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球炮弹和石弹的密度相差接近三倍,所以,使用等重的铁球炮弹的话,口径也要缩小到原先的1.4多分之一。
而炮弹材质的改变,也会影响到火药装填量的改变。贸然增加装药量的话,容易导致炸膛。因此,马林才没敢轻易更改炮弹材料。何况,还是容易出问题的铜炮。而且,以这个年代其他国家船只的结构强度,50磅重的石弹也够用了。
而且,如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话,混凝土炮弹的强度可能会超过一般的石弹,用来砸船,也是非常耐造的。此外,它的加工难度还很低……
要知道,将石头加工成为几磅重的石球,和加工成50磅重的大石球,难度可是成几何倍地增加。想要储备一批50磅重的石球,光是加工难度,就十分惊人。
但如果改成用水泥的浇筑法,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就算在混凝土炮弹内部填充一批铁丝,其成本,也比将天然的大石头打磨加工成50磅重的石球炮弹简单多了。而且,成本也更低。毕竟,这个年代拉制铁丝虽然因为是人工制造的原因,成本相对较高,但也总比将一块重达上百磅的巨石块运到石匠铺,并打磨成石球的成本要低廉很多。而且,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还比天然石头的强度要更强大……
事实上,马林不但改进了蜥怪炮的炮弹制造方法,还打算改进蜥怪炮的制造工艺。它打算用低碳钢取代铜,来铸造蜥怪炮这种短身管的臼炮。无法,因为成本尔……
要知道,铸造一门蜥怪炮,竟然需要7000磅的青铜,成本何其高昂?20门蜥怪炮,就相当于要14万磅青铜!
而按照这个年代欧洲的铜价来算,这相当于需要接近一万磅的白银!折算成金币,总价也要9.9万枚金币!
但这只是材料费,而实际上,火炮的价格往往是材料费的翻番。也就是说,采购这20门蜥怪炮,马林就至少要花费19.8万金币,接近20万金币!
所以,财大气粗如马林,也不能一下买太多的蜥怪炮,只能先买20门。
接下来,就是国内铸炮厂的工匠们研究如何用低碳钢来铸造蜥怪炮了。如果使用钢铁铸造这种炮的话,成本会降低几十倍。到时候,一旦研制成功,马林打算给每艘250级武装商船的船首都配备一门蜥怪炮。当几十艘武装商船一起开炮,就算准头不咋地,只要有一两发砸中对手,也能让对方船只完蛋……
另外就是,马林想通过蜥怪炮的铸造,增加北海国铸炮工匠的铸造大口径火炮的经验,为研发佩克桑炮增加经验储备。
为此,马林打算高薪从威尼斯挖来几名擅长铸造蜥怪炮的工匠,专门为北海国铸造蜥怪炮。到时候,马林会安排北海国最好的铸炮工匠跟他们学习,以便受到启发。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没准受到这铸炮过程的影响,能启发他们研发佩克桑炮的思维……
……
不过,受到这次事情的影响,马林又有了新的海军建设思维——它也打算给海军增加一批加莱船……
也不对,严格来说,马林是打算给海军增加一批类似加莱船的帆桨船,作为海军的重要补充。
虽然马林不知道加莱船在历史上辉煌的战绩,但从加莱船的结构特点和武备情况,他也能想象得出这种战船的优越性。
只不过,加莱船实际上是在原本的威尼斯桨帆船的基础上做出的微小的改动。严格来说,这还是桨帆船,并不太适合大西洋和北海地区的海况。
实际上,马林的判断完全正确。别看加莱船在风小的海况下厉害无比,可问题在于,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上,风小的时候很少,大部分时候还是有利于英格兰风帆战舰的。所以,一年中大部分时候,法国人的加莱船只能龟缩在军港内,等待风小的天气的到来,非常被动。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法国舰队早就反过来压制住英国舰队,抢夺到海权了。
马林虽不知道这段历史,却也有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想要让蜥怪炮发挥出更好的战斗力,必须有机动力更好的船只。
