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二十二年十月下旬的金陵城,已经是秋风扬起,纵然白天里依旧艳阳高照,但是到了晚上,却是凉气袭人。
李轩披着外套站在阳台上。
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这是联合作战司令部递交的南洋战役的汇总报告!
因为到目前为止,或者说从大唐立国到现在,大唐一直都是没有类似于‘最高统帅部’这种能够统治指挥海陆军的机构,陆军枢密院和海军统帅部那是相互独立,并直接对李轩负责。
但是各军种之间的详细联合和合作,依旧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次的南洋战役以及后续的印度洋战役就是如此,对此,李轩也是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安排。
比如说早年设立的联合海上运输部,这就是一个由陆军和海军共同派出将领人员所组成的机构,并在南洋战役期间第一次发挥重大的作用,协调并负责陆海军的后勤运输问题,避免陆海军之间的分歧而造成后勤运输困难。
后续在南洋战役期间,因为陆海军之间的沟通还是比较缺乏,同时在各方向的战略上,也是出现不少的分歧,而了协调陆海军作战。
李轩在这个联合海上运输部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化,最后改组为联合作战部,李轩亲自挂帅主持工作,人员同样是由陆海军以及近卫军这三支官方正式武装的高级将领组成,其人员组成包括两名军方的御书房值班大臣,然后陆军枢密院下属的各大部成员,比如军令部、参谋部、后勤部。
同样的,海军统帅部也是派出军令部,参谋长后勤部等人员。
但是这个机构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没有权力调动任何一支部队。
它的职权,主要还是协调陆海军的协同作战事宜!
说白了,这个机构就是让陆海军近卫军等将领有一个坐在一起争吵的地方,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权限。
这份报告,也是这个机构成立以后的第一份正式报告,主要是报告了陆海军近卫军协同作战的南洋战役。
不过介绍战役的过程并不是重点,因为战役的过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海军袭击了港口,陆军攻克了马六甲城而已,然后还顺带着拿下了葡萄牙人在南洋各岛屿上的一些殖民据点。
而战略大方向这样,也和这个机构没啥关系。
这份报告,更多的还是说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那就是在南洋战役的过程里,军方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
比如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陆军方面所提出的,在进攻马六甲城的过程里,虽然看似一帆风顺,但是这种一帆风顺的表面下,却是暴露了很多的问题。
尤其是火炮问题!
虽然大唐广泛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同时还装备了榴弹,但是火炮的射程以及威力,对坚固的棱堡而言依旧是感到非常吃力。
进攻马六甲的过程里,不计算舰炮支援火力的话,攻城部队方面动用了超过两百门火炮,其中将近半数都是超过九斤的火炮,里头不乏二十四斤、十八斤这种重型舰炮。
炮击过程看似猛烈,但是并没能彻底的摧毁马六甲的城防。
被寄予厚望的榴炮弹,虽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依旧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其中最为重要的缺陷就是穿透力不足,以至于榴弹只能是在敌军的工事表面爆炸,而无法穿透敌人的堡垒,深入内部爆炸。
同样的,海军方面也是提出了这一问题,他们在用舰炮炮击敌军的岸防炮台的过程里,虽然战果辉煌,但是随后在炮击马六甲城城头上的岸防炮台时,却是因为榴弹缺乏穿透力,以至于战果很小。
为此,陆海军同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非常严重的的,火炮无法彻底的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那么就会给随后进攻的步兵部队带来极大的威胁。
马六甲战役期间,步兵们发起总攻的时候,虽然短时间就攻克了马六甲城,但是进攻的步兵却也是受到了比较大的伤亡。
陆军和近卫军加在一起,总死伤却是达到了两千三百人,这个伤亡数字听上去不多,不过对于一直顺风顺水的大唐军方而言,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当年和鞑靼人打仗,也很少出现这么大估摸的伤亡呢。
