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既是在夸奖在战斗的戴奥尼亚战士,也是在宽慰他自己。
那一晚,他冒险孤身潜入泰格亚城,通过保萨尼阿斯召集了城内最亲近斯巴达的议员们。他先是告诉他们“整个希腊的反戴奥尼亚联盟即将成立、戴奥尼亚军队必将失败”的消息,接着又告诉他们“斯巴达军队将协助他们重新夺回泰格亚的领导权。同时,他还作出承诺:斯巴达人绝不滥杀一名泰格亚民众!
正是由于他的亲身犯险,那些议员最终同意了他的计划,所以在第2天斯巴达军队突然将泰格亚城团团包围,就在泰格亚士兵纷纷上城防御之时,亲斯巴达派悄悄的打开了一个城门,致使斯巴达军队冲入城内,对反斯巴达派议员进行了屠杀。
由于一直以来泰格亚在斯巴达的扶持下实行的都是贵族当权的寡头制,普通公民没有权力力,亲斯巴达派贵族重新掌权,很快就控制了城内的局势。并且,他们还同斯巴达军队开始扮演守城和攻城的假戏,由于整座城都被包围和封锁,即使有心怀不满的民众也无法将消息传递出去。
而且考虑到如果这次会战失败,泰格亚必将遭到戴奥尼亚人的报复,所以亲斯巴达派也向阿格西劳斯做出了承诺:他们将派出泰格亚的所有能作战的公民,向戴奥尼亚人发进攻。
现在阿格西劳斯处心积虑为戴奥尼亚军队所设置的陷阱终于获得了成功,他也终于是松了口气,他能够想象得到接下来的战局会如何发展:戴奥尼亚已经跑散的左翼士兵在斯巴达战士和泰格亚军队的前后夹击之下,即使再有战斗力,也必将很快被击溃。然后,斯巴达战士们挟着胜势,再席卷路,最终获得整场会战的胜利。
阿格西劳斯并没有自我陶醉太久,他很清楚戴奥尼亚军队喜欢在会战留下一部分军队作为预备,所以他紧接着对传令兵说道:“立刻去通知那些色雷斯人,让他们按照原定的计划,去攻击戴奥尼亚右翼的侧翼!”
尽管阿格西劳斯坚信,在戴奥尼亚预备部队还没赶到之前,戴奥尼亚的左翼就会在两面夹击之下溃败,但他还是多了一份谨慎,准备在戴奥尼亚右翼也捅上一刀,彻底扰乱戴奥尼亚指挥官的判断。因为他已经从阿卡狄亚人传出的情报得知,他之前的计谋已经生效,列奥提奇德斯已经被调离,新任的戴奥尼亚指挥官竟然还是戴弗斯国王的儿子,听说这位被戴弗斯视为王位继承人的年轻人没有什么指挥经验,面对这样复杂的战场局势,恐怕很难做出较为正确的应对。
他压抑住心的喜悦,向着宙斯祈祷,希望能够给与斯巴达一次大胜,以扭转斯巴达如今的困境。
…………………………………………………………
穆克鲁策马狂奔,行至半途,就看到前方烟尘滚滚,无数黑盔黑甲的士兵负盾持枪,急奔而来。
穆克鲁急忙拔马让开道路,然后朝着前方隐约有紫红帽缨头盔晃动的地方加速奔去,赶到近前一看,果然是要找的人,他忙大声喊道:“泰格提诺斯军团长,你这是要带兵去哪里?!”
“我要带领第七军团赶去左翼。”泰格提诺斯的语气还带着不忿:“你的参谋长官怀疑泰格亚军队叛变了,让我立刻赶去救援第一军团!”
“泰格亚军队确实叛变了,他们已经从后方攻入了第1军团的阵列,情况非常危急!”
“该死的,真被普林托尔斯给说了!”泰格提诺斯惊呼一声,立刻将音量加大了一倍:“兄弟们,第一军团遭遇危险,必须靠我们拯救,都给我再加快脚步,谁跑慢了我踢谁的屁股!”
“吼!!!……”士兵们随即齐声高喊,脚步声更响,掀的尘雾更大。
曼丁利亚人卡里塞诺斯望着这一个个神情亢奋、飞速从身前通过的戴奥尼亚士兵们,原本对这场会战已经不抱有希望的他似乎又有了一点信心。
而就在他愣神的时候,穆克鲁已经将他甩下了一大截,直奔指挥心而去。
远远的望见头戴黑色垂坠帽缨头盔的克洛托卡塔克斯,穆克鲁就挥手高喊:“殿下,泰格亚军队叛变,从后方攻击了第一军团!”
