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逆贼攻占京口,消息传来,建康一片哗然,明明朝廷已经重兵驻守京口,怎么还会被江北广陵的逆贼给攻占了?
明明如今广陵潮起,广陵、京口江面行船颇为危险,怎么逆贼能渡江来袭?
无数人的疑问,很快得到解答,据说是潜伏在建康附近的逆贼党羽,扮做官军,以增援的名义,走陆路接近京口。
京口守军未曾提防,被逆贼偷袭得手,然后,江北广陵的逆贼,不顾风浪渡江,据说大队兵马已经抵达京口,即将往建康而来。
距离去年逆贼攻打建康,还没到一年,人们对战乱的恐惧依旧记忆犹新,所以当京口失守消息传来,建康一日数惊。
不过多亏朝廷事前有防备,已有不少兵马驻扎建康,所以,此次城防绝不会如去年那般,被逆贼轻易突破。
但很多人不信。
经历了去年战乱的建康官民,清晰记得当初官府是怎么说、而实际上叛军是如何轻松突破建康外廓的。
所以,许多富贵人家纷纷离开建康,前往外地避难。
至于寻常百姓,大多数人走不了,只能听天由命,寄希望于官军确实能够守住建康外廓,将叛军拒之门外。
不久,有官军出城,在蒋山一带扎营,扼守京口大道,挡住建康门户。
又有传言称,朝廷已经调集外地兵马入京,这让建康百姓心定些许。
然而物价随即上涨,本就生活拮据的平民,日子愈发难过,也不知何时是个头。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叛军会全力向建康进攻时,惊变突起:叛军主力没有往建康而来,而是往东南而去,杀向三吴地区。
三吴之地,最初指吴郡、吴兴、会稽地区(晋时),如今可看做建康以东的扬州、东扬州地区。
这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区,如今将近秋收,粮食即将成熟,攻入三吴的叛军,可以就地解决军需,一旦朝廷未能及时将其歼灭或者赶走,必然会有巨大损失。
钟离,鄱阳王萧范及世子萧嗣,单独召见材官将军李笠,就当前局势,听听李笠的看法。
本来,李笠没资格提建议,但他这一年来的表现十分出色,让鄱阳王父子对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
加上李笠协助官军速下寿阳、钟离,所以父子二人都想听听李笠有什么好办法,应对当前局势。
“朝廷要关门打狗,没想到狗撞破南门跑出来,在院子里到处咬人,毫无疑问,这是条和狼一般凶残的疯狗,不好对付。”
李笠如是说,既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那么他绝不会扭捏作态。
猪队友误事,让他无奈至极,而朝廷要鄱阳王派兵入京增援,鄱阳王对此左右为难,李笠觉得不能分兵。
因为淮南一样重要,不容有失。
“末将以为,侯逆最终目的必然是建康,拖不得,因为时间拖得越长,赶来建康勤王的官军就越多,他们失败的可能就越大。”
“但侯逆占了京口,不攻建康、攻三吴,明显没把握强攻攻入建康,于是要‘围魏救赵’。”
“他们的目的,就是诱使建康驻军出击,然后一战而下,之后便可扑向兵力不足的建康,所以,建康驻军绝不能出击。”
“建康驻军守有余,攻不足,大王分兵增援建康,派的兵少了,无非是守城的兵多了些,没什么大用。”
“派去的兵多了,也不足以确保官军出击时稳赢,而且淮南依旧有逆贼党羽,盘踞广陵、谯州,大王不能不防,所以,兵不能分。”
“真要动手,也得在淮南动手,派兵收复谯州、广陵,断逆贼后路,也免得这些人,又试图勾结北虏,蚕食淮南。”
李笠所说,也是萧范所想,京口失守,出乎所有人意料,而建康驻军的兵力,乃至将帅人选,不足以在野战中稳稳击败逆贼。
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主力据守建康,保台城无忧,等勤王军抵达,凭借兵力优势出击,和逆贼决战。
为此,只能牺牲三吴之地,寄希望于各地守军能够坚守待援,毕竟只要守上一个两个月,官军就能出击了。
“然而三吴为财赋重地,陛下不可能坐看逆贼荼毒百姓。”萧范缓缓说着,“官军不救,三吴各地守军极易被逆贼逐个击破。”
“他们在三吴,必然会大肆搜刮钱粮,抢夺妇女,又强迫青壮从军,必然声势浩大。”
“这么一折腾,即便日后平定侯逆,三吴也毁了,朝廷的赋税大减,接下来,日子该怎么过?”
