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普通的“蟒蛇”军用手枪,市场上的售价为55美元,给战争部的价格是65美元。
战争部采购武器都是以“千”为单位,但因为战争部有特殊要求,所以价格上要比普通武器更贵一些。
当然了,这个更贵的理由只存在于书面上,实际上骏马武器公司之所以卖给战争部的武器更贵,是因为骏马武器公司要给战争部回扣,平均每支手枪,骏马武器公司给战争部的那些将军们的回扣就达15美元之多。
即使是实际价格是50美元,骏马武器公司仍有钱可赚,“蟒蛇”军用手枪刚刚出现的时候,平均成本大约为30美元左右,现在成本已经降到25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仍将会进一步下降,而给战争部的价格却会越来越高,所以无论怎么算,骏马武器公司都有钱赚。
包括贝尔纳普和谢尔曼在内,李牧一共给了四位将军承诺,等贝尔纳普和谢尔曼他们退休之后,都可以到骏马武器公司工作。
贝尔纳普他们名义上的职位是顾问,实际上就是游说团,虽然退役了,但贝尔纳普他们的人脉还在,军方的制度和政府不同,贝尔纳普的继任者是由贝尔纳普推荐的,所以未来的战争部长肯定是贝尔纳普一手提拔起来的,到时候骏马武器公司仍然会是美国·军方首选的武器供应商。
“说到武器,你们对弹仓式步枪的评价怎么样?”李牧关心新武器的测试情况,如果能得到前线战士的喜爱,那骏马武器公司肯定会赢得竞标,哪怕骏马武器公司的价格高于恩菲尔德也不会影响到结果。
就在两个月前,骏马武器公司给骑兵第一师以测试名义送去了一批弹仓式步枪,这是骏马武器公司的最新产品,虽然骏马武器公司在美国国内已经没有了对手,但李牧还想开拓国际军火市场,所以不断地推陈出新是必要的,这样骏马武器公司才能保持技术上的领先。
“还不错,射程和威力上虽然小了点,但精度更高,火力持续性更好,士兵同样数量情况下,使用弹仓式步枪的士兵们会爆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我们有一个测试,即使是最熟练的士兵,在使用单发装填步枪的前提下,每三秒才能发射一发子弹,而使用弹仓步枪的士兵,每两秒就能发射一发子弹,所以我已经给战争部打了报告,要求为骑兵第一师更换武器,点名了就要你们春田生产的弹仓式步枪。”提起新式步枪,威尔也是眉飞色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人对待武器的感情非常深厚,威尔也是一样。
骏马武器公司还有威尔的股份呢,虽然进过数次稀释,威尔手中的股份已经不多,但每年仍可以带给威尔数十万美元的收益,威尔很看重这笔钱,因为这是威尔自己投资赚来的,这已经成了威尔的得意之作,每次喝多了,总要和人大肆吹嘘一番。
既然自己就是老板,所以威尔帮起忙来也是不遗余力,恩菲尔德的步枪性能威尔根本没兴趣测试,很早之前威尔就放话,如果战争部从恩菲尔德采购步枪,那么骑兵第一师宁愿继续使用以前的武器。
其实骑兵第一师现在的武器装备就很不错,关键是大规模使用了自动武器,“暴雨”通用机枪的诞生,把转管机枪彻底扫进了故纸堆,骑兵第一师现在七千多人,装备了近百挺“暴雨”通用机枪,这个火力密度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机枪的作用仍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当时的英法军队,一个师装备的自动武器是个位数,一直到英法联军在索姆河战役期间一天之内损失了六万人,机枪的作用才真正展示出来。
到第一世界大战结束时,英法军队每个师装备的自动武器数量已经超过三百。
火力密度可谓是令人发指。
这个例子没办法拿美国举例,因为当时的美国,根本就没有常备陆军,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欧洲派出了近百万兵力,这些人手无寸铁前往欧洲大陆,使用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提供的武器。
当然了,当时的美国人还不够财大气粗,所以战争结束后,美国人把英国人和法国人支援的武器全都带走,一直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全然没有在伊拉克战场上的豪绰。
