿布勒哈孜年幼时躲避战乱的地方,这里还是汗国提炼食盐的地方,在炎热的夏季,湖水只有薄薄的一层,周围人丁不多,但依旧有一个小部族在附近游牧,这个部族曾经是阿布勒哈孜母亲的部族。
这里,就是阿布勒哈孜让阿努沙与那神秘的人物密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