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1067
些,吃相特别好,一点儿不淘气。”
何子衿说到这些家常事,是极有家常气氛的。
太皇太后面色缓和,道,“纪大将军膝下只有两子,如今纪玉树得了龙凤胎,纪大将军想来也是欣慰。”
何子衿眼中露出喜悦,虽然拿孩子来衡量女人的价值是一件可悲的事,但,这说的是自己的外孙外孙女,何子衿根本没多想,她只要一想到小家伙们就情不自禁的露出笑意,不过,因近来宫中气氛紧张,何子衿是使劲儿憋着,不敢忘形。就听太皇太后又道,“记得阿曦是十七岁方出嫁,听说纪家当时是想两个孩子早些成亲,却屡被何恭人婉拒,这是何故?”
何子衿道,“我听闻,过早成亲于身子不利。当时议亲的时候,我就与亲家商量好的,阿曦要到十七岁方好过门儿。好在阿珍年岁也不是很大,他也愿意多等两年。”
太皇太后颌首,“是这个理,所以,当年秦王几个娶妻,都是过了十六岁生辰,端宁当年与忠勇伯成亲,亦是在十七岁的时候。我虽只是他们的嫡母,在这上面,自问没有任何私心。几位太皇太妃,也能明白我的心意。”
太皇太后问,“江翰林在家提过凌氏么?”
何子衿有些惊讶,不禁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幅无悲无喜的眼神,何子衿顾不得多思考,道,“外子提的不多,不过,曾说过,现在往回想,他其实很感激凌夫人当然将他送到我舅舅家寄养。毕竟,未将他弃于荒野。”
太皇太后温声道,“凌氏,是个有野心的人,也是个狠心的人。当年,她生下六郎,故意生而不养,我便明白她野心之深远,常人皆不能及。即便如她,在当年仁宗皇帝于储位上犹豫之时,也当即立断请求仁宗皇帝百年后随侍地下。仁宗皇帝就是因此,立六郎为储。”
这段惊心动魄的皇室秘辛,坊间虽有各种传闻,但由太皇太后亲口道出,何子衿仍听得心惊肉跳。
太皇太后叹道,“如凌氏这样自私的母亲,仍能在抛弃亲子的时候将其交到可靠人家抚养。她私心再重,为了六郎的大位,仍会主动请殉。以往我不是很喜欢凌氏,如今想来,凌氏亦有可取之处。”
之后,太皇太后什么都没说,便打发何子衿出宫了。
此事,何子衿自然不会瞒着阿念,阿念叹道,“看来,太皇太后的确是叫今上伤了心哪。”
何子衿道,“如今,你这话却是说出了别人不敢说的,虽然说都是说曹氏女不检点,可如果陛下不动心,曹氏女想来也不敢强迫陛下,终归到底,是陛下自己动了心。”
“我岂能不知这个理,只是,到底不好说陛下的不是。何况,陛下还年少,亲娘放个狐狸精在身边,把持不住也在情理之中。”
何子衿道,“那可不一定,曹太后糊涂是举朝公认的,不禁糊涂,还愚蠢。可你想想,不要说皇家,就是咱们这样小户人家,阿晔小时候,也有丫环在身边。咱家虽没有那些过于娇艳的侍女,丫环算得上眉目清秀。阿晔自小就正经,因为我就教过他,妻、妾、丫环是怎么一回事,你也注意教导他,故而,他一向洁身自好。咱们这些小见识,兴许在皇家看来,不值一提。只是,在女色上把持不住还是小事,你想想柳家,那是什么样的人家。先帝就是担心陛下少年登基,才指了柳姑娘给他为后。”
阿念沉默半晌,道,“还有叫人担心的事,你不知道呢。”
“什么事?”
