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铁路第一步
而今的蒸汽机也是如此。
蒸汽机还是处于试验之中,而且如果大规模生产这个样的机械,大明还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朝廷也有很大多器要做的。
比如贝琳曾经打造过各种天文器械,在复杂程度之上,并不比蒸汽机差多少。
这十几台蒸汽机,一些是之前打造的实验品,一些就是聚集了大明最好的工匠,加急打造的。
就是不算研发成本,朱祁镇不知道往里面投入了多少钱了。
单单算,生产成本每台五千两,也没有多少水分。
刘定之也不是没有应对措施的,他说道:“臣也不是不给,只是先挂账,等年终一并结清便是了。”
朱祁镇一听就知道,刘定之是根本没有给钱的意思。
什么叫做年底一并结清。
今年这个局面,朝廷定然是有亏空的。到了年底汇总的时候,朱祁镇一定要从内库之中拨银到太仓银库。
十万两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在今年这么大的花费之中,不过是一笔小钱而已。加到亏空之中,不值一提。
到时候用内库的钱来还少府的账,刘定之的算盘打的真的精细之极。
朱祁镇微微一笑,不过他今天与刘定之说这个,也不是为了区区十万两银子。
如果旁的事情,这十万两就当是给首辅一个面子,直接内库承担了便是了。这仅仅是一个由头而已。
朱祁镇说道:“如果先生答应朕一件事情,这十万两挂着也行。”
刘定之立即警惕起来,说道:“陛下请讲。”
如果有些事情,在情在理,刘定之岂敢否定朱祁镇的决策?而朱祁镇此刻软语相求,其中定然是有问题的。
刘定之如何不警惕?
朱祁镇说道:“蒸汽机既然可以用,那火车是不是可以用了?”
刘定之立即说道:“陛下,而今朝廷财政已经百般难以支撑了,如果要兴建铁路,岂不是劳师动众?朝廷实在支撑不住了。”
朱祁镇眼睛微微一眯,抓住了刘定之的话头,说道:“先生的意思是朝廷不能支撑,而不是火车铁路没有用,对吧?”
刘定之当初看蒸汽机的时候,同样是用经费说事,但是背后的思想是不一样的。
当你看到你的上司要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你会怎么办?
是直接说,你这个傻逼,能不能安分点。
自然是不可能的。
只能委婉的告诉他,这是不行的。有什么比经费更好的事情。
刘定之自然也是这样想的。
刘定之承认蒸汽机与火车大体上是有一点作用的,但是内心深处,不过觉得这仅仅是皇帝大玩具而已。
而今却不一样了。
蒸汽机在这一次抗旱之中,并没有产生主导作用,被蒸汽机的影响到的,不过是十几个县而已。
但是经过这一次小规模的使用,蒸汽机已经被刘定之从大玩具之列中拿了出来,放到了国之重器之中。
单单是它能提水这一件事情,就足够了。
很多地方即便是在大旱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一滴水的。
只是水位降低,不能浇进田地之中,哪怕仅仅是有几米的落差,这些水有与没有是一样的。
但是有蒸汽机之后,却大大不一样了。
对很多地方粮食生产有一种根本性的改观。
特别是对很多北方干旱的地方来说,更加是这样的。
这样情况之下,蒸汽机不是国之重器,又是什么?
有这个先例在,刘定之对于相关于蒸汽机任何事情,都存了几分相信。
所以,他而今这个没钱是真没有钱了。
朱祁镇这样问。刘定之微微一沉吟,说道:“正是如此。”
朱祁镇说道:“这样吧,朕从内库拨给一批款子,就负责建立从遵化到北京的铁路,毕竟遵化到北京的驰道太过忙碌了。”
“这十万两就算进这一笔账目之中了。”
看起来,朱祁镇自己有钱,自己就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要从内阁过一下。
因为,朱祁镇自己下令修建铁路,乃是少府的行为,或者大内的行为,与大明朝廷没有什么关系。
也借用不到驰道体系的人力物力。
要知道大明而今的驰道,远则甘肃,南达两淮,北至北海,东至海西。长达数万里,也培养出一批非常有经验的修路队。
这些地方都是工部的人。
没有内阁的点头,朱祁镇是用不到的。
虽然驰道修建不能与铁路的修建完全一样,双方不可能无缝连接。但是毕竟是有相似性。
更重要的是。
如果内阁同意,今后就有先例了。
铁路代替驰道的工程就正式铺开了。今后恐怕刘定之也不能阻止朱祁镇用铁路代替驰道了。
很多时候,有一就有二。
朱祁镇的心思,是瞒不过刘定之的。
刘定之心中暗暗一叹,说道:“臣谢过陛下,只是朝廷用度艰难,还请内库贴补一些。”
他其实很明白,朱祁镇要做什么事情,还没有做不成的,最多不过是其中有些曲折而已。
这是朱祁镇的性格决定的,也是朱祁镇的权力决定的。
既然挡不住,刘定之自然不去挡了。不过想办法从中间找些好处,还是不错的。
朱祁镇说道:“好,我令人估算过,从遵化到大同的铁路,大概有五十万两上下,我拨给太仓银库百万两,其中一半为卿所用如何?”
