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幺妹 作者:金波滟滟
分卷阅读170
聚丰带来的好处,倒越发想将两家铺子向一处捏呢。
原来到德聚丰卖山货的人,多是些山村里的穷人,卖了山货手里有了钱自然要花用的,除了买吃的买穿的便是到杂货铺子里买些日常用品。马家离德聚丰近,占了地利,许多人出了德聚丰便直奔马家,锅碗瓢盆、油盐调料、脂粉香膏,平日舍不得买的现在就都买了。就像当年自己和爹那样,卖了山货得的钱,便给家里一样样地添置东西,其实就是到了现在家搬到了马驿镇上也没停止过呢。
再想想先前德聚丰所在的位置也是一家杂货铺子,不仅不能给马家带来生意却还要与马家抢生意,马掌柜多挣了钱对自家人格外客气也就自然的了,就是办灯节时也想在一处合伙。
可是办灯节却不是一件小事。比起驱邪的端午、赏月的中秋、守岁的春节,大家更喜欢在灯节时出来游玩看灯,而商铺也愿意在这一天不惜本钱地庆贺。
宁婉想起去年吴家和马家送汤圆、元宵,又有各种花灯、灯谜那热闹场景,如果自家与马家铺子合伙,声势果然也会更大,压过吴家也不是不可能,马掌柜一定会更加扬眉吐气了,但是对德聚丰有什么好?
首先就会得罪吴家。吴家财大气粗,早与马家成了死对头,如果宁家加到马家中,自然就成了吴家的对头。宁家与镇上所有人都无冤无仇,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树一个敌人!
另外德聚丰毕竟与马家的杂货铺子不同,最大的主顾是虎台县里的,最主要供货的却是山村里的人,这两种人在灯节时恐怕都不会来镇上的,此时做得太热闹却有些像三家村人常说的“向瞎子甩媚眼”了。
再估算一下灯节的费用,宁婉想到要与马掌柜平摊,更觉得不划算。
看着马掌柜热切的脸,宁婉不好直接拒绝,脑筋一转,就说:“只是我们两家之间还隔着杨家,不如我们明日先问一问杨家会不会同意?”毕竟两家一同办宁灯,就要将杨家门前的空地也占用了。
“这倒不打紧,”马掌柜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杨家没有开铺子,因此我每年办灯节时都要占他家门前一块地方,他们亦没有反对过。”
但是有了自家,小杨太太怎么也不会同意的,正好替自己拒绝了。宁婉心里十分清楚,就笑着说:“虽然如此,但是以前马掌柜办的时候总不会将杨家门前全部占了,而我们两家联在一处又不同,还是先问杨家一回的好。”
“那好,明天一早我们一同过去与杨财主说一说。”
宁婉就笑,“杨财主一向不管这些事的,我们见了小杨太太说一声就好。”
第二天快到中午时,宁婉正在德聚丰里卖货,马家铺子的伙计跑了过来,“宁姑娘,我们掌柜的请你过去呢。”
宁婉三步两步走进了马家铺子,见马掌柜正与小杨太太说着什么,而小杨太太早将头摇成拨浪鼓,“不行,不行,怎么也不能将我们家门前的地方全占了,我们还要出门呢!”
宁婉就知道是昨天说的事了,因此也上前假意劝说:“小杨太太,虽然门前的地方我们用了,但是大家还可以从后门出入啊。”
小杨太太见了宁婉,虽然儿子好了,也重新开始说亲,但是一向好强的她心火还是立即就窜了上来,声音都尖了起来,“我从来都从正门出来进去的,为什么要走后门!”
宁婉一脸受了惊吓的表情,向马掌柜摇了摇头,“那便算了,我先家去。”说着抬脚走了。
有小杨太太的反对,事情怎么也不能成,马掌柜唉声叹气了几回也无可奈何,宁婉就劝他,“去年的灯谜就极好,马掌柜今年不如继续做。至于我们德聚丰,就弄些土物好了。”
马掌柜便问:“什么土物?难不成你们要送山货吗?那可怎么送?”
送什么宁婉其实已经想好了,但是这可是德聚丰的秘密,她如何会说出来?只笑道:“现在家里还没定下来,好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慢慢想。”
既然不在一处办灯节了,马掌柜也不甚关心德聚丰送什么,只是发愁,“去年我想出了猜灯谜的法子,今年吴家一定要跟风的,我可怎么才能再压他一回呢!”说着也走了。
宁婉在后面想,幸运吴家和马家不是同行,若是同行,他们还不知要打成什么样呢?