“那又能如何?”李笠笑起来,是苦笑:“官军若能有十足把握,在野战中将叛军主力歼灭,那当然要主动求战,然而不行。”
“京口,本该牢牢握在手中,还是丢失了,不是末将对朝廷不敬,实在是朝廷没有多少帅才可以统率官军,野战歼敌。”
“守,守不住,攻,攻不下,就只能靠人多,互相壮胆,步步为营,和叛军对峙,难道不是么?”
李笠见两位不说话,继续说下去:“侯逆拖不起,所以想办法速战速决,他日盼夜盼,盼着建康驻军出击,官军有把握在野战中打赢逆贼?”
“万一败了,建康危矣,到底是建康重要,还是三吴重要?若说三吴是左臂右膀,那么建康就是头颅。”
“手臂断了,人还能活,头要是断了,人就死了。”
李笠说来说去,实际是在说一些废话,而且他是故意这么做的。
鄱阳王找他来议事,意图很明显:想让朝廷以自己为主帅,率军讨伐侯景。
李笠如今能在天子面前说上话,所以鄱阳王想借他之口,让他来提出这一建议,成不成另说。
而李笠可不敢这么做,因为鄱阳王本身就是天子要防范的藩王,这种涉及权力斗争的问题,他一个受了天子恩情的人,不能傻兮兮的被人当刀使。
世子萧嗣见李笠装聋作哑,说着一些废话,心里有些着急。
他父子二人确实想为国分忧,奈何父亲一直被猜忌,当初北伐,本来他父亲就是主帅最佳人选,却因为被猜忌,无法上任。
现在,即便他在勤王之役表现出色,恐怕也无法缓和新君对父亲的猜忌。
所以鄱阳王坐镇淮南可以,回京任平叛大军主帅、出击讨伐侯景,想都别想。
现实也是如此:天子只是要求鄱阳王派兵入京,不是让鄱阳王自己率兵入京。
然而思来想去,如今比较合适任主帅的宗室,除了鄱阳王,还能有谁?
邵陵王更不可能,天子尚在潜邸时,邵陵王就意图不轨,如今天子对内首要防的就是邵陵王,哪里会让邵陵王有机会掌握大量军队。
或者,调湘东王入京?
那谁来接任荆州刺史?谁来盯着雍州、湘州?
如今河东王、岳阳王不稳,雍州、湘州极易失控,一旦这两兄弟造反,朝廷要如何应对?
侯景在三吴肆虐,若长江中游又爆发战争,国家必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荆州刺史一职很重要,急切间,除了湘东王,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任职。
萧嗣知道如今李笠已经入了天子的眼,有历练历练然后重用的意思,此次主张速攻寿阳、钟离,且成功拿下二城,那么在天子那里,说话的分量自然会增加些许。
虽然依旧无法参与决策,但是李笠提的建议,也许能让天子听得进去。
李笠说了一通废话,其实是要显得‘矜持’些,也省得一会出的主意不被人看重,见这对父子有些着急,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末将承蒙大王及世子信任,单独问计,感激涕零。”
李笠说完,话锋一转:“逆贼再入江南,末将震惊之余,已经仔细想过,想出个办法,或许化解目前危局。”
萧范和萧嗣一听,来了精神:你小子果然主意多!
但他们没说话,李笠继续说:“末将一心为国,也为大王考虑,所以,请大王千万相信末将一片赤诚之心。”
萧范回答:“寡人相信你,请讲。”
“既如此,末将斗胆,请大王将身边跟着的所有子嗣、家眷,连同世子身边所有子嗣、家眷,都送到京城暂居。”
萧范听得出这是送全家为质表忠心的意思,或许是以此换得天子信任,不需要派一兵一卒去建康,而是继续守着淮南。
然而这有什么用?
萧范心中疑惑,定定看着李笠:“然后呢?”
李笠知道自己必须把计策大概说出来,才能说服鄱阳王送家眷去建康表忠心,于是娓娓道来:
“末将先和大王、世子家眷前往建康,然后面见天子,请求天子以大局为重,任命邵陵王为荆州刺史,尽快离京上任,湘东王交接后,火速回京。”
“什么!这...”萧范大惊,像看着疯子一样看着李笠:“邵陵王与河东王、岳阳王兄弟素来友善,且心怀不轨,他若当了荆州刺史...”
“届时襄、荆、湘必反,以至天下大乱,天子如何会听你这疯言疯语!”
