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的肚子咕噜了一声。李适摸了摸肚子,笑着说:“到是饿了,不如便用飧食。”
    其实李晟和浑日进早就饿了,只是皇帝不着急,他们也不能吱声,听了皇帝的话自然连说应该,大家就从参谋室出来去吃饭。
    大唐的礼教不严苛,即使是皇帝吃饭也没有太多的讲究,大家随便坐下边吃饭边说话什么都不耽误。
    也就是位置上,皇帝要居中主位,李勉居左,张军居右,这个次序是不能乱的。
    再就是唐代施行的是分餐制,大家一人一张桌子,自己吃自己的,互不影响。
    所以,大家知道国外的分餐制是怎么来的了吧?!
    往西域走的行商中很大一部是胡人,他们把刀叉餐具还有分餐制带了过去,还包括很多匠人和工艺。这些人在东罗马停留交易。
    所以意大利是欧州最先兴起的地方,也是文艺复兴的中心。那时候他们的疆域一直到西亚,达到里海附近。
    784年这会儿,世界四大帝国,大唐,东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在里海这里交集通商,相互纠缠。
    换个角度来说,文明和工业从这里走向世界。外边还是奴隶制低产社会呢。
    下午的时候,李适李勉李泌三人在小室里商议了什么,这个张军不能问,也不能提,但他大概能够想到。
    包括李晟其实也会有猜测。
    去饭堂的时候,张军陪着李晟走在后面,低声说:“陛下欲谋延赏为相,某谏言不可。”
    李晟愣了一下,抬手拱了拱。
    “另外,次相,某拿了吐蕃两万大军,有论莽罗依在手,尚结赞不闻不问亦无动作,必有大谋,不得不防。”
    李晟皱了皱眉头想了想:“此刻已入冬季,西域苦寒,或为暂时隐忍,以图明年春岁。”
    张军摇了摇头:“某断尚结赞现在兰州。”
    “节下之意?”
    “某已着人侦探,散陇泾庆数州枕戈待旦亦不足为虑,可是某对朔方心存疑虑。某时日尚短,还不及抚定朔方。”
    “节下估测,彼之目标在此?”
    张军点了点头:“是,某以为定是朔方,灵州无将,以内夏盐诸州亦是空虚,正是发作的好时节,进可攻,退可守。”
    “若此时节来攻,”李晟思索起来:“兰州做为踞点的可能性不大,某到是以为安乐或会州。此地曾置吐谷浑与铁勒浑二部。”
    “安乐州?”张军想了想,点了点头,同意李晟的想法。
    “冬寒不易行军,若有作为,当在明春。”李晟肯定的点了点头:“尚有数月时日,应当及时。”
    张军想了想,点了点头:“待探马回报再看。次相,某以为哨马密探之事务需成立,乃兵家要事,还请次相斟酌。”
    “前言之情报司署?”
    “正是。某以为,当为军情之重。以私义潜入周边诸国隐匿探察,可预知国情军事,可大大提升我等反应时机。”
    “节下之意?”
    “某想请次相还军,任大都护,专司防御外交与情报相关。此事重大,需极严密。”
    “郎君何不亲率?”
    “某无三头六臂,军政整训,军器打造皆需掌握,还要引军征伐。想倚次相为后背,某即可横刀向前。”
    “何不寻马帅?”
    “以某来看,马帅宜为大都督,承接陛下协调诸方,把握全局。次相,还有新罗方向呢。”
    李晟嘶了一口凉气:“南征南诏,北授吐蕃,你尚在打新罗的主意?”
    “某留张阿劳率军与卢龙,可不是用来浪费的呀。”
    李晟眨了眨眼睛,再次拱手:“尚思国忧,某不及节下矣。”
    “次相唤某道昌便是。”
    “道昌?”
    “胡无人,汉道昌。某将为此不惜一切,及至性命。以此为誓。”
    “次相与节下交谈甚欢。”李勉在前面回过头来淡淡的说了一句。他到不是有什么意思,而是提醒。
    皇帝在这呢,你俩在后面嘀咕什么?
    这种事情很容易引起皇帝猜疑,是忌讳。何况李适本就多疑。这是维护。
    “首相。”李晟面色一整,回话:“节下与某正言吐蕃事,某甚以为然。”
    “何事?”李勉停下脚步。相关于吐蕃回纥的事情都是大事,首相也不敢怠慢。
    “节下于春月拿吐蕃论莽罗衣以下两万众,至今尚结赞并无动作。节下以为,尚结赞必有所图,此刻当率军于兰州。
    而某以为,兰州居高,不宜行军,此刻当在安乐州之间。”
    李适猛然扭头看了过来:“次相此话当真?”