“知道你出了不少力,放心好了,今年的分红上浮五个点——”李牧大方,现在已经是年底,马上就要过圣诞节,骏马集团的分红也差不多要支付了。
其实有资格从骏马集团拿分红的人并不多,威尔和布雷斯塔是骏马武器公司最早的股东,j·p·摩根在圣地亚哥投资公司有股份,再没有其他人的份,倒是李牧能收到不少分红,比如和洛克菲勒合伙的美孚石油,比如和卡内基合伙的钢铁厂,又比如和埃布尔合伙的科尔宾里姆航运公司。
元旦之后,科尔宾里姆航运公司就将分拆为科尔宾航运公司和里姆航运公司,这应该是李牧最后一次从埃布尔手中拿分红。
这个要求是埃布尔提出来的,科尔宾里姆航运公司泾渭分明,埃布尔负责欧洲航线,李牧负责远东航线,埃布尔的欧洲航线一直都在赚钱,而李牧的远东航线则是一直都在赔钱,所以埃布尔早有分拆科尔宾里姆航运公司的意思,恰好“威士忌酒集团案”爆发后,李牧也想和埃布尔保持一点距离,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元旦过后,两人就将分道扬镳。
其实在这个时候选择和埃布尔保持距离,很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不过埃布尔并不在意,因为李牧把特立尼达岛上的沥青生意留给了埃布尔,以后埃布尔仍然能以成本价从特立尼达岛上的得到沥青,而且李牧向埃布尔承诺,李牧绝对不会做欧洲的沥青生意,算是为埃布尔留出了充足的利润。
这个做法就很聪明,即使是格兰特也挑不出毛病,只要有了李牧的这个承诺,就算格兰特下了台,埃布尔一家依然可以生活的很滋润。
埃布尔是格兰特的妹夫,所以格兰特很清楚埃布尔的为人,这家伙仗着格兰特的总统身份得罪了不少人,纽约就有一帮人因为当初炒作黄金恨透了埃布尔,等到格兰特下台后,如果没有格兰特的庇护,埃布尔一家人要是想平平安安大概是不大容易。
有了稳定的收入就不一样,有李牧的这个承诺,埃布尔算是有了一份独门生意,口袋里有了钱,天下之大,不管哪里都大可去得,没有了格兰特的庇护,大不了躲开自己的仇人也就是了。
阿瑟确实是有心想做事,新闻发布会转天,独立百年展览会组委会大门口就竖起了一个公告栏,上面详细列出了独立百年展览会成立之后的所有资金往来。
骏马集团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为骏马集团无偿帮助独立百年展览会建设主展馆,要知道在组委会原本的预算中,主展馆的建设费用超过五十万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当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即使是最看不惯骏马集团的人,也不得不要对骏马集团竖个大拇指。
当然了,这是因为霍勒斯·格里利不在现场的原因。
就在昨天晚上,骑兵第一师军方配合纽约警察局查封了《纽约论坛报》,理由是《论坛报》的报道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虽然名义上说对《论坛报》的处理意见是限期整改,但谁都知道,这个“限期”搞不好就是永远。
作为《纽约论坛报》的创始人,虽然现在《纽约论坛报》已经不属于霍勒斯·格里利,但在军警查封《纽约论坛报》的时候,霍勒斯·格里利还是忍不住和军警发生了冲突。
这一下不得了,如果现场只有纽约警察,那么没准警察们还能顾及几分香火情,但现场还有刚从蒙大拿回到纽约的军人,这帮人如狼似虎,身上的硝烟似乎还没有散去,结果霍勒斯·格里利刚刚发飙,两名军人上去就是一枪托,然后霍勒斯·格里利就被关进了纽约警察局的拘留所。
谁都知道格洛丽亚的父亲就是骑兵第一师师长威尔,昨天新闻发布会现场发生的冲突很多人都看在眼里,不过估计他们没想到,格洛丽亚的报复会来的如此之快,来的如此猛烈。
所以当今天格洛丽亚出现的时候,很多同行们再看格洛丽亚的眼神就和以前不一样,以前他们看格洛丽亚,最多就是欣赏,但现在又多了几分敬畏,联想到经常跟在格洛丽亚身边的那几名大汉,这下谁都知道格洛丽亚惹不得。
还好还好,有人依旧对格洛丽亚很热情,那就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泰勒·帕尔默,看到格洛丽亚的时候,泰勒·帕尔默马上上去打招呼,看这样子,估计比见到《纽约时报》的总编还要殷勤。
