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像是黄家意外得到的一截乌木所制,黄家会拿出来竞拍,自然是家里还有一尊更大的。
但是这话不能说出来,说出来是招贼子惦记呢。
财不露白的道理黄家懂,黄浪更懂,被人骂成败家子也得忍下,还得挤出笑脸主持拍卖会。
那匹彩虹布拍出一个天价,黄浪对这尊财神爷的雕像充满期待。
方旭这个包间里大皇子露出兴趣,这次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为了讨好自己,希望能得到财神爷的保佑,发大财。
尽管这个想法很俗,却很实用,没钱办啥啥不行啊。
倒是二皇子自持清高,视钱财为粪土,在旁边说了几句酸话,没有参与的意思。
四皇子哈哈大笑,直言他感兴趣,没钱怎么行呢,没钱连兵都养不活,还怎么当大将军,还怎么带着大军征战四方。
四皇子太清楚钱的重要性了。
于是新一轮的竞拍开始,各个包间不断传出新的高价,黄浪高兴的合不拢嘴,这次不仅方旭赚大发了,他也赚大发了。
玉仙楼内很热闹,皇宫大殿上同样很热闹,因为铁崖回来了,铁崖带回来的消息太震撼了。
到底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制出那么大的命案?
在铁崖的述说中,五子亡燕的事情一个字也没露出来,石碑的事情同样没有提出来,这事燕帝派猎鹰悄悄查。
当年的灭村案到底是谁做的,这事必须要查清楚,事关燕国的未来,燕帝不会大意。
就算隐瞒了重要的消息,大殿上百官还是惊的不轻,感觉那黑手太丧心病狂顶风作案了。
“查,刑部大理寺联手破案,限你们半个月内查出凶手。”燕帝大殿上发怒,限斯破案,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一起上前领命,两人内心挺沉重的,尤其是刑部,铁崖可是他的部下,太惨了,一队人马最后只活下一人,失踪一人。
唉,最可恨的是铁崖居然越过他直接向皇上汇报,这事很不可取,非常不可取。
算了,此时不是追责的时期,刑部尚书咽下这口气。
就在大家以为这事算完时,没想到有御史走出来,参兵部尚书投敌卖国,出售边防图给西陵。
害的定国公受伤,险些被人夺了关隘。
定国公今天也来上朝了,听到这儿气的虎目圆睁,挽起袖子准备找付尚书单挑,就问他哪点对不起付尚书,这么坑他。
付尚书急的连连摇头,他真没干这事,付尚书快走几步跪倒在大殿中央,一个劲的喊冤,甚至拿祖上祖下发誓。
这事真的冤大发了。
武安伯站在文官的队伍里,盯着跪在殿中央呼冤的付尚书,一脸沉思。
那天他跟燕帝讲的话还在耳边回荡,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找到了幕后黑手,只是真的是付尚书吗?
武安伯把付尚书的资料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付家也是燕国的开国功臣,付家世代武将出身,在与西陵的战斗中家族弟子没少战死。
能有今天的地位人家凭的是功劳,没有走裙带关系,再就是付家的家风挺正,家族弟子也以忠君报国为荣。
这样的家族出卖边关布防图给西陵,听着好假啊。
再者,付家缺银子吗?
付家的老太太是商户出身,自幼跟着父亲跑生意,嫁到付家后一直掌握付家财政大权,生意做的风声水起。
缺钱那是不可能滴!
要说西陵给付家许下高官厚?,付家现在的地位差吗?
不像!
武安伯在心里过了一遍付家的历史,再结合飞鹰调查的情报,怎么看都不是付尚书出卖了边关布防图。
难道这里面有隐情?是皇上看不得付尚书府与四皇子走的近?夺嫡战还没开始,先清理掉兵部的隐患?
这倒是有可能!
