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西劳斯并没有感到吃惊,他之所以在此时率军前来,就是因为之前得到了阿奇达姆斯派往斯巴达的信使的汇报,现在只是情况变得更严重了而已,他想了想,又问道:“营地内储存的粮食还能够供应几天?”
“如果算上您带来的军队——”
“先不要算上他们。得到你传回的消息之后,我就让士兵们都带了5天的口粮。”
“大概能够供应七天,所以这两天我都派人在泰格亚的领地内征集粮食,可惜泰格亚人早就躲进了城里,我们收获的不多。”
“立刻停止对泰格亚领地的征粮,同时禁止任何人破坏泰格亚人的村庄和田地,禁止抢劫其房屋内的财物!”阿格西劳斯语气严厉的说道。
“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对泰格亚人那么信任,他们却背叛了我们,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要让伯罗奔尼撒的这些城邦知道,背叛斯巴达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阿格西劳斯看着一脸疑惑的阿奇达姆斯,心里在暗暗的叹息:他的这个儿子作战勇猛又善于交友,在斯巴达民众拥有不小的声望,但是有一个最大的毛病——不愿意多动脑筋、做事来不够精细、看问题不够全面。当然,这也是大多数斯巴达公民的通病。斯巴达在强大的时候可以这么做,但是在众叛亲离、强敌入侵的时候,还这么做不但不了震慑的作用,相反会反效果。
但是,阿格西劳斯了解儿子固执的个性,他不打算用言语来说服他,而是让以后的事实来给他一个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以不容拒绝的口吻说道:“这是命令!”
阿奇达姆斯虽然已经快40岁了,多次独立率军作战,但面对苍老的父亲,仍然有着敬畏,他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而是提醒道:“那些雇佣兵恐怕不会接受这个命令。”
“他们会接受的!”阿格西劳斯语气笃定的说道。
阿奇达姆斯不好就这个问题再多说什么,转而提另一件事:“父亲,长老们应该已经见到科林斯的使者了吧?对于他们提的建议,监察官和长老议事会有什么决定?”
阿格西劳斯不紧不慢的说道:“虽然科林斯人一向狡猾,反复无常,曾经给我们斯巴达带来过灾难(指的是科林斯战争),在与底比斯的战争也几乎保持立,但是长老议事会还是愿意相信科林斯人的话,不光是因为像科林斯使者所说的‘戴奥尼亚舰队突袭了他们的港口,给予了他们莫大的羞辱,他们要报复。’还因为戴奥尼亚严重损害了科林斯人的利益,他们早就怀恨在心了——”
“等等……戴奥尼亚损害了科林斯的利益,什么利益?”阿奇达姆斯忍不住插话道。
看着儿子露出不解的神情,阿格西劳斯用手捂了捂额头,但他还是耐心的解释道:“我们斯巴达的根本利益在伯罗奔尼撒,雅典人的根本利益在爱琴海,而科林斯人很早就向西发展,他们在西地海有不少的殖民地,这其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克基拉和锡拉库扎,依靠和这些殖民地进行贸易,他们曾经非常的富裕,但是现在……呵呵……”
阿奇达姆斯恍然大悟:戴奥尼亚吞并了大希腊的所有城邦,这让科林斯怀恨在心,难怪他们会那么容易的就同意开放东部地峡的港口,允许我们运兵、运粮……
“科林斯使者说他们会联合所有的希腊城邦一对抗戴奥尼亚,我们也相信他们能做到。科林斯人打仗不行,但是在这方面他们倒挺擅长的……”阿格西劳斯说这话的时候,不像其他斯巴达人那样带着嘲讽,反而有着几分佩服。