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都是非战斗减员,登陆部队乘坐海船一路南下,可谓是颠簸的很,而且南洋的环境实在不怎么样,加上登陆作战期间还遭到连续数天的暴雨侵袭,因此在坐船运输过程以及后续的登陆作战过程里,先后有数百人遭到疾病的侵袭被迫减员。
其中最典型的人物,无疑就是第五十七步兵团的团长了,大老远跑到马六甲,在战役即将开始的前几个小时里就是病倒了。
还有一部分是在登陆作战的过程里,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意外事故导致的减员。
剩下的一千多人减员却都是在进攻马六甲城的过程里的战斗减员。
而且因为普遍都是枪炮造成的死伤,阵亡率非常高,再加上后期医疗条件匮乏,所以伤者很多也是挺不过来。
总死伤一千三百多人,攻城过程里,当场殉国者大约有五百多人,而后期因为伤势而殉国的却是同样也是达到了五百多人,也就是说,一千三百多人的伤亡里,阵亡就是超过了千人,这可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
至于海军方面,伤亡导致很小,他们在马六甲战役里死伤大约百人左右,主要是发生在和葡萄牙人的岸防炮台交战以及后续袭击港口的过程里受到的损失。
战后,陆军方面认为之所以遭到这么大的非战斗减员以及战斗减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运输船只太垃圾,以至于海途过于颠簸,为此建议发展更大吨位,航行更加平稳的运输船只,至少也要千吨以上,那些四五百吨的小船还是不要用了。
其二,则是认为医疗水平过低,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疾病减员以及后续的伤员无法救治大量死伤,为此,陆军方面希望设立专门的军事医疗研究机构,研究更好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枪炮等造成的外伤的治疗手段。
其三,则是认为火炮性能不足,尤其是对坚固工事的摧毁能力较差,导致未能彻底摧毁敌人的炮火,以至于在后续的步兵进攻中,步兵死伤较大,同时如果敌人也大规模装备榴弹的话,现有的火炮根本无法有效压制敌人,为此陆军希望能够提高火炮性能,具体下来就提高有效射程,五六百米不够,必须一千米甚至两三千米以上,并且在这个距离上能够获得准确的命中,其次是改良炮弹,让炮弹的威力更大,同时拥有对固定工事的穿透能力!
而海军方面,同样也是认为现有的风帆战舰,哪怕是改装了蒸汽机的风帆战舰,也已经是不适应现代海战了,机动能力太差是个致命伤,一旦敌人也装备了蒸汽机战舰的话,那么现有的风帆战舰改装未来的主力舰队,根本无法有效应对敌舰队的威胁。
因为大部分改装蒸汽机的风帆战舰,其船体本来就是纯粹的风帆战舰,并没有该后续的蒸汽机改装提供太多的空间,所以改装之后带来的麻烦也是非常多,此外更加关键的是,战舰的防护能力严重不足。
面对葡萄牙人岸防火炮的火力反击,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只要葡萄牙人的舰炮能够打得中,那么就必然能够对大唐的战舰造成损失,死伤的近百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造成的。
为此,海军方面提出了加速钢铁蒸汽战舰的建造和列装,以便早日把这些纯风帆的木制战舰给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陆军和海军都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然后为这些问题还很贴心的提出了建议或者解决方案,但是在李轩看来,全都是扯淡。
这些问题存在吗?
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存在的,但是又不存在的。
大唐的陆海军所装备的武器,基本上已经是领先一个时代了,燧发枪,榴炮弹,蒸汽机结合到一起,威力可是庞大的,攻克马六甲的时候,如果没有大量榴弹助战,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只伤亡千把人拿下来。
人家神圣罗马帝国花了四万五千人,围攻只有几千人的梅斯城,最后都是惨败而归,要知道,人家神圣罗马帝国的炮火也不差呢,一天之内就打出去了七八千发炮弹。
但是这些实心弹和榴弹的巨大差别,就是导致了战果的截然不同。
所以说,大唐军方的装备水平对比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已经是非常先进了。
但是奈何陆军和海军,把自己当成敌人,然后竖起一个大大的靶子,然后对李轩说:敌人太强大了,我们必须加强军备。
这操作,在李轩看来就跟后世的美国人说外星人太牛逼,我们必须发展更先进的武器一样。
李轩披着外套站在阳台上。
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这是联合作战司令部递交的南洋战役的汇总报告!
