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致远不用猜也知道后金派使团来朝鲜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向朝鲜施压,阻止朝鲜完全倒向明朝一边,光海君本来就态度摇摆不定,不肯让郭致远借道去抄后金军的后路,现在后金使团又来了,遭到后金使团施压的光海君更不可能同样让郭致远借道了!
但是一时间郭致远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来打破眼前的困局,只能让李旦多派些眼线出去打探消息,特别是重点关注后金使团来了以后朝鲜君臣的反应。
后金使团是在三天后进入汉阳城的。努尔哈赤作为后金的开创者,其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清楚地知道此次和明军交战最大的隐患就是自己的后路,但是与明军兵力的巨大悬殊又让他不得不倾巢出动,这样后路就越发空虚了,所以他一定要在开战前把这个最大的隐患给消除掉,才会派使团到汉阳城来。
这次带领后金使团来的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子德格类,由此也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对此次出使有多重视,普通的读者可能对德格类这个名字并不是很熟悉,实在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太出色了,皇太极、多尔衮、代善、莽古尔泰,哪个不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相比之下德格类就有些声名不显了。
但其实德格类在努尔哈赤的儿子中也是非常出色的,同样也为清军入关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他非常懂得隐忍,这一点从历史记载的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虽然继承了大汗位,但却是与其他三位亲王一同主持朝政,也就是历史上“四大贝勒议政”时期,这四大贝勒就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当然不希望权力被其他三大贝勒分走,三大贝勒中莽古尔泰性格最是急躁,所以在大凌河之役之后,皇太极就借故发难,批评莽古尔泰的军队不听号令并且贻误军机,莽古尔泰当然不服,双方发生了争执,莽古尔泰手按佩刀,怒视皇太极,这个时候与莽古尔泰一母同胞的德格类却站了出来,斥责莽古尔泰大逆不道,将莽古尔泰推到一边。事后莽古尔泰因向大汗挥刀之罪,被夺去和硕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并且夺去五牛录诸申给了德格类,后来德格类还接替莽古尔泰成为了正蓝旗旗主。
有趣的是后来德格类死后却被亲妹莽古济格格属下冷僧机控告与莽古尔泰、莽古济格格图谋不轨,被追削贝勒之爵位,具体真相如何已不可考,满清这类骨肉兄弟手足相残的狗血戏实在太多了,但由此也看出德格类此人性格是极隐忍的,所以努尔哈赤才会在这个时候将出使朝鲜的重任交给德格类!
当然此时的德格类才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还远没有后来的隐忍,加上立功心切,所以到汉阳城后就咄咄逼人地逼迫光海君承诺绝不再向明朝提供援助,还要求朝鲜与后金签下盟约,彻底和明朝划清界线!
光海君虽然不看好明朝能在与后金的交战中取胜,但同样也不愿意和后金签下盟约,再怎么说明朝也是朝鲜的宗主国,他要是完全倒向后金,朝臣那一关都过不了,所以也只能虚与委蛇,百般推诿。
德格类就不像郭致远那么好说话了,直接就开始武力威胁了,说要是光海君不肯签下盟约,等后金军打败明军后就要挥师朝鲜,拿光海君问罪。
这下光海君就为难了,大明和后金他哪个都得罪不起,这当夹心饼干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啊!这时朴鼎吉给他出了个主意,既然两头为难,不如就把郭致远和德格类都请来,让他们自己斗,这样朝鲜就可以置身事外了。
光海君采纳了朴鼎吉的建议,以摆宫廷酒宴的名义给德格类和郭致远同时发去了请柬,邀请他们来赴宴,郭致远接到请柬就笑了,对于光海君的心思他当然很清楚,他要的就是把水搅浑,把水搅浑了他才有机会!
德格类却没有做那么多功课,完全不知道郭致远的存在,看到郭致远穿着明朝官服出现就皱起了眉头,瞟了坐在上首的光海君一眼,傲慢道:“光海君,此人是何人啊?为何出现在这里?……”
光海君陪着笑道:“本王忘了介绍了,这位是来自中朝的郭大人,你们多多亲近亲近……”
努尔哈赤虽然和大明开战,但是也知道论文化底蕴后金是没法和大明相比的,要求儿子们必须学习明朝文化,所以德格类对明朝的官制还是很熟悉的,一看郭致远穿的官服就知道他不过是个五品知府,轻蔑地扫了郭致远一眼,嗤之以鼻道:“一个小小的五品知府也配和本台吉(台吉:后金封爵名,相当于王子的意思)同座?……”
郭致远并没有因为德格类的挑衅而恼怒,微微一笑道:“本官是五品知府没错,可本官并不觉得我大明的五品知府就不配和后金的台吉同座,当年你们后金的大汗还给我朝的宁远伯(指李成梁)当过马夫呢,本官也蒙圣上恩典封了东蕃伯,若这样论,本官的身份似乎还要更加尊贵一些呢……”
当年李成梁镇守辽东,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觉昌安(努尔哈赤的祖父)与其子塔克世(努尔哈赤的父亲)为救长子礼敦的女儿(努尔哈赤的堂姐)给明军当向导入寨后也被明军误杀,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也被俘,为李成梁收留,充当仆役,给李成梁当马夫,因仪表不凡,被李成梁的妻子放走(这是大家喜欢的狗血剧,大家自己去脑补)。
这件事被努尔哈赤视为终身的奇耻大辱,后金中无人敢提,就连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时,也只提到明朝杀其祖父和父亲,对这段屈辱历史只字未提,可见这件事给努尔哈赤带来的阴影有多大!现在郭致远故意在德格类面前提起这段屈辱故事,简直比直接扇德格类一大耳光还狠啊!