“前年冬,柳尚书的祖母过逝,柳尚书按制辞官守孝,陛下就想把兵部尚书之位给他的外祖父曹斌兼了。听说,这事儿还是叫太皇太后拦了下来,祖母孝期满打满算不过一年,常人七个月便可出孝。太皇太后让兵部左侍郎暂代尚书职,去岁柳尚书出了孝,直接就让柳尚书官复原职了。”阿念叹道,“这件事,我也是听说的。你说,我这外来官都晓得,柳家会不会知晓?”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有种不大好的预感。
第502章 帝都风云之五四
哪怕夫妻俩有了不好预感,也做不得什么。
阿念其实还挺担心陛下的,还说呢,“得有个明白人劝一劝陛下方好。”陛下如今被禁足,大臣们也不必上朝了。反正国之大事有太皇太后与内阁做主,说来,未亲政的皇帝,当真就是个摆设,看,有他没他,国家机构一样运转,半点儿不耽误正事。
正因如此,阿念才愈发担心。
这种担心,不知是清流对陛下的担心,还是受先帝所托,来自血脉的担心。只是,阿念担心也是白担心,他这样的品阶,半点儿法子都没有。
好在,陛下多的是忠臣。
过了一个月,听闻陛下亲自去慈恩宫认错,据说祖孙二人相视落泪,感人至深,反正,自此祖孙融洽,陛下又重新开始上朝了。
阖朝心安。
至于曹太后,至于曹家,满朝中,哪怕是曹家的狗腿子,这时候都不敢出来为曹家说话的。
转眼过了中元节,皇室祭过皇陵,百姓们也都祭过宗祠,八月初迎来了太皇太后的千秋节。或者是先时陛下有愧在心,此次是为太皇太后大办千秋节。不过太皇太后一向有规矩,再如何隆重也就三天。
先时太皇太后翻脸,陛下都能被禁足,如曹家这太后母族,直接削爵降官,可见太皇太后霹雳手段。如今适逢太皇太后千秋,诸人更是挖空心思的给太皇太后献上寿礼。如秦王等藩王纷纷上书,想亲来帝都亲自为嫡母贺寿,太皇太后道,“秦王、周王、肃王、韩王、赵王,都是我看着长大,我心里很是想念他们,只是国家有国家的法度,宗室有宗室的规矩,藩王三年一来朝,怎能因我的千秋节就坏朝廷法度呢。”到底未允。
太皇太后未允秦王等来朝,不少朝臣都松了口气,心下皆赞太皇太后心胸宽阔。
听阿念说起这事儿,何子衿还没明白呢,随口问道,“这有什么担心的,不过是藩王来朝为太皇太后贺寿,我听闻,藩王就三千兵马,何况,是给太皇太后上寿,又不是有别的心思。”
阿念道,“姐姐不晓得,太皇太后虽无亲子,但对先帝的抚育之恩,便是待秦王几人,少时亦多有指点,很是关照。几位藩王也极敬重太皇太后这位嫡母,先前曹家削爵降职之事,是经邸报的。秦王等人不见得把曹家放在眼里,但陛下为一外臣女惹怒太皇太后,倘哪个藩王提起来,陛下岂不有失颜面。毕竟,秦王等人都是叔伯辈。”
“再有不好说的事便是,藩王皆有世子在帝都。这几位藩王世子,算来也是太皇太后的孙子,有空便进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其中不是没有聪明伶俐讨得太皇太后欢心的。先帝皆因由太皇太后抚育长大而立储,可说
分卷阅读1067
- 肉肉屋
分卷阅读1067
些,吃相特别好,一点儿不淘气。”
何子衿说到这些家常事,是极有家常气氛的。
太皇太后面色缓和,道,“纪大将军膝下只有两子,如今纪玉树得了龙凤胎,纪大将军想来也是欣慰。”
何子衿眼中露出喜悦,虽然拿孩子来衡量女人的价值是一件可悲的事,但,这说的是自己的外孙外孙女,何子衿根本没多想,她只要一想到小家伙们就情不自禁的露出笑意,不过,因近来宫中气氛紧张,何子衿是使劲儿憋着,不敢忘形。就听太皇太后又道,“记得阿曦是十七岁方出嫁,听说纪家当时是想两个孩子早些成亲,却屡被何恭人婉拒,这是何故?”
何子衿道,“我听闻,过早成亲于身子不利。当时议亲的时候,我就与亲家商量好的,阿曦要到十七岁方好过门儿。好在阿珍年岁也不是很大,他也愿意多等两年。”
太皇太后颌首,“是这个理,所以,当年秦王几个娶妻,都是过了十六岁生辰,端宁当年与忠勇伯成亲,亦是在十七岁的时候。我虽只是他们的嫡母,在这上面,自问没有任何私心。几位太皇太妃,也能明白我的心意。”
太皇太后问,“江翰林在家提过凌氏么?”
