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苦难的行军(六)
1695年7月1日,希洪城,晴。一支扛着第三纵队大旗的规模庞大的梅斯蒂索人移民队伍刚刚抵达,生活在这里的大量东岸“口袋商人”们立刻行动了起来。
所谓的“口袋商人”,其实是从口袋船演变过来的。口袋船指的是跟在大群渔船后面提供补给、销售商品同时收购他们渔获的船只,这种船只的存在,极大方便了广大出海捕鱼的渔民,同时自己也通过这种转口贸易小赚一笔,可谓是双赢。
口袋商人们销售的商品五花八们,除了东岸政府垄断的军事物资之外,他们可以提供包括从食品到药品、从劳动工具到建筑材料之类的千余种商品,种类之丰富,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而他们从移民们手里收购的东西也同样五花八门,粮食、皮革、兽脂、药材、金块、羊毛甚至是黑人奴隶,只要你能提供,且有一定价值,那么他们都会进行估价收购,有效解决了移民行军过程中的经济问题。
希洪城是由著名的移民领袖何塞·莫雷诺建立的,以他妻子的祖籍命名,位置就在后世林伯伯河北岸、津巴布韦的拜特布里奇城附近。而在南面,还有一座卢戈城(位于后世托霍延杜城附近),则是以莫雷诺本人的祖籍命名的。
卢戈城现在已经移交给了东岸政府,希洪城则还没有移交。按照计划,得在1695年底,粮食收获并处理完毕后,才会完整得交由东岸政府来控制,以确保北上移民队伍的经济能力。再往北,就是津巴布韦高原了,莫雷诺团队的行军路线可不是很好走,他们需完整地穿过整个高原,最后抵达赞比西河流域,整段路程可能超过一千公里,因此需要事先集聚足够的“能量”,不然怕是不好走。
当然东岸政府也没指望光靠移民队伍自己积攒家当,事实上大部分的物资还是得靠东岸政府提供的援助。由于南非及新华夏岛政府的告状,本土财政部的老爷们不得不加大拨款力度,援助的总金额已经从1692年的60万元提高到了80万元(包含物资折算),河中、义成及新华夏岛三方应承担的50万元钱物也到位了33万元,虽然距离150万的总额还是缩水了不少,但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你不能指望官僚们真的信守承诺,让别人拿出钱来给你用总是很肉痛的。
东岸政府发放的援助,目前主要是分五笔,即第一到第五纵队瓜分这些援助。每个纵队12万人,拿到20万元出头的钱物,虽然仍然不太足够,但紧巴巴过日子,把钱拿来买武器弹药和劳动工具,却也勉强可以混下去了。希洪城是何塞·莫雷诺的第一纵队建立的,而在其西边,另一支由首领豪尔赫·马丁内斯率领的队伍,也正沿着沙谢河(津巴布韦与博茨瓦纳的界河)前进,打算前往后世赞比亚一带,第三纵队因为前阵子经历了一场疫病,人员大减,今天刚刚抵达希洪城,有传言说东岸政府将撤换其首领,并责令其与随后赶来的其他移民队伍重组,恢复战斗力。
何塞·莫雷诺冷眼旁观着第三纵队的悲惨遭遇,心里面颇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他的队伍现在已经扩充到了一万多人,管理团队也日趋熟练,各项物资的储存也都不错,势头看起来非常不错,他的地位也非常稳固。可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北边的高原上生活着多少黑人,文明水平如何,存在不存在有组织的王国,这些都是未知之数。何塞·莫雷诺可还没自大到,自己一率队伍北上,就能大杀四方,一帆风顺,最后成功抵达目的地,建立万世不朽的工业。年轻时他或许会这么想,但在经历了社会的风风雨雨之后,他已经没那么天真了!