虽然之前被普林托尔斯说服,克洛托卡塔克斯的内心里还抱有一丝侥幸,如今得到证实,瞬间变了颜色,顿时感到紧张不安,但他还是尽力故作镇静,用微颤的声音问道:“普林托尔斯大人,多亏你的建议,我们及时的派出了援军,你觉得……我们的左翼能够顶住吗?”
到最后克洛托卡塔克斯还是没忍住,问出了自己心的担忧。
普林托尔斯看出他的心思,立刻安慰道:“殿下,《戴奥尼亚军法》曾经有严格的规定,‘在追击溃军时,重步兵必须尽力维持住小队和分队的队形,不得跑散’。第一军团作为全军的楷模,执行军法向来坚决,即使仓促遭遇斯巴达军队的两面夹击,也必然还能够以各个分队方阵与敌人进行对抗,不但不会溃败,相反我们的军队习惯于以分队进行独立作战,说不定反而可以在这样的大混战占据优势!”
“那就好。”克洛托卡塔克斯将信将疑。
“殿下,我还有一个建议。”
“你请说。”
“斯巴达人在这里设置陷阱同我们进行会战,他们准备充分,使我们比较被动。我们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必须重新掌握战场的主动,才能够赢得最后会战的胜利。”在确定了第一军团遭到前后夹击的消息之后,普林托尔斯终于下决心,要实施他刚才一直在酝酿的计划,他神情郑重的沉声说道:“我建议,将三个轻甲兵大队派往北面,绕过左翼,攻击斯巴达军队的侧翼,这样做既为了进一步救援第一军团,同时也为了尽可能的消灭斯巴达自身的力量。
斯巴达能作战的青壮年公民并不太多,对他们而言,每一个都很宝贵,所以在以往的战斗他们更多的是使用盟邦军队和雇佣兵,这一次会战涉及到城邦兴亡,他们才出动了这么多的斯巴达战士。
如果我们摆出要全力攻击它的右翼,斯巴达指挥官必然会全力进行营救。等轻甲兵大队出动一会儿之后,我们再派出最后的预备队——山岭侦察大队,转而攻击斯巴达军队左翼的侧翼,从而一举奠定胜局!”
克洛托卡塔克斯认真的听完,想了想,语气坚定的说道:“那就按照你的建议执行!”
……………………………………………………
泰格亚人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在戴奥尼亚人的阵同斯巴达战士汇合,在他们最初的设想戴奥尼亚人的左翼在面临他们和斯巴达战士凶猛的前后夹击之下,很快就会溃败,然后他们趁势追击溃兵,最终赢得整个会战的胜利。
但是现实出乎他们的意料,戴奥尼亚的左翼没有崩溃,反而缩成了一个个很小的方阵在继续坚持战斗,而当时他们没有细想的一窝蜂冲进了似乎快要崩溃的戴奥尼亚阵型,没多久就发现自己仿佛陷入了泥沼。
虽然和斯巴达战士一样,泰格亚参战的士兵大多数是重步兵,但和从小就进行艰苦训练的斯巴达人不同,戴着科林斯头盔的他们更擅长正面作战,而在这拥挤狭小的空间里,他们就显得太过笨拙了。
更糟糕的情况是第一军团追击“溃兵没多久,就因为泰格亚人的袭击而迅速停止了前进,转为就地防御,这时处于后部的第一军团的分队、连队并没有完全跑开,在组成小方阵的时候不但编制完整,而且方阵与方阵之间间隔还比较近,这就有了第一军团施展分队方阵战术的基础。
克缇苏斯虽然在刚开始时下命令不够果断,但他毕竟战争经验丰富,并没有慌乱的带着随从躲进随便一个方阵之,而是看准方向,带领他们进入了阵型后部偏央的一个方阵之,就在泰格亚士兵像潮水一样冲进来之时,他就让司号兵们不停地吹响着军号。
附近的分队方阵士兵虽然看不清周围的情况,但是却能听见熟悉的军号声响,就仿佛是黑夜航行的船只看到了灯塔,纷纷开始有意识的向着军号声传来的方向移动,虽然每一个方阵的移动都非常缓慢,但是他们一致的行动,却让拥挤在方阵之间的泰格亚士兵感到行动更加困难。
没过多久,更大的灾难袭来,泰格提诺斯率领的第七军团三千名步兵终于赶到,他们立即对泰格亚士兵发了猛攻。
组成泰格亚军队后部的主要是轻甲兵,他们本就不能正面对抗重步兵,更何况是这些如狼似虎般杀来的戴奥尼亚军团士兵,很快就溃败,却又被第七军团早已展开的攻击线驱赶着去冲击前方稠密的人群,不但使得泰格亚军队变得混乱,更使得本已拥挤的空间变得更加狭小。
那一晚,他冒险孤身潜入泰格亚城,通过保萨尼阿斯召集了城内最亲近斯巴达的议员们。他先是告诉他们“整个希腊的反戴奥尼亚联盟即将成立、戴奥尼亚军队必将失败”的消息,接着又告诉他们“斯巴达军队将协助他们重新夺回泰格亚的领导权。同时,他还作出承诺:斯巴达人绝不滥杀一名泰格亚民众!