    “陛下,臣与节下也是判断在前,尚并无实据,节下已着人前去打探。”
    李适皱了皱眉头:“若是当真,次相以为尚结赞目的何在?”
    “现已入冬寒时节,以臣愚见,应是准备明岁春日来袭,不可不防。”
    “张卿呢?”李适看向张军。
    “臣却是以为,尚结赞会在今冬动手,朔方边军内迁,此时正当空虚。”
    边军都让李适给调回来了,然后又给归到了神策部不让回去了,结果就是闹的边陲无将,防务空虚。
    这事儿到是也不能说李适错了,禁军全面崩溃,已无缚鸡之力,军镇各司其职不敢轻易调动,他也不放心。
    结果只能用战斗力强大的边军来内充禁军,这才算是抵住了战局,没有继续崩乱下去。
    而他之所以敢从西陲调动边军,是因为吐蕃在那边有回纥顶着,不敢轻举妄动。
    说起来,回纥真的给大唐帮了不少忙,扛了不少雷,要不然局势真不好说。
    “依张卿之见?”
    “陛下,安心,有首相次相以及臣等在,不管他尚结赞打的是如何主意,臣都有信心让他有来无还。”
    李适听了张军的话,心里的惊疑慢慢舒缓,点了点头:“张卿以为尚结赞目的何在?”
    “某以为,尚结赞此行目的有二,一是试控虚实,二是讨回论莽罗依,只是侦探还未回复,具体细节臣不好推测。”
    “某到是觉得,尚结赞必是以军力相压,索要城池而来。”李晟插了一句。
    当初李适让崔汉衡去吐蕃求兵,虽然被李怀光拦了几次,但还是借来了,条件就是收复长安平息战乱后,划西域北庭、伊西两地。
    也不知道崔汉衡是怎么想的,更不知道李适怎么就同意了,但这事儿已经是即成事实。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吐蕃是发了兵,也派了大将,但实际上什么也没用到他们,就是过来吃喝玩乐了一趟……如果没被张军给端了的话。
    不管是平叛还是收复长安,都没用到他们,所以这个划地自然也就两可,不给也是理由充份。在历史上,大唐就是没给。
    其实李适想给,他感觉西域之地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不如把那边的兵力调回来。反正那边大部分地盘早都被吐番和回纥分了。
    但是大臣们不同意,硬可开战也不给。最后就没给。
    这一下吐蕃感觉受到了污辱,于是就在两年后设离间计坑了李晟,马燧诸将,杀了大唐不少大臣,占了三州。
    当时之所以中计,崔汉衡和张延赏在里面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张军才反对他为相。他确实不是这块料。
    “哼哼,痴心妄想。”李勉冷笑了一声:“陛下,即有节下操心,此事万无一失,陛下不必惊扰,还是去用饭吧。”
    李适喘了口粗气,看了看张军:“好。有张卿在,某确实安心至极。”
    “谢陛下与首相夸奖,某敢不效死。”
    “节下以为尚结赞当如何?”大家继续往食堂走,李勉问了张军一句。
    “强攻未必有胆,只能偷袭。”张军想了想说:“偷袭成功便可占我州城,若遇抵挡无果,必会乞求会盟,鼠辈无处乎如此而已。
    纵观过往,数次会盟,哪一次不是以吐蕃侵袭挑衅于前?
    战事若顺,但夺城占地杀军掠民,一旦战事失利,便上表会盟以求缓和。小人尔。
    若论战,某可让他只手。”张军比了比拳头:“只是尚结赞此人狡诈,某到是耽心他着人离间。”
    “离间?”
    “是。着人布下疑阵种种,引陛下起疑,陷我大将于维谷。只需去除次相,马帅与浑相之兵权,吐蕃自可长驱而入。”
    “张卿是说朕善疑么?”李适扭头瞪向张军。这简直是挑衅啊,当着和尚骂秃子。
    “陛下,边关复杂,几国交互如犬齿,便是战将在前也未必一清二楚,陛下群臣于上都所知几何?
    尚结赞只需布下疑阵,再派人至长安谣传诸事,即使陛下不疑,满朝文武何尝不疑?彼时谏官上言,群臣奏报,陛下如何?”
    李适就愣住了。
    大唐可不是皇帝的一言堂,要是满朝文武都在强烈谏议,他做为皇帝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不可能置之不理。
    到时候最大可能的结局,自然是罢了几人的军权甚至免官辞乡。
    李适看了看李勉:“首相,你以为张卿所言如何?”
    李勉揪着胡子琢磨了一会儿:“不可不防。若真如此,恐陛下与臣俱难应对。”

章节目录


大唐朝请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宁溪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宁溪南并收藏大唐朝请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