“用毒药来治中毒,即所谓‘以毒攻毒’。”李笠耸耸肩,“至于陛下采不采纳....末将只是提建议。”
明明如今广陵潮起,广陵、京口江面行船颇为危险,怎么逆贼能渡江来袭?
无数人的疑问,很快得到解答,据说是潜伏在建康附近的逆贼党羽,扮做官军,以增援的名义,走陆路接近京口。
京口守军未曾提防,被逆贼偷袭得手,然后,江北广陵的逆贼,不顾风浪渡江,据说大队兵马已经抵达京口,即将往建康而来。
距离去年逆贼攻打建康,还没到一年,人们对战乱的恐惧依旧记忆犹新,所以当京口失守消息传来,建康一日数惊。
不过多亏朝廷事前有防备,已有不少兵马驻扎建康,所以,此次城防绝不会如去年那般,被逆贼轻易突破。
但很多人不信。
经历了去年战乱的建康官民,清晰记得当初官府是怎么说、而实际上叛军是如何轻松突破建康外廓的。
所以,许多富贵人家纷纷离开建康,前往外地避难。
至于寻常百姓,大多数人走不了,只能听天由命,寄希望于官军确实能够守住建康外廓,将叛军拒之门外。
不久,有官军出城,在蒋山一带扎营,扼守京口大道,挡住建康门户。
又有传言称,朝廷已经调集外地兵马入京,这让建康百姓心定些许。
然而物价随即上涨,本就生活拮据的平民,日子愈发难过,也不知何时是个头。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叛军会全力向建康进攻时,惊变突起:叛军主力没有往建康而来,而是往东南而去,杀向三吴地区。
三吴之地,最初指吴郡、吴兴、会稽地区(晋时),如今可看做建康以东的扬州、东扬州地区。
这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区,如今将近秋收,粮食即将成熟,攻入三吴的叛军,可以就地解决军需,一旦朝廷未能及时将其歼灭或者赶走,必然会有巨大损失。
钟离,鄱阳王萧范及世子萧嗣,单独召见材官将军李笠,就当前局势,听听李笠的看法。
本来,李笠没资格提建议,但他这一年来的表现十分出色,让鄱阳王父子对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
加上李笠协助官军速下寿阳、钟离,所以父子二人都想听听李笠有什么好办法,应对当前局势。
“朝廷要关门打狗,没想到狗撞破南门跑出来,在院子里到处咬人,毫无疑问,这是条和狼一般凶残的疯狗,不好对付。”
李笠如是说,既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那么他绝不会扭捏作态。
猪队友误事,让他无奈至极,而朝廷要鄱阳王派兵入京增援,鄱阳王对此左右为难,李笠觉得不能分兵。
因为淮南一样重要,不容有失。
“末将以为,侯逆最终目的必然是建康,拖不得,因为时间拖得越长,赶来建康勤王的官军就越多,他们失败的可能就越大。”
“但侯逆占了京口,不攻建康、攻三吴,明显没把握强攻攻入建康,于是要‘围魏救赵’。”
“他们的目的,就是诱使建康驻军出击,然后一战而下,之后便可扑向兵力不足的建康,所以,建康驻军绝不能出击。”
“建康驻军守有余,攻不足,大王分兵增援建康,派的兵少了,无非是守城的兵多了些,没什么大用。”
“派去的兵多了,也不足以确保官军出击时稳赢,而且淮南依旧有逆贼党羽,盘踞广陵、谯州,大王不能不防,所以,兵不能分。”
“真要动手,也得在淮南动手,派兵收复谯州、广陵,断逆贼后路,也免得这些人,又试图勾结北虏,蚕食淮南。”
李笠所说,也是萧范所想,京口失守,出乎所有人意料,而建康驻军的兵力,乃至将帅人选,不足以在野战中稳稳击败逆贼。
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主力据守建康,保台城无忧,等勤王军抵达,凭借兵力优势出击,和逆贼决战。
为此,只能牺牲三吴之地,寄希望于各地守军能够坚守待援,毕竟只要守上一个两个月,官军就能出击了。
“然而三吴为财赋重地,陛下不可能坐看逆贼荼毒百姓。”萧范缓缓说着,“官军不救,三吴各地守军极易被逆贼逐个击破。”
“他们在三吴,必然会大肆搜刮钱粮,抢夺妇女,又强迫青壮从军,必然声势浩大。”
“这么一折腾,即便日后平定侯逆,三吴也毁了,朝廷的赋税大减,接下来,日子该怎么过?”
