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武知道刘厚全家被诛杀的消息时候,已经是次日中午了,昨晚虽然马知府先是喝醉了,可杨泉府衙门其他官员却在酒桌上坚持到底。这些地方官员虽然能力不行,但酒量非常强,张孝武等人并未放松警惕,所以喝得不进行,却也架不住他们轮番劝酒。
    众人睡到了次日中午,总算好好休息了一夜,但次日衙门府的衙头便面色古怪地上门询问。张孝武这才得知,原来昨夜刘厚一家十七口竟然被灭门了,上到八十老母,下到五岁幼子。刘厚好色归好色,却只将小妇人养在外门,不带到家中,所以他的老母和妻子以及嫡子下人等都被杀了,反倒是养在外门的小妾和庶子幸免遇难。
    根据这种推断,衙头说极可能是鬼卫所为,他们不知道刘厚在本城的其他侧室,于是只是杀了刘厚的老母妻子。再加上昨夜鬼卫入城之后,为了防止刘厚手下报复,继而控制住了杨泉城的守军,所以马知府更加确定是刘厚所为。
    当然,马知府虽然认定是张孝武让人干得,目的是为斩草除根,可他不能向朝廷汇报此事,便写了奏折,说此乃清风寨所为云云,但还是派衙头向张孝武通风报信。
    见那衙头面容古怪,张孝武哭笑不得,道:“你们怀疑我干的?”
    衙头忙说:“不敢!不敢!”
    夏铭道:“吾等昨夜在驿站之中,始终未曾离开,驿站内驿卒可以作证。”
    衙头连忙道歉道:“在下并未怀疑。”
    王一瑾道:“你那表情分明在怀疑。”
    张孝武苦笑:“马知府怎么说?”
    “他说是清风寨的逆贼所为。”
    “你们都当做借口?”
    “不敢……”
    “说实话!”
    那衙头点头道:“大家说,能悄无声息将一十七口灭门的,一定是本事非凡之人,整个杨泉府都没有这样的人。除了……外人。”
    夏铭上前一步,凶神恶煞地质疑道:“所以你们内心认定是我们干的?用你的脑子想一想,我们有必要这么做吗?”他本来长得就仇,再加上半边脸上带着一块面具,眼中带着戾气,顿时吓得那衙头后退几步坐在地上,惊恐道:“不敢不敢——不,不会不会,绝不是你们做的。”
    “别吓唬他了。”张孝武将夏铭拉到身后,解释说:“鬼卫还不至于连五岁幼儿都杀,而且昨晚我们住在驿站,哪里会出去杀人。驿站驿卒和周边的邻居可以作证,我们没有外出。至于在军营和城门的鬼卫,更是与乡军相互监督,根本没有机会。”
    驿卒们也纷纷证实他们的清白,衙头连忙致歉,说:“这刘厚一生得罪人太多,也是活该死后被人灭门报仇。”
    张孝武没干过这种事,他不会偷偷派人去人家家里灭门,他如果想杀刘厚,就会明着杀他,而绝不会暗中下手。
    可他不做不代表别人不做,尤其是清风寨在杨泉府有十几个暗哨,这些人都是清风寨的内应,分别负责销赃、采购以及打探消息等等。
    清风寨虽然只是一个土匪山寨,但寨主却深谋远虑,早早地做好打算。一旦城中有任何响动,清风寨能及时做好准备,几日之前刘厚集合了上前兵丁,可是吓了清风寨好大一跳。刘厚集结好了大军之后却向北出发,仿佛并未有攻打清风寨的意图,但内应说,刘厚并未说明要攻打谁,只告诉属下说,会迎接一场恶战。
    清风寨大寨主宋冲认为,杨泉府唯一能称之为一场恶战的,便是攻打清风寨,所以宋冲认为刘厚是想声东击西,便下令严防杨泉府守军。一日之后他们得到了消息,刘厚战败被杀——清风寨傻眼了,寨主亲自带人来到杨泉府查明真相。
    宋冲带着清风寨十八罗汉入城后不久,便得知杨泉府知府出城迎接鬼将张孝武,又听闻这刘厚之死是因为攻打清风寨,反倒被清风寨所杀。宋冲等人气得哇哇大叫,他们什么时候杀了刘厚,又什么时候背下这个黑锅。好在当日逃走的人太多,清风寨从逃回的地主护院口中得知,那刘厚因为不知天高地厚,想要截杀鬼将张孝武,反被其杀害。
    “杀得好,杀得妙!”宋冲大笑不已,几个兄弟们甚至激动得哭了起来。
    清风寨中许多人都是被刘厚逼得家破人亡落草为寇,而刘厚经常以剿灭清风寨为借口勒索百姓钱财,导致清风寨与刘厚宿愿甚深。
    “刘厚已死,但刘厚家中一定埋藏许多钱财,寨主,不如我们……”
    “这条蛀虫,必须杀了他,但不要动钱财。”
    “为何啊寨主?”
