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非但装作没听见黄琬的控诉,还一边慢悠悠地走回主位。
    直至看到何瑾如扔死狗般,将何颙扔在一旁后,才悠悠开口道:“黄司徒好似年岁大了,眼神儿都不怎么好使。明明何议郎出手在先,难道还不许二郎反击?”
    这明显就是在拉偏架了。
    黄琬当即想要开口辩解,谁知董卓忽然换了脸色,大怒道:“更何况,尔等士大夫的体面还要不要了!”
    “二郎只是就事论事,言雒阳不可守。尔等却无理搅三分,还想在这大堂上动粗,究竟当此处是何地方!”
    这声怒叱落下,那些士大夫也无话可说。再想起董卓的暴虐,当即也后怕起来,齐齐叩首道:“相国息怒......”
    发了一通威风,老董心中的郁郁之气也消解了不少。
    可这般谈来谈去,话题还是僵在了原点,老董一时眉头不由又蹙了起来。
    眼下他十分清楚,搞封建迷信是忽悠不了这些士大夫的,蠢侄子和那个刘嚣更是只会坏事。唯一看来有胜算的,还是足智多谋的何瑾......
    当下,老董便佯装恼怒,仿佛在各打五十大板:“何二郎,你也太过分了!满朝诸公不过激愤了些、不讲理了些、不自量力了些,可你又岂能如此动粗?”
    这话传入士大夫的耳中,一个个真是羞得无地自容:毕竟谁都听得出来,老董哪里是在责怪何瑾,还是在嘲讽他们。
    随即老董见好就收,又言道:“其实老夫想着迁都,也是觉雒阳不可守。然在座诸公似乎并不认可这点,你可有何话要说?”
    当下,何瑾也配合着表演,先指了指自己,又指向那些士大夫:“相国,雒阳可不可守,属下说了自然不算。不过,这些臣工说了更不算!”
    “小贼狂妄!”
    “一派胡言!”
    “不学无术之徒,竟敢如此小瞧我等,真乃笑话!”
    耳边,顿时又传来斗鸡般叫嚷之声。
    何瑾却一点都不怂,转身鄙夷地扫视着他们道:“在下再不学无术,却也是练过兵、奇袭过河阳津的!”
    “尔等却向来养尊处优,更从未带过兵、打过仗,又都知道些什么!还敢在此信口开河、张口就来,谁给你们的勇气?”
    “你!.......”一众士大夫当即怒发冲冠。可怒了半天,却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毕竟,汉代的士大夫还有些节操。
    他们虽的确自诩精通治国,有些狂妄的家伙还觉‘天下尽在掌握之中’、‘拯救苍生舍他其谁’......
    然而却也承认,兵略战事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就算那些狂妄的家伙纵然再自大,心里多少也有些点数的。
    当然,硬撑着不服气的话,董卓接着一个考校下来,连雒阳到底有哪八关都说不出,被拖出去剁了狗头也别后悔就行。
    此时董卓也有些反应过来,同何瑾对视了一眼,试探地问道:“既然你与列位臣工说了都不算,那何人说了才算?”
    “自然是战功卓著、天下公认的名将说了才算。”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当即下意识地看向了皇甫嵩、朱儁二人:这二位可是当年平定了黄巾之乱的名将,功劳毫无争议。
    由他们来论定雒阳是否可守,更有公信力。
    老董却一下炸了,拿着眼珠子瞪何瑾:你小子找死是不是?......皇甫嵩刚被老夫摆了一道,心里正记着仇呢。
    而且那家伙可不是什么软骨头,万一此时站在了士大夫的一方,不是在给老夫找事儿吗?
    果然,众望所归的皇甫嵩随即出列,第一句话便是:“雒阳有八关之险、固若金汤,相国麾下精兵数万,辎重粮草齐备。纵是白波贼同关东乱军齐齐围困,亦极难攻破!”
    这话一入耳,老董气得后槽牙都快咬破了:好你个何瑾,平日看起来挺精明的,关键时刻竟如此蠢不可及!
    而这番话,也仿佛给那些士大夫打了一针鸡血,精神陡然振奋起来:还没见过何瑾这样的家伙,居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就在他们准备不遗余力嘲讽,一举结束这次迁都之议时,却听皇甫嵩又言道:“然依老夫之见,迁都却还是必要的.......”
