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白冒出一个武功苏氏,承乾听到消息后一夜未眠。
    秦琅早朝结束,先去政事堂议事,然后又到兵部坐衙,中午在兵部食堂吃了顿肉夹馍羊肉汤,午后才往东宫来主持东宫事务。
    承乾早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一见到秦琅,就先拉着他到一边去说话。
    “老师,可听说了?”
    “听说啥?”秦琅看他样,就知道说的是啥,却还明知故问。
    “说是有传言,圣人为我选中苏秘书丞之女为妃一事啊。”刚刚行过加冠之礼的承乾,如今头发束起,佩带着远游冠,腰间还佩了把剑,倒是英武了许多。他一张脸通红通红的,眼神里满是紧张。
    “哦,还有此事?不过殿下已经元服,寻亲定婚也是正常。”
    承乾红着脸道,“我只是想知道那苏氏小娘人如何!”
    “殿下怕是想知道苏娘子长的是否漂亮吧?”
    秦琅呵呵一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正常正常!”
    “老师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
    秦琅看着承乾的样子,跟后世那些情窦初开的小伙子没啥区别,“要不我为殿下寻个机会,让殿下能够自己瞧瞧去?”
    “这不太好吧?”
    苏亶的哥哥苏勖娶的是承乾的姑姑南昌长公主,而苏亶还把自己的儿子苏瑰过继给了苏勖为子,若是承乾娶了苏亶之女,确实是亲上加亲了。
    “这样,我出面邀请苏勖苏亶兄弟俩到我府上来做客,让他们带上家眷,到时寻个机会,让你亲眼瞧瞧苏娘子便是,省的你牵肠挂肚,日夜难眠的。”
    “我才没有牵肠挂肚,日夜难眠,只是有些好奇而已。”承乾有点嘴硬。
    秦琅哈哈一笑,“好了,这事我来安排,殿下只须静候佳音便是。”
    苏勖可也是秦琅的姑丈,邀请做个客当然也正常。
    秦琅牵着承乾的手来到崇教殿,因为承乾已经元服,所以如今东宫事务,承乾就正式亲政,秦琅这个老师,也退而辅佐。
    今日东宫一众官属们也都早早来到殿上。
    各个都是喜气洋洋,因为承乾元服,皇帝不仅下诏天下大赦,而且对于东宫官员们也都是特别赏赐,八九品赐加阶一级,六七品加阶一级,无爵者赐男爵,四五品加阶一级无爵者赐子爵,并各有钱帛赏赐。
    加阶晋爵,当然高兴。
    皇太子亲政,拜!
    “臣太子詹事秦琅,拜见皇太子殿下!”
    承乾起身,伸手虚扶。
    “传孤太子令,即日起,特赐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兵部尚书、东宫詹事、摄司空、太子太师、卫国公赞拜不名!”
    “来人,赐卫公座!”
    秦琅得到礼遇,给他特搬来了一个坐榻。
    “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于志宁拜见太子!”
    “散骑常侍、崇贤馆学士、太子左庶子南阳县侯杜正伦拜见太子!”
    “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太子右庶子曲阜县子孔颖达拜见太子!”
    “散骑常侍、太子右庶子、彭城县子令狐德棻拜见太子!”
    “散骑常侍、太子少詹事、虞乡县子张玄素拜见太子!”
    “散骑常侍、太子少詹事、安平县子李百药拜见太子!”
    “检校太子左卫率、临清县公苏烈拜见太子!”
    “太子右卫率、丹阳郡公李客师拜见太子!”
