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1
时存在。秦、赵、燕、齐四大国,仍然承受着第一线压力。
其二,东南方向的东夷问题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岭南以“百越”族群为主体的各方势力,仍然对楚、吴、越三大国构成强大的袭扰压力。此后,直到吴、越两国先后灭亡,楚国独大南部中国,岭南“百越”势力的袭扰压力,始终没有相对彻底地解决。也就是说,在春秋晚期,南部三大国面临的威胁,依然是清晰可见的。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有赖于此后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此后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强大实力基础上的长期镇抚政策,初步稳定了岭南;第二阶段,秦灭六国后五十万大军南下,建立岭南三郡,百越族群才有效纳入了华夏文明。
其三,在西周晚期与春秋初中期渗入华夏腹地的东夷、戎狄族群,仍然没有全部撤出。其留存的族群,势力单薄者,大多归附了某个诸侯国。势力强大者,则以建政立国的方式强行嵌入下来。最大的两个代表,就是中山国、义渠国。这一现实,给区域内的大国小国都带来了一个普遍问题:如何有效化解戎狄族群?如何对待戎狄政权的攻伐?
综上三方面,春秋晚期的诸侯国无论大小,在内外事务上大体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的两个侧面——外部异族的侵扰势力,内部遗存族群的融合。也就是说,各国内外事务的方针大计,都得受这个因素某种程度的制约。因之,四夷、百越、戎狄、诸胡、匈奴等问题,便成为春秋晚期天下格局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4.过渡形态的时期确定
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403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春秋晚期,也可以称之为战国初期。但是,更为适当的定性,应当是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联结段。也就是说,这73年,是春秋、战国两大时代的过渡时期。公元前476年,是齐国的田氏实力超过姜氏公室的标志性年份。公元前403年,是魏、赵、韩三家新兴势力被周王室正式承认为诸侯国的年份。
在中国人的传统历史意识中,春秋战国往往被看做一个大时代。
但是,从文明发展史的理念看,显然这是两个时代。春秋时代,类似于西方社会后来的文艺复兴时代;战国时代,类似于后来的启蒙运动时代。尽管,作为连续崛起的中国原生文明的三大高原——春秋、战国、秦帝国,它们在更宏观的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但是,在文明史演变的意义上,春秋时代、战国时代、秦帝国时代,无疑是三座具有递进意义的文明高原。在它们之间,发现联结地带与联结方式,是有特殊意义的。
田氏根基确立,到魏赵韩三家政治加冠,这73年,正是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联结时段。用我们熟悉的语言说,就是历史的过渡时期。这是一个性质不确定,主导力量也相对模糊的时段。无论研究家们将这73年划归春秋,还是划归战国,都有一定的理由。
但是,只要我们的历史意识不那么教条,不那么老化,我们就会看到:将这73年的时段看做历史过渡时期,是最为妥当的。
真正的战国时代,应该有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标志。这个标志,就是魏赵韩三家完成政治上的成人礼,获得正式的诸侯之冠。所以,以魏赵韩三家获得诸侯名号为战国开端,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5.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与社会精神
春秋晚期的社会风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基本的方面是,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实质方面,是整个社会开始从王权国有制的统一管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普遍开始以相对自由的私有生产为基础,开始寻求一种空前活跃的生存方式。这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实际体现是:私田经济日益活跃,私人的自由生产权利日渐扩张。由此产生的新政治理念不断发展,导致官府对民众生产与生活的干预日渐减少。人的个性伸展,获得了空前的社会空间,家庭及个人对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选择余地大大拓宽。
在这样的生存方式下,春秋晚期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无论是官府奴隶,还是农耕奴隶,都开始随着私家经济势力的增长,及其对自由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程度不同地被破除了人身枷锁,获得了自由平民的身份。
其次,占人口绝大部分的自由民,则大量地从日渐崩溃的井田制中被新兴政治势力解放出来,或主动地逃脱出来,归附到新兴势力的政治保护圈里,投身于土地私有的生产大潮中,开始了自由谋取生计的生存方式。