权力确实是个好东西。
战争部采购武器都是以“千”为单位,但因为战争部有特殊要求,所以价格上要比普通武器更贵一些。
当然了,这个更贵的理由只存在于书面上,实际上骏马武器公司之所以卖给战争部的武器更贵,是因为骏马武器公司要给战争部回扣,平均每支手枪,骏马武器公司给战争部的那些将军们的回扣就达15美元之多。
即使是实际价格是50美元,骏马武器公司仍有钱可赚,“蟒蛇”军用手枪刚刚出现的时候,平均成本大约为30美元左右,现在成本已经降到25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仍将会进一步下降,而给战争部的价格却会越来越高,所以无论怎么算,骏马武器公司都有钱赚。
包括贝尔纳普和谢尔曼在内,李牧一共给了四位将军承诺,等贝尔纳普和谢尔曼他们退休之后,都可以到骏马武器公司工作。
贝尔纳普他们名义上的职位是顾问,实际上就是游说团,虽然退役了,但贝尔纳普他们的人脉还在,军方的制度和政府不同,贝尔纳普的继任者是由贝尔纳普推荐的,所以未来的战争部长肯定是贝尔纳普一手提拔起来的,到时候骏马武器公司仍然会是美国·军方首选的武器供应商。
“说到武器,你们对弹仓式步枪的评价怎么样?”李牧关心新武器的测试情况,如果能得到前线战士的喜爱,那骏马武器公司肯定会赢得竞标,哪怕骏马武器公司的价格高于恩菲尔德也不会影响到结果。
就在两个月前,骏马武器公司给骑兵第一师以测试名义送去了一批弹仓式步枪,这是骏马武器公司的最新产品,虽然骏马武器公司在美国国内已经没有了对手,但李牧还想开拓国际军火市场,所以不断地推陈出新是必要的,这样骏马武器公司才能保持技术上的领先。
“还不错,射程和威力上虽然小了点,但精度更高,火力持续性更好,士兵同样数量情况下,使用弹仓式步枪的士兵们会爆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我们有一个测试,即使是最熟练的士兵,在使用单发装填步枪的前提下,每三秒才能发射一发子弹,而使用弹仓步枪的士兵,每两秒就能发射一发子弹,所以我已经给战争部打了报告,要求为骑兵第一师更换武器,点名了就要你们春田生产的弹仓式步枪。”提起新式步枪,威尔也是眉飞色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军人对待武器的感情非常深厚,威尔也是一样。
骏马武器公司还有威尔的股份呢,虽然进过数次稀释,威尔手中的股份已经不多,但每年仍可以带给威尔数十万美元的收益,威尔很看重这笔钱,因为这是威尔自己投资赚来的,这已经成了威尔的得意之作,每次喝多了,总要和人大肆吹嘘一番。
既然自己就是老板,所以威尔帮起忙来也是不遗余力,恩菲尔德的步枪性能威尔根本没兴趣测试,很早之前威尔就放话,如果战争部从恩菲尔德采购步枪,那么骑兵第一师宁愿继续使用以前的武器。
其实骑兵第一师现在的武器装备就很不错,关键是大规模使用了自动武器,“暴雨”通用机枪的诞生,把转管机枪彻底扫进了故纸堆,骑兵第一师现在七千多人,装备了近百挺“暴雨”通用机枪,这个火力密度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机枪的作用仍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当时的英法军队,一个师装备的自动武器是个位数,一直到英法联军在索姆河战役期间一天之内损失了六万人,机枪的作用才真正展示出来。
到第一世界大战结束时,英法军队每个师装备的自动武器数量已经超过三百。
火力密度可谓是令人发指。
这个例子没办法拿美国举例,因为当时的美国,根本就没有常备陆军,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欧洲派出了近百万兵力,这些人手无寸铁前往欧洲大陆,使用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提供的武器。
当然了,当时的美国人还不够财大气粗,所以战争结束后,美国人把英国人和法国人支援的武器全都带走,一直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全然没有在伊拉克战场上的豪绰。
“知道你出了不少力,放心好了,今年的分红上浮五个点——”李牧大方,现在已经是年底,马上就要过圣诞节,骏马集团的分红也差不多要支付了。
