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水转大纺车
    刘嗣取来一个标准重量的瓷弹,上面用油漆写着个阿拉伯数字的2。
    刚刚挂弦的士兵吹响口哨,边上两个士兵取走木杆,刘嗣走到一旁的经纬仪边,用望远镜瞄准城下远处钉着的一根木桩:“前方一零三号区域,表尺一五二,高低加二,二号空心瓷弹,放!”
    弩炮的操控部位一边有一根横出的握把,就像自行车龙头。
    按照刘嗣指示瞄准后,士兵一捏右手龙头上一个刹车一样的装置,瓷弹嘭的一声被发射了出去。
    接下来又是一番操作,刘嗣再次说道:“前方一零三号区域,表尺一五四,高低加二,左三,二号空心瓷弹,放!”
    嘭!又是一枚瓷弹发射了出去。
    瓷弹从城上飞出去老远,狠狠砸到两百步之外的泥地上,竟然没有破,又弹了起来,连蹦带跳地飞出老远,这才停了下来。
    刘嗣用经纬仪观看了一会,将弩炮上的水平仪表盘和垂直标尺做了微调,这才正步来到苏油身前:“报告运判,我们正在调试弩炮,请指示!”
    这也是苏油的条令要求,屯田部队乡弓手们,经常在农人和士兵间进行身份切换,武器测试,当然自动转入战时条令,刘嗣如果不如此报告,将受到责罚。
    苏油很满意:“稍息,弩炮改进不小啊。”
    刘嗣说道:“是!报告运判,如今的弩炮,只需要携带弹簧和部分金属工件,抵达驻地后按照图纸加工木构件,装配完成调试后,即可投入使用!”
    苏油说道:“刚刚激发的时候,用了牵引装置,钢丝绳成功了?”
    刘嗣回答:“禀告运判,不是钢丝绳,是传动链!”
    苏油摇头赞叹道:“有你们的!我这几年为了进士功名,算是白瞎了。”
    刘嗣不好答话,只嘿嘿笑。
    苏油给了他一脚:“你笑个屁!少爷我一天到晚之乎者也的,不比你们费脑子?你们抓紧时间调试。城里那些耗子,现在都在面棚听乞第吹牛,这娃吹高兴了还要请客,你们只有这半天时间。”
    刘嗣立正:“是!少爷放心,几个小组都在城上,半日足够了!”
    苏油说道:“我再去老郭指挥那里看看。”
    弩兵的训练,在船坞之中进行,外人不得而知。
    鹤胫弩改动也挺大,底部持握部分变得更窄,弩臂变成了全钢片结构,两端用了小滑轮。
    滑轮是好东西,可以在同样的拉距下减小弓片变形位移距离,实现拉距最大化,这对提高弩箭的射程和初速度是很关键的。
    还能保护弓弦,控制弦的振动。
    肩柄也变窄了一些,更加符合人体工学。
    两边的拉杆,变成了圆环,这样拉起来更加合手。
    箭基本上还是老样子,不过不再是完全标准的三亭,箭尾明显收缩了一些,变得更小。
    三片尾羽中有一片被染成了红色,这片尾羽与箭上的弦槽垂直,弩手有了它的提醒,不会将箭矢摆错。
    箭矢总体长度,也短小了一点点。
    箭头还是圆锥子弹型,和以前几乎一样。
    但是没有改变,并不意味着没有进步,恰恰相反,苏油认为这是鹤胫弩设计中最大的进步。
    因为现在的箭头,是经过大量实验数据采集,结合精密计算,考虑了加工工艺和成本,最后重新确定下来的方案。而不是之前的拍脑门方案。
    也就是说,虽然样子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这次是经过精细的理工实验后得到的结果,这条探索之路上得到的经验,才是眉山理工最宝贵的财富。
    因此石富和张麒,为了这个没有什么变化的定型方案,同样得到了两枚发现者勋章。
    几年前,苏油开鹤胫弩还很费力,如今却能够轻松地拉开了。
    踏住踏脚环,弯腰手拉握环,一挺腰,弓弦刮过压机,传来机件悦耳的咔哒之声。
    很轻微,但是比起如今绝大多数弩的嘎吱嘎吱,令人非常愉悦。
    门环上的准星高度明显压低了很多,在保证箭尾通过的前提下,尽量贴近发射轨迹。
    连这些都考虑到了,苏油不由得对眉山理工的长足发展点了一个赞。
    一扣扳机,肩头传来一震,弩箭几乎飞出了一道直线,消失在了七十步外用稻草扎出的标靶之中。
    “好!”周围乡弓手大力捧场。
    苏油问郭隆:“郭指挥,箭羽够用吗?不能因为箭羽节省训练量啊。”
    郭隆说道:“禀告运判,训练用箭矢,尾羽用的干燥后涂胶的棕树叶子,训练强度是足够保证的!”