第三,商业一律国营的旧制,在各个诸侯国纷纷被打破。西周时代“工贾食官”的旧传统,迅速崩溃了。官府工场的技师工匠,官府商肆从业的吏员,纷纷放弃了几乎静止不变的官府待遇与高等国人身份,变为直接从事商旅交换活动的私人商贾。与此同时,平民阶层中的一部分人为了迅速致富,也纷纷投身到私人商贾行列。由此,私人商人迅速增加,形成了稳定的商人阶层。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当时弥漫社会的商贾之风作了最为传神的描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在如此普遍浓厚的商旅风气之下,理论化的商业思想也出现了。这一时期出现的“计然”学派,就是推崇商业经济的代表,其核心主张是:国家应该以发展商业、周流货物为本,从而使农末俱利,国家富裕。计然派的经典表述是:“平粜齐物,官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货殖列传》还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贡,也就是子赣,也就是端木赐,经商而大富的故事,很有典型性。子贡“鬻财于曹、鲁之间”,应该是很有实力的大商人。端木赐不知如何经营,竟然成为七十多个优秀学生中的“最为饶益”者,也就是最富有的人。子贡的商旅规模很大,“结驷连骑,束帛这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抗礼;夫使孔子名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三也!”也就说,孔子名望的传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子贡的大力宣扬。司马迁用以作为对比的,是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原宪。由于没有参与商旅活动,所以只能“不厌糟糠,匿于穷巷”。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春秋晚期的商旅活动已经非常发达,商人阶层的社会影响力也已经很大了。
第四,随着知识的传播、法律的公开、私家教育的出现等社会变化,庶民阶层中开始纷纷涌现出各种技能型士人和思想型士人。他们奔走天下,或传播思想,或入仕治国,或教授学问,或扶危济困,或投身治水、行医等公益事业,或从事种种实用性研究并提升农工商活动的水准。
从总体上说,士人阶层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社会涌现出了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社会阶层。这一阶层的出现,不但大大激发了社会活力,而且使整个社会的变革运动摆脱了盲目性,从此进入了自觉的探索阶段。从文明发展史的意义上说,春秋时代士人阶层的涌现,对于中国古典文明的巨大意义,是无法用语言叙述的。
新生存方式下的社会精神与人的生命状态和之前有很大不同。私田经济打开了新的生存天地,使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族与族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展开了真实的竞争。这种真实竞争的深入发展,彻底摧毁了诸侯时代“小国寡民”的公田世界。“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静穆图景,很快便被呼啸的竞争潮流所淹没。一切或美好或丑恶的灵魂,都被召唤到生存竞争的战场上来了。春秋晚期凝聚成的时代精神,当时的政治家用了两个字概括——争心。
这就是春秋时代大政治家晏子的一句概括:“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这是一种空前的历史现象。因为,在旧官府统一管制的王权体制下,人们只需要听从安排,只需要统一行动即可。人们不需要争,也不可能争。如果说,在公田体制下还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一定是想方设法的偷懒者居多,主动为公田奉献力量者少。这就是西周后期井田制生产中,之所以出现普遍的大规模怠工现象的深层原因。而私田经济的涌现,恰恰建立在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基础之上——你不积极努力,你就没有好的生活。所以,以家庭与个人为基点的私家生活方式、个人生活方式的普遍确立,必然带来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必然使各个层面的竞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体现出来。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不竞争或懒于竞争,后果都是很严重的。国家不争,就要落后,就要灭亡。族群不争,就要陷入困境,分崩离析,传承断裂。家族不争,则必然沦落潦倒,门庭屈辱,家族蒙羞。个人不争,则业无所成,家无所依,衣食无着,饱受歧视。
《战国策》与《史记》都曾经记载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名士苏秦第一次挫败,乞丐一般归家,遭遇到空前冷漠,“妻不下机,嫂不为炊”,几乎没人理睬这个失败者了。苏秦家人的理由是:当今之世,治产业,力工商,是正道根本,你却舍弃根本而事口舌,这很不合适。这个故事说明:春秋战国之世,对个人竞争的最根本要求,就是“治产业,力工商”,改变生存状况。你失败了,或者你走偏了,包括家人在内的社会,最主要的情绪表现是蔑视你,而不是无原则的同情你。
