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疆接着叹了口气说道:
“请问上仙,本王子自执掌蜀国以来,励精图治,向来以国家社稷为重。本王子监理蜀国大业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马虎,却不知为何似乎国人之中似乎少有能明白本王子一片苦心之人,皆将本王子视为虎狼之君。然而,即为一国之君,若不能明峻法,施严政,国家又如何能够兴盛?因此,本王子这心中颇为苦闷,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武维义听了杜疆这番言语,虽说是心里明白,但据此前的观察,这杜也绝不是个心善之人。若是一句说错,难保不会有所反复。因此武维义又如何敢正面做声回答,只是向王子回问道:
“那......殿下以为如何?”
王子疆考虑了一会,回道:
“开明大神曾教化世人,说过世分善恶,看来我蜀国必然是积恶太重,才会常覆阴霾,终日难见天日。既如此,本王的这些效法光明之举不被如今的国人所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武维义听了却是泛起了疑惑,立马接着问道:
“开明大神?敢问王子殿下,这……开明大神是何方神圣?为何我从未听闻?”
王子疆被武维义如此一说,却也是一惊:
“上仙……你既身仙家弟子,如何会不识这开明大神?开明大神既为太阳之化神之一,那理当与上仙的‘金乌大明神’一样,同是一尊响彻九霄的大神才是啊!……对了,难道这开明大神与这金乌大明神便是同一尊位?只是这称谓有所不同?”
武维义听罢却显得有些迟疑,之后便又尴尬的笑道:
“哦,原来如此!家师他老人家曾于上古之时四处云游,各地称谓不同也是难免。不想在此地竟还有这个称谓,的确是在下孤陋寡闻了……只是却不知这‘开明大神’的名讳又是从何而来?”
王子疆又一脸疑惑的看着武维义,问道:
“上仙难道没有听到过‘祆火神教’?”
武维义听得此名,暗自细想:
“什么?祆……火教?怎么可能!若是我没记错,此教又名拜火教,是在古波斯极有影响力的一种宗教。但是……古波斯与这里万里之遥,又是群险阻隔,如何会传播到了此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王子疆见武维义又在那发了楞,便轻轻对着他唤了一句:
“上仙?……何事想得如此出神?”
武维义听了便立马回过神来,煞有其事的说道:
“哦,这祆教……之前我倒也是略有耳闻的……昔日混沌既分,阴阳亦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以至柱断。是以天倾于西北,地陷于东南。而日神明王虽是出于东方,却是以西面为宿。于是借天倾西北之际,得以体察下界生灵,见人间疾苦,故而赐人间以御火之术以驱邪恶。世人感念其恩德,于是日夜祈祷祭祀。此应为祆火神教之由来。”
王子疆此时正听得是津津有味,待武维义说完便是连连鼓掌,称赞道:
“上仙不愧是世外高人,那既然如此,上仙也一定懂得教中真义吧?如今明王即将出世,我王子疆发了宏愿,要让光明普照我蜀国大地。在此之前,本王子定要荡平四海恶灵,以祈开明大神保我蜀国国运永昌!”
武维义听那王子疆说得如此慷慨激昂,头头是道,便知定是有人在背后给这王子以祆教教义之法洗脑了。他只得小心问道:
“敢问王子,这些教义不知是何人所授?”
王子疆却不做回答,反是倒问了一句:
“嗯?难道上仙是觉得本王子有什么地方说了不对?”
武维义则义正言辞的回道:
“在下虽知其教义,却是不敢苟同。日神既以光热普照惠泽于大地,并无亲疏之分,亦不有善恶之别。既不分亲疏善恶,对万物皆一视同仁,又如何会趋人以差别待之?这显然与开明神之宗义不符。因此,还请王子能够效仿开明大神,居上位而惠泽众生,息刀兵以休养万民。”
王子疆一边听着,却是脸上似乎又有些不悦,却也不便发作。此时,只见席间有一人忽然起身向主席间挨近,对王子与武维义各行一礼后,张口说道:
“上仙此言差矣,开明大神如何会善恶不分?我也曾游历于山川河海之间,深知各地气候乃是大不相同,南方多雨而少阳,北方多沙而阳盛,又比如如今蜀地多云,雾霾蒸腾,连月不开。这难道不是开明大神以善恶为准绳,而惩之以好恶所致?”
