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也是一个少有的军事天才,拥有着极为灵敏的军事嗅觉,以前他执着于出兵雍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碍于吴蜀同盟的关系。
当然姜维也不一个能用盟约就束缚的人,吴蜀两国几十年来一直维持着貌合神离的关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魏国的强大,吴蜀两国的力量本来就弱小,如果他们鹤蚌相争的话,那么得利的永远是魏国。
所以有着政治智慧的人是不敢轻易地背盟弃约的,姜维也不想将诸葛亮辛辛苦苦修复的吴蜀关系毁于一旦,所以双方对在魏国上面,还是能勉强做到一致对外的,蜀国用兵于关陇,吴国用兵于董荆淮,两线作战,希望能够拖垮魏国。
但吴蜀的联盟说到底也不是一种稳固的联盟,他们各怀心思,形合神离,往往说好了一起出兵,但却是各打各的,蜀军北伐时,吴国按兵不动,吴魏激战于淮南时,蜀军那边却也是悄无声息。
这里面都有着双方的小九九在作崇,都希望对方能和魏国拼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这样他们就能捡现成便宜了。
所以吴国的存亡于否,对于姜维来说,并不怎么在意,说什么唇亡齿寒,那也不过是说说而已,真要让姜维倾蜀国之兵,去解吴国之难,打死他也不会干。
姜维此次到永安来,显然就是来谋利的,魏吴相争,打得越激烈,越有利于蜀国,蜀国垂涎荆州久矣,吴国遭遇强敌,无睱顾及荆州的话,姜维便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一举将荆州拿下,物归原主。
所以,此次蜀军突然出现在燕子矶,并没有出乎曹亮的意料,反而曹亮似乎没想到姜维竟然能如此地隐忍,等了这么久才出手,按照曹亮事先的估算,当魏军对建业发起进攻的时候,姜维就应当率军进攻荆州了,这才符合姜维投机分子的作风。
现在看来,姜维迟迟地没有出手,显然是另有目的,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建业的快速沦陷,没让魏吴两国的战争陷入到持久战之中,吴国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调动荆州的兵马勤王,建业就失守了,吴主孙休也挂了。
如果姜维冒然地进兵荆州的话,那驻守在荆州的陆抗、施绩、步协等人肯定是不干的,双方一番厮杀,不管谁胜谁负,他们都是输家,等到魏军杀到,不管是吴军还是蜀军,都得一败涂地。
所以权衡利弊之后,姜维还是放弃了冒然进军,他肯定会谋求进入荆州的另一种途径,那就是和陆抗结盟,显然姜维的算术还是不错的,知道一加一比一减一要大,强取荆州与陆抗反目成仇和陆抗联手共同抗魏,那完全是两个概念,这笔帐姜维算得门清。
现在看来不管是陆抗主动的降蜀还是两家继续地维持同盟关系,但可以肯定是吴蜀两军已经组成了联军,魏军后续的作战任务,将会从单一的对付吴军变成了同时对付吴国和蜀国的军队。
石苞在追击吴军无果的情况之下,转而攻占了公安,公安虽然是荆西重镇,但把守的兵力并不太多,一听魏国大军来攻,守军没有任何的斗志,登时做了鸟兽散,逃得一干二净,屯骑营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公安,随后右卫营也赶到了公安,魏军步骑三万人,全部进抵长江南岸,与江陵城已经只有一江之隔了。
相比于南路的石苞兵团,北路的杜预兵团进展则相对缓慢,杜杜预从夏口出发,很快就进入到了云梦泽之中。
云梦泽的道路,堪称是噩梦一般的道路,到处都是湖泊和沼泽,不一留神,就会陷入到泥沼之中,不可自拔,就算是魏军找到了当地的向导,但想要找出一条能顺利通往江陵的道路来,确实并非是易事。
按理说,走南路想要到达江陵的话,是需要沿着长江兜一个大圈子的,长江在流出三峡之后,在中下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w”型,建业、武昌和江陵处于“w”的三个顶端附近,而柴桑和巴丘则处于“w”的两个底点。
如果走南路的话,必须要绕行到巴丘,而走北路的话,似乎可以直接从夏口前往江陵,似乎可以省下三分之一的路程。
可事实上,那仅仅是从地图标注的角度来看的,真正踏足到云梦泽之后,你才会发现,那地图上的道路完全是扯淡,杜预的军队必须跟随着向导,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最离谱的,还有一段路居然是往东走,这在云梦泽之中,绕来绕去,如果魏军没有指南针的话,还真能给绕晕了,东南西北都无法分辨清楚。
因为在这云梦泽之中,根本就没有一条现成的道路,他们穿梭在河流湖泊沼泽之中,必须要谨小慎微地寻找出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来,否则一旦陷入到泥沼之中,寸步难行。
这样的行军之路,让魏军士兵是苦不堪言,魏军士兵大多是出身于北方的,南方这种阴雨连绵的天气根本就无法适应,再加上道路泥泞难行,魏军的行进速度十分的缓慢,每日所行不过二三十里,就连平常一半的路程都走不到,这不禁让杜预也是苦恼不已。
尽管杜预对云梦泽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此次行军是困难重重,但他显然也低估了云梦泽的厉害,真正踏足到云梦泽之后,杜预才感到人如果和大自然相比的话,真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
这横跨千里的云梦泽,魏军想要穿行过去,难度是何其之大,别看在地图上从夏口和江陵之间,直线距离上并不太远,但踏入到了云梦泽之后,才会发现,他们所行之路,比原计划多走了三倍不止。
这还是刚刚走了几天而已,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还有多么的难走,云梦泽的广袤和浩瀚已经足以让人为之震惊了,何时才能走出这片泥泽,到达江陵,现在看来,真是遥遥无期了。
