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汴梁”号
1692年10月18日,青岛港,大鱼河海军造船厂新厂区。
一条巨大的龙骨已经铺设到位,大群来自大鱼河厂的技术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最后的整修。这条龙骨是钢制龙骨,因为长度惊人的缘故,其并没有如同其他钢铁龙骨那样在黑山工业公司内锻造,而是由改公司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抵达大鱼河厂,然后利用这里的既有设备进行熔铸、锻打,然后铺设到船坞内。
大鱼河海军造船厂的设备还是比较先进的。其位于青岛港的新厂区内有自己的熔炼炉,可以铸造船用龙骨。而为了提高龙骨的强度,他们还特别从黑山工业公司紧急订购了最新型号的“打铁工”系列水压机,用于对铸造好的龙骨进行锻压成型,可谓是花了血本。
好在交通部也知道大鱼河厂任务的重要性。他们拨出了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大鱼河厂在全国范围内采购包括水压机、高精度机床等在内的各类设备。海军也不落人后,他们的军费开支固然紧张,但在本财年初就已经准备好了20万元资金,一股脑儿投给了大鱼河厂。不过这却不是白投的,而是作为“汴梁”号铁甲舰的先期建造经费,相当于是还没正式开工建造的时候就打过去的预付款,也可以算是一种变相的支持了。
是的,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大鱼河厂船台上建造着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传闻已久的“汴梁”号铁甲舰,一艘吨位接近4000吨的大家伙。单从吨位上来讲,这艘战舰就可以吊打世界各国的一众小战舰,毕竟即便在此时的英格兰、法国和西班牙,他们也才刚刚开始研究如何生产2000吨以上的大型战舰,而且还为船材苦恼,不得不去新大陆想办法。
3000吨以内,基本上已经是木船的极限了,再大的话就有两重以上的困难。其一是自然界很难找到那种通体直透、强度合适的木材,即便找到了,长度可能也不够,造不了太大的木船。其二是结构强度的问题,这个更无解,毕竟木材的强度天生不能和钢铁比,大船在海里航行时,各部分所受到的力非常大,强度不行的话,船只结构很容易受到巨大的破坏,甚至在恶劣天气里当场散架。
这两个困难,基本上就注定了2000多吨的排水量就是木船的极限了。再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维修费用过高),还不如用钢铁呢!东岸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即便他们早就有技术建造2500吨3000吨的大木船,却也没有去尝试。他们宁愿建造1000多吨的中型木船,这种大小的船在木材资源极为丰富的东岸是最经济合理的,船只按上蒸汽动力系统的话,操作人员也下降几成,基本上是各大船舶运输企业最喜欢的型制。
不过,随着交通部海上运输指导思想的改变,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东岸造船界领受了新任务,那就是建造更大吨位的船只,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海上运输。其实不光是交通部,就连执委会诸公都有了类似的指示,执委会主席邵耀光更是一年内三次视察几大国营船厂,要求他们不要想着躺在功劳簿上吃饭,将小船“造到天荒地老”,而是要加快大船的研发速度,并尽快将其投入实用之中。
没办法,几大船长虽然卖了一部分股份给私人,但到底还是国家控股,最后只能拨出资金进行研制。大鱼河海军造船厂作为老牌国营船厂,其任务还要更重一些,因为其主要负责“汴梁”级铁甲战舰的研制任务,这其中的技术含量可相当不小。船壳、装甲、船用机械设备、火炮炮塔等等,每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无章可循,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东岸人目前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以上等巴西苏木作为船壳的方针。这种木材硬度高、柔韧性强,一直是海军战列舰的首选船材,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大鱼河厂建造“汴梁”号之前就已经收集了大量此类船材,并对其进行优中选优,以确保质量可靠。
装甲是“汴梁”号的重中之重。按照海军的要求,重要部位装备了铁甲的“汴梁”号要有抵近射击敌军炮台的能力,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要知道,在海上与敌舰对轰是一回事,抵近与炮台对轰又是另一回事。军舰限于吨位、大小、机动性和射速等因素,火炮威力不可能无限制变大,但炮台就不一样了!因为其是固定在陆地上的,只要敌人愿意且能克服成本、技术等因素的话,其火炮威力可以变得很大,大到足以一炮就给予在海面上航行的敌方军舰以重创!