为此,马林决定派人单独研制出一种更加适合大西洋和北海海况的帆桨船。其中,其风帆布置会成为最重要的部分。至于船桨,则更像是在风帆船上添加上去的。
也就是说,它的设计思维和加莱船是颠倒过来的——加莱船是以桨帆船为基础,增强一下风帆的作用。
而马林要设计的帆桨船,则是倒过来——它是以风帆战船为母本,进行添加船桨位的改进。
从本质上来讲,加莱船其实还是桨帆船,只不过是进行了风帆的改进;而马林要求设计的帆桨船,本质却是风帆船,只是添加了船桨位……
别看字面上两者区别不大,可实际区别还是很大的。加莱船终究是桨帆船的改进,在风力较大的海况下,机动力终究还是不足的。
而马林下令研制的帆桨船,本质上还是风帆船。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是不受到太大影响的,更适合大西洋和北海上使用。同样,也有利于在英吉利海峡上的使用。
在未来,马林是要吞并英格兰的。到时候,北海国舰队将会直接面对法国人的加莱船。所以,研发一种能够克制对方的战船,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怕是在风力小的天气,也要能够比法国的加莱船要强大……
……
此外,马林对毕杜思提出的游斗战术非常感兴趣。这简直就是后世海战的思想——用火炮解决问题,拒绝接舷战。
事实上,北海国的海军也是这个思路。比如,北海国的主力战舰上就安装了很多的火炮,准备用火力彻底解决对手。
但问题在于,侧舷炮齐射的话,成本太高了。一场海战打下来,每艘战舰光是火药的消耗,都是起码好几吨的。
比如英格兰著名的风帆战舰“胜利号”,每次出战,光是火药就需要储备35吨,炮弹更是需要储备120吨。一场大海战打下来,不说这些火药和炮弹全部耗光,但消耗过半还是会有的。
这种消耗规模,就算是马林,也感觉到很吃力了。要知道,后世英国佬能这么可劲地开火,和其强大的国力是分不开的。当“胜利号”等风帆战列舰服役的时候,英国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阶段,国家实力强劲,远不是现在单靠种田的马林可以相比的。
一个工业国,自然有底气可劲地消耗火药和铁球炮弹。可马林现在还是个种田大王,偶尔大量消耗一下火药和铁球炮弹可以,老这么搞,也是吃不消的。
所以,学习法国人的做法,弄点类似加莱船的帆桨船,装备蜥怪炮,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
别看蜥怪炮口径很大,火药耗费也大。可问题是,一艘战舰上只装备一门蜥怪炮,就算蜥怪炮不住开火,单靠一门火炮,火药的消耗也是有限的。但是,战果却是足够好的。这个年代各国的战船还没加厚,一旦被50磅的石弹砸中,沉没的概率很高……
所以,从经济实用的角度来讲,使用装备蜥怪炮的帆桨船,是最划算的!
当然,这不代表马林会放弃大炮巨舰的海军建设思路。因为,那才是未来的主流。而使用蜥怪炮的帆桨船,严格来说,只是钻这个时代的空子。趁着别的国家的战船还没加厚,占一波便宜而已。
等到其他国家反应过来,造船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历史上,英式盖伦船就是这么出现的——纯粹是被法国加莱船给虐的逼出来的办法……
也就是说,这种战船和战术,也只能趁着别的国家还没来得及将船体加厚加固时,才能横行一时。等到人家都反应过来,这种船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为此,马林不打算太过折腾。他直接下令造船大工匠们,以250级武装商船为母本,进行改造,增加船桨位,加厚侧舷,并在船首部位加装一门蜥怪炮……
用已经成熟的船型进行改装,会缩短很多时间。一旦改装成功,就能很快投入使用。
马林打算——先增加20艘改装的帆桨船,使得北海国主战舰队的规模扩大到60艘的规模。这样一来,未来北海国的主战力量就变成了20艘500吨级战舰,20艘250级武装商船,以及20艘使用蜥怪炮的改装过的250级帆桨船……
这样的海军规模,也许在18世纪以后算不上什么。可是,在这个年代,却是不折不扣的强大海上力量了。尤其是那20艘装备了蜥怪炮的250改的帆桨船,20门蜥怪炮一起发威的话,加上那20艘战舰上也有蜥怪炮……40门发射50磅钢筋混凝土炮弹的大口径火炮,绝对能把没有准备的敌人打得稀里哗啦……
