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
皇宫御书房,灯火通明。
魏征垂首走进华丽的房间,偷眼见长孙无忌正在向皇上小声禀奏着什么,但皇上看见自己进来摆手止住了长孙无忌的话头,不禁微微一愣,正待跪拜皇上,皇上顺手摆了摆站定身形。
不待他说话,长孙无忌转身看着他说道:“皇上,魏征私闯御书房,藐视法度,依法……”
“好了,先听听魏爱卿所为何来?”
李世民端坐在书案后方的椅子上,替魏征打掩护。
语气平和,让人听不出他的喜怒。
长孙无忌一滞,郁闷的向皇上拱手行礼,撇头一旁,不去看魏征一眼,心说这魏三本又来坏事了……
魏征装若没看见他似的,仅向皇上行礼说道:“皇上,微臣听说安插在无量宫的内应,两日来没有发出消息……”
“确有其事,朕正在与长孙爱卿商讨此事,你有什么高见?”
李世民打断了他的活头,不温不火的说道,真让人头疼……
魏征微微点头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自打被长孙大人软禁在府中以来,就与内应失去了联系。
不知长孙大人有何指教?”
“魏三本,你这是什么意思?
推卸责任,还是你忘了你自己犯下私通王浪军谋反的嫌疑,又想混淆视听?”
长孙无忌转身怒视着他严肃的圆脸,怎么看怎么恶心,遂加重语气喝斥。
说得咬牙切齿的。
但魏征视而不见,面向皇上说道:“皇上明鉴,微臣负责联络内应,打探无量宫的一切虚实。
若非长孙大人横插一手,也不至于让内应失去联络。
这话不是微臣推卸责任。
而是微臣以为内应失联,必然事发有因。
这可能是一个极度不安定的因素。
还望皇上谨慎对待!”
“朕已知晓,爱卿还有何事启奏?”
李世民不想在他与长孙无忌二人面前纠缠此事,微微蹙眉转移话题,和稀泥。
其实他知道二人都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盘。
这其中包含了权势,利益,名望等一切利己的行为,从而针对另一方死咬不放。
但二人针对王浪军的方式各不相同。
可谓是一温一火。
火即是战。
温则是和。
但不管哪一种方式,都是在算计王浪军。
对他而言,两种方式缺一不可。
这就需要他从中制衡了。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打压一方,帮扶另一方,达到打一巴掌给个甜枣,长久制衡的效果。
只要大局不变,对他而言就够了。
只不过如今是关键时刻,他有点拿不准了,不知道针对王浪军是战还是以和为贵?
要知道王浪军消失了整整两日两夜。
这还包括金银双鹰,一起跟随王浪军消失了。
在这个时候,正是进攻无量宫的好时机。
但他心里没谱。
这源于他下旨招揽天下高手入宫,共同参悟天书,顺便针对王浪军展开反制行动,但高手至今未到一人。
以至于他不敢妄动。
哪怕是他在长孙无忌不厌其烦的请战游说下,也下不了攻打无量宫的决心。
说白了,他没有战胜王浪军的底气,害怕王浪军故意玩消失,实则监视在侧,算计他入套,怕了。
因此,他处在两难之境,希望有人替他分忧,也就看中魏征了。
魏征似是猜透了皇上的心思,也不搭理怒目而视的长孙无忌,直言不讳的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有本启奏。
第一,臣奏请皇上法办长孙无忌。
理由是长孙无忌劳民伤财,派遣将士驱赶曾今为朝廷出征无量宫的将士的家小,抵达,围堵在无量宫外围闹事。
据说这些人有老有小。
他们不但被迫的羞辱,辱骂,咒诅王浪军,而且试图进攻无量宫。
关键是他们缺衣少食,在求生面前,不得不屈服长孙无忌而闹事,大闹特闹。
这要是传扬天下,天下人如何看待皇上?
第二,长孙无忌命令大军驱赶民众之际,大肆建造云梯,工程器械等等一切战备设施。
公然摆出进攻无量宫的姿态。
只怕他瞒着皇上私自行动,自当欺君,问斩。
第三,秦琼现已护送高士廉的灵柩抵达长安城外,但被长孙无忌下令拦截在外,整整两日夜。
现已引发民众非议。
再这么下去,只怕民众会妄议皇上的不是,损伤的是皇权威信啊!
综上所述,条条都是长孙无忌一人欺君,犯上作乱……”
“皇上明鉴,魏三本一派胡言……”
长孙无忌既惊又怕,不禁冒出一头细汗,慌忙间打断魏征的话头辩驳起来。
但李世民心知肚明,魏征没说错,但也自己的意思,旨在试探王浪军的反应,谁曾想王浪军至今没动静了?