海军提出这种要求,简直就是不给人活路嘛!舰炮抵近轰击,摧毁敌人的炮台和防御工事,然后呢?方便陆军登陆吗?拜托,咱们国家陆军数量有限,而且大概率不会劳师远征,你搞这么高的标准是干嘛?无奈海军的人就是不松口,不愿降低标准,官司打到最后,上头居然还是支持了海军,让大鱼河厂的干部职工们很是受伤。
最后没有办法,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大鱼河厂紧急联系了青岛港炮台,然后派人拆了数门威力巨大的海防重炮过来,到陆地上做实验,一块块铁甲试过去,看破坏力如何!为此,铁岭重工联合体的工程师也常驻船厂,将一块块锻造好的铁甲安装到特制的试验台上,然后按照1000米、500米、300米、200米等不同距离接受海防重炮的实心铁蛋轰击,看看铁甲到底能不能够达到要求。
最初试验的结果非常糟糕。远距离的话还好,铁甲没有太过明显的损坏,但到了近距离时,问题就很多了!不但铁甲经常断裂、崩飞,就连铁甲后面的柚木衬垫也经常损坏,船体结构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急得铁岭重工联合体的工程师嘴上都起了几个泡。
他们不断将最新的糟糕试验结果用电报发回厂里。厂里为此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多次抽调骨干技术人员,研究新的高强度铁甲的配方及制造工艺,随后又将紧急生产出来的铁甲用火车拉到青岛港,重复上一次的试验。
这样的试验,无疑是极为耗费经费的!但没办法,现在这已上升到政治任务了,不但海军的人盯着,就连执委会诸公也时常过问,搞得铁岭重工联合体停了其他许多项目,集中精力研发高强度的军用铁甲。
上个月的时候,铁岭重工联合体生产出来的最新铁甲终于承受住了24磅舰炮在300米外的多次直射轰击。海军的人虽然仍有些不满意,但他们也明白,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大家都尽力了,再强行要求更高级的铁甲,不但研发费用要严重超支,这技术上也存在巨大的难关——材料学,从来都不是什么可以一蹴而就的学科,它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因此他们勉强接受了这种被称为“48号铁甲”(意为生产的第48批军用铁甲)可以被运用在“汴梁”号铁甲舰上。
与铁岭重工联合体类似,复杂战舰蒸汽动力部分的黑山工业公司也一度被拖得焦头烂额。他们为“汴梁”号特别研发的“大力水手22型”蒸汽机被海军直接否决,理由是热效率不够高,耗煤太厉害。海军的军代表直接就说了,黑山工业公司设计“不用心”,“汴梁”号铁甲舰因为是双层船壳,且大量运用了钢铁(包括军用铁甲、炮塔等)等因素,船体自重很大,因此燃煤仓不会太大。如果蒸汽机热效率不够高,耗煤太厉害的话,这对船只的续航力是一个挑战。
不得不说,海军的人说得有道理。这些年来,他们生产的各类船用蒸汽机动力是足够了,但这多是简单粗放的马力堆砌,热效率其实还有提高的余地。没办法,黑山工业公司的老总直接拍板,放弃原先的设计方案,重新为“汴梁”号设计一款专用的蒸汽动力系统,就是他们后来推出的“蛟龙1型”蒸汽推进系统。
这款全新的动力系统目前已经设计完成,实物正在黑山工业公司的车间内紧张制造着。一俟制造完毕,他们就会将其先安装到一艘行将退役的大型货船上,并邀请海军的军代表一起上船评估其性能。毋庸置疑,新事物刚出来时肯定会遇到种种麻烦,“蛟龙1型”的试制也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方向对了,后面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如果说铁岭重工联合体和黑山工业公司遇到了大麻烦的话,那么手里握有大量技术储备的北方兵工厂的日子就要好过上一些了。“汴梁”号铁甲舰上的火炮系统是他们负责的,按照要求,“汴梁”号不会装备太多的火炮,但其被装甲炮台重重保护着的舰炮却必须能发射锥形炮弹,以给敌舰制造更大的麻烦。