而炮弹材质的改变,也会影响到火药装填量的改变。贸然增加装药量的话,容易导致炸膛。因此,马林才没敢轻易更改炮弹材料。何况,还是容易出问题的铜炮。而且,以这个年代其他国家船只的结构强度,50磅重的石弹也够用了。
而且,如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话,混凝土炮弹的强度可能会超过一般的石弹,用来砸船,也是非常耐造的。此外,它的加工难度还很低……
要知道,将石头加工成为几磅重的石球,和加工成50磅重的大石球,难度可是成几何倍地增加。想要储备一批50磅重的石球,光是加工难度,就十分惊人。
但如果改成用水泥的浇筑法,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就算在混凝土炮弹内部填充一批铁丝,其成本,也比将天然的大石头打磨加工成50磅重的石球炮弹简单多了。而且,成本也更低。毕竟,这个年代拉制铁丝虽然因为是人工制造的原因,成本相对较高,但也总比将一块重达上百磅的巨石块运到石匠铺,并打磨成石球的成本要低廉很多。而且,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还比天然石头的强度要更强大……
事实上,马林不但改进了蜥怪炮的炮弹制造方法,还打算改进蜥怪炮的制造工艺。它打算用低碳钢取代铜,来铸造蜥怪炮这种短身管的臼炮。无法,因为成本尔……
要知道,铸造一门蜥怪炮,竟然需要7000磅的青铜,成本何其高昂?20门蜥怪炮,就相当于要14万磅青铜!
而按照这个年代欧洲的铜价来算,这相当于需要接近一万磅的白银!折算成金币,总价也要9.9万枚金币!
但这只是材料费,而实际上,火炮的价格往往是材料费的翻番。也就是说,采购这20门蜥怪炮,马林就至少要花费19.8万金币,接近20万金币!
所以,财大气粗如马林,也不能一下买太多的蜥怪炮,只能先买20门。
接下来,就是国内铸炮厂的工匠们研究如何用低碳钢来铸造蜥怪炮了。如果使用钢铁铸造这种炮的话,成本会降低几十倍。到时候,一旦研制成功,马林打算给每艘250级武装商船的船首都配备一门蜥怪炮。当几十艘武装商船一起开炮,就算准头不咋地,只要有一两发砸中对手,也能让对方船只完蛋……
另外就是,马林想通过蜥怪炮的铸造,增加北海国铸炮工匠的铸造大口径火炮的经验,为研发佩克桑炮增加经验储备。
为此,马林打算高薪从威尼斯挖来几名擅长铸造蜥怪炮的工匠,专门为北海国铸造蜥怪炮。到时候,马林会安排北海国最好的铸炮工匠跟他们学习,以便受到启发。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没准受到这铸炮过程的影响,能启发他们研发佩克桑炮的思维……
……
不过,受到这次事情的影响,马林又有了新的海军建设思维——它也打算给海军增加一批加莱船……
也不对,严格来说,马林是打算给海军增加一批类似加莱船的帆桨船,作为海军的重要补充。
虽然马林不知道加莱船在历史上辉煌的战绩,但从加莱船的结构特点和武备情况,他也能想象得出这种战船的优越性。
只不过,加莱船实际上是在原本的威尼斯桨帆船的基础上做出的微小的改动。严格来说,这还是桨帆船,并不太适合大西洋和北海地区的海况。
实际上,马林的判断完全正确。别看加莱船在风小的海况下厉害无比,可问题在于,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上,风小的时候很少,大部分时候还是有利于英格兰风帆战舰的。所以,一年中大部分时候,法国人的加莱船只能龟缩在军港内,等待风小的天气的到来,非常被动。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法国舰队早就反过来压制住英国舰队,抢夺到海权了。
马林虽不知道这段历史,却也有自己的判断。他认为,想要让蜥怪炮发挥出更好的战斗力,必须有机动力更好的船只。
为此,马林决定派人单独研制出一种更加适合大西洋和北海海况的帆桨船。其中,其风帆布置会成为最重要的部分。至于船桨,则更像是在风帆船上添加上去的。
也就是说,它的设计思维和加莱船是颠倒过来的——加莱船是以桨帆船为基础,增强一下风帆的作用。