正是由于他的亲身犯险,那些议员最终同意了他的计划,所以在第2天斯巴达军队突然将泰格亚城团团包围,就在泰格亚士兵纷纷上城防御之时,亲斯巴达派悄悄的打开了一个城门,致使斯巴达军队冲入城内,对反斯巴达派议员进行了屠杀。
由于一直以来泰格亚在斯巴达的扶持下实行的都是贵族当权的寡头制,普通公民没有权力力,亲斯巴达派贵族重新掌权,很快就控制了城内的局势。并且,他们还同斯巴达军队开始扮演守城和攻城的假戏,由于整座城都被包围和封锁,即使有心怀不满的民众也无法将消息传递出去。
而且考虑到如果这次会战失败,泰格亚必将遭到戴奥尼亚人的报复,所以亲斯巴达派也向阿格西劳斯做出了承诺:他们将派出泰格亚的所有能作战的公民,向戴奥尼亚人发进攻。
现在阿格西劳斯处心积虑为戴奥尼亚军队所设置的陷阱终于获得了成功,他也终于是松了口气,他能够想象得到接下来的战局会如何发展:戴奥尼亚已经跑散的左翼士兵在斯巴达战士和泰格亚军队的前后夹击之下,即使再有战斗力,也必将很快被击溃。然后,斯巴达战士们挟着胜势,再席卷路,最终获得整场会战的胜利。
阿格西劳斯并没有自我陶醉太久,他很清楚戴奥尼亚军队喜欢在会战留下一部分军队作为预备,所以他紧接着对传令兵说道:“立刻去通知那些色雷斯人,让他们按照原定的计划,去攻击戴奥尼亚右翼的侧翼!”
尽管阿格西劳斯坚信,在戴奥尼亚预备部队还没赶到之前,戴奥尼亚的左翼就会在两面夹击之下溃败,但他还是多了一份谨慎,准备在戴奥尼亚右翼也捅上一刀,彻底扰乱戴奥尼亚指挥官的判断。因为他已经从阿卡狄亚人传出的情报得知,他之前的计谋已经生效,列奥提奇德斯已经被调离,新任的戴奥尼亚指挥官竟然还是戴弗斯国王的儿子,听说这位被戴弗斯视为王位继承人的年轻人没有什么指挥经验,面对这样复杂的战场局势,恐怕很难做出较为正确的应对。
他压抑住心的喜悦,向着宙斯祈祷,希望能够给与斯巴达一次大胜,以扭转斯巴达如今的困境。
…………………………………………………………
穆克鲁策马狂奔,行至半途,就看到前方烟尘滚滚,无数黑盔黑甲的士兵负盾持枪,急奔而来。
穆克鲁急忙拔马让开道路,然后朝着前方隐约有紫红帽缨头盔晃动的地方加速奔去,赶到近前一看,果然是要找的人,他忙大声喊道:“泰格提诺斯军团长,你这是要带兵去哪里?!”
“我要带领第七军团赶去左翼。”泰格提诺斯的语气还带着不忿:“你的参谋长官怀疑泰格亚军队叛变了,让我立刻赶去救援第一军团!”
“泰格亚军队确实叛变了,他们已经从后方攻入了第1军团的阵列,情况非常危急!”
“该死的,真被普林托尔斯给说了!”泰格提诺斯惊呼一声,立刻将音量加大了一倍:“兄弟们,第一军团遭遇危险,必须靠我们拯救,都给我再加快脚步,谁跑慢了我踢谁的屁股!”
“吼!!!……”士兵们随即齐声高喊,脚步声更响,掀的尘雾更大。
曼丁利亚人卡里塞诺斯望着这一个个神情亢奋、飞速从身前通过的戴奥尼亚士兵们,原本对这场会战已经不抱有希望的他似乎又有了一点信心。
而就在他愣神的时候,穆克鲁已经将他甩下了一大截,直奔指挥心而去。
远远的望见头戴黑色垂坠帽缨头盔的克洛托卡塔克斯,穆克鲁就挥手高喊:“殿下,泰格亚军队叛变,从后方攻击了第一军团!”
