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艘典型的三甲板主力舰,“帝国”号战列舰的舰上空间由四层半战斗甲板,一层水线下甲板(又称为最下层甲板,一般充当货舱)和底舱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船艉甲板,艏艉楼
及舯部露天甲板、上层火炮甲板、中层火炮甲板和下层火炮甲板,最下层甲板和底舱构成,
“帝国”号战列舰装备了打磨十分精良的102门铁铸大炮,其组成和分布如下所列:
30门32磅炮布置在下层火炮甲板;
28门24磅炮布置在中层火炮甲板,比其它火炮甲板少了2门是因为它在两侧开设了登舰舱门;
30门18磅炮布置在上层火炮甲板;
12门12磅炮布置在艉楼,再有2门70磅短管炮布置在艏楼。
一级战列舰作为东南国海军的头等主力只使用了32磅炮而没有用更气派的42磅炮,大违东南军一昧地追求更粗、更大和更硬的风气,是“情到浓时情转薄”的体现。
32磅炮改进得很不错,这是一种长炮,口径比42磅炮略小,但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装填速度更快,还有一个好处是少一种口径,装运的炮弹少一种,就能减少后勤压力。
于是东南海军讲究了“平衡”,此外还在舰首增加了2门前所未有的70磅重型短炮,能在较近距离上对敌方战舰构成毁灭性打击。
70磅短炮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火炮类型。它的倍径接近于榴弹炮和臼炮,然而使用方法却是像加农炮一样平射。它只有单个炮耳,炮钮上带有圆环,炮口部位没有外扩,反而內缩。它的口
径巨大,甚至可以达到70磅,但是重量比同等口径的加农炮要轻很多。
即使是口径最大的70磅短炮,其重量也轻于口径远小于它的32磅加农炮。
虽然70磅短炮的炮身短、装药少,随之带来的是射程短、精度差,但是在海上这种缺陷并不明显。由于在风帆时代的海战中,200码这种很近的距离是正常的射程,70磅短炮的精度和射程
完全可以满足这种距离的作战需要,而且其发射的大口径炮弹又破坏力十足。
有了这么多的火炮,堪称武装到牙齿,舰上一次齐射,可发射半吨重的炮弹!
“帝国”号上共携带125吨弹丸和36吨火药。此外船上还携带了大量的燧发枪,人均枪支数过二,并可搭载数百名海军陆战队员,精擅枪枝射击和格斗,用来防御敌人登舰或者登上敌人的
舰船。
不仅如此,名义上102门火炮,真要是打起来时还有大量的1磅炮以及喷子、筒子,继续增加威力,我军的火力不足综合症还是很严重哦。
水线下甲板和底舱虽然没有大炮参战,但对于战列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两层空间承载着舰上的弹药、补给、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和压舱物,压舱用的铁块,淡水桶和各种盛放腌制食物的木桶则摆放在底舱。
食品储藏室、医务室、船工室、军官起居区、锚缆舱和火药室等重要设施则布置在水线下甲板,同时在这层甲板还安排有一条又矮又窄的木工专用通道,它的作用在战时如果水线以下的船壁受损时必须快速修补,木工就可以通过这条通道及时赶到出事地点并完成修补工作。
在风帆时代,没有鱼雷,没有爆破弹,水线下甲板的船壁被破坏的概率远远小于水面上船壁,因此一些重要设施被安排在这里是合情合理的。
风帆时代,战列舰威风凛凛,船员们过着富有“诗意”的生活?
至少对于高个子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于甲板层数较多,为了控制重心,“帝国”号战列舰甲板层高相对于双层炮甲板的三级战列舰来说要低一些,只要超过一米八的大个子,走在“帝国”号战列舰上的非露天甲板上一定会感觉到不适过矮的甲板层高会令大个子几乎无法直立行走,这是“帝国”号战列舰令人诟病之处。
辅助小艇对于一艘风帆时期的主力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装备,虽然“帝国”号战列舰的速度不错,但她转变半径大,很不灵活,因此小艇能派上大用场,“帝国”号战列舰携带了6艘大小不一的各类小艇,平时可以用作交通艇,在战时,这些小艇可以承担各种辅助作战任务,并在主舰发生危险时,可用来撤离舰上部分人员,但僧多粥少,得看人的运气了,希望本舰不会沦落到这一地步。
舰上官兵850人,是经过加强的,平时也顶多820人,拥有90门火炮的二级战列舰也有750人至800人,可见东南国的一级与二级战列舰之间的载员差距并不明显。
“帝国”号战列舰的制作无疑是精良的,在了解到建造、武备与结构后,这艘巨舰已经昂首登上了属于它的历史舞台!
