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嘉靖盯上石见银山,以巡视之名伐倭!
朱厚熜在左顺门午朝结束后,就让御书房大臣们来了御书房,并向他们提起了打算让内廷注资,让太医开官办医馆进行对外开诊的事。
御书房大臣们自然附和,言天子圣明。
毕竟这既利于提高太医水平,也利于让士民们也能接受到更好的诊治。
只是,这些大臣们开始为让太医开医馆开在哪里的事起了争论,都认为官办医馆开在自己所住的地方附近比较好。
朱厚熜对此只表示先搁置争议,待调查后再议这事。
接着。
朱厚熜又提起了今日朝会上议论禁海与开海的事。
在御书房大臣们面前,朱厚熜自然也就不必再掩藏观点,故作神秘,也就直抒胸臆道:
“大多数朝臣依旧主张禁海,可见,沿海走私大户还是没有被彻底打疼,朕知道他们的依仗是什么,无非是觉得朕会怕东南大乱。”
“朕不怕东南大乱。”
“当然,朕也会尽量不让东南大乱。”
“而要让东南不乱,要断其根,其根在倭国,没有倭国那些因为连年战乱而产生的大量穷凶极恶之寇,他们沿海大户就掀不起风浪!”
“所以,以巡视东洋之名,行大兵讨伐经略之实,是有必要的!”
“同时,也是建立官贸、开发外矿以济国库,而毁番夷王气的前提!”
朱厚熜这时也就说起派大兵去倭国的事来。
这是他和御书房大臣早就商讨好了的,知道要在东南严加禁海,就避免不了要面对沿海大户勾结倭寇进而借倭寇之名雇佣大量亡法之徒,扰乱东南。
而要避免这事,首先就是要镇住倭国那边,让沿海大户失去实战经验丰富的真倭帮助,同时把官贸建立起来,开矿通财,让沿海大户彻底失去海贸利益来源。
所以,朱厚熜这时才如此提了起来。
王琼跟着附和道:“陛下说的是,这就跟北方大户威胁朝廷多借虏贼之势一样,北方虏寇也因彼此征伐而多穷凶极恶之辈,故也就往往被北方大户利诱勾结,眼下欲稳东南,需先宣威于倭国。”
“余姚王家、永嘉张家、顺德梁家,这三家皇商船只、雇工、货物都采募好没有,何时能起船随巡视大臣去倭国?”
朱厚熜这时问了起来。
负责这事费宏这时起身回道:“陛下,他们都已经采办完,只等陛下确定使臣与使臣护营。”
“正巡视就让户部郎中霍韬升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官,以此官领巡倭国;而副使就让锦衣卫指挥佥事张镗、同巡倭国,节制护营,而护营则调汪鋐麾下的俞大猷部。”
霍韬在东莱采矿办的不错,而朱厚熜有意让他去日本办理石见银矿事,自然也就让他为正巡视,而张镗眼下已经因为误导外朝文官而败露了自己的卧底身份,故已只适合去海外立功。
所以,朱厚熜也就早就决定让这二人去,且在这个时候提了出来。
“遵旨!”
朱厚熜这里则继续言道:“欲稳东南,除了要断其根,还得注重内防。”
“调去南边的金吾卫现在到了哪里?”
朱厚熜这时问起负责内部兵马调动与军事防御与治安管理的王琼来。
王琼素来这方面有经验,无论是正德年间平定刘六、刘七起义,还是平定宁王叛乱,他都应对有方,表现卓越。
所以,朱厚熜依旧让他负责军机之事。
王琼起身回道:“启奏陛下,金吾卫已快到两浙,但备倭所用的行军之费,沿海各布政司还在筹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做好什么事,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钱财充足。”
“这次保证东南稳定、加强内卫也是一样,让兵部也借三百万银元的内帑作为东南维稳专费吧,不只是给金吾卫用,还有各布政司的地方卫所军、巡检司、巡检所,要让他们发挥出充沛的勇力,也得给足钱粮,做好抚恤保障,不能只指望地方藩库留存。”
朱厚熜言道。这时。
诸臣听后皆面露骇然之色。
因为他们是真不想外朝再欠债了!
费宏也就忙咬牙言道:“陛下,又让外朝借这么多,朝野会沸腾的!臣等落个治国无方的骂名无所谓,但会影响陛下您自己的声望啊!”
“是啊,陛下,而且朝廷中枢这样体贴,也会让地方更加放心大胆地去贪的!”
王鏊这时也跟着郑重地说了起来。
朱厚熜道:“朕知道!但你们不用担心这笔钱还不上,等这次出巡倭国回来,朝廷会收到一大笔矿产收入的,到时候,自会安定国内因国帑入不敷出严重而不安的人心。”
费宏和王鏊等面面相觑。
倭国矿产收入对他们而言太虚无缥缈了!
虽然,他们知道这是锦衣卫带回来的确切消息。
但他们还是担心这是假消息,什么石见大银山,很可能是锦衣卫为讨好皇帝,迎合皇帝,故意夸大其词。
朱厚熜见他们依旧忐忑不安,知道如果不给他们吃颗定心丸的话,难免会让东南不安的同时,中枢也不安。
为了先让中枢稳定,朱厚熜也就在这时开口道:“这样吧,如果出巡倭国没有发现大银矿,朕就把这次的三百万东南维稳款的债,本息皆免,诸卿这样总可以安定内外人心了吧?”
费宏等互相看了一眼,心里大喜,忙顺坡下驴:“自然可以,臣等谢陛下体谅!”