    苏油点了点头:“新兵的情况怎么样?”
    郭隆说道:“还行,训练了半个月,听从指令找标尺,六十步内准头基本能够保证。”
    苏油说道:“还得练,多练,即使是弩兵,越野能力和体能训练也不能放松。告诉他们,如果表现好,能立军功的话,可以比照控鹤军的待遇拿薪俸!”
    郭隆立正:“遵命!”
    有了军事力量的保证,苏油开始放手组织大生产。
    首先要处理的,便是那堆积如山的苎麻麻料。
    在后世元代出现的《农书》“农器图谱十四?利用门”与“农器图谱二十?苎麻门”中,详细地介绍了一种当时在四川出现的一种水力纺纱机——水转大纺车。
    这是一种相当完备的纺织机械,已经包括了所谓“发达的机器”所必备的三个部分——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
    其中发动机为水轮,和与水转碾磨的水轮完全一样。
    传动机构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传动锭子,二是传动纱框,用来完成加捻和卷绕纱条的工作。
    工作机与发动机之间的传动,则由导轮与皮弦等组成,已经可以做到“弦随轮转,众机皆动,上下相应,缓急相宜。”
    工具机就是加捻卷绕制纱的部分,由车架、锭子、导纱棒和纱框等构成。
    为了使各纱条在加捻卷绕过程中不致相互纠缠,水转大房车还在车架前面还装置了三十二枚小铁叉,用以“分勒绩条”,同时还可使纱条成型良好,作用与缲车上的横动导丝杆相同。
    而且,王祯所录的这个大纺车虽然是用于纺麻,但稍作修改,缩小尺寸,又可用来捻丝,所谓“又新置丝线纺车,一如上,但差小耳。”因而具有相当好的适应性。
    这种纺纱机在构造上非常卓越,因此博得了李约瑟的高度赞扬,认为它“足以使任何经济史家叹为观止”。
    所谓“大小车轮共一弦,一轮才动各相连。机随众欓方齐转,纑上长纴却自缠。可代女工兼倍省,要供布缕未征前……车纺工多日百斤,要凭水力捷如神。”
    一个工作日,可以纺出上百斤纱线!
    关于水转大纺车使用情况的记载,《农书》中提到:“中原麻苎之乡,凡临流处所多置之。”
    由于其效率太高,因此往往多户人家合用一车:“或众家绩多,乃集于车下,秤绩分纑,不劳可毕。”
    元人揭傒斯讲述都江堰的《蜀堰记》中曾记载,“今缘渠所置,碓磴纺绩之处,以千万数,四时流转而无穷。”
    沿着都江堰主渠设立的大型水利机械成千上万,其中除了加工粮食的“碓磴”,还有一部分则是加工丝麻“纺绩”。
    元代如此成熟的大规模应用,不会是凭空出现的,因此在苏油仔细搜求西南农业资料的时候,特别点名过这点,一位川西商人送来了一份珍贵的水力纺纱机的资料。
    可以八个纱锭同时加工,不过木制轴承和粗糙的麻绳传动,导致效率不高。
    但是有了这个机械基础,加上苏家已有的缫丝机,苏油组织理工小组在两者其上进行了大力改造,最后研发出的纺纱机,效率远远高于王祯《农书》的记录。
    首先改造的就是传动皮带,更换成传动链之后,就抵消了皮带打滑带来的功率损耗。
    这东西中国人张思训已经发明了快一百年了,估计是受了水龙骨车的启发。
    当然苏油领导的理工小组不可能还那么粗糙,和弩炮扳机的传动装置那样,非常接近现代自行车链条了。
    还有调节转速的装置,同步纱锭速度的装置,将飞轮和曲柄合二而一的曲柄轮装置,都被苏油一一加了上去。

章节目录


苏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二子从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子从周并收藏苏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