    ······
    一个个东宫官属上前拜见,场面盛大,东宫班子配备十分齐整,堪称一个完整的小朝廷。
    詹事府、左右春坊、以及家令寺、率更寺、仆寺三寺,以及太子左右卫率等统兵六率以及左右监门率府等不统兵四率府。
    此外还仿皇宫的六尚设立了太子内官三司三掌。
    在李世民的不断加强下,东宫各机构不仅仅是教育储君和服务太子的机构,同样也是一个有着强大执政能力的小朝廷,除了规模小点,其职能上,完全是仿照中央朝廷的三师三公,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一台十二卫的设置来的。
    仅仅是有品级的官吏,有正式编制的就有两千二百五十人左右,这还没算上大量低阶的杂役,以及东宫的兵士等。
    左春坊下还有司经、典膳等六局,还有崇贤馆。
    东宫拥有的最大权力,便是当皇帝出巡或生病、征战等情况下不能亲政的时候,由太子理政,代表皇帝决断军国大事。
    大唐最早的太子监国,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后,实际夺得大唐最高权力后,李渊被迫下诏让李世民以太子身份监国摄政。
    而到李世民出巡洛阳期间,李世民也让承乾留守长安监国。
    在李世民为太子监国期间,是以东宫官属为处理全国政务之官员,采用的是太子系统的公文格式向全国发文,并在东宫临朝听政。
    太子发文称令,而不称诏敕。
    李世民对承乾的监国,虽不是如李渊一样被迫,但也是有意培养东宫,故此他先后为东宫配齐太子舍人,又在右春坊下新设太子司议郎,如门下省的给事中。
    又置太子司直,如御史台御史大夫、中丞。
    甚至连东宫平时的公文格式都有详细规定,完全仿朝廷中枢行文格式,凡是处分论事之书,皇太子并书令,詹事、太子左右庶子以署姓名,宣、奏、行、书案书日。
    另外皇帝还特别设立制度,当皇帝在外,诏令太子监国之时,京师留守政事堂宰相或三省六部高官,则例兼东宫官职。
    比如李世民若要出巡,诏令承乾监国,则除随驾的宰相重臣,留守的高官会临时授一个东宫兼职,比如加太子三少衔,或检校詹事、庶子等职,与东宫官属共同配合辅佐太子。
    太子监国之时,全国最高权力机构不再是政事堂,而是政事堂与东宫共同主持决策,尚书省与詹事府共同决策。
    原本由皇帝批复的公文等,通通转由太子批准。
    在上次皇帝率百官就食洛阳的两年里,虽令东宫监国,可那时承乾还没有加冠元服,故还不能算是真正亲政,政务主要还是由留守的宰相们处置。
    而从现在开始,承乾已经可以亲政,若皇帝再次出巡诏太子监国,则承乾就将真正亲政,东宫官属们,也将和政事堂、三省一起执政。
    这次于志宁等主要东宫官员们身上原来的中书侍郎、黄门侍郎等官职被免去,换上了散骑常侍这个职务,不是贬而是升,中书和黄门侍郎虽说是两省次官,但仅是四品职。散骑常侍却是个从三品职官,直接绯袍换紫袍。
    散骑常侍的本职是规谏过失,侍从顾问,没有什么实权,可重点是侍从这二字,使的他们成为皇帝的侍从官,因此做为几位东宫官的加官,更显尊贵。
    皇帝免去他们在三省的职务,也是让他们专注东宫本职,特提升三品职,还能随时侍从皇帝,加强与东宫的联系。
    在皇帝的旨意下,如今东宫也有一个类似政事堂一样的决策机构,由太子詹事、少詹事、左右庶子以及太子司直和太子左右卫率一起组成三司堂。
    正常情况下,一个詹事,两个少詹事,两个左庶子两个右庶子,然后两个太子司直,左右卫率各一,一共九人。
    詹事相当于尚书令,两少詹事相当于左右仆射,两左庶子相当于中书令,两右庶子相当于侍中,两太子司直相当于御史大夫,左右卫率相当于是兵部尚书。
    整个东宫班底两万余人马,相当庞大,官吏就好几千。
    但唯独秦琅获得赞拜不名,殿上赐坐的特殊待遇,其它官员,就连于志宁等几位也没这待遇,都只能老实的跪坐在蒲团之上。
    哪像秦琅,那赐的坐榻,就是一张小床榻,上面还有几案,有茶水点心。
    好半天,拜见礼仪才结束。
    承乾坐在上面,感觉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可是看着下面这一群人,他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殿下,圣上敕旨,太子殿下既已元服,则即日起,领京兆牧之职,总领京兆府事,掌管京师行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皇帝的旨意里说的是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异民而劝课之,京师之狱讼皆受而听焉,小事则专决,大事则禀奏。
    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让已经元服的太子有事可做,直接把整个京师交给承乾来练手,原本京兆牧是雍州牧,李世民以前就做过这个职务,但只是遥领,挂名而已。
    可现在李世民要让承乾真正的主持长安的行政、司法大权,京兆府管辖的可是长安和周边二十余县,百万人口。
    这个京兆牧那是集行政、司法于一身的地方官,还是兼带朝官身份的中央官。
    京兆府管的是整个京畿地区,但重点还是长安城,而又因为长安是京师帝都,所以缉捕盗贼、打击豪强,维护治安,保证安宁,又是首要之务。
    京兆府因此还有个特权,不用跟其它地方官府一样受逐级抗诉的约束,比如京兆府有直接审判处置的大权,比如判处犯人死刑后,可以直接处死,而不用再上报刑部或是大理寺复核。
    当然,京兆府还拥有奉皇帝之命,对一些特殊罪犯行使刑罚的执行权。
    这是一个要职,之前京兆牧遥领,实际由京兆尹总领府事,少尹分判府事。而现在,李世民直接让太子亲自总领京兆府事,亲掌京师的行政司法大权。
    皇帝还特授东宫太子詹事秦琅任京兆尹,由左庶子于志宁任少尹。
    直接把京兆府交给东宫来管理。
    先把京畿二十余县交给太子和东宫管理,以锻炼能力,为将来执掌天下一千余县做好准备。
    “诸公,孤现在要做什么?”承乾接过旨意,有些不知所措。

章节目录


贞观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贞观俗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