武维义一听,思索了一番之后便微微一笑,回答道:
“此与开明日神并无关系。世间万物皆负阴而抱阳,而阴阳之变数却各有不同。开明日神居于正位而与万物无争,又如何会去识辨细微差别?离此地北部秦川三千里之外有一山,名曰‘贺兰山’,此山之西北麓为千里戈壁,茫茫大漠。而山之东南麓却是小溪交错,一派水草丰美之状。此种境况于山川大泽之间,可谓不胜枚举。试问这位大人,同为一山之德,却何以演成如此万千气象?以你之见,岂不怪哉?”
“你!哼!欺世盗名,强词夺理!”
那名辩论之士被武维义这一顿说教却是被驳得无言以对,只得恶语相向,退了回去。武维义只是坐在一旁嗤笑,也不予理睬。
“呵呵,这位上仙果然是工于诡辩,在下也有一言,请上仙听之。日神既高高在上,自然便也掌管着世间万物之崔荣。若真如方才上仙所言,日神只是垂拱而治,那开明日神之威仪又何在?世间之秩序又该交托于何人?如此行事岂不是要无君无父,无尊无卑?那天下岂有不大乱之理?”
只见殿上众人一听此言,皆是点头称是,王子疆斜眼看着武维义,嘴角微微一扬。而武维义听得此言,同样是思索了一番后,却是哈哈大笑起来。众人皆惊,就连在殿外跪候的墨弟也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只听武维义继续侃侃而谈道:
“这位先生高论,恕在下亦不敢苟同。节气更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曾有过变幻无常?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成时,四时成岁。古之先民皆以此法安排农时劳作,不敢有误,误之则必遭天责。开明日神就是以此法教养万民,如何到你口中却变成了无威仪可言?掌管四时之戒律,便是开明日神之权柄。所谓‘势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此为真圣人之治也。”
“不掌实权,又何以为君?”
“权在于民意,而不在于上意。民意向之,即为君道!”
“权在于民?你!你这是要造反!”
“为君者,不能上奉天意,下泽万民。不待外敌袭扰,已自乱阵脚矣!”
武维义此言一出,殿上众人一片哗然,纷纷对着武维义是指指点点。武维义一时情急,猛然一想,竟不寒而栗,知道自己已经祸从口出了。暗自骂道:
“武维义呀!武维义!你都说的是些什么东西!谈得兴起便没了轻重。真是不怕掉脑袋吗?……也罢!如今说便是说了,索性再放手一搏!”
武维义心下思定,立即面朝王子疆,行礼说道:
“王子殿下,在下此番言论无非也是希望殿下能够罢去刀兵,予民以休养生息。若真能如此,实乃蜀之幸甚,王子幸甚!”
此时,大殿之上瞬间又变得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王子杜疆,不知王子会如何应对此事。
王子左右看了一番,却是极为诡异的笑了三声,颇为轻描淡写的说道:
“不知蜀中之春意,却也如此令人颤栗……”
说罢,王子疆便即刻起身,披上袍挂,招呼也不与武维义打一声,便直接出了屋门。众人见王子疆出了屋子,便知其是有了怒意,便都赶紧起身要走。转眼之间,屋内却只剩下了武维义一人。
待王子众人一行出了院门,只见墨弟赶紧奔进屋中与武维义说道:
“哎呀!先生哪!你难道真的是什么神仙不成?就不怕王子届时动怒便下令要取你性命?”
武维义却是瘫在地上只是摇一摇头,自言自语道:
“今日闯下大祸……为之奈何?”
墨弟见状,也知事到如今也是说多无益,便只得安慰他道:
“先生如今也莫要过于惊慌,我与此处众人这几日皆受先生大德,无以为报。若是先生真遇到个什么长短,我等即使是效死命,也一定会保先生周全!”
