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嫡女奋斗史 作者:天际舟
分卷阅读804
的银票。
突然见到这么多银票,正在给徐婉真拆散发髻的白瑶倒抽了一口凉气,吓了一跳。
徐婉真却并不在意,雷霸还在诏狱中关着,由不得晋南候不急。京里传闻,晋南候好男风,其夫人已经多年未曾生育。
他就这么个宝贝独苗苗,花再多代价,也要将雷霸捞出来。
好在晋南候在海上发了家,别的没有,银钱一定不缺。之前武正翔还找到他,让徐家插足海上生意。
这时,倒调了个个,轮到晋南候求着武正翔。
真是风水轮流转,生生不息。徐婉真掩了面上的笑意,让白瑶将这笔银票放进箱子里锁好。
……
第二日,姚尚书顶着熬得发青的眼圈,怀揣着奏章进了宣政殿。
他心头发虚的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的庆隆帝,见他还是老样子,脸色灰败神情不振,揣测不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微臣见过皇上。”因不是大朝会,姚尚书没有行三跪九叩之礼。待吴光启代替庆隆帝喊过平身之后,他便起身。
“皇上,”他双手高举,低头呈上奏章。
无论如何,后悔是来不及了!这已经是议了整整一宿,众师爷认为最好的选择。
吴光启拿起奏章,放在御案上。庆隆帝看了一眼身子绷得很紧的姚尚书,忽地笑了一笑,道:“看座。”
姚尚书本来做好了迎接最终结果的准备,哪想到庆隆帝并没有翻阅他的奏章,反倒让人为他看座。
这种滋味,就像一拳击在了棉花上,很不好受。
原本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预想中的场景没有到来,反倒令他格外忐忑不安。
就像已经吃过了断头饭的死刑犯,知道自己要死,但屠刀迟迟没有落下。这种心理的折磨,远远甚于一刀斩下的痛快。
将屁股沾了半个凳子边沿,他坐得小心翼翼。
“不急。”庆隆帝这才徐徐道:“还有些人要来,你且听听他们的看法。”
姚尚书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在安静的殿中等了半晌,他如坐针毡,身上背沟里冷汗直流,才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声音。
“微臣叩见皇上!”
身形魁梧语气恭敬的定国公、英姿挺拔意气风发的忠国公、低调温和的安国公、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平国公,四大国公联袂出现。
勋贵重臣,作为高芒王朝中一股独特的存在,是皇帝最放心但也最提防的一股力量。
他们都是武将出身,曾经个个手握重兵个,但在朝堂上却没有他们的影子。他们享受着皇家的恩泽,因前人立下的泼天大功而荣耀无比。
到了庆隆帝这里,重用忠国公的忠诚、提防定国公坐大、养废平国公、施威安国公,用得好一手帝王之术,让四大国公府不能同气连枝。
勋贵们不奉诏,不得入朝。除了祭祖、节庆等重大朝贺之日,四大国公几乎没有同时出现在宫中。
四大国公一同出现,姚尚书也再也坐不住,起身站在一旁。
随即,又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这次来的人更多了些。姚尚书垂了眼眸看去,洛阳城中的勋贵尽都在此。
公、侯、伯,一个不差。宣政殿不小,但此时在后殿,这些人一进来,便显得拥挤起来。
不过,众人都知道时下军情紧急,局势紧张,非平常朝贺。
皇上急召,究竟是为了什么?众人心头打着鼓。
☆、第八百八十章 有苦说不出
见过庆隆帝之后,众人便安安静静等待命令。
这么多人同处一室,竟然只听见深浅不一的呼吸声。没有什么不长眼的人,敢在这个地点这个时间发出一丝杂音。
皇上召他们来,一定和北地战事有关,勋贵们心中有数。
在和平时期,他们享受着旁人没有的尊荣。到了这个时候,就轮到他们出力之时。
不论是四大国公,还是那些后继无人日渐没落的侯府、伯府,他们都有着这样的认识。
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和高芒王朝是一体的。因卫家问鼎天下,他们一跃成为新兴勋贵。所以,他们的命运,和卫家紧紧绑在了一起。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比谁都明白。
若是高芒覆灭,又有谁来将他们养起?与其谋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如安享现在。
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不论能力大小,都比朝廷文臣要忠心。到了需要他们效力的时候,他们不会退缩。
哪怕再不堪的勋贵,都有了搏命的心思。
庆隆帝扫了他们一眼,对吴光启道:“念。”
吴光启展开八百里加急军情,他的嗓音回荡在殿中。将武正翔杜撰出来的北地兵败,一五一十的道来。
底下众人听得暗暗心惊,难道,局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想当初,太子领兵出征之时,是何等的胸有成竹。集结了四万大军出发,精兵强将如云,一路上又不断有府兵加入。
竟然,被巴家打散了大军,在北地溃败成几股?