因为到目前为止,或者说从大唐立国到现在,大唐一直都是没有类似于‘最高统帅部’这种能够统治指挥海陆军的机构,陆军枢密院和海军统帅部那是相互独立,并直接对李轩负责。
但是各军种之间的详细联合和合作,依旧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次的南洋战役以及后续的印度洋战役就是如此,对此,李轩也是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安排。
比如说早年设立的联合海上运输部,这就是一个由陆军和海军共同派出将领人员所组成的机构,并在南洋战役期间第一次发挥重大的作用,协调并负责陆海军的后勤运输问题,避免陆海军之间的分歧而造成后勤运输困难。
后续在南洋战役期间,因为陆海军之间的沟通还是比较缺乏,同时在各方向的战略上,也是出现不少的分歧,而了协调陆海军作战。
李轩在这个联合海上运输部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化,最后改组为联合作战部,李轩亲自挂帅主持工作,人员同样是由陆海军以及近卫军这三支官方正式武装的高级将领组成,其人员组成包括两名军方的御书房值班大臣,然后陆军枢密院下属的各大部成员,比如军令部、参谋部、后勤部。
同样的,海军统帅部也是派出军令部,参谋长后勤部等人员。
但是这个机构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没有权力调动任何一支部队。
它的职权,主要还是协调陆海军的协同作战事宜!
说白了,这个机构就是让陆海军近卫军等将领有一个坐在一起争吵的地方,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权限。
这份报告,也是这个机构成立以后的第一份正式报告,主要是报告了陆海军近卫军协同作战的南洋战役。
不过介绍战役的过程并不是重点,因为战役的过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海军袭击了港口,陆军攻克了马六甲城而已,然后还顺带着拿下了葡萄牙人在南洋各岛屿上的一些殖民据点。
而战略大方向这样,也和这个机构没啥关系。
这份报告,更多的还是说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那就是在南洋战役的过程里,军方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
比如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陆军方面所提出的,在进攻马六甲城的过程里,虽然看似一帆风顺,但是这种一帆风顺的表面下,却是暴露了很多的问题。
尤其是火炮问题!
虽然大唐广泛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同时还装备了榴弹,但是火炮的射程以及威力,对坚固的棱堡而言依旧是感到非常吃力。
进攻马六甲的过程里,不计算舰炮支援火力的话,攻城部队方面动用了超过两百门火炮,其中将近半数都是超过九斤的火炮,里头不乏二十四斤、十八斤这种重型舰炮。
炮击过程看似猛烈,但是并没能彻底的摧毁马六甲的城防。
被寄予厚望的榴炮弹,虽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依旧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其中最为重要的缺陷就是穿透力不足,以至于榴弹只能是在敌军的工事表面爆炸,而无法穿透敌人的堡垒,深入内部爆炸。
同样的,海军方面也是提出了这一问题,他们在用舰炮炮击敌军的岸防炮台的过程里,虽然战果辉煌,但是随后在炮击马六甲城城头上的岸防炮台时,却是因为榴弹缺乏穿透力,以至于战果很小。
为此,陆海军同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非常严重的的,火炮无法彻底的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那么就会给随后进攻的步兵部队带来极大的威胁。
马六甲战役期间,步兵们发起总攻的时候,虽然短时间就攻克了马六甲城,但是进攻的步兵却也是受到了比较大的伤亡。
陆军和近卫军加在一起,总死伤却是达到了两千三百人,这个伤亡数字听上去不多,不过对于一直顺风顺水的大唐军方而言,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当年和鞑靼人打仗,也很少出现这么大估摸的伤亡呢。
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都是非战斗减员,登陆部队乘坐海船一路南下,可谓是颠簸的很,而且南洋的环境实在不怎么样,加上登陆作战期间还遭到连续数天的暴雨侵袭,因此在坐船运输过程以及后续的登陆作战过程里,先后有数百人遭到疾病的侵袭被迫减员。