他还清晰的记得:当他还是一名青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已经进行到快10年的时候,斯巴达遭遇到危机,不但海战、陆战双双惨败,国内的黑劳士们也不断叛逃,斯巴达威望大失,光是国内的事务弄得他们焦头烂额,更别说再派兵出战。更糟糕的是斯巴达与阿哥斯的盟约到期,阿哥斯拒绝续约,反而与雅典结为同盟,伯罗奔尼撒同盟也面临四分五裂,尤其是曼丁尼亚和爱利斯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与斯巴达发生冲突。
因此斯巴达的力量被严重削弱,被迫同雅典签订了“尼西亚斯合约”,但由于斯巴达没有严格履行合约,战争随时可能再爆发,而阿哥斯人也在蠢蠢欲动,斯巴达面临巨大危机。就在这时科林斯人站了出来,进行了一番神奇的外交操作,不但稳固了伯罗奔尼撒同盟,而且还让雅典与阿哥斯没能很好的配合,反而产生了间隙,使得斯巴达熬过了这道难关,并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阿格西劳斯轻吐了口气,将往事吹散,认真的说道:“戴奥尼亚是西地海的势力,20多年来靠着吞并我们希腊的那些殖民城邦才崛,对于本土的这些城邦来说,它不但有些陌生,而且或多或少有利益的冲突。
现在这个外来者不但派遣军队在伯罗奔尼撒的土地上横行,他们的舰队还随意的在爱琴海上游弋,必然会让很多城邦感到愤怒和威胁,因此长老议事会分析认为科林斯想要组建一个对抗戴奥尼亚的临时同盟,应该是能够办到的。”
说到这里,阿格西劳斯再次吐了口气,轻声说道:“但是科林斯人所说的这个联盟………我们却暂时指望不上。”
“因为这样一个想要囊括希腊本土大半城邦、并且组建出一支强大军队的联盟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而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时间,对吧,父亲?”以这几年率军与希腊其他城邦作战的经验,阿奇达姆斯猜出了这么做的原因。
“长老议事会口头同意了科林斯使者的建议,但是我们都很清楚现阶段还指望不上这个并不存在的联盟,但戴奥尼亚人的大军已经逼到了我们的家门口,而我们却因为缺乏粮食,无法长时间维持这样一支数目庞大的军队……”
阿格西劳斯用手轻捶着自己的残腿,神情严肃的说道:“有一件事你恐怕还不知道,这两天戴奥尼亚舰队不光是在爱琴海游弋,也有部分战船满载士兵多次逼近我们的海岸,摆出要再次登陆的姿态,这给了长老议事会不小的压力,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才说服长老议事会和监察官们同意冒险派出这7000名士兵。
如今,斯巴达境内只剩不到一千名年轻战士,主要依靠老人、庇里阿西人、一部分黑劳士来防御领地,兵力不足,而且存在很大的危险,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击败这支带奥尼亚军队,然后回防斯巴达领地!
只要我们获得了这场胜利,就可以赢得波斯人更多的支持,重振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的威望,并且还可以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时间,等到科林斯人所说的那个希腊联盟成立,和他们一对抗戴奥尼亚,那样我们就有了更大的胜算!”
阿格西劳斯说着说着,情绪渐渐变得激昂来。
“但是,那支戴奥尼亚军队的指挥官似乎比较谨慎。”阿奇达姆斯有些忧虑的再次提醒道:“这些天那些戴奥尼亚士兵一直都在修筑营地,似乎短时间内没有与我们进行决战的企图,也许是想等我们粮尽之后再进攻,难道我们要去强攻戴奥尼亚人的营地吗?”