但是一时间郭致远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来打破眼前的困局,只能让李旦多派些眼线出去打探消息,特别是重点关注后金使团来了以后朝鲜君臣的反应。
后金使团是在三天后进入汉阳城的。努尔哈赤作为后金的开创者,其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清楚地知道此次和明军交战最大的隐患就是自己的后路,但是与明军兵力的巨大悬殊又让他不得不倾巢出动,这样后路就越发空虚了,所以他一定要在开战前把这个最大的隐患给消除掉,才会派使团到汉阳城来。
这次带领后金使团来的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子德格类,由此也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对此次出使有多重视,普通的读者可能对德格类这个名字并不是很熟悉,实在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们太出色了,皇太极、多尔衮、代善、莽古尔泰,哪个不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相比之下德格类就有些声名不显了。
但其实德格类在努尔哈赤的儿子中也是非常出色的,同样也为清军入关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他非常懂得隐忍,这一点从历史记载的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虽然继承了大汗位,但却是与其他三位亲王一同主持朝政,也就是历史上“四大贝勒议政”时期,这四大贝勒就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皇太极当然不希望权力被其他三大贝勒分走,三大贝勒中莽古尔泰性格最是急躁,所以在大凌河之役之后,皇太极就借故发难,批评莽古尔泰的军队不听号令并且贻误军机,莽古尔泰当然不服,双方发生了争执,莽古尔泰手按佩刀,怒视皇太极,这个时候与莽古尔泰一母同胞的德格类却站了出来,斥责莽古尔泰大逆不道,将莽古尔泰推到一边。事后莽古尔泰因向大汗挥刀之罪,被夺去和硕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并且夺去五牛录诸申给了德格类,后来德格类还接替莽古尔泰成为了正蓝旗旗主。
有趣的是后来德格类死后却被亲妹莽古济格格属下冷僧机控告与莽古尔泰、莽古济格格图谋不轨,被追削贝勒之爵位,具体真相如何已不可考,满清这类骨肉兄弟手足相残的狗血戏实在太多了,但由此也看出德格类此人性格是极隐忍的,所以努尔哈赤才会在这个时候将出使朝鲜的重任交给德格类!
当然此时的德格类才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还远没有后来的隐忍,加上立功心切,所以到汉阳城后就咄咄逼人地逼迫光海君承诺绝不再向明朝提供援助,还要求朝鲜与后金签下盟约,彻底和明朝划清界线!
光海君虽然不看好明朝能在与后金的交战中取胜,但同样也不愿意和后金签下盟约,再怎么说明朝也是朝鲜的宗主国,他要是完全倒向后金,朝臣那一关都过不了,所以也只能虚与委蛇,百般推诿。
德格类就不像郭致远那么好说话了,直接就开始武力威胁了,说要是光海君不肯签下盟约,等后金军打败明军后就要挥师朝鲜,拿光海君问罪。
这下光海君就为难了,大明和后金他哪个都得罪不起,这当夹心饼干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啊!这时朴鼎吉给他出了个主意,既然两头为难,不如就把郭致远和德格类都请来,让他们自己斗,这样朝鲜就可以置身事外了。
光海君采纳了朴鼎吉的建议,以摆宫廷酒宴的名义给德格类和郭致远同时发去了请柬,邀请他们来赴宴,郭致远接到请柬就笑了,对于光海君的心思他当然很清楚,他要的就是把水搅浑,把水搅浑了他才有机会!
德格类却没有做那么多功课,完全不知道郭致远的存在,看到郭致远穿着明朝官服出现就皱起了眉头,瞟了坐在上首的光海君一眼,傲慢道:“光海君,此人是何人啊?为何出现在这里?……”
光海君陪着笑道:“本王忘了介绍了,这位是来自中朝的郭大人,你们多多亲近亲近……”
努尔哈赤虽然和大明开战,但是也知道论文化底蕴后金是没法和大明相比的,要求儿子们必须学习明朝文化,所以德格类对明朝的官制还是很熟悉的,一看郭致远穿的官服就知道他不过是个五品知府,轻蔑地扫了郭致远一眼,嗤之以鼻道:“一个小小的五品知府也配和本台吉(台吉:后金封爵名,相当于王子的意思)同座?……”
郭致远并没有因为德格类的挑衅而恼怒,微微一笑道:“本官是五品知府没错,可本官并不觉得我大明的五品知府就不配和后金的台吉同座,当年你们后金的大汗还给我朝的宁远伯(指李成梁)当过马夫呢,本官也蒙圣上恩典封了东蕃伯,若这样论,本官的身份似乎还要更加尊贵一些呢……”
当年李成梁镇守辽东,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觉昌安(努尔哈赤的祖父)与其子塔克世(努尔哈赤的父亲)为救长子礼敦的女儿(努尔哈赤的堂姐)给明军当向导入寨后也被明军误杀,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也被俘,为李成梁收留,充当仆役,给李成梁当马夫,因仪表不凡,被李成梁的妻子放走(这是大家喜欢的狗血剧,大家自己去脑补)。
这件事被努尔哈赤视为终身的奇耻大辱,后金中无人敢提,就连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时,也只提到明朝杀其祖父和父亲,对这段屈辱历史只字未提,可见这件事给努尔哈赤带来的阴影有多大!现在郭致远故意在德格类面前提起这段屈辱故事,简直比直接扇德格类一大耳光还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