虽然之前被普林托尔斯说服,克洛托卡塔克斯的内心里还抱有一丝侥幸,如今得到证实,瞬间变了颜色,顿时感到紧张不安,但他还是尽力故作镇静,用微颤的声音问道:“普林托尔斯大人,多亏你的建议,我们及时的派出了援军,你觉得……我们的左翼能够顶住吗?”
到最后克洛托卡塔克斯还是没忍住,问出了自己心的担忧。
普林托尔斯看出他的心思,立刻安慰道:“殿下,《戴奥尼亚军法》曾经有严格的规定,‘在追击溃军时,重步兵必须尽力维持住小队和分队的队形,不得跑散’。第一军团作为全军的楷模,执行军法向来坚决,即使仓促遭遇斯巴达军队的两面夹击,也必然还能够以各个分队方阵与敌人进行对抗,不但不会溃败,相反我们的军队习惯于以分队进行独立作战,说不定反而可以在这样的大混战占据优势!”
“那就好。”克洛托卡塔克斯将信将疑。
“殿下,我还有一个建议。”
“你请说。”
“斯巴达人在这里设置陷阱同我们进行会战,他们准备充分,使我们比较被动。我们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必须重新掌握战场的主动,才能够赢得最后会战的胜利。”在确定了第一军团遭到前后夹击的消息之后,普林托尔斯终于下决心,要实施他刚才一直在酝酿的计划,他神情郑重的沉声说道:“我建议,将三个轻甲兵大队派往北面,绕过左翼,攻击斯巴达军队的侧翼,这样做既为了进一步救援第一军团,同时也为了尽可能的消灭斯巴达自身的力量。
斯巴达能作战的青壮年公民并不太多,对他们而言,每一个都很宝贵,所以在以往的战斗他们更多的是使用盟邦军队和雇佣兵,这一次会战涉及到城邦兴亡,他们才出动了这么多的斯巴达战士。
如果我们摆出要全力攻击它的右翼,斯巴达指挥官必然会全力进行营救。等轻甲兵大队出动一会儿之后,我们再派出最后的预备队——山岭侦察大队,转而攻击斯巴达军队左翼的侧翼,从而一举奠定胜局!”
克洛托卡塔克斯认真的听完,想了想,语气坚定的说道:“那就按照你的建议执行!”
……………………………………………………
泰格亚人没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在戴奥尼亚人的阵同斯巴达战士汇合,在他们最初的设想戴奥尼亚人的左翼在面临他们和斯巴达战士凶猛的前后夹击之下,很快就会溃败,然后他们趁势追击溃兵,最终赢得整个会战的胜利。
但是现实出乎他们的意料,戴奥尼亚的左翼没有崩溃,反而缩成了一个个很小的方阵在继续坚持战斗,而当时他们没有细想的一窝蜂冲进了似乎快要崩溃的戴奥尼亚阵型,没多久就发现自己仿佛陷入了泥沼。
虽然和斯巴达战士一样,泰格亚参战的士兵大多数是重步兵,但和从小就进行艰苦训练的斯巴达人不同,戴着科林斯头盔的他们更擅长正面作战,而在这拥挤狭小的空间里,他们就显得太过笨拙了。
更糟糕的情况是第一军团追击“溃兵没多久,就因为泰格亚人的袭击而迅速停止了前进,转为就地防御,这时处于后部的第一军团的分队、连队并没有完全跑开,在组成小方阵的时候不但编制完整,而且方阵与方阵之间间隔还比较近,这就有了第一军团施展分队方阵战术的基础。
克缇苏斯虽然在刚开始时下命令不够果断,但他毕竟战争经验丰富,并没有慌乱的带着随从躲进随便一个方阵之,而是看准方向,带领他们进入了阵型后部偏央的一个方阵之,就在泰格亚士兵像潮水一样冲进来之时,他就让司号兵们不停地吹响着军号。
附近的分队方阵士兵虽然看不清周围的情况,但是却能听见熟悉的军号声响,就仿佛是黑夜航行的船只看到了灯塔,纷纷开始有意识的向着军号声传来的方向移动,虽然每一个方阵的移动都非常缓慢,但是他们一致的行动,却让拥挤在方阵之间的泰格亚士兵感到行动更加困难。
没过多久,更大的灾难袭来,泰格提诺斯率领的第七军团三千名步兵终于赶到,他们立即对泰格亚士兵发了猛攻。
组成泰格亚军队后部的主要是轻甲兵,他们本就不能正面对抗重步兵,更何况是这些如狼似虎般杀来的戴奥尼亚军团士兵,很快就溃败,却又被第七军团早已展开的攻击线驱赶着去冲击前方稠密的人群,不但使得泰格亚军队变得混乱,更使得本已拥挤的空间变得更加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