当然姜维也不一个能用盟约就束缚的人,吴蜀两国几十年来一直维持着貌合神离的关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魏国的强大,吴蜀两国的力量本来就弱小,如果他们鹤蚌相争的话,那么得利的永远是魏国。
所以有着政治智慧的人是不敢轻易地背盟弃约的,姜维也不想将诸葛亮辛辛苦苦修复的吴蜀关系毁于一旦,所以双方对在魏国上面,还是能勉强做到一致对外的,蜀国用兵于关陇,吴国用兵于董荆淮,两线作战,希望能够拖垮魏国。
但吴蜀的联盟说到底也不是一种稳固的联盟,他们各怀心思,形合神离,往往说好了一起出兵,但却是各打各的,蜀军北伐时,吴国按兵不动,吴魏激战于淮南时,蜀军那边却也是悄无声息。
这里面都有着双方的小九九在作崇,都希望对方能和魏国拼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这样他们就能捡现成便宜了。
所以吴国的存亡于否,对于姜维来说,并不怎么在意,说什么唇亡齿寒,那也不过是说说而已,真要让姜维倾蜀国之兵,去解吴国之难,打死他也不会干。
姜维此次到永安来,显然就是来谋利的,魏吴相争,打得越激烈,越有利于蜀国,蜀国垂涎荆州久矣,吴国遭遇强敌,无睱顾及荆州的话,姜维便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一举将荆州拿下,物归原主。
所以,此次蜀军突然出现在燕子矶,并没有出乎曹亮的意料,反而曹亮似乎没想到姜维竟然能如此地隐忍,等了这么久才出手,按照曹亮事先的估算,当魏军对建业发起进攻的时候,姜维就应当率军进攻荆州了,这才符合姜维投机分子的作风。
现在看来,姜维迟迟地没有出手,显然是另有目的,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建业的快速沦陷,没让魏吴两国的战争陷入到持久战之中,吴国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调动荆州的兵马勤王,建业就失守了,吴主孙休也挂了。
如果姜维冒然地进兵荆州的话,那驻守在荆州的陆抗、施绩、步协等人肯定是不干的,双方一番厮杀,不管谁胜谁负,他们都是输家,等到魏军杀到,不管是吴军还是蜀军,都得一败涂地。
所以权衡利弊之后,姜维还是放弃了冒然进军,他肯定会谋求进入荆州的另一种途径,那就是和陆抗结盟,显然姜维的算术还是不错的,知道一加一比一减一要大,强取荆州与陆抗反目成仇和陆抗联手共同抗魏,那完全是两个概念,这笔帐姜维算得门清。
现在看来不管是陆抗主动的降蜀还是两家继续地维持同盟关系,但可以肯定是吴蜀两军已经组成了联军,魏军后续的作战任务,将会从单一的对付吴军变成了同时对付吴国和蜀国的军队。
石苞在追击吴军无果的情况之下,转而攻占了公安,公安虽然是荆西重镇,但把守的兵力并不太多,一听魏国大军来攻,守军没有任何的斗志,登时做了鸟兽散,逃得一干二净,屯骑营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公安,随后右卫营也赶到了公安,魏军步骑三万人,全部进抵长江南岸,与江陵城已经只有一江之隔了。
相比于南路的石苞兵团,北路的杜预兵团进展则相对缓慢,杜杜预从夏口出发,很快就进入到了云梦泽之中。
云梦泽的道路,堪称是噩梦一般的道路,到处都是湖泊和沼泽,不一留神,就会陷入到泥沼之中,不可自拔,就算是魏军找到了当地的向导,但想要找出一条能顺利通往江陵的道路来,确实并非是易事。
按理说,走南路想要到达江陵的话,是需要沿着长江兜一个大圈子的,长江在流出三峡之后,在中下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w”型,建业、武昌和江陵处于“w”的三个顶端附近,而柴桑和巴丘则处于“w”的两个底点。
如果走南路的话,必须要绕行到巴丘,而走北路的话,似乎可以直接从夏口前往江陵,似乎可以省下三分之一的路程。
可事实上,那仅仅是从地图标注的角度来看的,真正踏足到云梦泽之后,你才会发现,那地图上的道路完全是扯淡,杜预的军队必须跟随着向导,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最离谱的,还有一段路居然是往东走,这在云梦泽之中,绕来绕去,如果魏军没有指南针的话,还真能给绕晕了,东南西北都无法分辨清楚。
因为在这云梦泽之中,根本就没有一条现成的道路,他们穿梭在河流湖泊沼泽之中,必须要谨小慎微地寻找出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来,否则一旦陷入到泥沼之中,寸步难行。
这样的行军之路,让魏军士兵是苦不堪言,魏军士兵大多是出身于北方的,南方这种阴雨连绵的天气根本就无法适应,再加上道路泥泞难行,魏军的行进速度十分的缓慢,每日所行不过二三十里,就连平常一半的路程都走不到,这不禁让杜预也是苦恼不已。
尽管杜预对云梦泽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此次行军是困难重重,但他显然也低估了云梦泽的厉害,真正踏足到云梦泽之后,杜预才感到人如果和大自然相比的话,真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
这横跨千里的云梦泽,魏军想要穿行过去,难度是何其之大,别看在地图上从夏口和江陵之间,直线距离上并不太远,但踏入到了云梦泽之后,才会发现,他们所行之路,比原计划多走了三倍不止。
这还是刚刚走了几天而已,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还有多么的难走,云梦泽的广袤和浩瀚已经足以让人为之震惊了,何时才能走出这片泥泽,到达江陵,现在看来,真是遥遥无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