如今把这种事拉到问斩的高度,他就犯难了。
毕竟他交给魏征在无量宫安插内应,表面和谐王浪军,暗自算计王浪军,算是秘密任务。
而他交给长孙无忌的任务是制造矛盾,逼王浪军出手犯下屠夫罪名,再做决断。
当然,王浪军消失了,长孙无忌就没了顾忌,无所不用其极,利用曾今的将士的家小制乱无量宫。
要知道那些将士,现已是无量宫的俘虏。
他们的家小在外面闹事,辱骂,羞辱,抵制王浪军,乃至进攻无量宫。
这份压力可不小。
试问无量宫高层会怎么看到俘虏兵?
而俘虏兵在家小诋毁王浪军,进攻无量宫,又处在生死边缘,心理上如何抉择?
显然,俘虏兵无论受不受得了家小存亡的考验,还是家小诋毁王浪军,带给他们什么影响,都是他们无法被无量宫高层认可的现实。
至少在这件事没有解决之前,他们的处境很尴尬,两头不是人。
这就达到了制乱无量宫的目的。
若是在这个时候,内应从中唆使,势必令无量宫混乱起来,便于朝廷下手。
当然,朝廷下手,是以打着平民愤,正国法,兴天下的大义全面展开军事行动。
但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内应失联了?
即便是俘虏兵也没有任何反应。
这让他想不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无量宫把俘虏兵训得服服帖帖的?
他们不行动,他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关键是他害怕王浪军归来兴师问罪,就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难以善了了。
因此,他不能处罚长孙无忌与魏征任何一个人,反而希望魏征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报,秦知府八百里加急军情……”
不待魏征回话,锦衣卫跪在御书房外面禀奏。
当锦衣卫把加急军情呈给皇上,李世民一看喜上眉梢,但旋即拍案怒起:“大胆,王浪军竟然屠杀数千民众,搭建人头景观,来人,传朕旨意,着令三军将士进攻无量宫……”
“皇上,不可啊……”
“有何不可?王浪军现已闹得民怨沸腾,杀他千百次都难消其罪……”
皇宫御书房,灯火通明。
魏征垂首走进华丽的房间,偷眼见长孙无忌正在向皇上小声禀奏着什么,但皇上看见自己进来摆手止住了长孙无忌的话头,不禁微微一愣,正待跪拜皇上,皇上顺手摆了摆站定身形。
不待他说话,长孙无忌转身看着他说道:“皇上,魏征私闯御书房,藐视法度,依法……”
“好了,先听听魏爱卿所为何来?”
李世民端坐在书案后方的椅子上,替魏征打掩护。
语气平和,让人听不出他的喜怒。
长孙无忌一滞,郁闷的向皇上拱手行礼,撇头一旁,不去看魏征一眼,心说这魏三本又来坏事了……
魏征装若没看见他似的,仅向皇上行礼说道:“皇上,微臣听说安插在无量宫的内应,两日来没有发出消息……”
“确有其事,朕正在与长孙爱卿商讨此事,你有什么高见?”
李世民打断了他的活头,不温不火的说道,真让人头疼……
魏征微微点头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自打被长孙大人软禁在府中以来,就与内应失去了联系。
不知长孙大人有何指教?”
“魏三本,你这是什么意思?
推卸责任,还是你忘了你自己犯下私通王浪军谋反的嫌疑,又想混淆视听?”
长孙无忌转身怒视着他严肃的圆脸,怎么看怎么恶心,遂加重语气喝斥。
说得咬牙切齿的。
但魏征视而不见,面向皇上说道:“皇上明鉴,微臣负责联络内应,打探无量宫的一切虚实。
若非长孙大人横插一手,也不至于让内应失去联络。
这话不是微臣推卸责任。
而是微臣以为内应失联,必然事发有因。
这可能是一个极度不安定的因素。
还望皇上谨慎对待!”
“朕已知晓,爱卿还有何事启奏?”
李世民不想在他与长孙无忌二人面前纠缠此事,微微蹙眉转移话题,和稀泥。
其实他知道二人都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盘。
这其中包含了权势,利益,名望等一切利己的行为,从而针对另一方死咬不放。
但二人针对王浪军的方式各不相同。
可谓是一温一火。
火即是战。
温则是和。
但不管哪一种方式,都是在算计王浪军。
对他而言,两种方式缺一不可。
这就需要他从中制衡了。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打压一方,帮扶另一方,达到打一巴掌给个甜枣,长久制衡的效果。
只要大局不变,对他而言就够了。
只不过如今是关键时刻,他有点拿不准了,不知道针对王浪军是战还是以和为贵?