既然太子伤重,没有主心骨,纵有良将也是枉然。勋贵们跟文臣不同,就算没有带过兵,多多少少也知道军事。
这样一盘散沙似的局势,想要再将大军收拢,击溃巴家军,谈何容易!别提打赢,就连自保都成问题。
如今大军失散,士卒变成逃窜的乱军,岂不是更便于巴家各个击破?
另外还有天气的原因。在京城集结的士兵,并不习惯北地寒冷的气候。随着一日冷过一日,战局就更加危险几分。
众人心头暗自思忖琢磨着,但庆隆帝没有发话,个个都保持着安静。
“诸位的先人,都是伴随先帝爷打下大好江山之人。”庆隆帝缓缓开口,先是缅怀先帝,紧接着道:“此时国难当头,朕想听听,诸位的想法。”
众人一阵静默,在庆隆帝面前,谁敢胡乱发言?
姚尚书也摸不清庆隆帝路数。按说,召集这些勋贵应是为了征兵。各勋贵府上按规制都养了私兵,这股力量集结起来,也不容小觑。
更何况,其中本来就是大将之材,比如定国公和忠国公。
但皇帝询问,不能无人回答。
定国公上前一步,双手抱拳道:“定国公府任由皇上差遣。末将愿附之尾翼,为皇上杀敌。”
他没有主张,唯一的主张便是听从庆隆帝的命令,指哪打哪。而且,定国公聪明之处在于,他表态不再挂帅,只做一个听从命令杀敌的将领。
他将这外戚身份,拿捏的恰到好处。
有他开头,其他三大国公也都站出来表态。其他勋贵也不甘于人后,纷纷上前表忠心。恨不得立刻抛头颅洒热血,以示忠贞。
庆隆帝欣慰的一笑,道:“好,好!朕有你们,何愁反贼不平!”
被他这一激,
分卷阅读804
- 肉肉屋
分卷阅读804
的银票。
突然见到这么多银票,正在给徐婉真拆散发髻的白瑶倒抽了一口凉气,吓了一跳。
徐婉真却并不在意,雷霸还在诏狱中关着,由不得晋南候不急。京里传闻,晋南候好男风,其夫人已经多年未曾生育。
他就这么个宝贝独苗苗,花再多代价,也要将雷霸捞出来。
好在晋南候在海上发了家,别的没有,银钱一定不缺。之前武正翔还找到他,让徐家插足海上生意。
这时,倒调了个个,轮到晋南候求着武正翔。
真是风水轮流转,生生不息。徐婉真掩了面上的笑意,让白瑶将这笔银票放进箱子里锁好。
……
第二日,姚尚书顶着熬得发青的眼圈,怀揣着奏章进了宣政殿。
他心头发虚的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的庆隆帝,见他还是老样子,脸色灰败神情不振,揣测不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微臣见过皇上。”因不是大朝会,姚尚书没有行三跪九叩之礼。待吴光启代替庆隆帝喊过平身之后,他便起身。
“皇上,”他双手高举,低头呈上奏章。
无论如何,后悔是来不及了!这已经是议了整整一宿,众师爷认为最好的选择。
吴光启拿起奏章,放在御案上。庆隆帝看了一眼身子绷得很紧的姚尚书,忽地笑了一笑,道:“看座。”
姚尚书本来做好了迎接最终结果的准备,哪想到庆隆帝并没有翻阅他的奏章,反倒让人为他看座。
这种滋味,就像一拳击在了棉花上,很不好受。
原本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预想中的场景没有到来,反倒令他格外忐忑不安。
就像已经吃过了断头饭的死刑犯,知道自己要死,但屠刀迟迟没有落下。这种心理的折磨,远远甚于一刀斩下的痛快。
将屁股沾了半个凳子边沿,他坐得小心翼翼。
“不急。”庆隆帝这才徐徐道:“还有些人要来,你且听听他们的看法。”
姚尚书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在安静的殿中等了半晌,他如坐针毡,身上背沟里冷汗直流,才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声音。
“微臣叩见皇上!”
