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来信
    高滔滔看着几案上中使摆上的国书和信件,终于下定决心,将信件取过。
    司马光大急:“太皇太后,此举辽皇大违礼制,设若其中有污毁之语,我大宋所受之辱,将无以复加!”
    “与其如此,不如奉还,尚不失国体。否则事有万一,两国交情不可弥复。”
    高滔滔说道:“司徒之言有理,现在是辽国求我们,不是我们求辽国,没听说过求人者会向被求者恶语相向的。”
    说完将信件拆开。
    司马光看着帘后高滔滔隐约的动作,不由得长叹一声。
    群臣屏息,便殿当中安静得一根针落地都能听闻,只有高滔滔翻看信件的纸张摩擦声。
    信件很长,好一阵子之后,才听高滔滔说道:“虽然是私信,但所议也尽皆公事,中使给大家也看看吧。”
    梁惟简将信件接过,恭恭敬敬送到司马光跟前。
    司马光接过信件,只看抬头就先松了一口气。
    信件开头是:“北朝皇帝弟耶律洪基,亲书字晤南朝太皇太后尊嫂懿案之前”。
    北朝皇帝亲书,敌体的确只能是南朝皇帝或者太皇太后,以弟自居,不为失礼。
    其后的内容更是让司马光大吃一惊,耶律洪基在信中首先向高滔滔致哀失子之痛,予以安慰,并且关心了新登基的南朝皇帝侄儿。
    之后对高滔滔垂帘听政,任用贤臣大加赞赏,认为大宋兴旺可期。
    接着回顾了近年来两国关系的重大进展,从两岛开榷市,大宋帮助辽国发行绢钞,促进贸易,在辽国遭遇洪、蝗、雪灾的时候,大宋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提供了粮食、医疗、人员方面的支持,辽国上下都表示莫大感激。
    之后耶律洪基又谈到了这次谈判的内容,认为的确是辽国大臣的建议有失偏颇,宋朝蜀国公关于国家根本问题的精辟论述,让他大受启发。
    任何一个国家,首先都要解决百姓吃不吃得饱的问题。
    蜀国公不以异国之别,对于大辽即将出现的国策偏差及时提出了纠正意见,让他看到了大宋贤臣的气度和胸襟。
    在会集臣下商议之后,辽国决定听从蜀国公的建议,将此次谈判目标,更改为向大宋求技术、求人才、求设备,帮助辽国全面提升水利基础水平,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对于宋国主持此次谈判的苏油和苏颂,耶律洪基予以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了国家的束缚,考虑的是天下人的安危,大宋有此等贤人,让他既仰慕又惭愧。
    希望大宋不要变更此次谈判的使节,因为他完全信任宋朝,信任蜀国公,认为他不仅会对大宋百姓负责,同样也会为辽国百姓负责。
    “是谓辅周天下之才”。
    看完信件,司马光知道高滔滔这一把赌赢了。
    能让辽朝皇帝心服口服,亲自写信致谢,这无疑是宋朝外交史上的一次巨大胜利。
    于是躬身道:“臣为太皇太后,为陛下贺。然此事决不可再,可于国书中准辽国之请,然亦需告知,国书往还,需依从制度。”
    高滔滔心中已经充满了胜利的兴奋之情:“学士是老成之言,自当依允,那就这样办理吧。”
    说完又道:“司徒。”
    苏油赶紧躬身:“臣在。”
    高滔滔笑道:“难得你的建议连辽皇都看重,那就由你继续与辽国使臣商议。”
    苏油再次躬身:“是。不过我估计辽国在这方面经验很少,因此此次谈判将以我们的意见为主。有几件大事,需要先行定议。”
    高滔滔心情很愉快,这是一次任由大宋主导的谈判:“说说看。”
    苏油说道:“要兴水利,勘察与测量为先期必行,臣会先与辽国商议关于水利考察区域的问题。”
    “臣之宗兄,还有晁补之,在军机处辽国厅备有大量资料,以臣计较,此次开发,两国都最能接受的地区,只能在辽国大定、辽阳、黄龙三府之间。”
    “那一带土地平旷,土壤肥沃,有滦河、潢河、辽河三条干河。”