如此社会精神之下,各个层面的全力竞争是必然的。这种竞争,表现于整个社会精神,表现于人的生命状态,就是两个字——争心。这种“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普遍精神,在此前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若干年后的战国时代,大法家韩非子以几近相同的词汇,概括了这种社会精神——“大争之世,多事之时。”这里,只有规模化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不同。这足以说明,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所以辉煌,所以不朽,是因为那是我们中国民族在跨入国家文明阶段后,第一次爆发出全面竞争精神的时代,是第一次鼓满了生命的风帆全力前进的时代。正因为如此,那个时代给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厚的文明创造,留下了无比丰厚的精神遗产。在进入战国之际,我们不能忘记的,首先应该是这样一种时代精神。
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与时代精神的强力激荡下,整个社会风貌焕然一新。
6.过渡时期形成的普遍的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进入文明状态后对武事的自觉追求。
从根本上说,所谓武事,就是一切用于强力打击的技能、装备与活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武事的普及性是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递减的。越是远古社会,武事就越是趋于直接的生存目标,涉及的人群范围也就越广。远古人类可以做到每个成人,甚或少年儿童都具有基本的搏斗本领,否则无法生存。人类文明越是发展,武事的打击手段越是发达,武事也就越趋于专业化,武事的普及性也会越来越弱。
但是,这一递减现象绝不意味着另一则理由的成立:人类文明越发展,尚武精神就越没有意义。恰恰相反,人类文明越是发展,武事活动群体越是专业,社会就越是需要依托尚武精神来滋养民族精神,从而形成培育优秀的专业武事阶层的社会土壤。没有尚武精神作为社会土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永远不会拥有一支第一流的军队。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文明越是发展,社会就越是需要自觉的尚武精神。因为,武事已经超越了依靠生存本能激发的阶段,更需要依靠精神的自觉来完成。
这是人类历史的精神逻辑,它适用于今天的我们,也适用于春秋晚期的当时社会。
春秋晚期社会,距离华夏族群进入国家文明时代,已经有近两千年了。在漫长的夏商周三代里,随着国家常备军的越来越体制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国家统管制度的越来越严密化,武事活动也越来越聚集于军队与国家。社会民众的武事活动,则越来越受到限制。在西周礼治文明建立后,兵器的日常持有权,军士的遴选权,兵器的打造权,已经大体上限制在贵族阶层与少数“国人”之间了。也就是说,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庶民,已经失去了从事武事活动的权利,只能作为碌碌耕耘的劳作群体存在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崇尚武事是少数人的事情,作为一种风气弥漫于社会,是没有条件的。
面对不甚严重的戎狄侵掠,西周王权表现出的疲于应对,其根源在哪里?
面对严重许多倍的四夷戎狄海洋,春秋时代却能强力反击,其根源又在哪里?
不同的社会土壤,滋生培育国家力量的强度差异,是极大的。这种社会土壤的主要成分,就是弥漫在社会各个阶层以至流散于穷乡僻壤的尚武精神。新的生存方式,新的生命状态,必然弥散出强烈的尚武之风。
让我们先来看看《史记》、《汉书》等古典文献,对当时各国尚武风习的记载: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1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1
- 肉肉屋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1
时存在。秦、赵、燕、齐四大国,仍然承受着第一线压力。
其二,东南方向的东夷问题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岭南以“百越”族群为主体的各方势力,仍然对楚、吴、越三大国构成强大的袭扰压力。此后,直到吴、越两国先后灭亡,楚国独大南部中国,岭南“百越”势力的袭扰压力,始终没有相对彻底地解决。也就是说,在春秋晚期,南部三大国面临的威胁,依然是清晰可见的。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有赖于此后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此后战国时期的楚国,在强大实力基础上的长期镇抚政策,初步稳定了岭南;第二阶段,秦灭六国后五十万大军南下,建立岭南三郡,百越族群才有效纳入了华夏文明。
其三,在西周晚期与春秋初中期渗入华夏腹地的东夷、戎狄族群,仍然没有全部撤出。其留存的族群,势力单薄者,大多归附了某个诸侯国。势力强大者,则以建政立国的方式强行嵌入下来。最大的两个代表,就是中山国、义渠国。这一现实,给区域内的大国小国都带来了一个普遍问题:如何有效化解戎狄族群?如何对待戎狄政权的攻伐?