“戴奥尼亚人会出来的!”阿格西劳斯自信的回答。
…………………………………………………………
保桑尼阿斯,前斯巴达国王,10多年前科林斯战争爆发,他和莱山德奉命各自率领一支军队,共同进攻底比斯。
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和监察官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挑选统帅只考虑到这两个人的能力和职位,却忘了这两人因为政治理念的对立,早已将对方视为了敌人,结果在战争本该及时与莱山德的军队会合的保桑尼阿斯却迟迟没有率军赶到,导致莱山德孤军抵御底比斯人的进攻,最终导致惨败,这位斯巴达英雄也战死沙场。
消息传回斯巴达,民众无比悲痛,在莱山德支持者的煽动下,强烈要求审判保桑尼阿斯,最终保桑尼阿斯被驱逐出斯巴达,永远不得返回。
对于一位深爱自己家乡的斯巴达国王来说,这个惩罚远比杀死他要残酷得多,最终保桑尼阿斯选择在泰格亚定居下来,原因就是这里距离斯巴达很近。
泰格亚是斯巴达的盟邦,由于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斯巴达对其的态度要比对其他盟邦要好不少,所以双方一直来往密切。保桑尼阿斯在位几十年,与泰格亚人打交道的次数很多,而他本人在斯巴达高层是难得的温和派,因此多数盟邦都对他比较敬重。
“如果算上您带来的军队——”
“先不要算上他们。得到你传回的消息之后,我就让士兵们都带了5天的口粮。”
“大概能够供应七天,所以这两天我都派人在泰格亚的领地内征集粮食,可惜泰格亚人早就躲进了城里,我们收获的不多。”
“立刻停止对泰格亚领地的征粮,同时禁止任何人破坏泰格亚人的村庄和田地,禁止抢劫其房屋内的财物!”阿格西劳斯语气严厉的说道。
“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对泰格亚人那么信任,他们却背叛了我们,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要让伯罗奔尼撒的这些城邦知道,背叛斯巴达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阿格西劳斯看着一脸疑惑的阿奇达姆斯,心里在暗暗的叹息:他的这个儿子作战勇猛又善于交友,在斯巴达民众拥有不小的声望,但是有一个最大的毛病——不愿意多动脑筋、做事来不够精细、看问题不够全面。当然,这也是大多数斯巴达公民的通病。斯巴达在强大的时候可以这么做,但是在众叛亲离、强敌入侵的时候,还这么做不但不了震慑的作用,相反会反效果。
但是,阿格西劳斯了解儿子固执的个性,他不打算用言语来说服他,而是让以后的事实来给他一个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以不容拒绝的口吻说道:“这是命令!”
阿奇达姆斯虽然已经快40岁了,多次独立率军作战,但面对苍老的父亲,仍然有着敬畏,他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而是提醒道:“那些雇佣兵恐怕不会接受这个命令。”
“他们会接受的!”阿格西劳斯语气笃定的说道。
阿奇达姆斯不好就这个问题再多说什么,转而提另一件事:“父亲,长老们应该已经见到科林斯的使者了吧?对于他们提的建议,监察官和长老议事会有什么决定?”
阿格西劳斯不紧不慢的说道:“虽然科林斯人一向狡猾,反复无常,曾经给我们斯巴达带来过灾难(指的是科林斯战争),在与底比斯的战争也几乎保持立,但是长老议事会还是愿意相信科林斯人的话,不光是因为像科林斯使者所说的‘戴奥尼亚舰队突袭了他们的港口,给予了他们莫大的羞辱,他们要报复。’还因为戴奥尼亚严重损害了科林斯人的利益,他们早就怀恨在心了——”
“等等……戴奥尼亚损害了科林斯的利益,什么利益?”阿奇达姆斯忍不住插话道。
看着儿子露出不解的神情,阿格西劳斯用手捂了捂额头,但他还是耐心的解释道:“我们斯巴达的根本利益在伯罗奔尼撒,雅典人的根本利益在爱琴海,而科林斯人很早就向西发展,他们在西地海有不少的殖民地,这其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克基拉和锡拉库扎,依靠和这些殖民地进行贸易,他们曾经非常的富裕,但是现在……呵呵……”
阿奇达姆斯恍然大悟:戴奥尼亚吞并了大希腊的所有城邦,这让科林斯怀恨在心,难怪他们会那么容易的就同意开放东部地峡的港口,允许我们运兵、运粮……
“科林斯使者说他们会联合所有的希腊城邦一对抗戴奥尼亚,我们也相信他们能做到。科林斯人打仗不行,但是在这方面他们倒挺擅长的……”阿格西劳斯说这话的时候,不像其他斯巴达人那样带着嘲讽,反而有着几分佩服。
