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昭被崔文卿这番如同江河奔涌不止的话语弄得呆住了,整个人直接懵逼,呆傻在了当场。
见到她半响没有回过神来,崔文卿明白是国债的理念太过现代,以折昭古代人的思维理解起来颇有难度,索性化繁为简道:“这么说吧,娘子肯定向着别人借过钱吧?某天你突然要办一件大事,但却很缺银两,这时候你便向着周边的友人筹借,你承诺借到银两之后三年归还他的本金,另外再按每年一成的利息许以利金,这就是国债的基本原理,不知你是否明白?”
折昭愣怔半响,渐渐有些懂了,蹙着眉头言道:“夫君的意思,莫非是要我去向朝廷借钱?现在朝廷的钱粮也是非常紧张,官家是不可能借钱给我们的。”
崔文卿微笑道:“谁告诉你是向官家借钱的?”
“啊?那夫君是说向谁借钱?”折昭顿时不解,言道,“除了朝廷,一时半会谁能借六十万两银子给咱们?”
崔文卿悠然笑答道:“咱们能够借钱之人,自然是世间芸芸众生的百姓啊,也只有他们,才能拿得出这么多银两来。”
“啊?向百姓借?”
“对,为夫之意,就是用振武军的金字招牌,向民间借款筹款,数目大小不论,越多越好,咱们承诺三年偿还并许以利息,并以票据作为信用依据,提供给作为债主的百姓,如此积沙成塔,积少成多,六十万两银子自然是手到擒来。”
折昭被他这一席话弄的是目瞪口呆,说话止不住有些结巴了:“这……这样也行?”
“为什么不行!”崔文卿自信一笑,“据我所知,大齐民间借贷一直非常混乱,常常有人借出银两而收不回利息本金,落得人财两空,如此根本,在于民间借款人毫无信誉可言,才会出现这样的困局,故此民间借款,只能存在亲戚好友之间,这并非是亲戚好友信誉有多高,而是大家都认为亲戚好友不容易骗人,也较为容易收回借出去的银两,但朝廷不同,在百姓们眼中,朝廷可是有着较强信誉的,几乎不会存在赖账不换之事。”
说到这里,崔文卿略微一顿,加重语气言道:“作为振武军,也是相当于朝廷的一份子,对于百姓们来说自然也有着较强的公信力,咱们可以用振武军这块招牌,向民间借钱,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六十万银两很快就手到擒来!”
折昭足足愣怔了盏茶时间,方才理解明白了崔文卿的意思,霎那间美目一亮,却又不无担心,颤声言道:“崔文卿……利用朝廷之名号举债借钱千百年来从未有过,咱们这么做会被那些御史弹劾的!”
崔文卿正容言道:“从前有一个伟人说过,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咱们能够解决这个当务之急,管那些御史这么多干什么!如果谁不同意这么做,那好,就让他来负责筹积组振武军的军粮!”
折昭犹豫良久,忽地深深吸了一口粗气,轻叹道:“圣人绝境,万法可用,的确,现在我们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好,那就照你的话去做,另外我还有一事不明。”
“娘子请说。”
“夫君,借钱容易还钱难,若到时候百姓要我们还钱,我们却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该如何是好?”
“呵呵,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崔文卿笑语言道,“咱们这头向着百姓借钱,但另一头却是可以将借来的钱也借出去,并收取更高的利钱,从而赚取其中差价。”
见到折昭已经开始蹙眉细想,崔文卿摇着手儿笑道:“还是给你举例说明吧,娘子,比如你初次来到太原城,想在城内购买一座房舍,但苦于银两不够,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折昭想了想回答道:“只有两条路可选,第一,努力赚钱存钱,待赚足了银子再来购买房舍;第二,向着亲戚好友们借钱,并及时偿还。”
崔文卿颔首道:“娘子所言甚是,但第一种方法却是刻舟求剑,待到你赚到充足的银两的时候,原本心仪的房舍说不定就会被别人买去了,至于第二种办法,借钱倒是不错,但登门借钱受人之脸色,说不定还会被亲戚朋友看低一头,此法也并不可取。故而,我这里可以提供第三种方法可选,那就是向我们振武军借钱。”
崔文卿继续沉声道:“比如太原城一座房舍要价一百两,而购买者只得五十两白银,只要信誉良好,家世清白,就可以在咱们振武军这里借五十两银子,利钱两成三年付清,你想想看,咱们从百姓手中一成利息借来的银两,转借他人收取两成利息,足足赚了一成之利,也就是说咱们什么都没做,只是将银两从左口袋换到右口袋,就赚了十两银子回来,如此手法,岂不是空手套白狼?!”
折昭听得是目瞪口呆,显然被崔文卿的这套手段震撼得无以复加。
从小到大,生长在府州荒凉之地的折昭都觉得赚钱很艰难。
特别是看到父辈为了筹集振武军粮饷,耗费不小的精神,她更觉得赚钱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从她接管了振武军之后,虽则军权在手,但财政大权却只能交给折惟本。
这并非是她不知轻重,而是她根本就不懂得经商之法,只能依靠折惟本的经商赚钱能力,从而维系振武军不倒。
但就实而论,光靠朝廷每年固定的拨付,以及折惟本的略加经营,振武军每年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只能勉强算得收支平衡而已。
没想到今天,崔文卿却提出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赚钱之法,费力不费力另当别论,光凭接着振武军的招牌名号,坐在这里什么都不做就能赚取巨资,实乃太过骇然,也完全颠覆了她以往的认知。
不过很快,折昭忽地想到了一个漏洞,连忙问道:“夫君,若是别人借我们的钱却不偿还,又该当如何?”