    突如其来的转折风骚,一下扭到了士大夫们的腰:皇甫将军,您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这么玩儿我们好吗?
    老董也一下傻了眼:有猫腻,这小子跟皇甫嵩之间,肯定有什么猫腻!
    皇甫嵩却不管他们这些,仍旧自顾自言道:“军略不能同政务混为一谈,诸位莫要忘了,雒阳乃汉室都城所在。”
    “老夫适才所言,不过单从军事方面考虑。然一旦雒阳陷入重重包围,朝廷还有何威信可言?”
    此时朱儁也上场了,附和道:“不错,若单从军略方面考虑,固守雒阳自乃上策。”
    “可何小子也说了,迁都乃权宜之计,为的便是不使汉室朝堂威信扫地,政令难出司隶。倘若雒阳被围,那大汉都城还是都城么!”
    两位名将观点如此一致,且有理有据,一下令士大夫们哑口无言:是啊,若大汉都城被围,莫说是一年半载,就是一月两月也乃莫大耻辱。
    最主要的是,一旦城池被围、四面皆兵,他们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下,司空荀爽便思忖了一番,随即却开口向卢植问道:“子干,雒阳会被贼兵围困否?”
    显然人家已看出皇甫嵩和朱儁,是与何瑾同穿一条裤子的。并且两人一个关西望族,一个寒门出身,都不属于他们这些关东士人集团。
    卢植便不同了,涿郡人,出身关东。且文武双全,同样乃平定黄巾之乱的功臣,在此事上说话也有份量。
    并且这问题还一针见血,绕开了皇甫嵩和朱儁的观点。没问雒阳被围后会怎样,只问是否会被围。
    这一刻,所有人士大夫的目光也全看向卢植,卢老爷子瞬间成为全村人的希望......
    然而,何瑾却淡定一笑,心中鄙夷不已:你们这群憨憨,卢老爷子那般刚直之人,会昧着良心替你们说话吗?
    我为何只勾搭了皇甫将军和朱将军,是因为这两人主动送上门儿么?......呃,好像是这样的。
    其实我也想勾搭卢老爷子,只是人家不鸟我......
    不过,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卢植这等一心想着汉室的刚直忠臣,就算不勾搭,也只会有一说一!
    果然,卢植沉思了片刻便开口言道:“如今白波贼猖獗,由西河郡席卷河东,且行军路线也一路向南,极有可能下一步便是雒阳。至于关东之军......更不必多言,更是意图攻破雒阳。”
    此言一出,满堂士大夫顿时如丧考妣,都明白了卢植的意思:废话,雒阳当然有可能会被围!
    否则,你们以为白波贼和关东之人是吃饱撑的,不为了围困攻破雒阳,而是没事儿搞军事游行?
    一时间,全村的希望破灭了,何瑾仿佛听到了心碎的幻响声,那么地......令人愉悦。
    主位上董卓却大喜过望,满意无比地看向何瑾,目光里尽是赞许和温柔:虽然他不清楚何瑾如何勾搭了皇甫嵩和朱儁,但结果好就是好的嘛。
    “既然雒阳有可能被围,汉室威严或因此而扫地,迁都便是为了暂避锋芒、匡扶汉室。尔等皆乃汉室忠臣,蒙受皇恩,自当与朝廷共进退!”
    尽迁雒阳黎庶百姓阻力太大,能达到这样的结果,董卓已很满意了。
    当下,又起身盖棺定论:“明日朝会,老夫便上表迁都。再有乱言者,便乃篡逆不忠之臣,休怪老夫刀剑太利!”
    这一刻,满堂士大夫皆噤若寒蝉,没想到这等攸关天下局势的政议,自己竟会输给一介十七岁的屠户子!
    然而,其中最惶恐胆寒的,还不是他们。
    而是董璜、刘嚣、胡轸这一群人:完了,尽迁雒阳百姓的计策失败了,可我等......已先斩后奏,纵火焚烧雒阳逼迫驱赶百姓了!

章节目录


我在三国搞点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千里风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里风云并收藏我在三国搞点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