他还清晰的记得:当他还是一名青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已经进行到快10年的时候,斯巴达遭遇到危机,不但海战、陆战双双惨败,国内的黑劳士们也不断叛逃,斯巴达威望大失,光是国内的事务弄得他们焦头烂额,更别说再派兵出战。更糟糕的是斯巴达与阿哥斯的盟约到期,阿哥斯拒绝续约,反而与雅典结为同盟,伯罗奔尼撒同盟也面临四分五裂,尤其是曼丁尼亚和爱利斯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与斯巴达发生冲突。
因此斯巴达的力量被严重削弱,被迫同雅典签订了“尼西亚斯合约”,但由于斯巴达没有严格履行合约,战争随时可能再爆发,而阿哥斯人也在蠢蠢欲动,斯巴达面临巨大危机。就在这时科林斯人站了出来,进行了一番神奇的外交操作,不但稳固了伯罗奔尼撒同盟,而且还让雅典与阿哥斯没能很好的配合,反而产生了间隙,使得斯巴达熬过了这道难关,并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阿格西劳斯轻吐了口气,将往事吹散,认真的说道:“戴奥尼亚是西地海的势力,20多年来靠着吞并我们希腊的那些殖民城邦才崛,对于本土的这些城邦来说,它不但有些陌生,而且或多或少有利益的冲突。
现在这个外来者不但派遣军队在伯罗奔尼撒的土地上横行,他们的舰队还随意的在爱琴海上游弋,必然会让很多城邦感到愤怒和威胁,因此长老议事会分析认为科林斯想要组建一个对抗戴奥尼亚的临时同盟,应该是能够办到的。”
说到这里,阿格西劳斯再次吐了口气,轻声说道:“但是科林斯人所说的这个联盟………我们却暂时指望不上。”
“因为这样一个想要囊括希腊本土大半城邦、并且组建出一支强大军队的联盟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而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时间,对吧,父亲?”以这几年率军与希腊其他城邦作战的经验,阿奇达姆斯猜出了这么做的原因。
“长老议事会口头同意了科林斯使者的建议,但是我们都很清楚现阶段还指望不上这个并不存在的联盟,但戴奥尼亚人的大军已经逼到了我们的家门口,而我们却因为缺乏粮食,无法长时间维持这样一支数目庞大的军队……”
阿格西劳斯用手轻捶着自己的残腿,神情严肃的说道:“有一件事你恐怕还不知道,这两天戴奥尼亚舰队不光是在爱琴海游弋,也有部分战船满载士兵多次逼近我们的海岸,摆出要再次登陆的姿态,这给了长老议事会不小的压力,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才说服长老议事会和监察官们同意冒险派出这7000名士兵。
如今,斯巴达境内只剩不到一千名年轻战士,主要依靠老人、庇里阿西人、一部分黑劳士来防御领地,兵力不足,而且存在很大的危险,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击败这支带奥尼亚军队,然后回防斯巴达领地!
只要我们获得了这场胜利,就可以赢得波斯人更多的支持,重振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的威望,并且还可以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时间,等到科林斯人所说的那个希腊联盟成立,和他们一对抗戴奥尼亚,那样我们就有了更大的胜算!”
阿格西劳斯说着说着,情绪渐渐变得激昂来。
“但是,那支戴奥尼亚军队的指挥官似乎比较谨慎。”阿奇达姆斯有些忧虑的再次提醒道:“这些天那些戴奥尼亚士兵一直都在修筑营地,似乎短时间内没有与我们进行决战的企图,也许是想等我们粮尽之后再进攻,难道我们要去强攻戴奥尼亚人的营地吗?”
“戴奥尼亚人会出来的!”阿格西劳斯自信的回答。
…………………………………………………………
保桑尼阿斯,前斯巴达国王,10多年前科林斯战争爆发,他和莱山德奉命各自率领一支军队,共同进攻底比斯。
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和监察官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挑选统帅只考虑到这两个人的能力和职位,却忘了这两人因为政治理念的对立,早已将对方视为了敌人,结果在战争本该及时与莱山德的军队会合的保桑尼阿斯却迟迟没有率军赶到,导致莱山德孤军抵御底比斯人的进攻,最终导致惨败,这位斯巴达英雄也战死沙场。
消息传回斯巴达,民众无比悲痛,在莱山德支持者的煽动下,强烈要求审判保桑尼阿斯,最终保桑尼阿斯被驱逐出斯巴达,永远不得返回。
对于一位深爱自己家乡的斯巴达国王来说,这个惩罚远比杀死他要残酷得多,最终保桑尼阿斯选择在泰格亚定居下来,原因就是这里距离斯巴达很近。
泰格亚是斯巴达的盟邦,由于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斯巴达对其的态度要比对其他盟邦要好不少,所以双方一直来往密切。保桑尼阿斯在位几十年,与泰格亚人打交道的次数很多,而他本人在斯巴达高层是难得的温和派,因此多数盟邦都对他比较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