辽阔的津巴布韦高原,不知道暗藏着多少危机。或许一次不经意的迷路,就可能导致他们队伍的覆灭。或许一次大规模的疫病蔓延,甚至是一次普通的山洪暴发,都能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更别说,当地还有无数虎视眈眈的黑人了,那些人有铁制兵器,这一点莫雷诺早已知晓,他们并不是毫无还手能力的,特别是在他们非常熟悉地形的情况下。
第三纵队的凄惨下场,何塞·莫雷诺实在不想经历。他现在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手底下管着一万多人,可以对他们生杀予夺,日常的吃喝用度甚至比得上以前利马的一些贵族们,这是小军官出身的莫雷诺所从没想到过的。
但这一切其实都是不稳的!一旦队伍出现问题,受到重大损失的话,随队的东岸官员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向上级打报告申请撤换首领,那样对自己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偏偏那些些家伙还不怎么好收买,只有一个年级稍大的收受了自己的贿赂,同时也很满意自己派过去服侍他的侍女。只是,光搞定一个人还不够啊!那个家伙一看就是年级比较大,且没了上升途径的人,在东岸顾问团里排名也达不到前列,撑死了只能给自己提供一些消息罢了,根本没法做主。
所以,他还是得想想其他办法!联络其他纵队首领是大忌,莫雷诺还没那么脑残,但引一些奥援却是可以的,比如来自东岸的投资者。何塞听与自己想熟的那位东岸情报总局官员透露,马拉维那边的第五纵队首领马虎,就和一家名为非洲湖区公司(非历史上引进阿萨姆茶树的非洲湖区公司,而是本时空东岸人成立的)的企业关系良好。那家企业很明显想去当地发展木油树、茶树的种植产业,双方甚至已经在谈投资了,虽然马虎看起来还没彻底站稳脚跟。另外,小道消息传闻,新华夏铁路公司也有意租借莫桑比克一个港口,然后修建一条通往马拉维湖的铁路,帮助当地解决交通瓶颈,运输更多的特产出来。不过那位情报官员说,此乃无稽之谈,新华夏铁路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修建岛上的铁路,在那边饱和之前,不太可能到非洲大陆上折腾,除非有极大的利益诱惑。
但不管怎样,第五纵队那边看样子是搞得风生水起了。不过那边距离目的地较近,又有赞比西河这等大河帮忙运输一些物资,虽然不能全程通航,但也解决很大难题。更别说,其中至少一半的路程是可以由葡萄牙人提供补给及休息场所的,算是在安全区内行军,岛屿八旗又是多年东征西讨的军户,上下级等级森林,组织度非常高,武器装备又都是现成的,自然无往而不利了。但他们这边就要难上许多了,最初大家甚至互不认识,里面平民的比例很高,一路上也没什么补给,甚至要靠自己种田放牧解决部分给养,能办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是自己非常努力了。何塞·莫雷诺想着,应该趁着北上的机会,好好淬炼一下手底下这帮人,让他们更加凝聚、精炼,同时正式建立独属于自己的军官团,以前围在自己身边的人也该甄别一下了,只会溜须拍马的慢慢疏远掉,有能力的就加深联系,总之现在正是创业的艰难时期,一切还是以才能为重!
这次北上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在年底粮食收获以后。届时,正在光辉城休整兼种地的第四纵队——这是一支大部队,足足有一万八千名岛屿八旗部众,装备精良,纪律也相对严明——也将赶过来,兵分两路进入津巴布韦高原,讨伐当地的黑人部落。
那些黑人,东岸宪兵也先期刺探了一下,发现当地其实是有黑人文明存在的。他们以贸易商人的身份为掩护,发现了一座建立在高地上的城市。那座城市规模不小,全部由石头砌成,居高临下,构筑坚固。城墙最高的地方超过九米,最后的地方超过四米,里面有崇拜不知名神祇的圣坛。城墙上有圆锥形的塔楼,可以远远望见远方的来人。城墙整体线条非常整齐,少数地方还用花岗岩砌成一定的角度以做装饰,这显示了当地人较高的筑城工艺水准。