……
想要启动这条大舰是不容易的事情,每次都要近三百人齐心协力地工作,他们拉起船锚,扯动风帆,还有拖船过来帮忙。
拖船就是挠桨船,在没有动力船之前,挠桨船的机动性很好,胜于风帆船。
大型的拖船有二十八对桨,每支桨由四个人划动不同于奥斯曼帝国,为东南军服务的桨手是有报酬的,雇佣的是当地人干活,而奥斯曼帝国全用奴隶作为桨手。
整整动用了四条大型拖船,船桨划动,拖船上连系战列舰的长缆绷得直直的,终于这条巨舰启动了。
它徐徐离开码头,岸上的人们纷纷冲着它欢呼个不停。
“帝国”号战列舰如一座山般地浮在海面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当然,中国人高兴无比,有这样的巨舰参战,我方胜利在望!
它也是此次作战的旗舰,舰上长官的配置非常牛b,舰长正是颜常武本人,他作为最高统帅亲自出任舰长,副舰长有二个,一个是刘国轩,另一个是施琅,还有参谋长戴维先生也在本舰上,而戴维先生本身也是个航海兼炮术高手,他也加入了指挥官的队伍中,参与排班执勤。
颜常武担任舰长不是他闲得无聊,而是这么好的一个“玩具”,不拿来玩玩,太可惜了!
在古代哪有什么娱乐,指挥一条巨型战列舰就是最好的娱乐!
此时他就在战列舰上的露天甲板上发号施令,把周围的官兵支使得团团转。
巨舰离港,驶入了阳光灿烂的地中海,看到自家的战列舰是如此的威武,再看到庞大的战列舰编队跟随行动,蔚为大观!
颜常武有此感怀:“如果银河帝国一开始就象我这样组建起庞大的歼星舰编队,早就征服银河系了!”
及舯部露天甲板、上层火炮甲板、中层火炮甲板和下层火炮甲板,最下层甲板和底舱构成,
“帝国”号战列舰装备了打磨十分精良的102门铁铸大炮,其组成和分布如下所列:
30门32磅炮布置在下层火炮甲板;
28门24磅炮布置在中层火炮甲板,比其它火炮甲板少了2门是因为它在两侧开设了登舰舱门;
30门18磅炮布置在上层火炮甲板;
12门12磅炮布置在艉楼,再有2门70磅短管炮布置在艏楼。
一级战列舰作为东南国海军的头等主力只使用了32磅炮而没有用更气派的42磅炮,大违东南军一昧地追求更粗、更大和更硬的风气,是“情到浓时情转薄”的体现。
32磅炮改进得很不错,这是一种长炮,口径比42磅炮略小,但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装填速度更快,还有一个好处是少一种口径,装运的炮弹少一种,就能减少后勤压力。
于是东南海军讲究了“平衡”,此外还在舰首增加了2门前所未有的70磅重型短炮,能在较近距离上对敌方战舰构成毁灭性打击。
70磅短炮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火炮类型。它的倍径接近于榴弹炮和臼炮,然而使用方法却是像加农炮一样平射。它只有单个炮耳,炮钮上带有圆环,炮口部位没有外扩,反而內缩。它的口
径巨大,甚至可以达到70磅,但是重量比同等口径的加农炮要轻很多。
即使是口径最大的70磅短炮,其重量也轻于口径远小于它的32磅加农炮。
虽然70磅短炮的炮身短、装药少,随之带来的是射程短、精度差,但是在海上这种缺陷并不明显。由于在风帆时代的海战中,200码这种很近的距离是正常的射程,70磅短炮的精度和射程
完全可以满足这种距离的作战需要,而且其发射的大口径炮弹又破坏力十足。
有了这么多的火炮,堪称武装到牙齿,舰上一次齐射,可发射半吨重的炮弹!