这个要求对北方兵工厂来说不是问题。他们早就研制出了这种射程较远、精度很高的舰炮,并且完美地通过了海军的验收。甚至于,他们还更进一步,研发出了一种装备了碰炸引信的炮弹。当这种炮弹落在敌舰甲板上时会直接爆炸,进而剧烈破坏其船体结构,让敌方军舰迅速失去战斗力。海军的人对此非常感兴趣,目前已经专门拨付了资金过来,要求他们对其进行改进,提高威力、降低成本,以备日后大规模使用。
参与“汴梁”号铁甲舰设计、生产的还有其他许多单位,如现代特种船舶厂、平安煤钢联合体、大鱼河兵工厂、东岸精密仪器公司等等,几乎每一家都领受了一项或多项技术的研发任务。可以这么说,“汴梁”号铁甲舰的研制生产,是东岸重工业企业全员参与的一场大型科技攻关活动,不管这艘战舰未来是什么样,至少这对东岸工业技术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
虽然研发经费比起最初而言肯定会大大超支了,但比起技术的进步而言,这似乎又算不了什么了。毕竟,军用技术里面的很多,一旦被验证可靠、成熟,然后再想办法把成本降下来的话,未来都是可以转到民用上的。对于这一点,执委会诸公当然是一清二楚的。而这,似乎也是他们对于“汴梁”号铁甲舰所涉及的各类技术研发经费秒速批准的最主要原因所在!
一条巨大的龙骨已经铺设到位,大群来自大鱼河厂的技术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最后的整修。这条龙骨是钢制龙骨,因为长度惊人的缘故,其并没有如同其他钢铁龙骨那样在黑山工业公司内锻造,而是由改公司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抵达大鱼河厂,然后利用这里的既有设备进行熔铸、锻打,然后铺设到船坞内。
大鱼河海军造船厂的设备还是比较先进的。其位于青岛港的新厂区内有自己的熔炼炉,可以铸造船用龙骨。而为了提高龙骨的强度,他们还特别从黑山工业公司紧急订购了最新型号的“打铁工”系列水压机,用于对铸造好的龙骨进行锻压成型,可谓是花了血本。
好在交通部也知道大鱼河厂任务的重要性。他们拨出了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大鱼河厂在全国范围内采购包括水压机、高精度机床等在内的各类设备。海军也不落人后,他们的军费开支固然紧张,但在本财年初就已经准备好了20万元资金,一股脑儿投给了大鱼河厂。不过这却不是白投的,而是作为“汴梁”号铁甲舰的先期建造经费,相当于是还没正式开工建造的时候就打过去的预付款,也可以算是一种变相的支持了。
是的,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大鱼河厂船台上建造着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传闻已久的“汴梁”号铁甲舰,一艘吨位接近4000吨的大家伙。单从吨位上来讲,这艘战舰就可以吊打世界各国的一众小战舰,毕竟即便在此时的英格兰、法国和西班牙,他们也才刚刚开始研究如何生产2000吨以上的大型战舰,而且还为船材苦恼,不得不去新大陆想办法。
3000吨以内,基本上已经是木船的极限了,再大的话就有两重以上的困难。其一是自然界很难找到那种通体直透、强度合适的木材,即便找到了,长度可能也不够,造不了太大的木船。其二是结构强度的问题,这个更无解,毕竟木材的强度天生不能和钢铁比,大船在海里航行时,各部分所受到的力非常大,强度不行的话,船只结构很容易受到巨大的破坏,甚至在恶劣天气里当场散架。
这两个困难,基本上就注定了2000多吨的排水量就是木船的极限了。再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维修费用过高),还不如用钢铁呢!东岸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即便他们早就有技术建造2500吨3000吨的大木船,却也没有去尝试。他们宁愿建造1000多吨的中型木船,这种大小的船在木材资源极为丰富的东岸是最经济合理的,船只按上蒸汽动力系统的话,操作人员也下降几成,基本上是各大船舶运输企业最喜欢的型制。