城内的建筑也是石质的,尤其是宗教场所,其通道、壁龛、入口、平台什么的都是用花岗岩艰辛开凿、堆砌而成,许多建筑物上都有鸟状的徽记和滑石雕物。城内生活着不少炼金师,他们可以冶炼黄金、铁和铜,会加工铁制兵器,或许是当年马塔帕王国尚未衰弱分裂衰落时通过与阿拉伯、波斯和印度商人交流得到的技术吧。
据说东岸人已经与莫桑比克的葡萄牙人谈过,并雇佣了一些考古学家、猎人和商人,这些都是熟悉一百多年前还十分强盛的统治着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北部的马塔帕王国(现在葡萄牙人的打击下,已退化成部落联盟)旧事的人,应该会对此番北上津巴布韦高原有所助益。
希望一切都顺利吧!何塞·莫雷诺如此想着。
所谓的“口袋商人”,其实是从口袋船演变过来的。口袋船指的是跟在大群渔船后面提供补给、销售商品同时收购他们渔获的船只,这种船只的存在,极大方便了广大出海捕鱼的渔民,同时自己也通过这种转口贸易小赚一笔,可谓是双赢。
口袋商人们销售的商品五花八们,除了东岸政府垄断的军事物资之外,他们可以提供包括从食品到药品、从劳动工具到建筑材料之类的千余种商品,种类之丰富,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而他们从移民们手里收购的东西也同样五花八门,粮食、皮革、兽脂、药材、金块、羊毛甚至是黑人奴隶,只要你能提供,且有一定价值,那么他们都会进行估价收购,有效解决了移民行军过程中的经济问题。
希洪城是由著名的移民领袖何塞·莫雷诺建立的,以他妻子的祖籍命名,位置就在后世林伯伯河北岸、津巴布韦的拜特布里奇城附近。而在南面,还有一座卢戈城(位于后世托霍延杜城附近),则是以莫雷诺本人的祖籍命名的。
卢戈城现在已经移交给了东岸政府,希洪城则还没有移交。按照计划,得在1695年底,粮食收获并处理完毕后,才会完整得交由东岸政府来控制,以确保北上移民队伍的经济能力。再往北,就是津巴布韦高原了,莫雷诺团队的行军路线可不是很好走,他们需完整地穿过整个高原,最后抵达赞比西河流域,整段路程可能超过一千公里,因此需要事先集聚足够的“能量”,不然怕是不好走。
当然东岸政府也没指望光靠移民队伍自己积攒家当,事实上大部分的物资还是得靠东岸政府提供的援助。由于南非及新华夏岛政府的告状,本土财政部的老爷们不得不加大拨款力度,援助的总金额已经从1692年的60万元提高到了80万元(包含物资折算),河中、义成及新华夏岛三方应承担的50万元钱物也到位了33万元,虽然距离150万的总额还是缩水了不少,但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你不能指望官僚们真的信守承诺,让别人拿出钱来给你用总是很肉痛的。
东岸政府发放的援助,目前主要是分五笔,即第一到第五纵队瓜分这些援助。每个纵队12万人,拿到20万元出头的钱物,虽然仍然不太足够,但紧巴巴过日子,把钱拿来买武器弹药和劳动工具,却也勉强可以混下去了。希洪城是何塞·莫雷诺的第一纵队建立的,而在其西边,另一支由首领豪尔赫·马丁内斯率领的队伍,也正沿着沙谢河(津巴布韦与博茨瓦纳的界河)前进,打算前往后世赞比亚一带,第三纵队因为前阵子经历了一场疫病,人员大减,今天刚刚抵达希洪城,有传言说东岸政府将撤换其首领,并责令其与随后赶来的其他移民队伍重组,恢复战斗力。
何塞·莫雷诺冷眼旁观着第三纵队的悲惨遭遇,心里面颇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他的队伍现在已经扩充到了一万多人,管理团队也日趋熟练,各项物资的储存也都不错,势头看起来非常不错,他的地位也非常稳固。可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北边的高原上生活着多少黑人,文明水平如何,存在不存在有组织的王国,这些都是未知之数。何塞·莫雷诺可还没自大到,自己一率队伍北上,就能大杀四方,一帆风顺,最后成功抵达目的地,建立万世不朽的工业。年轻时他或许会这么想,但在经历了社会的风风雨雨之后,他已经没那么天真了!