见到她半响没有回过神来,崔文卿明白是国债的理念太过现代,以折昭古代人的思维理解起来颇有难度,索性化繁为简道:“这么说吧,娘子肯定向着别人借过钱吧?某天你突然要办一件大事,但却很缺银两,这时候你便向着周边的友人筹借,你承诺借到银两之后三年归还他的本金,另外再按每年一成的利息许以利金,这就是国债的基本原理,不知你是否明白?”
折昭愣怔半响,渐渐有些懂了,蹙着眉头言道:“夫君的意思,莫非是要我去向朝廷借钱?现在朝廷的钱粮也是非常紧张,官家是不可能借钱给我们的。”
崔文卿微笑道:“谁告诉你是向官家借钱的?”
“啊?那夫君是说向谁借钱?”折昭顿时不解,言道,“除了朝廷,一时半会谁能借六十万两银子给咱们?”
崔文卿悠然笑答道:“咱们能够借钱之人,自然是世间芸芸众生的百姓啊,也只有他们,才能拿得出这么多银两来。”
“啊?向百姓借?”
“对,为夫之意,就是用振武军的金字招牌,向民间借款筹款,数目大小不论,越多越好,咱们承诺三年偿还并许以利息,并以票据作为信用依据,提供给作为债主的百姓,如此积沙成塔,积少成多,六十万两银子自然是手到擒来。”
折昭被他这一席话弄的是目瞪口呆,说话止不住有些结巴了:“这……这样也行?”
“为什么不行!”崔文卿自信一笑,“据我所知,大齐民间借贷一直非常混乱,常常有人借出银两而收不回利息本金,落得人财两空,如此根本,在于民间借款人毫无信誉可言,才会出现这样的困局,故此民间借款,只能存在亲戚好友之间,这并非是亲戚好友信誉有多高,而是大家都认为亲戚好友不容易骗人,也较为容易收回借出去的银两,但朝廷不同,在百姓们眼中,朝廷可是有着较强信誉的,几乎不会存在赖账不换之事。”
说到这里,崔文卿略微一顿,加重语气言道:“作为振武军,也是相当于朝廷的一份子,对于百姓们来说自然也有着较强的公信力,咱们可以用振武军这块招牌,向民间借钱,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六十万银两很快就手到擒来!”
折昭足足愣怔了盏茶时间,方才理解明白了崔文卿的意思,霎那间美目一亮,却又不无担心,颤声言道:“崔文卿……利用朝廷之名号举债借钱千百年来从未有过,咱们这么做会被那些御史弹劾的!”
崔文卿正容言道:“从前有一个伟人说过,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咱们能够解决这个当务之急,管那些御史这么多干什么!如果谁不同意这么做,那好,就让他来负责筹积组振武军的军粮!”
折昭犹豫良久,忽地深深吸了一口粗气,轻叹道:“圣人绝境,万法可用,的确,现在我们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好,那就照你的话去做,另外我还有一事不明。”
“娘子请说。”
“夫君,借钱容易还钱难,若到时候百姓要我们还钱,我们却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该如何是好?”
“呵呵,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崔文卿笑语言道,“咱们这头向着百姓借钱,但另一头却是可以将借来的钱也借出去,并收取更高的利钱,从而赚取其中差价。”
见到折昭已经开始蹙眉细想,崔文卿摇着手儿笑道:“还是给你举例说明吧,娘子,比如你初次来到太原城,想在城内购买一座房舍,但苦于银两不够,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折昭想了想回答道:“只有两条路可选,第一,努力赚钱存钱,待赚足了银子再来购买房舍;第二,向着亲戚好友们借钱,并及时偿还。”
崔文卿颔首道:“娘子所言甚是,但第一种方法却是刻舟求剑,待到你赚到充足的银两的时候,原本心仪的房舍说不定就会被别人买去了,至于第二种办法,借钱倒是不错,但登门借钱受人之脸色,说不定还会被亲戚朋友看低一头,此法也并不可取。故而,我这里可以提供第三种方法可选,那就是向我们振武军借钱。”
崔文卿继续沉声道:“比如太原城一座房舍要价一百两,而购买者只得五十两白银,只要信誉良好,家世清白,就可以在咱们振武军这里借五十两银子,利钱两成三年付清,你想想看,咱们从百姓手中一成利息借来的银两,转借他人收取两成利息,足足赚了一成之利,也就是说咱们什么都没做,只是将银两从左口袋换到右口袋,就赚了十两银子回来,如此手法,岂不是空手套白狼?!”
折昭听得是目瞪口呆,显然被崔文卿的这套手段震撼得无以复加。
从小到大,生长在府州荒凉之地的折昭都觉得赚钱很艰难。
特别是看到父辈为了筹集振武军粮饷,耗费不小的精神,她更觉得赚钱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从她接管了振武军之后,虽则军权在手,但财政大权却只能交给折惟本。
这并非是她不知轻重,而是她根本就不懂得经商之法,只能依靠折惟本的经商赚钱能力,从而维系振武军不倒。
但就实而论,光靠朝廷每年固定的拨付,以及折惟本的略加经营,振武军每年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只能勉强算得收支平衡而已。
没想到今天,崔文卿却提出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赚钱之法,费力不费力另当别论,光凭接着振武军的招牌名号,坐在这里什么都不做就能赚取巨资,实乃太过骇然,也完全颠覆了她以往的认知。
不过很快,折昭忽地想到了一个漏洞,连忙问道:“夫君,若是别人借我们的钱却不偿还,又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