朱祁镇虽然有收紧内库的心思,毕竟内库虽然有钱,但也不是无底洞。也没有用不完的银元。
而今财政如此紧张,朱祁镇保留一点,一是让户部那边承受一点压力,二来也是把握朝廷的主动权。
毕竟财力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力量。
决计不会万历皇帝一般一毛不拔。
所以,真要到了户部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也是要内库兜底的。
朱祁镇给起钱来也是分外的大方。
刘定之立即说道:“谢陛下。”
朱祁镇松了一口气,很多时候,对朱祁镇来说钱都是小事情了。重要的是事,朱祁镇准备召见贝琳叮嘱一下这一次铁路修建,从遵化到北京,距离不远,也没有什么险峻的地势。应该没有问题。
刘定之之后,又就这几件事情汇报了一二。
比如山西赈灾情况,总体上来说,山西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叶盛办事得力,又动员了从北京到大同的驰道,运输粮食。虽然耗费不少,但总算是让百姓在这个年头活了下来。
还有四川各土司弄出一点小问题。
西南土司的问题,其实从来是此起彼伏的,平均起来,数年都会闹出一些乱子,不过是大小而已。
四川巡抚与四川都指挥使倒是得力,总体将这些乱子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当然了大部分土司不过数千人,就好像是一个大土匪而已。
只是在深山老林之中,不好围剿而已。
朱祁镇也支持刘定之的决断,就是不要兴师动众,只要这些土司在自己的山沟里面闹事,就不要太管。
等朝廷过了这个难关,再派大军围剿。
随后刘定之就告退了。
刘定之告退之后,出来的路上,就看见吏部尚书李秉在外面等着。两人见礼不提。
李秉目送刘定之走远之后,才缓缓起身,深深的看了一下乾清宫上面的牌匾,在太监的指引之下,走进了乾清宫之中。
他知道,他还能不能在大明官场混下去,就看着一次奏对了,如果这一次奏对不成,他就要主动乞骸骨了。
毕竟有时候主动走,还有一些体面,被人赶下来就不好办了。
而今的蒸汽机也是如此。
蒸汽机还是处于试验之中,而且如果大规模生产这个样的机械,大明还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朝廷也有很大多器要做的。
比如贝琳曾经打造过各种天文器械,在复杂程度之上,并不比蒸汽机差多少。
这十几台蒸汽机,一些是之前打造的实验品,一些就是聚集了大明最好的工匠,加急打造的。
就是不算研发成本,朱祁镇不知道往里面投入了多少钱了。
单单算,生产成本每台五千两,也没有多少水分。
刘定之也不是没有应对措施的,他说道:“臣也不是不给,只是先挂账,等年终一并结清便是了。”
朱祁镇一听就知道,刘定之是根本没有给钱的意思。
什么叫做年底一并结清。
今年这个局面,朝廷定然是有亏空的。到了年底汇总的时候,朱祁镇一定要从内库之中拨银到太仓银库。
十万两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在今年这么大的花费之中,不过是一笔小钱而已。加到亏空之中,不值一提。
到时候用内库的钱来还少府的账,刘定之的算盘打的真的精细之极。
朱祁镇微微一笑,不过他今天与刘定之说这个,也不是为了区区十万两银子。
如果旁的事情,这十万两就当是给首辅一个面子,直接内库承担了便是了。这仅仅是一个由头而已。
朱祁镇说道:“如果先生答应朕一件事情,这十万两挂着也行。”
刘定之立即警惕起来,说道:“陛下请讲。”
如果有些事情,在情在理,刘定之岂敢否定朱祁镇的决策?而朱祁镇此刻软语相求,其中定然是有问题的。
刘定之如何不警惕?
朱祁镇说道:“蒸汽机既然可以用,那火车是不是可以用了?”
刘定之立即说道:“陛下,而今朝廷财政已经百般难以支撑了,如果要兴建铁路,岂不是劳师动众?朝廷实在支撑不住了。”
朱祁镇眼睛微微一眯,抓住了刘定之的话头,说道:“先生的意思是朝廷不能支撑,而不是火车铁路没有用,对吧?”
刘定之当初看蒸汽机的时候,同样是用经费说事,但是背后的思想是不一样的。
当你看到你的上司要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你会怎么办?