辽阔的津巴布韦高原,不知道暗藏着多少危机。或许一次不经意的迷路,就可能导致他们队伍的覆灭。或许一次大规模的疫病蔓延,甚至是一次普通的山洪暴发,都能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更别说,当地还有无数虎视眈眈的黑人了,那些人有铁制兵器,这一点莫雷诺早已知晓,他们并不是毫无还手能力的,特别是在他们非常熟悉地形的情况下。
第三纵队的凄惨下场,何塞·莫雷诺实在不想经历。他现在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手底下管着一万多人,可以对他们生杀予夺,日常的吃喝用度甚至比得上以前利马的一些贵族们,这是小军官出身的莫雷诺所从没想到过的。
但这一切其实都是不稳的!一旦队伍出现问题,受到重大损失的话,随队的东岸官员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向上级打报告申请撤换首领,那样对自己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偏偏那些些家伙还不怎么好收买,只有一个年级稍大的收受了自己的贿赂,同时也很满意自己派过去服侍他的侍女。只是,光搞定一个人还不够啊!那个家伙一看就是年级比较大,且没了上升途径的人,在东岸顾问团里排名也达不到前列,撑死了只能给自己提供一些消息罢了,根本没法做主。
所以,他还是得想想其他办法!联络其他纵队首领是大忌,莫雷诺还没那么脑残,但引一些奥援却是可以的,比如来自东岸的投资者。何塞听与自己想熟的那位东岸情报总局官员透露,马拉维那边的第五纵队首领马虎,就和一家名为非洲湖区公司(非历史上引进阿萨姆茶树的非洲湖区公司,而是本时空东岸人成立的)的企业关系良好。那家企业很明显想去当地发展木油树、茶树的种植产业,双方甚至已经在谈投资了,虽然马虎看起来还没彻底站稳脚跟。另外,小道消息传闻,新华夏铁路公司也有意租借莫桑比克一个港口,然后修建一条通往马拉维湖的铁路,帮助当地解决交通瓶颈,运输更多的特产出来。不过那位情报官员说,此乃无稽之谈,新华夏铁路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修建岛上的铁路,在那边饱和之前,不太可能到非洲大陆上折腾,除非有极大的利益诱惑。
但不管怎样,第五纵队那边看样子是搞得风生水起了。不过那边距离目的地较近,又有赞比西河这等大河帮忙运输一些物资,虽然不能全程通航,但也解决很大难题。更别说,其中至少一半的路程是可以由葡萄牙人提供补给及休息场所的,算是在安全区内行军,岛屿八旗又是多年东征西讨的军户,上下级等级森林,组织度非常高,武器装备又都是现成的,自然无往而不利了。但他们这边就要难上许多了,最初大家甚至互不认识,里面平民的比例很高,一路上也没什么补给,甚至要靠自己种田放牧解决部分给养,能办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是自己非常努力了。何塞·莫雷诺想着,应该趁着北上的机会,好好淬炼一下手底下这帮人,让他们更加凝聚、精炼,同时正式建立独属于自己的军官团,以前围在自己身边的人也该甄别一下了,只会溜须拍马的慢慢疏远掉,有能力的就加深联系,总之现在正是创业的艰难时期,一切还是以才能为重!
这次北上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在年底粮食收获以后。届时,正在光辉城休整兼种地的第四纵队——这是一支大部队,足足有一万八千名岛屿八旗部众,装备精良,纪律也相对严明——也将赶过来,兵分两路进入津巴布韦高原,讨伐当地的黑人部落。
那些黑人,东岸宪兵也先期刺探了一下,发现当地其实是有黑人文明存在的。他们以贸易商人的身份为掩护,发现了一座建立在高地上的城市。那座城市规模不小,全部由石头砌成,居高临下,构筑坚固。城墙最高的地方超过九米,最后的地方超过四米,里面有崇拜不知名神祇的圣坛。城墙上有圆锥形的塔楼,可以远远望见远方的来人。城墙整体线条非常整齐,少数地方还用花岗岩砌成一定的角度以做装饰,这显示了当地人较高的筑城工艺水准。
城内的建筑也是石质的,尤其是宗教场所,其通道、壁龛、入口、平台什么的都是用花岗岩艰辛开凿、堆砌而成,许多建筑物上都有鸟状的徽记和滑石雕物。城内生活着不少炼金师,他们可以冶炼黄金、铁和铜,会加工铁制兵器,或许是当年马塔帕王国尚未衰弱分裂衰落时通过与阿拉伯、波斯和印度商人交流得到的技术吧。
据说东岸人已经与莫桑比克的葡萄牙人谈过,并雇佣了一些考古学家、猎人和商人,这些都是熟悉一百多年前还十分强盛的统治着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北部的马塔帕王国(现在葡萄牙人的打击下,已退化成部落联盟)旧事的人,应该会对此番北上津巴布韦高原有所助益。
希望一切都顺利吧!何塞·莫雷诺如此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