其实有资格从骏马集团拿分红的人并不多,威尔和布雷斯塔是骏马武器公司最早的股东,j·p·摩根在圣地亚哥投资公司有股份,再没有其他人的份,倒是李牧能收到不少分红,比如和洛克菲勒合伙的美孚石油,比如和卡内基合伙的钢铁厂,又比如和埃布尔合伙的科尔宾里姆航运公司。
元旦之后,科尔宾里姆航运公司就将分拆为科尔宾航运公司和里姆航运公司,这应该是李牧最后一次从埃布尔手中拿分红。
这个要求是埃布尔提出来的,科尔宾里姆航运公司泾渭分明,埃布尔负责欧洲航线,李牧负责远东航线,埃布尔的欧洲航线一直都在赚钱,而李牧的远东航线则是一直都在赔钱,所以埃布尔早有分拆科尔宾里姆航运公司的意思,恰好“威士忌酒集团案”爆发后,李牧也想和埃布尔保持一点距离,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元旦过后,两人就将分道扬镳。
其实在这个时候选择和埃布尔保持距离,很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不过埃布尔并不在意,因为李牧把特立尼达岛上的沥青生意留给了埃布尔,以后埃布尔仍然能以成本价从特立尼达岛上的得到沥青,而且李牧向埃布尔承诺,李牧绝对不会做欧洲的沥青生意,算是为埃布尔留出了充足的利润。
这个做法就很聪明,即使是格兰特也挑不出毛病,只要有了李牧的这个承诺,就算格兰特下了台,埃布尔一家依然可以生活的很滋润。
埃布尔是格兰特的妹夫,所以格兰特很清楚埃布尔的为人,这家伙仗着格兰特的总统身份得罪了不少人,纽约就有一帮人因为当初炒作黄金恨透了埃布尔,等到格兰特下台后,如果没有格兰特的庇护,埃布尔一家人要是想平平安安大概是不大容易。
有了稳定的收入就不一样,有李牧的这个承诺,埃布尔算是有了一份独门生意,口袋里有了钱,天下之大,不管哪里都大可去得,没有了格兰特的庇护,大不了躲开自己的仇人也就是了。
阿瑟确实是有心想做事,新闻发布会转天,独立百年展览会组委会大门口就竖起了一个公告栏,上面详细列出了独立百年展览会成立之后的所有资金往来。
骏马集团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为骏马集团无偿帮助独立百年展览会建设主展馆,要知道在组委会原本的预算中,主展馆的建设费用超过五十万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当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即使是最看不惯骏马集团的人,也不得不要对骏马集团竖个大拇指。
当然了,这是因为霍勒斯·格里利不在现场的原因。
就在昨天晚上,骑兵第一师军方配合纽约警察局查封了《纽约论坛报》,理由是《论坛报》的报道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虽然名义上说对《论坛报》的处理意见是限期整改,但谁都知道,这个“限期”搞不好就是永远。
作为《纽约论坛报》的创始人,虽然现在《纽约论坛报》已经不属于霍勒斯·格里利,但在军警查封《纽约论坛报》的时候,霍勒斯·格里利还是忍不住和军警发生了冲突。
这一下不得了,如果现场只有纽约警察,那么没准警察们还能顾及几分香火情,但现场还有刚从蒙大拿回到纽约的军人,这帮人如狼似虎,身上的硝烟似乎还没有散去,结果霍勒斯·格里利刚刚发飙,两名军人上去就是一枪托,然后霍勒斯·格里利就被关进了纽约警察局的拘留所。
谁都知道格洛丽亚的父亲就是骑兵第一师师长威尔,昨天新闻发布会现场发生的冲突很多人都看在眼里,不过估计他们没想到,格洛丽亚的报复会来的如此之快,来的如此猛烈。
所以当今天格洛丽亚出现的时候,很多同行们再看格洛丽亚的眼神就和以前不一样,以前他们看格洛丽亚,最多就是欣赏,但现在又多了几分敬畏,联想到经常跟在格洛丽亚身边的那几名大汉,这下谁都知道格洛丽亚惹不得。
还好还好,有人依旧对格洛丽亚很热情,那就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泰勒·帕尔默,看到格洛丽亚的时候,泰勒·帕尔默马上上去打招呼,看这样子,估计比见到《纽约时报》的总编还要殷勤。
权力确实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