    “钱财是小事,此番杨泉府守军损失惨重,将来我们随便攻打一户为富不仁的地主便是,眼下鬼卫在城内,我们携带金银容易被发现。”宋冲是个聪明人,要求属下不得窃取刘厚家中一分一文。当夜,清风寨众人便连夜冲入刘厚家中,将刘厚家中上下十七口一同杀害。
    杨泉府众人见敌人只杀人,为谋财,便心中误以为杀害刘厚家人的是鬼卫,是张孝武下令斩草除根。
    张孝武将杀害刘厚一事诬陷给清风寨,清风寨一报还一报,将杀害刘厚家人一事诬陷给了他,以至于杨泉府衙门虽然表面上恭听张孝武说此时与鬼卫无关,内心却认定了是他所为。杨泉府的衙役与衙头们没有继续深查下去,他们唯恐被鬼卫斩杀殆尽,马知府以江湖侠客报仇为名,发了一个乱七八糟的通缉令,并上报给朝廷和知州大人。
    张孝武知道再怎么解释也于事无补,索性便不去解释。鬼卫休息半日之后,正准备离开杨泉城,此时阮清文却神色激动地跑来,大笑道:“足慰平生,足慰平生啊。”
    “阮先生你这是捡到钱了?”王一瑾笑道。
    张孝武莞尔道:“能让阮先生失态,一定是发现了不得的事,我猜上一猜。”
    阮清文笑道:“那你猜一猜,若是猜中了,我重重有奖。”
    包胤与贾斯也拉着夏铭也凑了过来,说:“我们猜中了也有奖?”
    阮清文捋着胡子道:“自然有的。”
    张孝武道:“阮先生出身富贵,又曾经贵为顾军师幕僚,因此绝不会因为一点钱财之事惊喜。”
    包胤道:“那可未必,若是钱足够的话。”
    贾斯也笑道:“你以为谁都像你啊。”
    张孝武说:“非是钱财,哪有如何?人生追求无非财贵气色罢了,不是财,不是贵,阮先生也没有什么顺气之事在路上——啊!我明白了,阮先生是相中了一位女子?!恭喜贺喜,阮先生在木城孤身一人,我早就觉得你应该纳妾陪伴了。”
    王一瑾立即鼓掌道:“我支持阮先生纳妾。”
    “纳你个头!”阮清文哭笑不得,随即解释起来,原来阮清文寻到了故人之子,而这故人之子,还是阮清文的启蒙老师康慎的独生子。
    康慎早年受宁王之乱的连累,最终被流放到岭南,早就与阮清文失去联络。康慎被流放岭南之后,恰逢执官知道康慎学识非凡,岭南百姓多为流民、犯人、蛮夷,需要中原教化,便由康慎做了当地的教谕。康慎便在岭南教授百姓中原文化,传播文明,因教导百姓有功,太乾二十年时便被免除了罪籍,成为岭南百姓。
    康慎之子康天恩五岁时便与全家流放岭南,自幼受到父亲精心教育,文采飞扬,他十八岁便考取了解元,十九岁中会元。然而二十岁时父亲康慎病逝,康慎深知朝中多危险,便临终前要求康天恩不再继续参加科举,平生只做吏不做官。
    康天恩无奈答应了父亲,便经过康慎老友推荐,前往杨泉府的教学司小吏,负责教授考评的书吏。
    教学司放简称教坊,是负责管辖一府之地科举和教学的机构。圣汉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制度,乡考、州考和国考,乡考是指一府内所有考生参加的考试,考中第一名的称之为解元;州考又称为会考,考中第一名的称之为会元;国考则是在全国选拔九十人,中者称之为举人,而后这九十人再进行科举,分天地人三榜,入翰林院学习为官之道,其中前三十名及天榜三十名入御书房,由皇帝亲自教谕,而国考第一人称之为状元。因此若有人先考取了解元,再考取了会元,最终中了状元,被称之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者必将记录在历史书册中,并广为传颂全国各大小私塾教坊。