综上三方面,春秋晚期的诸侯国无论大小,在内外事务上大体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的两个侧面——外部异族的侵扰势力,内部遗存族群的融合。也就是说,各国内外事务的方针大计,都得受这个因素某种程度的制约。因之,四夷、百越、戎狄、诸胡、匈奴等问题,便成为春秋晚期天下格局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4.过渡形态的时期确定
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403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春秋晚期,也可以称之为战国初期。但是,更为适当的定性,应当是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联结段。也就是说,这73年,是春秋、战国两大时代的过渡时期。公元前476年,是齐国的田氏实力超过姜氏公室的标志性年份。公元前403年,是魏、赵、韩三家新兴势力被周王室正式承认为诸侯国的年份。
在中国人的传统历史意识中,春秋战国往往被看做一个大时代。
但是,从文明发展史的理念看,显然这是两个时代。春秋时代,类似于西方社会后来的文艺复兴时代;战国时代,类似于后来的启蒙运动时代。尽管,作为连续崛起的中国原生文明的三大高原——春秋、战国、秦帝国,它们在更宏观的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但是,在文明史演变的意义上,春秋时代、战国时代、秦帝国时代,无疑是三座具有递进意义的文明高原。在它们之间,发现联结地带与联结方式,是有特殊意义的。
田氏根基确立,到魏赵韩三家政治加冠,这73年,正是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联结时段。用我们熟悉的语言说,就是历史的过渡时期。这是一个性质不确定,主导力量也相对模糊的时段。无论研究家们将这73年划归春秋,还是划归战国,都有一定的理由。
但是,只要我们的历史意识不那么教条,不那么老化,我们就会看到:将这73年的时段看做历史过渡时期,是最为妥当的。
真正的战国时代,应该有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标志。这个标志,就是魏赵韩三家完成政治上的成人礼,获得正式的诸侯之冠。所以,以魏赵韩三家获得诸侯名号为战国开端,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5.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与社会精神
春秋晚期的社会风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基本的方面是,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实质方面,是整个社会开始从王权国有制的统一管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普遍开始以相对自由的私有生产为基础,开始寻求一种空前活跃的生存方式。这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实际体现是:私田经济日益活跃,私人的自由生产权利日渐扩张。由此产生的新政治理念不断发展,导致官府对民众生产与生活的干预日渐减少。人的个性伸展,获得了空前的社会空间,家庭及个人对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选择余地大大拓宽。
在这样的生存方式下,春秋晚期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无论是官府奴隶,还是农耕奴隶,都开始随着私家经济势力的增长,及其对自由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程度不同地被破除了人身枷锁,获得了自由平民的身份。
其次,占人口绝大部分的自由民,则大量地从日渐崩溃的井田制中被新兴政治势力解放出来,或主动地逃脱出来,归附到新兴势力的政治保护圈里,投身于土地私有的生产大潮中,开始了自由谋取生计的生存方式。
第三,商业一律国营的旧制,在各个诸侯国纷纷被打破。西周时代“工贾食官”的旧传统,迅速崩溃了。官府工场的技师工匠,官府商肆从业的吏员,纷纷放弃了几乎静止不变的官府待遇与高等国人身份,变为直接从事商旅交换活动的私人商贾。与此同时,平民阶层中的一部分人为了迅速致富,也纷纷投身到私人商贾行列。由此,私人商人迅速增加,形成了稳定的商人阶层。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当时弥漫社会的商贾之风作了最为传神的描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在如此普遍浓厚的商旅风气之下,理论化的商业思想也出现了。这一时期出现的“计然”学派,就是推崇商业经济的代表,其核心主张是:国家应该以发展商业、周流货物为本,从而使农末俱利,国家富裕。计然派的经典表述是:“平粜齐物,官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货殖列传》还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贡,也就是子赣,也就是端木赐,经商而大富的故事,很有典型性。子贡“鬻财于曹、鲁之间”,应该是很有实力的大商人。端木赐不知如何经营,竟然成为七十多个优秀学生中的“最为饶益”者,也就是最富有的人。子贡的商旅规模很大,“结驷连骑,束帛这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抗礼;夫使孔子名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三也!”也就说,孔子名望的传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子贡的大力宣扬。司马迁用以作为对比的,是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原宪。由于没有参与商旅活动,所以只能“不厌糟糠,匿于穷巷”。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春秋晚期的商旅活动已经非常发达,商人阶层的社会影响力也已经很大了。
第四,随着知识的传播、法律的公开、私家教育的出现等社会变化,庶民阶层中开始纷纷涌现出各种技能型士人和思想型士人。他们奔走天下,或传播思想,或入仕治国,或教授学问,或扶危济困,或投身治水、行医等公益事业,或从事种种实用性研究并提升农工商活动的水准。
从总体上说,士人阶层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社会涌现出了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社会阶层。这一阶层的出现,不但大大激发了社会活力,而且使整个社会的变革运动摆脱了盲目性,从此进入了自觉的探索阶段。从文明发展史的意义上说,春秋时代士人阶层的涌现,对于中国古典文明的巨大意义,是无法用语言叙述的。