身形魁梧语气恭敬的定国公、英姿挺拔意气风发的忠国公、低调温和的安国公、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平国公,四大国公联袂出现。
勋贵重臣,作为高芒王朝中一股独特的存在,是皇帝最放心但也最提防的一股力量。
他们都是武将出身,曾经个个手握重兵个,但在朝堂上却没有他们的影子。他们享受着皇家的恩泽,因前人立下的泼天大功而荣耀无比。
到了庆隆帝这里,重用忠国公的忠诚、提防定国公坐大、养废平国公、施威安国公,用得好一手帝王之术,让四大国公府不能同气连枝。
勋贵们不奉诏,不得入朝。除了祭祖、节庆等重大朝贺之日,四大国公几乎没有同时出现在宫中。
四大国公一同出现,姚尚书也再也坐不住,起身站在一旁。
随即,又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这次来的人更多了些。姚尚书垂了眼眸看去,洛阳城中的勋贵尽都在此。
公、侯、伯,一个不差。宣政殿不小,但此时在后殿,这些人一进来,便显得拥挤起来。
不过,众人都知道时下军情紧急,局势紧张,非平常朝贺。
皇上急召,究竟是为了什么?众人心头打着鼓。
☆、第八百八十章 有苦说不出
见过庆隆帝之后,众人便安安静静等待命令。
这么多人同处一室,竟然只听见深浅不一的呼吸声。没有什么不长眼的人,敢在这个地点这个时间发出一丝杂音。
皇上召他们来,一定和北地战事有关,勋贵们心中有数。
在和平时期,他们享受着旁人没有的尊荣。到了这个时候,就轮到他们出力之时。
不论是四大国公,还是那些后继无人日渐没落的侯府、伯府,他们都有着这样的认识。
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和高芒王朝是一体的。因卫家问鼎天下,他们一跃成为新兴勋贵。所以,他们的命运,和卫家紧紧绑在了一起。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比谁都明白。
若是高芒覆灭,又有谁来将他们养起?与其谋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如安享现在。
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不论能力大小,都比朝廷文臣要忠心。到了需要他们效力的时候,他们不会退缩。
哪怕再不堪的勋贵,都有了搏命的心思。
庆隆帝扫了他们一眼,对吴光启道:“念。”
吴光启展开八百里加急军情,他的嗓音回荡在殿中。将武正翔杜撰出来的北地兵败,一五一十的道来。
底下众人听得暗暗心惊,难道,局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想当初,太子领兵出征之时,是何等的胸有成竹。集结了四万大军出发,精兵强将如云,一路上又不断有府兵加入。
竟然,被巴家打散了大军,在北地溃败成几股?
既然太子伤重,没有主心骨,纵有良将也是枉然。勋贵们跟文臣不同,就算没有带过兵,多多少少也知道军事。
这样一盘散沙似的局势,想要再将大军收拢,击溃巴家军,谈何容易!别提打赢,就连自保都成问题。
如今大军失散,士卒变成逃窜的乱军,岂不是更便于巴家各个击破?
另外还有天气的原因。在京城集结的士兵,并不习惯北地寒冷的气候。随着一日冷过一日,战局就更加危险几分。
众人心头暗自思忖琢磨着,但庆隆帝没有发话,个个都保持着安静。
“诸位的先人,都是伴随先帝爷打下大好江山之人。”庆隆帝缓缓开口,先是缅怀先帝,紧接着道:“此时国难当头,朕想听听,诸位的想法。”
众人一阵静默,在庆隆帝面前,谁敢胡乱发言?
姚尚书也摸不清庆隆帝路数。按说,召集这些勋贵应是为了征兵。各勋贵府上按规制都养了私兵,这股力量集结起来,也不容小觑。
更何况,其中本来就是大将之材,比如定国公和忠国公。
但皇帝询问,不能无人回答。
定国公上前一步,双手抱拳道:“定国公府任由皇上差遣。末将愿附之尾翼,为皇上杀敌。”
他没有主张,唯一的主张便是听从庆隆帝的命令,指哪打哪。而且,定国公聪明之处在于,他表态不再挂帅,只做一个听从命令杀敌的将领。
他将这外戚身份,拿捏的恰到好处。
有他开头,其他三大国公也都站出来表态。其他勋贵也不甘于人后,纷纷上前表忠心。恨不得立刻抛头颅洒热血,以示忠贞。
庆隆帝欣慰的一笑,道:“好,好!朕有你们,何愁反贼不平!”
被他这一激,
分卷阅读804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