“帝国”号上共携带125吨弹丸和36吨火药。此外船上还携带了大量的燧发枪,人均枪支数过二,并可搭载数百名海军陆战队员,精擅枪枝射击和格斗,用来防御敌人登舰或者登上敌人的
舰船。
不仅如此,名义上102门火炮,真要是打起来时还有大量的1磅炮以及喷子、筒子,继续增加威力,我军的火力不足综合症还是很严重哦。
水线下甲板和底舱虽然没有大炮参战,但对于战列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两层空间承载着舰上的弹药、补给、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和压舱物,压舱用的铁块,淡水桶和各种盛放腌制食物的木桶则摆放在底舱。
食品储藏室、医务室、船工室、军官起居区、锚缆舱和火药室等重要设施则布置在水线下甲板,同时在这层甲板还安排有一条又矮又窄的木工专用通道,它的作用在战时如果水线以下的船壁受损时必须快速修补,木工就可以通过这条通道及时赶到出事地点并完成修补工作。
在风帆时代,没有鱼雷,没有爆破弹,水线下甲板的船壁被破坏的概率远远小于水面上船壁,因此一些重要设施被安排在这里是合情合理的。
风帆时代,战列舰威风凛凛,船员们过着富有“诗意”的生活?
至少对于高个子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于甲板层数较多,为了控制重心,“帝国”号战列舰甲板层高相对于双层炮甲板的三级战列舰来说要低一些,只要超过一米八的大个子,走在“帝国”号战列舰上的非露天甲板上一定会感觉到不适过矮的甲板层高会令大个子几乎无法直立行走,这是“帝国”号战列舰令人诟病之处。
辅助小艇对于一艘风帆时期的主力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装备,虽然“帝国”号战列舰的速度不错,但她转变半径大,很不灵活,因此小艇能派上大用场,“帝国”号战列舰携带了6艘大小不一的各类小艇,平时可以用作交通艇,在战时,这些小艇可以承担各种辅助作战任务,并在主舰发生危险时,可用来撤离舰上部分人员,但僧多粥少,得看人的运气了,希望本舰不会沦落到这一地步。
舰上官兵850人,是经过加强的,平时也顶多820人,拥有90门火炮的二级战列舰也有750人至800人,可见东南国的一级与二级战列舰之间的载员差距并不明显。
“帝国”号战列舰的制作无疑是精良的,在了解到建造、武备与结构后,这艘巨舰已经昂首登上了属于它的历史舞台!
……
想要启动这条大舰是不容易的事情,每次都要近三百人齐心协力地工作,他们拉起船锚,扯动风帆,还有拖船过来帮忙。
拖船就是挠桨船,在没有动力船之前,挠桨船的机动性很好,胜于风帆船。
大型的拖船有二十八对桨,每支桨由四个人划动不同于奥斯曼帝国,为东南军服务的桨手是有报酬的,雇佣的是当地人干活,而奥斯曼帝国全用奴隶作为桨手。
整整动用了四条大型拖船,船桨划动,拖船上连系战列舰的长缆绷得直直的,终于这条巨舰启动了。
它徐徐离开码头,岸上的人们纷纷冲着它欢呼个不停。
“帝国”号战列舰如一座山般地浮在海面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当然,中国人高兴无比,有这样的巨舰参战,我方胜利在望!
它也是此次作战的旗舰,舰上长官的配置非常牛b,舰长正是颜常武本人,他作为最高统帅亲自出任舰长,副舰长有二个,一个是刘国轩,另一个是施琅,还有参谋长戴维先生也在本舰上,而戴维先生本身也是个航海兼炮术高手,他也加入了指挥官的队伍中,参与排班执勤。
颜常武担任舰长不是他闲得无聊,而是这么好的一个“玩具”,不拿来玩玩,太可惜了!
在古代哪有什么娱乐,指挥一条巨型战列舰就是最好的娱乐!
此时他就在战列舰上的露天甲板上发号施令,把周围的官兵支使得团团转。
巨舰离港,驶入了阳光灿烂的地中海,看到自家的战列舰是如此的威武,再看到庞大的战列舰编队跟随行动,蔚为大观!
颜常武有此感怀:“如果银河帝国一开始就象我这样组建起庞大的歼星舰编队,早就征服银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