而马林要设计的帆桨船,则是倒过来——它是以风帆战船为母本,进行添加船桨位的改进。
从本质上来讲,加莱船其实还是桨帆船,只不过是进行了风帆的改进;而马林要求设计的帆桨船,本质却是风帆船,只是添加了船桨位……
别看字面上两者区别不大,可实际区别还是很大的。加莱船终究是桨帆船的改进,在风力较大的海况下,机动力终究还是不足的。
而马林下令研制的帆桨船,本质上还是风帆船。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是不受到太大影响的,更适合大西洋和北海上使用。同样,也有利于在英吉利海峡上的使用。
在未来,马林是要吞并英格兰的。到时候,北海国舰队将会直接面对法国人的加莱船。所以,研发一种能够克制对方的战船,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怕是在风力小的天气,也要能够比法国的加莱船要强大……
……
此外,马林对毕杜思提出的游斗战术非常感兴趣。这简直就是后世海战的思想——用火炮解决问题,拒绝接舷战。
事实上,北海国的海军也是这个思路。比如,北海国的主力战舰上就安装了很多的火炮,准备用火力彻底解决对手。
但问题在于,侧舷炮齐射的话,成本太高了。一场海战打下来,每艘战舰光是火药的消耗,都是起码好几吨的。
比如英格兰著名的风帆战舰“胜利号”,每次出战,光是火药就需要储备35吨,炮弹更是需要储备120吨。一场大海战打下来,不说这些火药和炮弹全部耗光,但消耗过半还是会有的。
这种消耗规模,就算是马林,也感觉到很吃力了。要知道,后世英国佬能这么可劲地开火,和其强大的国力是分不开的。当“胜利号”等风帆战列舰服役的时候,英国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阶段,国家实力强劲,远不是现在单靠种田的马林可以相比的。
一个工业国,自然有底气可劲地消耗火药和铁球炮弹。可马林现在还是个种田大王,偶尔大量消耗一下火药和铁球炮弹可以,老这么搞,也是吃不消的。
所以,学习法国人的做法,弄点类似加莱船的帆桨船,装备蜥怪炮,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
别看蜥怪炮口径很大,火药耗费也大。可问题是,一艘战舰上只装备一门蜥怪炮,就算蜥怪炮不住开火,单靠一门火炮,火药的消耗也是有限的。但是,战果却是足够好的。这个年代各国的战船还没加厚,一旦被50磅的石弹砸中,沉没的概率很高……
所以,从经济实用的角度来讲,使用装备蜥怪炮的帆桨船,是最划算的!
当然,这不代表马林会放弃大炮巨舰的海军建设思路。因为,那才是未来的主流。而使用蜥怪炮的帆桨船,严格来说,只是钻这个时代的空子。趁着别的国家的战船还没加厚,占一波便宜而已。
等到其他国家反应过来,造船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历史上,英式盖伦船就是这么出现的——纯粹是被法国加莱船给虐的逼出来的办法……
也就是说,这种战船和战术,也只能趁着别的国家还没来得及将船体加厚加固时,才能横行一时。等到人家都反应过来,这种船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为此,马林不打算太过折腾。他直接下令造船大工匠们,以250级武装商船为母本,进行改造,增加船桨位,加厚侧舷,并在船首部位加装一门蜥怪炮……
用已经成熟的船型进行改装,会缩短很多时间。一旦改装成功,就能很快投入使用。
马林打算——先增加20艘改装的帆桨船,使得北海国主战舰队的规模扩大到60艘的规模。这样一来,未来北海国的主战力量就变成了20艘500吨级战舰,20艘250级武装商船,以及20艘使用蜥怪炮的改装过的250级帆桨船……
这样的海军规模,也许在18世纪以后算不上什么。可是,在这个年代,却是不折不扣的强大海上力量了。尤其是那20艘装备了蜥怪炮的250改的帆桨船,20门蜥怪炮一起发威的话,加上那20艘战舰上也有蜥怪炮……40门发射50磅钢筋混凝土炮弹的大口径火炮,绝对能把没有准备的敌人打得稀里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