不过,随着交通部海上运输指导思想的改变,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东岸造船界领受了新任务,那就是建造更大吨位的船只,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海上运输。其实不光是交通部,就连执委会诸公都有了类似的指示,执委会主席邵耀光更是一年内三次视察几大国营船厂,要求他们不要想着躺在功劳簿上吃饭,将小船“造到天荒地老”,而是要加快大船的研发速度,并尽快将其投入实用之中。
没办法,几大船长虽然卖了一部分股份给私人,但到底还是国家控股,最后只能拨出资金进行研制。大鱼河海军造船厂作为老牌国营船厂,其任务还要更重一些,因为其主要负责“汴梁”级铁甲战舰的研制任务,这其中的技术含量可相当不小。船壳、装甲、船用机械设备、火炮炮塔等等,每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无章可循,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东岸人目前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以上等巴西苏木作为船壳的方针。这种木材硬度高、柔韧性强,一直是海军战列舰的首选船材,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大鱼河厂建造“汴梁”号之前就已经收集了大量此类船材,并对其进行优中选优,以确保质量可靠。
装甲是“汴梁”号的重中之重。按照海军的要求,重要部位装备了铁甲的“汴梁”号要有抵近射击敌军炮台的能力,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要知道,在海上与敌舰对轰是一回事,抵近与炮台对轰又是另一回事。军舰限于吨位、大小、机动性和射速等因素,火炮威力不可能无限制变大,但炮台就不一样了!因为其是固定在陆地上的,只要敌人愿意且能克服成本、技术等因素的话,其火炮威力可以变得很大,大到足以一炮就给予在海面上航行的敌方军舰以重创!
海军提出这种要求,简直就是不给人活路嘛!舰炮抵近轰击,摧毁敌人的炮台和防御工事,然后呢?方便陆军登陆吗?拜托,咱们国家陆军数量有限,而且大概率不会劳师远征,你搞这么高的标准是干嘛?无奈海军的人就是不松口,不愿降低标准,官司打到最后,上头居然还是支持了海军,让大鱼河厂的干部职工们很是受伤。
最后没有办法,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大鱼河厂紧急联系了青岛港炮台,然后派人拆了数门威力巨大的海防重炮过来,到陆地上做实验,一块块铁甲试过去,看破坏力如何!为此,铁岭重工联合体的工程师也常驻船厂,将一块块锻造好的铁甲安装到特制的试验台上,然后按照1000米、500米、300米、200米等不同距离接受海防重炮的实心铁蛋轰击,看看铁甲到底能不能够达到要求。
最初试验的结果非常糟糕。远距离的话还好,铁甲没有太过明显的损坏,但到了近距离时,问题就很多了!不但铁甲经常断裂、崩飞,就连铁甲后面的柚木衬垫也经常损坏,船体结构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急得铁岭重工联合体的工程师嘴上都起了几个泡。
他们不断将最新的糟糕试验结果用电报发回厂里。厂里为此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多次抽调骨干技术人员,研究新的高强度铁甲的配方及制造工艺,随后又将紧急生产出来的铁甲用火车拉到青岛港,重复上一次的试验。