过了小年,镇子上的铺子就都关门歇业了,德聚丰自然也不例外。小柳和孙固都拿了年前的赏钱和节礼回了家,宁清和刘五郎还住在这里,比起与公婆在一处,他们宁愿跟着岳家。
宁梁就说:“我们回三家村过年吧。”
于氏也道:“我也想村子了。”
爹和娘对三家村的感情是极深的,夏日里他们便带着石头回去住过半个月,至于社日、秋收、网鱼等时候爹又多回了几次,两人自到了冬日里就商量着回村里过年。
宁婉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在梦中,她离开了村子就终身未再回村里,但是眼下的她倒是无所谓了,“我跟着爹娘,去哪里都好。”
最后一家人商量好了,宁清和二姐夫留在新家中,宁梁带着女儿儿子四口人回三家村过年。
一早上,宁家四口人出了门,正遇到在街口等着拉人去虎台县的老杨,便笑着招呼了一声,老杨上分亲热地笑哈哈上前问:“你们这是要去哪里?怎么不事先招呼一声,我送你们过去就好。”回头看看已经坐在车上的几个人说:“这些人是早约好的,不能改时间了,但我晌午前就能回来,不如你们先家去,我下午送你们一趟。”
宁梁牵着毛驴摆手,“不必了,我们骑毛驴就好。”
“哎,毛驴哪有骡车快!坐着还舒服!”老杨就笑道:“送你们家的人,我不收钱的!”
宁梁一听赶紧说:“果真不必了,我们是回三家村,进了山骡车就上不去了,只能骑毛驴。”
老杨也只得罢了,“以后若是去别处只管说一声!”
两边分开,宁梁就慨叹,“老杨真是个好人,给我们家送货时也时常帮忙搬东西!”
于氏也说:“老杨媳妇见了我也总笑嘻嘻地打招呼,十分和善。”
“镇子上的人都不错,我们搬来就对了。”
宁婉听他们闲话,就问:“爹娘,你们说三家村的人好还是坏?”
“三家村的人自然都是好的!”
宁婉又问:“那三房,还有郭老爷子郭老太太呢?”
爹和娘想了想,“只除了他们这一两家以外,就都是好人了!”
宁婉便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及进了三家村,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十分亲热,个个笑着问候,又让他们,“家里许久没有住过人,先到我家里喝杯热茶吧。”
宁梁和于氏自然十分感动,一一招呼了,又笑着
分卷阅读170
- 肉肉屋
分卷阅读170
聚丰带来的好处,倒越发想将两家铺子向一处捏呢。
原来到德聚丰卖山货的人,多是些山村里的穷人,卖了山货手里有了钱自然要花用的,除了买吃的买穿的便是到杂货铺子里买些日常用品。马家离德聚丰近,占了地利,许多人出了德聚丰便直奔马家,锅碗瓢盆、油盐调料、脂粉香膏,平日舍不得买的现在就都买了。就像当年自己和爹那样,卖了山货得的钱,便给家里一样样地添置东西,其实就是到了现在家搬到了马驿镇上也没停止过呢。
再想想先前德聚丰所在的位置也是一家杂货铺子,不仅不能给马家带来生意却还要与马家抢生意,马掌柜多挣了钱对自家人格外客气也就自然的了,就是办灯节时也想在一处合伙。
可是办灯节却不是一件小事。比起驱邪的端午、赏月的中秋、守岁的春节,大家更喜欢在灯节时出来游玩看灯,而商铺也愿意在这一天不惜本钱地庆贺。
宁婉想起去年吴家和马家送汤圆、元宵,又有各种花灯、灯谜那热闹场景,如果自家与马家铺子合伙,声势果然也会更大,压过吴家也不是不可能,马掌柜一定会更加扬眉吐气了,但是对德聚丰有什么好?
首先就会得罪吴家。吴家财大气粗,早与马家成了死对头,如果宁家加到马家中,自然就成了吴家的对头。宁家与镇上所有人都无冤无仇,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树一个敌人!