其中最典型的人物,无疑就是第五十七步兵团的团长了,大老远跑到马六甲,在战役即将开始的前几个小时里就是病倒了。
还有一部分是在登陆作战的过程里,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意外事故导致的减员。
剩下的一千多人减员却都是在进攻马六甲城的过程里的战斗减员。
而且因为普遍都是枪炮造成的死伤,阵亡率非常高,再加上后期医疗条件匮乏,所以伤者很多也是挺不过来。
总死伤一千三百多人,攻城过程里,当场殉国者大约有五百多人,而后期因为伤势而殉国的却是同样也是达到了五百多人,也就是说,一千三百多人的伤亡里,阵亡就是超过了千人,这可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
至于海军方面,伤亡导致很小,他们在马六甲战役里死伤大约百人左右,主要是发生在和葡萄牙人的岸防炮台交战以及后续袭击港口的过程里受到的损失。
战后,陆军方面认为之所以遭到这么大的非战斗减员以及战斗减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运输船只太垃圾,以至于海途过于颠簸,为此建议发展更大吨位,航行更加平稳的运输船只,至少也要千吨以上,那些四五百吨的小船还是不要用了。
其二,则是认为医疗水平过低,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疾病减员以及后续的伤员无法救治大量死伤,为此,陆军方面希望设立专门的军事医疗研究机构,研究更好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枪炮等造成的外伤的治疗手段。
其三,则是认为火炮性能不足,尤其是对坚固工事的摧毁能力较差,导致未能彻底摧毁敌人的炮火,以至于在后续的步兵进攻中,步兵死伤较大,同时如果敌人也大规模装备榴弹的话,现有的火炮根本无法有效压制敌人,为此陆军希望能够提高火炮性能,具体下来就提高有效射程,五六百米不够,必须一千米甚至两三千米以上,并且在这个距离上能够获得准确的命中,其次是改良炮弹,让炮弹的威力更大,同时拥有对固定工事的穿透能力!
而海军方面,同样也是认为现有的风帆战舰,哪怕是改装了蒸汽机的风帆战舰,也已经是不适应现代海战了,机动能力太差是个致命伤,一旦敌人也装备了蒸汽机战舰的话,那么现有的风帆战舰改装未来的主力舰队,根本无法有效应对敌舰队的威胁。
因为大部分改装蒸汽机的风帆战舰,其船体本来就是纯粹的风帆战舰,并没有该后续的蒸汽机改装提供太多的空间,所以改装之后带来的麻烦也是非常多,此外更加关键的是,战舰的防护能力严重不足。
面对葡萄牙人岸防火炮的火力反击,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只要葡萄牙人的舰炮能够打得中,那么就必然能够对大唐的战舰造成损失,死伤的近百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造成的。
为此,海军方面提出了加速钢铁蒸汽战舰的建造和列装,以便早日把这些纯风帆的木制战舰给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陆军和海军都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然后为这些问题还很贴心的提出了建议或者解决方案,但是在李轩看来,全都是扯淡。
这些问题存在吗?
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存在的,但是又不存在的。
大唐的陆海军所装备的武器,基本上已经是领先一个时代了,燧发枪,榴炮弹,蒸汽机结合到一起,威力可是庞大的,攻克马六甲的时候,如果没有大量榴弹助战,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只伤亡千把人拿下来。
人家神圣罗马帝国花了四万五千人,围攻只有几千人的梅斯城,最后都是惨败而归,要知道,人家神圣罗马帝国的炮火也不差呢,一天之内就打出去了七八千发炮弹。
但是这些实心弹和榴弹的巨大差别,就是导致了战果的截然不同。
所以说,大唐军方的装备水平对比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已经是非常先进了。
但是奈何陆军和海军,把自己当成敌人,然后竖起一个大大的靶子,然后对李轩说:敌人太强大了,我们必须加强军备。
这操作,在李轩看来就跟后世的美国人说外星人太牛逼,我们必须发展更先进的武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