要知道王浪军消失了整整两日两夜。
这还包括金银双鹰,一起跟随王浪军消失了。
在这个时候,正是进攻无量宫的好时机。
但他心里没谱。
这源于他下旨招揽天下高手入宫,共同参悟天书,顺便针对王浪军展开反制行动,但高手至今未到一人。
以至于他不敢妄动。
哪怕是他在长孙无忌不厌其烦的请战游说下,也下不了攻打无量宫的决心。
说白了,他没有战胜王浪军的底气,害怕王浪军故意玩消失,实则监视在侧,算计他入套,怕了。
因此,他处在两难之境,希望有人替他分忧,也就看中魏征了。
魏征似是猜透了皇上的心思,也不搭理怒目而视的长孙无忌,直言不讳的说道:“回皇上的话,微臣有本启奏。
第一,臣奏请皇上法办长孙无忌。
理由是长孙无忌劳民伤财,派遣将士驱赶曾今为朝廷出征无量宫的将士的家小,抵达,围堵在无量宫外围闹事。
据说这些人有老有小。
他们不但被迫的羞辱,辱骂,咒诅王浪军,而且试图进攻无量宫。
关键是他们缺衣少食,在求生面前,不得不屈服长孙无忌而闹事,大闹特闹。
这要是传扬天下,天下人如何看待皇上?
第二,长孙无忌命令大军驱赶民众之际,大肆建造云梯,工程器械等等一切战备设施。
公然摆出进攻无量宫的姿态。
只怕他瞒着皇上私自行动,自当欺君,问斩。
第三,秦琼现已护送高士廉的灵柩抵达长安城外,但被长孙无忌下令拦截在外,整整两日夜。
现已引发民众非议。
再这么下去,只怕民众会妄议皇上的不是,损伤的是皇权威信啊!
综上所述,条条都是长孙无忌一人欺君,犯上作乱……”
“皇上明鉴,魏三本一派胡言……”
长孙无忌既惊又怕,不禁冒出一头细汗,慌忙间打断魏征的话头辩驳起来。
但李世民心知肚明,魏征没说错,但也自己的意思,旨在试探王浪军的反应,谁曾想王浪军至今没动静了?
如今把这种事拉到问斩的高度,他就犯难了。
毕竟他交给魏征在无量宫安插内应,表面和谐王浪军,暗自算计王浪军,算是秘密任务。
而他交给长孙无忌的任务是制造矛盾,逼王浪军出手犯下屠夫罪名,再做决断。
当然,王浪军消失了,长孙无忌就没了顾忌,无所不用其极,利用曾今的将士的家小制乱无量宫。
要知道那些将士,现已是无量宫的俘虏。
他们的家小在外面闹事,辱骂,羞辱,抵制王浪军,乃至进攻无量宫。
这份压力可不小。
试问无量宫高层会怎么看到俘虏兵?
而俘虏兵在家小诋毁王浪军,进攻无量宫,又处在生死边缘,心理上如何抉择?
显然,俘虏兵无论受不受得了家小存亡的考验,还是家小诋毁王浪军,带给他们什么影响,都是他们无法被无量宫高层认可的现实。
至少在这件事没有解决之前,他们的处境很尴尬,两头不是人。
这就达到了制乱无量宫的目的。
若是在这个时候,内应从中唆使,势必令无量宫混乱起来,便于朝廷下手。
当然,朝廷下手,是以打着平民愤,正国法,兴天下的大义全面展开军事行动。
但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内应失联了?
即便是俘虏兵也没有任何反应。
这让他想不明白为什么?
为什么无量宫把俘虏兵训得服服帖帖的?
他们不行动,他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关键是他害怕王浪军归来兴师问罪,就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难以善了了。
因此,他不能处罚长孙无忌与魏征任何一个人,反而希望魏征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报,秦知府八百里加急军情……”
不待魏征回话,锦衣卫跪在御书房外面禀奏。
当锦衣卫把加急军情呈给皇上,李世民一看喜上眉梢,但旋即拍案怒起:“大胆,王浪军竟然屠杀数千民众,搭建人头景观,来人,传朕旨意,着令三军将士进攻无量宫……”
“皇上,不可啊……”
“有何不可?王浪军现已闹得民怨沸腾,杀他千百次都难消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