是直接说,你这个傻逼,能不能安分点。
自然是不可能的。
只能委婉的告诉他,这是不行的。有什么比经费更好的事情。
刘定之自然也是这样想的。
刘定之承认蒸汽机与火车大体上是有一点作用的,但是内心深处,不过觉得这仅仅是皇帝大玩具而已。
而今却不一样了。
蒸汽机在这一次抗旱之中,并没有产生主导作用,被蒸汽机的影响到的,不过是十几个县而已。
但是经过这一次小规模的使用,蒸汽机已经被刘定之从大玩具之列中拿了出来,放到了国之重器之中。
单单是它能提水这一件事情,就足够了。
很多地方即便是在大旱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一滴水的。
只是水位降低,不能浇进田地之中,哪怕仅仅是有几米的落差,这些水有与没有是一样的。
但是有蒸汽机之后,却大大不一样了。
对很多地方粮食生产有一种根本性的改观。
特别是对很多北方干旱的地方来说,更加是这样的。
这样情况之下,蒸汽机不是国之重器,又是什么?
有这个先例在,刘定之对于相关于蒸汽机任何事情,都存了几分相信。
所以,他而今这个没钱是真没有钱了。
朱祁镇这样问。刘定之微微一沉吟,说道:“正是如此。”
朱祁镇说道:“这样吧,朕从内库拨给一批款子,就负责建立从遵化到北京的铁路,毕竟遵化到北京的驰道太过忙碌了。”
“这十万两就算进这一笔账目之中了。”
看起来,朱祁镇自己有钱,自己就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要从内阁过一下。
因为,朱祁镇自己下令修建铁路,乃是少府的行为,或者大内的行为,与大明朝廷没有什么关系。
也借用不到驰道体系的人力物力。
要知道大明而今的驰道,远则甘肃,南达两淮,北至北海,东至海西。长达数万里,也培养出一批非常有经验的修路队。
这些地方都是工部的人。
没有内阁的点头,朱祁镇是用不到的。
虽然驰道修建不能与铁路的修建完全一样,双方不可能无缝连接。但是毕竟是有相似性。
更重要的是。
如果内阁同意,今后就有先例了。
铁路代替驰道的工程就正式铺开了。今后恐怕刘定之也不能阻止朱祁镇用铁路代替驰道了。
很多时候,有一就有二。
朱祁镇的心思,是瞒不过刘定之的。
刘定之心中暗暗一叹,说道:“臣谢过陛下,只是朝廷用度艰难,还请内库贴补一些。”
他其实很明白,朱祁镇要做什么事情,还没有做不成的,最多不过是其中有些曲折而已。
这是朱祁镇的性格决定的,也是朱祁镇的权力决定的。
既然挡不住,刘定之自然不去挡了。不过想办法从中间找些好处,还是不错的。
朱祁镇说道:“好,我令人估算过,从遵化到大同的铁路,大概有五十万两上下,我拨给太仓银库百万两,其中一半为卿所用如何?”
朱祁镇虽然有收紧内库的心思,毕竟内库虽然有钱,但也不是无底洞。也没有用不完的银元。
而今财政如此紧张,朱祁镇保留一点,一是让户部那边承受一点压力,二来也是把握朝廷的主动权。
毕竟财力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力量。
决计不会万历皇帝一般一毛不拔。
所以,真要到了户部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也是要内库兜底的。
朱祁镇给起钱来也是分外的大方。
刘定之立即说道:“谢陛下。”
朱祁镇松了一口气,很多时候,对朱祁镇来说钱都是小事情了。重要的是事,朱祁镇准备召见贝琳叮嘱一下这一次铁路修建,从遵化到北京,距离不远,也没有什么险峻的地势。应该没有问题。
刘定之之后,又就这几件事情汇报了一二。
比如山西赈灾情况,总体上来说,山西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叶盛办事得力,又动员了从北京到大同的驰道,运输粮食。虽然耗费不少,但总算是让百姓在这个年头活了下来。
还有四川各土司弄出一点小问题。
西南土司的问题,其实从来是此起彼伏的,平均起来,数年都会闹出一些乱子,不过是大小而已。
四川巡抚与四川都指挥使倒是得力,总体将这些乱子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当然了大部分土司不过数千人,就好像是一个大土匪而已。
只是在深山老林之中,不好围剿而已。
朱祁镇也支持刘定之的决断,就是不要兴师动众,只要这些土司在自己的山沟里面闹事,就不要太管。
等朝廷过了这个难关,再派大军围剿。
随后刘定之就告退了。
刘定之告退之后,出来的路上,就看见吏部尚书李秉在外面等着。两人见礼不提。
李秉目送刘定之走远之后,才缓缓起身,深深的看了一下乾清宫上面的牌匾,在太监的指引之下,走进了乾清宫之中。
他知道,他还能不能在大明官场混下去,就看着一次奏对了,如果这一次奏对不成,他就要主动乞骸骨了。
毕竟有时候主动走,还有一些体面,被人赶下来就不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