新生存方式下的社会精神与人的生命状态和之前有很大不同。私田经济打开了新的生存天地,使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族与族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展开了真实的竞争。这种真实竞争的深入发展,彻底摧毁了诸侯时代“小国寡民”的公田世界。“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静穆图景,很快便被呼啸的竞争潮流所淹没。一切或美好或丑恶的灵魂,都被召唤到生存竞争的战场上来了。春秋晚期凝聚成的时代精神,当时的政治家用了两个字概括——争心。
这就是春秋时代大政治家晏子的一句概括:“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这是一种空前的历史现象。因为,在旧官府统一管制的王权体制下,人们只需要听从安排,只需要统一行动即可。人们不需要争,也不可能争。如果说,在公田体制下还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一定是想方设法的偷懒者居多,主动为公田奉献力量者少。这就是西周后期井田制生产中,之所以出现普遍的大规模怠工现象的深层原因。而私田经济的涌现,恰恰建立在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基础之上——你不积极努力,你就没有好的生活。所以,以家庭与个人为基点的私家生活方式、个人生活方式的普遍确立,必然带来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必然使各个层面的竞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体现出来。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不竞争或懒于竞争,后果都是很严重的。国家不争,就要落后,就要灭亡。族群不争,就要陷入困境,分崩离析,传承断裂。家族不争,则必然沦落潦倒,门庭屈辱,家族蒙羞。个人不争,则业无所成,家无所依,衣食无着,饱受歧视。
《战国策》与《史记》都曾经记载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名士苏秦第一次挫败,乞丐一般归家,遭遇到空前冷漠,“妻不下机,嫂不为炊”,几乎没人理睬这个失败者了。苏秦家人的理由是:当今之世,治产业,力工商,是正道根本,你却舍弃根本而事口舌,这很不合适。这个故事说明:春秋战国之世,对个人竞争的最根本要求,就是“治产业,力工商”,改变生存状况。你失败了,或者你走偏了,包括家人在内的社会,最主要的情绪表现是蔑视你,而不是无原则的同情你。
如此社会精神之下,各个层面的全力竞争是必然的。这种竞争,表现于整个社会精神,表现于人的生命状态,就是两个字——争心。这种“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普遍精神,在此前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若干年后的战国时代,大法家韩非子以几近相同的词汇,概括了这种社会精神——“大争之世,多事之时。”这里,只有规模化程度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不同。这足以说明,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所以辉煌,所以不朽,是因为那是我们中国民族在跨入国家文明阶段后,第一次爆发出全面竞争精神的时代,是第一次鼓满了生命的风帆全力前进的时代。正因为如此,那个时代给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厚的文明创造,留下了无比丰厚的精神遗产。在进入战国之际,我们不能忘记的,首先应该是这样一种时代精神。
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与时代精神的强力激荡下,整个社会风貌焕然一新。
6.过渡时期形成的普遍的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进入文明状态后对武事的自觉追求。
从根本上说,所谓武事,就是一切用于强力打击的技能、装备与活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武事的普及性是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而递减的。越是远古社会,武事就越是趋于直接的生存目标,涉及的人群范围也就越广。远古人类可以做到每个成人,甚或少年儿童都具有基本的搏斗本领,否则无法生存。人类文明越是发展,武事的打击手段越是发达,武事也就越趋于专业化,武事的普及性也会越来越弱。
但是,这一递减现象绝不意味着另一则理由的成立:人类文明越发展,尚武精神就越没有意义。恰恰相反,人类文明越是发展,武事活动群体越是专业,社会就越是需要依托尚武精神来滋养民族精神,从而形成培育优秀的专业武事阶层的社会土壤。没有尚武精神作为社会土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永远不会拥有一支第一流的军队。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文明越是发展,社会就越是需要自觉的尚武精神。因为,武事已经超越了依靠生存本能激发的阶段,更需要依靠精神的自觉来完成。
这是人类历史的精神逻辑,它适用于今天的我们,也适用于春秋晚期的当时社会。
春秋晚期社会,距离华夏族群进入国家文明时代,已经有近两千年了。在漫长的夏商周三代里,随着国家常备军的越来越体制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国家统管制度的越来越严密化,武事活动也越来越聚集于军队与国家。社会民众的武事活动,则越来越受到限制。在西周礼治文明建立后,兵器的日常持有权,军士的遴选权,兵器的打造权,已经大体上限制在贵族阶层与少数“国人”之间了。也就是说,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庶民,已经失去了从事武事活动的权利,只能作为碌碌耕耘的劳作群体存在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崇尚武事是少数人的事情,作为一种风气弥漫于社会,是没有条件的。
面对不甚严重的戎狄侵掠,西周王权表现出的疲于应对,其根源在哪里?
面对严重许多倍的四夷戎狄海洋,春秋时代却能强力反击,其根源又在哪里?
不同的社会土壤,滋生培育国家力量的强度差异,是极大的。这种社会土壤的主要成分,就是弥漫在社会各个阶层以至流散于穷乡僻壤的尚武精神。新的生存方式,新的生命状态,必然弥散出强烈的尚武之风。
让我们先来看看《史记》、《汉书》等古典文献,对当时各国尚武风习的记载: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1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41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