武安伯从不怀疑皇上的心狠程度,既然有可能,那就得小心应付,不能坏了皇上的好事。
武安伯从来就不是什么直臣,他不会为了帮一个大臣洗去冤情就跟皇帝对着干,他的脑袋没那么铁。
燕帝放任付尚书喊冤,接过御史写的奏折观看,里面的内容皇上已经知晓,这一出也是他的示意下干的。
匆匆扫了一遍,皇上把奏折砸在了付尚书的脑袋上,让付尚书自己看。
百官们一个个紧紧闭上嘴巴,观看事情发展,在局势还没明朗之前,一个个采取明哲保身。
只有御史台的几位御史跳出来参本,迎风作案是御史的责任,他们的任务就是参百官。
付尚书打开奏折观看,上面记录了他这些年干的坏事,有抢军功,买卖官职,还有家族弟子圈地杀人等等。
贵族弟子杀死几个人不算事,只要上面不认真追究,那就是小事,一旦上面认了死理,要拿你开刀,那就是大事。
这道理付尚书明白,他知道皇上这是要拿他开刀了。
付尚书的一颗心七上八下,不知道哪儿得罪了皇上,居然真的要对他下刀子,难道就因为与四皇子走的近?
可是与四皇子走的近也是皇上示意啊,皇上觉得四皇子应该拥有自保之力,得给些权利才行,于是他做了。
为何?
想不明白,付尚书只能连连请罪,别的罪都能认,唯有出卖边关布防图一事不认,这污名他付家不背。
燕帝还是冷着脸不说话,让百官看看御史的奏折,看看付尚书都干了什么好事,也让百官醒醒脑子,别什么混蛋事都干。
这天下是皇家的天下,可不是百官的,敢祸乱他的天下,那是找死行为。
很快大殿内热闹起来,有些官员上前踩付尚书一脚,落井下石的事情干的很爽快。
“武安伯,你可有什么想说的?”燕帝突然点明武安伯,让武安伯表态。
“回皇上,此事事关重大,臣建议三司会审,严查此案。”武安伯这个老狐狸不说付尚书对错,也不想插手此事。
一脚把问题踢给了三司。
这个建议很得燕帝的心,确实应该让三司会审,以示公正。
燕帝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他想当一代圣君,处理兵部尚书,自然要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与过程。
但是这话不能说出来,说出来是招贼子惦记呢。
财不露白的道理黄家懂,黄浪更懂,被人骂成败家子也得忍下,还得挤出笑脸主持拍卖会。
那匹彩虹布拍出一个天价,黄浪对这尊财神爷的雕像充满期待。
方旭这个包间里大皇子露出兴趣,这次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为了讨好自己,希望能得到财神爷的保佑,发大财。
尽管这个想法很俗,却很实用,没钱办啥啥不行啊。
倒是二皇子自持清高,视钱财为粪土,在旁边说了几句酸话,没有参与的意思。
四皇子哈哈大笑,直言他感兴趣,没钱怎么行呢,没钱连兵都养不活,还怎么当大将军,还怎么带着大军征战四方。
四皇子太清楚钱的重要性了。
于是新一轮的竞拍开始,各个包间不断传出新的高价,黄浪高兴的合不拢嘴,这次不仅方旭赚大发了,他也赚大发了。
玉仙楼内很热闹,皇宫大殿上同样很热闹,因为铁崖回来了,铁崖带回来的消息太震撼了。
到底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制出那么大的命案?
在铁崖的述说中,五子亡燕的事情一个字也没露出来,石碑的事情同样没有提出来,这事燕帝派猎鹰悄悄查。
当年的灭村案到底是谁做的,这事必须要查清楚,事关燕国的未来,燕帝不会大意。
就算隐瞒了重要的消息,大殿上百官还是惊的不轻,感觉那黑手太丧心病狂顶风作案了。
“查,刑部大理寺联手破案,限你们半个月内查出凶手。”燕帝大殿上发怒,限斯破案,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一起上前领命,两人内心挺沉重的,尤其是刑部,铁崖可是他的部下,太惨了,一队人马最后只活下一人,失踪一人。
唉,最可恨的是铁崖居然越过他直接向皇上汇报,这事很不可取,非常不可取。
算了,此时不是追责的时期,刑部尚书咽下这口气。
就在大家以为这事算完时,没想到有御史走出来,参兵部尚书投敌卖国,出售边防图给西陵。
害的定国公受伤,险些被人夺了关隘。
定国公今天也来上朝了,听到这儿气的虎目圆睁,挽起袖子准备找付尚书单挑,就问他哪点对不起付尚书,这么坑他。
付尚书急的连连摇头,他真没干这事,付尚书快走几步跪倒在大殿中央,一个劲的喊冤,甚至拿祖上祖下发誓。
这事真的冤大发了。
武安伯站在文官的队伍里,盯着跪在殿中央呼冤的付尚书,一脸沉思。
那天他跟燕帝讲的话还在耳边回荡,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找到了幕后黑手,只是真的是付尚书吗?