武维义此时双手支撑着,偃在地上。忽然又看见了今天早晨那名白面小生所馈赠的那一方绣帕,若有所思:
“那白面小生看来也是一名高人,想必是料定我近日必有一劫!特意还留下此物。”
于是收起那一方绣帕,在墨弟的搀扶之下便回了自己房间歇息去了。
“请问上仙,本王子自执掌蜀国以来,励精图治,向来以国家社稷为重。本王子监理蜀国大业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马虎,却不知为何似乎国人之中似乎少有能明白本王子一片苦心之人,皆将本王子视为虎狼之君。然而,即为一国之君,若不能明峻法,施严政,国家又如何能够兴盛?因此,本王子这心中颇为苦闷,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武维义听了杜疆这番言语,虽说是心里明白,但据此前的观察,这杜也绝不是个心善之人。若是一句说错,难保不会有所反复。因此武维义又如何敢正面做声回答,只是向王子回问道:
“那......殿下以为如何?”
王子疆考虑了一会,回道:
“开明大神曾教化世人,说过世分善恶,看来我蜀国必然是积恶太重,才会常覆阴霾,终日难见天日。既如此,本王的这些效法光明之举不被如今的国人所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武维义听了却是泛起了疑惑,立马接着问道:
“开明大神?敢问王子殿下,这……开明大神是何方神圣?为何我从未听闻?”
王子疆被武维义如此一说,却也是一惊:
“上仙……你既身仙家弟子,如何会不识这开明大神?开明大神既为太阳之化神之一,那理当与上仙的‘金乌大明神’一样,同是一尊响彻九霄的大神才是啊!……对了,难道这开明大神与这金乌大明神便是同一尊位?只是这称谓有所不同?”
武维义听罢却显得有些迟疑,之后便又尴尬的笑道:
“哦,原来如此!家师他老人家曾于上古之时四处云游,各地称谓不同也是难免。不想在此地竟还有这个称谓,的确是在下孤陋寡闻了……只是却不知这‘开明大神’的名讳又是从何而来?”
王子疆又一脸疑惑的看着武维义,问道:
“上仙难道没有听到过‘祆火神教’?”
武维义听得此名,暗自细想:
“什么?祆……火教?怎么可能!若是我没记错,此教又名拜火教,是在古波斯极有影响力的一种宗教。但是……古波斯与这里万里之遥,又是群险阻隔,如何会传播到了此处!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王子疆见武维义又在那发了楞,便轻轻对着他唤了一句:
“上仙?……何事想得如此出神?”
武维义听了便立马回过神来,煞有其事的说道:
“哦,这祆教……之前我倒也是略有耳闻的……昔日混沌既分,阴阳亦判;轻清者上浮而为天,重浊者下凝而为地;至共工氏战败,头触不周山以至柱断。是以天倾于西北,地陷于东南。而日神明王虽是出于东方,却是以西面为宿。于是借天倾西北之际,得以体察下界生灵,见人间疾苦,故而赐人间以御火之术以驱邪恶。世人感念其恩德,于是日夜祈祷祭祀。此应为祆火神教之由来。”
王子疆此时正听得是津津有味,待武维义说完便是连连鼓掌,称赞道:
“上仙不愧是世外高人,那既然如此,上仙也一定懂得教中真义吧?如今明王即将出世,我王子疆发了宏愿,要让光明普照我蜀国大地。在此之前,本王子定要荡平四海恶灵,以祈开明大神保我蜀国国运永昌!”
武维义听那王子疆说得如此慷慨激昂,头头是道,便知定是有人在背后给这王子以祆教教义之法洗脑了。他只得小心问道:
“敢问王子,这些教义不知是何人所授?”
王子疆却不做回答,反是倒问了一句:
“嗯?难道上仙是觉得本王子有什么地方说了不对?”
武维义则义正言辞的回道:
“在下虽知其教义,却是不敢苟同。日神既以光热普照惠泽于大地,并无亲疏之分,亦不有善恶之别。既不分亲疏善恶,对万物皆一视同仁,又如何会趋人以差别待之?这显然与开明神之宗义不符。因此,还请王子能够效仿开明大神,居上位而惠泽众生,息刀兵以休养万民。”
王子疆一边听着,却是脸上似乎又有些不悦,却也不便发作。此时,只见席间有一人忽然起身向主席间挨近,对王子与武维义各行一礼后,张口说道:
“上仙此言差矣,开明大神如何会善恶不分?我也曾游历于山川河海之间,深知各地气候乃是大不相同,南方多雨而少阳,北方多沙而阳盛,又比如如今蜀地多云,雾霾蒸腾,连月不开。这难道不是开明大神以善恶为准绳,而惩之以好恶所致?”