    如今康天恩不过二十六岁,早早娶妻成家,但因为只做小吏,家境贫寒勉强维持。而康天恩认为当年可以连中三元,载入圣汉史册,却因为父亲去世,自己既要守孝又答应只做吏不做官,造成如今窘迫。
    康天恩本不愿求助阮清文,可如今家中太穷,其妻说家中粮米已经不足以支撑到下个月,望着饿得嗷嗷痛哭的儿女,康天恩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他早就认出了阮清文,也知道父亲的这个优秀的学生,最终弃文从武追随顾雍,他不想求助阮清文,却不得不求助于他。
    阮清文拉过来康天恩,向众人介绍,张孝武却紧皱眉头,将众人带回屋内,苦笑道:“阮先生,此时鲁莽了。”
    “将军何意?”阮清文不解。
    张孝武道:“我们杀了代州杨泉府守备刘厚,又杀了他一百多手下,他们虽然因吾等尚在而不敢反弹,可若是我们走了,他们势必会报复。你将康先生带来,岂非将恩师之子置于危险境地?”
    阮清文大惊失色:“这……我万万未想到此事啊。”阮清文被康天恩找到时,只想到了能与昔日恩师之子会面,却未想到带来的后果,这便将危险带给了康天恩。但此时,阮清文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之处,焦急万分。
    反倒是康天恩上前拘礼,道:“无妨,无妨。张将军,在下寻到阮师兄,便是心存毛遂自荐之意。”他摊开衣袖,苦笑道:“将军看我,已然穷困潦倒一无所有,家中幼儿无粮可食。此番不怨阮师兄,我别无他法,只能举家投靠。还望将军不弃,收容一介书生。”
    张孝武上下打量了这叫做康天恩的书吏一番,见他衣服虽然破旧但很整洁,虽然有补丁可补丁上的针线却绣的极好,可见此人平生喜欢整洁,生活规矩极好,是一个自律性非常强的人,而针秀极好,足见其夫妻琴瑟和鸣恩爱有加,也可见此人的品性极佳,即便如此聘请,其妻子始终对他呵护如初。只是一打眼,张孝武便断定眼前这年轻人,既有野心又能自律还有一定的操行,而他毛遂自荐的方式,也让张孝武这个武人大生好感,于是便问道:“你如今乃杨泉府书吏,难道不知投奔与我,随时面临生死选择?”
    康天恩笑道:“张将军严重了,良禽择木而栖,康某一介书生罢了,名如草芥。只是不忍家中妻儿饥饿,人活一世,不能给妻子儿女富贵也就罢了,总不能让他们饿死荒野吧。”
    张孝武道:“你有何特长?”
    康天恩想了想说道:“除了读书,别无他长,唯有伴随父亲身边时学习如何治理民政,修建水利,教化百姓学生而已。某家的本事,实在不足一提,愿意做将军书吏而已。”
    阮清文道:“师弟你是谦虚了,若是你参加科举,连中三元者必定是你,未来宰相也未可知。”
    康天恩道:“我父亲深陷宁王之乱,我乃罪臣家属,又岂能受到重用。父亲当年正是看准了这一条,担忧我做官越大,未来被人抓住把柄越深,攻击越加凌厉,这才不允许我继续参加科举。”
    张孝武想了想,说道:“带着你的家人,随我们赴京吧。”
    康天恩大喜,长揖到地道:“多谢将军救命之恩。”随即,将早已写好的告别书信交给了衙门,并与发妻儿女们匆匆打点好了行礼,随着鬼卫大军离开了这杨泉。随着康天恩离开杨泉远赴京师,杨泉府重新平静下来,可这平静,不久便被清风寨破城所打破了。

章节目录


汉血长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门吹灯零零七并收藏汉血长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