何子衿有些惊讶,不禁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幅无悲无喜的眼神,何子衿顾不得多思考,道,“外子提的不多,不过,曾说过,现在往回想,他其实很感激凌夫人当然将他送到我舅舅家寄养。毕竟,未将他弃于荒野。”
太皇太后温声道,“凌氏,是个有野心的人,也是个狠心的人。当年,她生下六郎,故意生而不养,我便明白她野心之深远,常人皆不能及。即便如她,在当年仁宗皇帝于储位上犹豫之时,也当即立断请求仁宗皇帝百年后随侍地下。仁宗皇帝就是因此,立六郎为储。”
这段惊心动魄的皇室秘辛,坊间虽有各种传闻,但由太皇太后亲口道出,何子衿仍听得心惊肉跳。
太皇太后叹道,“如凌氏这样自私的母亲,仍能在抛弃亲子的时候将其交到可靠人家抚养。她私心再重,为了六郎的大位,仍会主动请殉。以往我不是很喜欢凌氏,如今想来,凌氏亦有可取之处。”
之后,太皇太后什么都没说,便打发何子衿出宫了。
此事,何子衿自然不会瞒着阿念,阿念叹道,“看来,太皇太后的确是叫今上伤了心哪。”
何子衿道,“如今,你这话却是说出了别人不敢说的,虽然说都是说曹氏女不检点,可如果陛下不动心,曹氏女想来也不敢强迫陛下,终归到底,是陛下自己动了心。”
“我岂能不知这个理,只是,到底不好说陛下的不是。何况,陛下还年少,亲娘放个狐狸精在身边,把持不住也在情理之中。”
何子衿道,“那可不一定,曹太后糊涂是举朝公认的,不禁糊涂,还愚蠢。可你想想,不要说皇家,就是咱们这样小户人家,阿晔小时候,也有丫环在身边。咱家虽没有那些过于娇艳的侍女,丫环算得上眉目清秀。阿晔自小就正经,因为我就教过他,妻、妾、丫环是怎么一回事,你也注意教导他,故而,他一向洁身自好。咱们这些小见识,兴许在皇家看来,不值一提。只是,在女色上把持不住还是小事,你想想柳家,那是什么样的人家。先帝就是担心陛下少年登基,才指了柳姑娘给他为后。”
阿念沉默半晌,道,“还有叫人担心的事,你不知道呢。”
“什么事?”
“前年冬,柳尚书的祖母过逝,柳尚书按制辞官守孝,陛下就想把兵部尚书之位给他的外祖父曹斌兼了。听说,这事儿还是叫太皇太后拦了下来,祖母孝期满打满算不过一年,常人七个月便可出孝。太皇太后让兵部左侍郎暂代尚书职,去岁柳尚书出了孝,直接就让柳尚书官复原职了。”阿念叹道,“这件事,我也是听说的。你说,我这外来官都晓得,柳家会不会知晓?”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有种不大好的预感。
第502章 帝都风云之五四
哪怕夫妻俩有了不好预感,也做不得什么。
阿念其实还挺担心陛下的,还说呢,“得有个明白人劝一劝陛下方好。”陛下如今被禁足,大臣们也不必上朝了。反正国之大事有太皇太后与内阁做主,说来,未亲政的皇帝,当真就是个摆设,看,有他没他,国家机构一样运转,半点儿不耽误正事。
正因如此,阿念才愈发担心。
这种担心,不知是清流对陛下的担心,还是受先帝所托,来自血脉的担心。只是,阿念担心也是白担心,他这样的品阶,半点儿法子都没有。
好在,陛下多的是忠臣。
过了一个月,听闻陛下亲自去慈恩宫认错,据说祖孙二人相视落泪,感人至深,反正,自此祖孙融洽,陛下又重新开始上朝了。
阖朝心安。
至于曹太后,至于曹家,满朝中,哪怕是曹家的狗腿子,这时候都不敢出来为曹家说话的。
转眼过了中元节,皇室祭过皇陵,百姓们也都祭过宗祠,八月初迎来了太皇太后的千秋节。或者是先时陛下有愧在心,此次是为太皇太后大办千秋节。不过太皇太后一向有规矩,再如何隆重也就三天。
先时太皇太后翻脸,陛下都能被禁足,如曹家这太后母族,直接削爵降官,可见太皇太后霹雳手段。如今适逢太皇太后千秋,诸人更是挖空心思的给太皇太后献上寿礼。如秦王等藩王纷纷上书,想亲来帝都亲自为嫡母贺寿,太皇太后道,“秦王、周王、肃王、韩王、赵王,都是我看着长大,我心里很是想念他们,只是国家有国家的法度,宗室有宗室的规矩,藩王三年一来朝,怎能因我的千秋节就坏朝廷法度呢。”到底未允。
太皇太后未允秦王等来朝,不少朝臣都松了口气,心下皆赞太皇太后心胸宽阔。
听阿念说起这事儿,何子衿还没明白呢,随口问道,“这有什么担心的,不过是藩王来朝为太皇太后贺寿,我听闻,藩王就三千兵马,何况,是给太皇太后上寿,又不是有别的心思。”
阿念道,“姐姐不晓得,太皇太后虽无亲子,但对先帝的抚育之恩,便是待秦王几人,少时亦多有指点,很是关照。几位藩王也极敬重太皇太后这位嫡母,先前曹家削爵降职之事,是经邸报的。秦王等人不见得把曹家放在眼里,但陛下为一外臣女惹怒太皇太后,倘哪个藩王提起来,陛下岂不有失颜面。毕竟,秦王等人都是叔伯辈。”
“再有不好说的事便是,藩王皆有世子在帝都。这几位藩王世子,算来也是太皇太后的孙子,有空便进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其中不是没有聪明伶俐讨得太皇太后欢心的。先帝皆因由太皇太后抚育长大而立储,可说
分卷阅读1067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