武安伯把付尚书的资料在脑海中过了一遍。
付家也是燕国的开国功臣,付家世代武将出身,在与西陵的战斗中家族弟子没少战死。
能有今天的地位人家凭的是功劳,没有走裙带关系,再就是付家的家风挺正,家族弟子也以忠君报国为荣。
这样的家族出卖边关布防图给西陵,听着好假啊。
再者,付家缺银子吗?
付家的老太太是商户出身,自幼跟着父亲跑生意,嫁到付家后一直掌握付家财政大权,生意做的风声水起。
缺钱那是不可能滴!
要说西陵给付家许下高官厚?,付家现在的地位差吗?
不像!
武安伯在心里过了一遍付家的历史,再结合飞鹰调查的情报,怎么看都不是付尚书出卖了边关布防图。
难道这里面有隐情?是皇上看不得付尚书府与四皇子走的近?夺嫡战还没开始,先清理掉兵部的隐患?
这倒是有可能!
武安伯从不怀疑皇上的心狠程度,既然有可能,那就得小心应付,不能坏了皇上的好事。
武安伯从来就不是什么直臣,他不会为了帮一个大臣洗去冤情就跟皇帝对着干,他的脑袋没那么铁。
燕帝放任付尚书喊冤,接过御史写的奏折观看,里面的内容皇上已经知晓,这一出也是他的示意下干的。
匆匆扫了一遍,皇上把奏折砸在了付尚书的脑袋上,让付尚书自己看。
百官们一个个紧紧闭上嘴巴,观看事情发展,在局势还没明朗之前,一个个采取明哲保身。
只有御史台的几位御史跳出来参本,迎风作案是御史的责任,他们的任务就是参百官。
付尚书打开奏折观看,上面记录了他这些年干的坏事,有抢军功,买卖官职,还有家族弟子圈地杀人等等。
贵族弟子杀死几个人不算事,只要上面不认真追究,那就是小事,一旦上面认了死理,要拿你开刀,那就是大事。
这道理付尚书明白,他知道皇上这是要拿他开刀了。
付尚书的一颗心七上八下,不知道哪儿得罪了皇上,居然真的要对他下刀子,难道就因为与四皇子走的近?
可是与四皇子走的近也是皇上示意啊,皇上觉得四皇子应该拥有自保之力,得给些权利才行,于是他做了。
为何?
想不明白,付尚书只能连连请罪,别的罪都能认,唯有出卖边关布防图一事不认,这污名他付家不背。
燕帝还是冷着脸不说话,让百官看看御史的奏折,看看付尚书都干了什么好事,也让百官醒醒脑子,别什么混蛋事都干。
这天下是皇家的天下,可不是百官的,敢祸乱他的天下,那是找死行为。
很快大殿内热闹起来,有些官员上前踩付尚书一脚,落井下石的事情干的很爽快。
“武安伯,你可有什么想说的?”燕帝突然点明武安伯,让武安伯表态。
“回皇上,此事事关重大,臣建议三司会审,严查此案。”武安伯这个老狐狸不说付尚书对错,也不想插手此事。
一脚把问题踢给了三司。
这个建议很得燕帝的心,确实应该让三司会审,以示公正。
燕帝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他想当一代圣君,处理兵部尚书,自然要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