“那又能如何?”李笠笑起来,是苦笑:“官军若能有十足把握,在野战中将叛军主力歼灭,那当然要主动求战,然而不行。”
“京口,本该牢牢握在手中,还是丢失了,不是末将对朝廷不敬,实在是朝廷没有多少帅才可以统率官军,野战歼敌。”
“守,守不住,攻,攻不下,就只能靠人多,互相壮胆,步步为营,和叛军对峙,难道不是么?”
李笠见两位不说话,继续说下去:“侯逆拖不起,所以想办法速战速决,他日盼夜盼,盼着建康驻军出击,官军有把握在野战中打赢逆贼?”
“万一败了,建康危矣,到底是建康重要,还是三吴重要?若说三吴是左臂右膀,那么建康就是头颅。”
“手臂断了,人还能活,头要是断了,人就死了。”
李笠说来说去,实际是在说一些废话,而且他是故意这么做的。
鄱阳王找他来议事,意图很明显:想让朝廷以自己为主帅,率军讨伐侯景。
李笠如今能在天子面前说上话,所以鄱阳王想借他之口,让他来提出这一建议,成不成另说。
而李笠可不敢这么做,因为鄱阳王本身就是天子要防范的藩王,这种涉及权力斗争的问题,他一个受了天子恩情的人,不能傻兮兮的被人当刀使。
世子萧嗣见李笠装聋作哑,说着一些废话,心里有些着急。
他父子二人确实想为国分忧,奈何父亲一直被猜忌,当初北伐,本来他父亲就是主帅最佳人选,却因为被猜忌,无法上任。
现在,即便他在勤王之役表现出色,恐怕也无法缓和新君对父亲的猜忌。
所以鄱阳王坐镇淮南可以,回京任平叛大军主帅、出击讨伐侯景,想都别想。
现实也是如此:天子只是要求鄱阳王派兵入京,不是让鄱阳王自己率兵入京。
然而思来想去,如今比较合适任主帅的宗室,除了鄱阳王,还能有谁?
邵陵王更不可能,天子尚在潜邸时,邵陵王就意图不轨,如今天子对内首要防的就是邵陵王,哪里会让邵陵王有机会掌握大量军队。
或者,调湘东王入京?
那谁来接任荆州刺史?谁来盯着雍州、湘州?
如今河东王、岳阳王不稳,雍州、湘州极易失控,一旦这两兄弟造反,朝廷要如何应对?
侯景在三吴肆虐,若长江中游又爆发战争,国家必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荆州刺史一职很重要,急切间,除了湘东王,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任职。
萧嗣知道如今李笠已经入了天子的眼,有历练历练然后重用的意思,此次主张速攻寿阳、钟离,且成功拿下二城,那么在天子那里,说话的分量自然会增加些许。
虽然依旧无法参与决策,但是李笠提的建议,也许能让天子听得进去。
李笠说了一通废话,其实是要显得‘矜持’些,也省得一会出的主意不被人看重,见这对父子有些着急,觉得火候差不多了。
“末将承蒙大王及世子信任,单独问计,感激涕零。”
李笠说完,话锋一转:“逆贼再入江南,末将震惊之余,已经仔细想过,想出个办法,或许化解目前危局。”
萧范和萧嗣一听,来了精神:你小子果然主意多!
但他们没说话,李笠继续说:“末将一心为国,也为大王考虑,所以,请大王千万相信末将一片赤诚之心。”
萧范回答:“寡人相信你,请讲。”
“既如此,末将斗胆,请大王将身边跟着的所有子嗣、家眷,连同世子身边所有子嗣、家眷,都送到京城暂居。”
萧范听得出这是送全家为质表忠心的意思,或许是以此换得天子信任,不需要派一兵一卒去建康,而是继续守着淮南。
然而这有什么用?
萧范心中疑惑,定定看着李笠:“然后呢?”
李笠知道自己必须把计策大概说出来,才能说服鄱阳王送家眷去建康表忠心,于是娓娓道来:
“末将先和大王、世子家眷前往建康,然后面见天子,请求天子以大局为重,任命邵陵王为荆州刺史,尽快离京上任,湘东王交接后,火速回京。”
“什么!这...”萧范大惊,像看着疯子一样看着李笠:“邵陵王与河东王、岳阳王兄弟素来友善,且心怀不轨,他若当了荆州刺史...”
“届时襄、荆、湘必反,以至天下大乱,天子如何会听你这疯言疯语!”
“用毒药来治中毒,即所谓‘以毒攻毒’。”李笠耸耸肩,“至于陛下采不采纳....末将只是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