这样的试验,无疑是极为耗费经费的!但没办法,现在这已上升到政治任务了,不但海军的人盯着,就连执委会诸公也时常过问,搞得铁岭重工联合体停了其他许多项目,集中精力研发高强度的军用铁甲。
上个月的时候,铁岭重工联合体生产出来的最新铁甲终于承受住了24磅舰炮在300米外的多次直射轰击。海军的人虽然仍有些不满意,但他们也明白,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大家都尽力了,再强行要求更高级的铁甲,不但研发费用要严重超支,这技术上也存在巨大的难关——材料学,从来都不是什么可以一蹴而就的学科,它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因此他们勉强接受了这种被称为“48号铁甲”(意为生产的第48批军用铁甲)可以被运用在“汴梁”号铁甲舰上。
与铁岭重工联合体类似,复杂战舰蒸汽动力部分的黑山工业公司也一度被拖得焦头烂额。他们为“汴梁”号特别研发的“大力水手22型”蒸汽机被海军直接否决,理由是热效率不够高,耗煤太厉害。海军的军代表直接就说了,黑山工业公司设计“不用心”,“汴梁”号铁甲舰因为是双层船壳,且大量运用了钢铁(包括军用铁甲、炮塔等)等因素,船体自重很大,因此燃煤仓不会太大。如果蒸汽机热效率不够高,耗煤太厉害的话,这对船只的续航力是一个挑战。
不得不说,海军的人说得有道理。这些年来,他们生产的各类船用蒸汽机动力是足够了,但这多是简单粗放的马力堆砌,热效率其实还有提高的余地。没办法,黑山工业公司的老总直接拍板,放弃原先的设计方案,重新为“汴梁”号设计一款专用的蒸汽动力系统,就是他们后来推出的“蛟龙1型”蒸汽推进系统。
这款全新的动力系统目前已经设计完成,实物正在黑山工业公司的车间内紧张制造着。一俟制造完毕,他们就会将其先安装到一艘行将退役的大型货船上,并邀请海军的军代表一起上船评估其性能。毋庸置疑,新事物刚出来时肯定会遇到种种麻烦,“蛟龙1型”的试制也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方向对了,后面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如果说铁岭重工联合体和黑山工业公司遇到了大麻烦的话,那么手里握有大量技术储备的北方兵工厂的日子就要好过上一些了。“汴梁”号铁甲舰上的火炮系统是他们负责的,按照要求,“汴梁”号不会装备太多的火炮,但其被装甲炮台重重保护着的舰炮却必须能发射锥形炮弹,以给敌舰制造更大的麻烦。
这个要求对北方兵工厂来说不是问题。他们早就研制出了这种射程较远、精度很高的舰炮,并且完美地通过了海军的验收。甚至于,他们还更进一步,研发出了一种装备了碰炸引信的炮弹。当这种炮弹落在敌舰甲板上时会直接爆炸,进而剧烈破坏其船体结构,让敌方军舰迅速失去战斗力。海军的人对此非常感兴趣,目前已经专门拨付了资金过来,要求他们对其进行改进,提高威力、降低成本,以备日后大规模使用。
参与“汴梁”号铁甲舰设计、生产的还有其他许多单位,如现代特种船舶厂、平安煤钢联合体、大鱼河兵工厂、东岸精密仪器公司等等,几乎每一家都领受了一项或多项技术的研发任务。可以这么说,“汴梁”号铁甲舰的研制生产,是东岸重工业企业全员参与的一场大型科技攻关活动,不管这艘战舰未来是什么样,至少这对东岸工业技术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
虽然研发经费比起最初而言肯定会大大超支了,但比起技术的进步而言,这似乎又算不了什么了。毕竟,军用技术里面的很多,一旦被验证可靠、成熟,然后再想办法把成本降下来的话,未来都是可以转到民用上的。对于这一点,执委会诸公当然是一清二楚的。而这,似乎也是他们对于“汴梁”号铁甲舰所涉及的各类技术研发经费秒速批准的最主要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