    “其中潢河是辽河上游,这两条河流因为水利工程年久废弃,导致水患频繁。但是基础尚存,一旦恢复,可望成为丰饶之地。”
    “还有一片区域也非常适合发展农耕,就是黄龙府以上长春洲周围方圆千里的草泽,那里是辽国另一条大河混同江上游广大的水系。”
    “但是那里是辽国核心地带,他们也不傻,不会让我们的勘测队伍进去。臣估计,辽人多半会同意我们勘测大定、辽阳、黄龙三府之间,然后通过向我们学习水利技术,最后自己开发核心地区。”
    “不管如何,这是辽国从游牧到农耕的重大国策转型。”
    “但是这样的转型,不一定能够成功。”
    “通过与阻卜、白鞑两部的交往,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辽国西北的国政,我要请太皇太后、陛下、朝中大臣,对辽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就是这个国家经济结构非常脆弱,部族之间矛盾尖锐。”
    “鞑靼人几乎年年叛乱,阻卜白鞑两部,辽人因为屠灭不绝,只好颁布了禁铁令。”
    “然而他们,现在可以从包图获取铁料。”
    “东面的女直部也一直在壮大,投靠辽国的黄龙女直,被完颜女直打得节节败退。”
    “如今完颜女直吞并了北部铁郦和南部白头山,势力大增,已经完全突破了辽国的封锁,可以直接抵达鸭渌江口,与两岛进行贸易。”
    “辽国是大宋的敌人,当他们强大的时候,他们就是一头喂不饱的饿狼,我们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覆灭这个强大的敌人做准备,这一点,希望我朝举国上下,至少在两制以上官员当中,形成统一的认识。”
    “因此现在的和平,只是一时的平静,辽人国力衰弱之后,必将迎来鞑靼人和女直人无穷无尽的叛乱。”
    “到时候就是我大宋收复幽云,甚至取得辽东精华之地的最好机会,辽国大乱已有征象,我朝必须在其乱起之前,做足准备。”
    “如今天下方才取得短暂的太平,大宋国力正在升腾,离我朝从太祖开始奋斗至今的远大目标,已经逼离到了最近,但真实距离,依旧很远。”
    “要达成那一步目标,需要大决心、大魄力、大努力、大牺牲,需要君臣同心,上下一体,共同朝着那个目标迈进。”
    “臣今日所为,臣并不感到骄傲,得到辽皇的称赞,臣甚至觉得可耻。”
    “因为这虽然是对辽国最轻松的一次商谈,但是本质终究没变,依旧是让步,无力的让步。”
    “这是耻辱,臣请太皇太后、陛下一定要牢记今天,同时也请太皇太后和陛下放心,不久的将来,大宋一定能将百年来所遭受的耻辱,一一讨还。”
    如今的苏油,已经成为了思想成熟,手段老练的政治家。可以在各种角色之间自由地转换。
    在平民百姓中,他是调皮捣蛋,诙谐幽默的有趣邻居。
    在下属面前,他是善于征求意见,统一思想,带着大家走向成功,然后推功分蛋糕的和蔼上司。
    在学者面前,他是虚心求教,相互讨论启发,兼收并蓄,不高崖岸的求道者。
    在蛮夷面前,他是公平公正,不用异样眼光看待他们,能够听取合理诉求,又有能力阻止不合理挑衅,带去正义和光明的上师。
    在朝堂之上,他是不掺杂个人感情与得失计较,平心静气,以缜密思维分析利弊,提供方案,尽量做到和衷共济,让大家都比较满意的良臣。
    虽然历仕二十多年来,苏油亲手覆灭了数个邦国,数十万人因他变成了累累尸骨,但是因其有一套自融自洽的思想体系,让他“仁性天生”的名声不但没有因此消失,反而越发彰显。
    真的很没天理,但是所有人都以为理所当然。

章节目录


苏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二子从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子从周并收藏苏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