另外德聚丰毕竟与马家的杂货铺子不同,最大的主顾是虎台县里的,最主要供货的却是山村里的人,这两种人在灯节时恐怕都不会来镇上的,此时做得太热闹却有些像三家村人常说的“向瞎子甩媚眼”了。
再估算一下灯节的费用,宁婉想到要与马掌柜平摊,更觉得不划算。
看着马掌柜热切的脸,宁婉不好直接拒绝,脑筋一转,就说:“只是我们两家之间还隔着杨家,不如我们明日先问一问杨家会不会同意?”毕竟两家一同办宁灯,就要将杨家门前的空地也占用了。
“这倒不打紧,”马掌柜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杨家没有开铺子,因此我每年办灯节时都要占他家门前一块地方,他们亦没有反对过。”
但是有了自家,小杨太太怎么也不会同意的,正好替自己拒绝了。宁婉心里十分清楚,就笑着说:“虽然如此,但是以前马掌柜办的时候总不会将杨家门前全部占了,而我们两家联在一处又不同,还是先问杨家一回的好。”
“那好,明天一早我们一同过去与杨财主说一说。”
宁婉就笑,“杨财主一向不管这些事的,我们见了小杨太太说一声就好。”
第二天快到中午时,宁婉正在德聚丰里卖货,马家铺子的伙计跑了过来,“宁姑娘,我们掌柜的请你过去呢。”
宁婉三步两步走进了马家铺子,见马掌柜正与小杨太太说着什么,而小杨太太早将头摇成拨浪鼓,“不行,不行,怎么也不能将我们家门前的地方全占了,我们还要出门呢!”
宁婉就知道是昨天说的事了,因此也上前假意劝说:“小杨太太,虽然门前的地方我们用了,但是大家还可以从后门出入啊。”
小杨太太见了宁婉,虽然儿子好了,也重新开始说亲,但是一向好强的她心火还是立即就窜了上来,声音都尖了起来,“我从来都从正门出来进去的,为什么要走后门!”
宁婉一脸受了惊吓的表情,向马掌柜摇了摇头,“那便算了,我先家去。”说着抬脚走了。
有小杨太太的反对,事情怎么也不能成,马掌柜唉声叹气了几回也无可奈何,宁婉就劝他,“去年的灯谜就极好,马掌柜今年不如继续做。至于我们德聚丰,就弄些土物好了。”
马掌柜便问:“什么土物?难不成你们要送山货吗?那可怎么送?”
送什么宁婉其实已经想好了,但是这可是德聚丰的秘密,她如何会说出来?只笑道:“现在家里还没定下来,好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以慢慢想。”
既然不在一处办灯节了,马掌柜也不甚关心德聚丰送什么,只是发愁,“去年我想出了猜灯谜的法子,今年吴家一定要跟风的,我可怎么才能再压他一回呢!”说着也走了。
宁婉在后面想,幸运吴家和马家不是同行,若是同行,他们还不知要打成什么样呢?
过了小年,镇子上的铺子就都关门歇业了,德聚丰自然也不例外。小柳和孙固都拿了年前的赏钱和节礼回了家,宁清和刘五郎还住在这里,比起与公婆在一处,他们宁愿跟着岳家。
宁梁就说:“我们回三家村过年吧。”
于氏也道:“我也想村子了。”
爹和娘对三家村的感情是极深的,夏日里他们便带着石头回去住过半个月,至于社日、秋收、网鱼等时候爹又多回了几次,两人自到了冬日里就商量着回村里过年。
宁婉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在梦中,她离开了村子就终身未再回村里,但是眼下的她倒是无所谓了,“我跟着爹娘,去哪里都好。”
最后一家人商量好了,宁清和二姐夫留在新家中,宁梁带着女儿儿子四口人回三家村过年。
一早上,宁家四口人出了门,正遇到在街口等着拉人去虎台县的老杨,便笑着招呼了一声,老杨上分亲热地笑哈哈上前问:“你们这是要去哪里?怎么不事先招呼一声,我送你们过去就好。”回头看看已经坐在车上的几个人说:“这些人是早约好的,不能改时间了,但我晌午前就能回来,不如你们先家去,我下午送你们一趟。”
宁梁牵着毛驴摆手,“不必了,我们骑毛驴就好。”
“哎,毛驴哪有骡车快!坐着还舒服!”老杨就笑道:“送你们家的人,我不收钱的!”
宁梁一听赶紧说:“果真不必了,我们是回三家村,进了山骡车就上不去了,只能骑毛驴。”
老杨也只得罢了,“以后若是去别处只管说一声!”
两边分开,宁梁就慨叹,“老杨真是个好人,给我们家送货时也时常帮忙搬东西!”
于氏也说:“老杨媳妇见了我也总笑嘻嘻地打招呼,十分和善。”
“镇子上的人都不错,我们搬来就对了。”
宁婉听他们闲话,就问:“爹娘,你们说三家村的人好还是坏?”
“三家村的人自然都是好的!”
宁婉又问:“那三房,还有郭老爷子郭老太太呢?”
爹和娘想了想,“只除了他们这一两家以外,就都是好人了!”
宁婉便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及进了三家村,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十分亲热,个个笑着问候,又让他们,“家里许久没有住过人,先到我家里喝杯热茶吧。”
宁梁和于氏自然十分感动,一一招呼了,又笑着
分卷阅读170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