武维义一听,思索了一番之后便微微一笑,回答道:
“此与开明日神并无关系。世间万物皆负阴而抱阳,而阴阳之变数却各有不同。开明日神居于正位而与万物无争,又如何会去识辨细微差别?离此地北部秦川三千里之外有一山,名曰‘贺兰山’,此山之西北麓为千里戈壁,茫茫大漠。而山之东南麓却是小溪交错,一派水草丰美之状。此种境况于山川大泽之间,可谓不胜枚举。试问这位大人,同为一山之德,却何以演成如此万千气象?以你之见,岂不怪哉?”
“你!哼!欺世盗名,强词夺理!”
那名辩论之士被武维义这一顿说教却是被驳得无言以对,只得恶语相向,退了回去。武维义只是坐在一旁嗤笑,也不予理睬。
“呵呵,这位上仙果然是工于诡辩,在下也有一言,请上仙听之。日神既高高在上,自然便也掌管着世间万物之崔荣。若真如方才上仙所言,日神只是垂拱而治,那开明日神之威仪又何在?世间之秩序又该交托于何人?如此行事岂不是要无君无父,无尊无卑?那天下岂有不大乱之理?”
只见殿上众人一听此言,皆是点头称是,王子疆斜眼看着武维义,嘴角微微一扬。而武维义听得此言,同样是思索了一番后,却是哈哈大笑起来。众人皆惊,就连在殿外跪候的墨弟也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只听武维义继续侃侃而谈道:
“这位先生高论,恕在下亦不敢苟同。节气更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曾有过变幻无常?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成时,四时成岁。古之先民皆以此法安排农时劳作,不敢有误,误之则必遭天责。开明日神就是以此法教养万民,如何到你口中却变成了无威仪可言?掌管四时之戒律,便是开明日神之权柄。所谓‘势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此为真圣人之治也。”
“不掌实权,又何以为君?”
“权在于民意,而不在于上意。民意向之,即为君道!”
“权在于民?你!你这是要造反!”
“为君者,不能上奉天意,下泽万民。不待外敌袭扰,已自乱阵脚矣!”
武维义此言一出,殿上众人一片哗然,纷纷对着武维义是指指点点。武维义一时情急,猛然一想,竟不寒而栗,知道自己已经祸从口出了。暗自骂道:
“武维义呀!武维义!你都说的是些什么东西!谈得兴起便没了轻重。真是不怕掉脑袋吗?……也罢!如今说便是说了,索性再放手一搏!”
武维义心下思定,立即面朝王子疆,行礼说道:
“王子殿下,在下此番言论无非也是希望殿下能够罢去刀兵,予民以休养生息。若真能如此,实乃蜀之幸甚,王子幸甚!”
此时,大殿之上瞬间又变得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王子杜疆,不知王子会如何应对此事。
王子左右看了一番,却是极为诡异的笑了三声,颇为轻描淡写的说道:
“不知蜀中之春意,却也如此令人颤栗……”
说罢,王子疆便即刻起身,披上袍挂,招呼也不与武维义打一声,便直接出了屋门。众人见王子疆出了屋子,便知其是有了怒意,便都赶紧起身要走。转眼之间,屋内却只剩下了武维义一人。
待王子众人一行出了院门,只见墨弟赶紧奔进屋中与武维义说道:
“哎呀!先生哪!你难道真的是什么神仙不成?就不怕王子届时动怒便下令要取你性命?”
武维义却是瘫在地上只是摇一摇头,自言自语道:
“今日闯下大祸……为之奈何?”
墨弟见状,也知事到如今也是说多无益,便只得安慰他道:
“先生如今也莫要过于惊慌,我与此处众人这几日皆受先生大德,无以为报。若是先生真遇到个什么长短,我等即使是效死命,也一定会保先生周全!”
武维义此时双手支撑着,偃在地上。忽然又看见了今天早晨那名白面小生所馈赠的那一方绣帕,若有所思:
“那白面小生看来也是一名高人,想必是料定我近日必有一劫!特意还留下此物。”
于是收起那一方绣帕,在墨弟的搀扶之下便回了自己房间歇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