朱厚熜则微微一笑,他知道费宏这些文臣是宁相信自己这个皇帝会免债,也不愿意相信锦衣卫所奏的石见银矿是事实。
接下来。
朱厚熜则又说道:“至于沿海各司官僚会因此大贪的事,朕不怕他们贪,但怕他们不做事,他们要是在真有倭寇大肆劫掠东南时,而畏敌如虎、临阵脱逃,乃至助倭卖国,那朕就会数罪并罚,让他们把吞进去的都加倍吐出来,这话,也同样是说给你们听,无论中外,谁坏大局,谁就加倍承受惩处!”
诸臣皆郑重地应诺,且都明白,这笔钱是不能截留的了。
“另外,朕已派朱三南下以调查谢氏被灭门一案为由,加强对东南沿海官绅市井的查缉之事。”
“总之,朕这次是既投了大笔钱,也派了许多人,还布置了出巡倭国的官兵,如果东南还乱,那就不只是外廷怀疑诸卿是否称职忠诚那么简单的事了。”
朱厚熜说后就神色肃然起来。
“陛下考虑万全,臣等自不敢大意怠惰,定当竭尽全力,若有疏漏,也甘愿先领罪受罚!”
诸臣这时回道。
朱厚熜颔首。
且说。
陆炳到了两浙后,就按照圣意,同朱五一起发展起更多的眼线来。
从贩夫走卒到士绅官僚,皆有与他们暗中交通的人。
这自然是陆炳钱的多。
比如专门钱让一些百姓挑货去各处要道上贩卖货物,也比如在各市镇雇些老人打扫道路。
所以,当入田亲诚、许真等,派人来到两浙频繁打探王阳明行踪时,就有锦衣卫的眼线把这事告知给了陆炳。
陆炳知道有人在频繁打探王阳明行踪时就产生了警觉之心,也就立即先去见了王阳明。
(本章完)
朱厚熜在左顺门午朝结束后,就让御书房大臣们来了御书房,并向他们提起了打算让内廷注资,让太医开官办医馆进行对外开诊的事。
御书房大臣们自然附和,言天子圣明。
毕竟这既利于提高太医水平,也利于让士民们也能接受到更好的诊治。
只是,这些大臣们开始为让太医开医馆开在哪里的事起了争论,都认为官办医馆开在自己所住的地方附近比较好。
朱厚熜对此只表示先搁置争议,待调查后再议这事。
接着。
朱厚熜又提起了今日朝会上议论禁海与开海的事。
在御书房大臣们面前,朱厚熜自然也就不必再掩藏观点,故作神秘,也就直抒胸臆道:
“大多数朝臣依旧主张禁海,可见,沿海走私大户还是没有被彻底打疼,朕知道他们的依仗是什么,无非是觉得朕会怕东南大乱。”
“朕不怕东南大乱。”
“当然,朕也会尽量不让东南大乱。”
“而要让东南不乱,要断其根,其根在倭国,没有倭国那些因为连年战乱而产生的大量穷凶极恶之寇,他们沿海大户就掀不起风浪!”
“所以,以巡视东洋之名,行大兵讨伐经略之实,是有必要的!”
“同时,也是建立官贸、开发外矿以济国库,而毁番夷王气的前提!”
朱厚熜这时也就说起派大兵去倭国的事来。
这是他和御书房大臣早就商讨好了的,知道要在东南严加禁海,就避免不了要面对沿海大户勾结倭寇进而借倭寇之名雇佣大量亡法之徒,扰乱东南。
而要避免这事,首先就是要镇住倭国那边,让沿海大户失去实战经验丰富的真倭帮助,同时把官贸建立起来,开矿通财,让沿海大户彻底失去海贸利益来源。
所以,朱厚熜这时才如此提了起来。
王琼跟着附和道:“陛下说的是,这就跟北方大户威胁朝廷多借虏贼之势一样,北方虏寇也因彼此征伐而多穷凶极恶之辈,故也就往往被北方大户利诱勾结,眼下欲稳东南,需先宣威于倭国。”
“余姚王家、永嘉张家、顺德梁家,这三家皇商船只、雇工、货物都采募好没有,何时能起船随巡视大臣去倭国?”
朱厚熜这时问了起来。
负责这事费宏这时起身回道:“陛下,他们都已经采办完,只等陛下确定使臣与使臣护营。”
“正巡视就让户部郎中霍韬升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官,以此官领巡倭国;而副使就让锦衣卫指挥佥事张镗、同巡倭国,节制护营,而护营则调汪鋐麾下的俞大猷部。”
霍韬在东莱采矿办的不错,而朱厚熜有意让他去日本办理石见银矿事,自然也就让他为正巡视,而张镗眼下已经因为误导外朝文官而败露了自己的卧底身份,故已只适合去海外立功。
所以,朱厚熜也就早就决定让这二人去,且在这个时候提了出来。
“遵旨!”
朱厚熜这里则继续言道:“欲稳东南,除了要断其根,还得注重内防。”
“调去南边的金吾卫现在到了哪里?”
朱厚熜这时问起负责内部兵马调动与军事防御与治安管理的王琼来。
王琼素来这方面有经验,无论是正德年间平定刘六、刘七起义,还是平定宁王叛乱,他都应对有方,表现卓越。
所以,朱厚熜依旧让他负责军机之事。
王琼起身回道:“启奏陛下,金吾卫已快到两浙,但备倭所用的行军之费,沿海各布政司还在筹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做好什么事,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钱财充足。”
“这次保证东南稳定、加强内卫也是一样,让兵部也借三百万银元的内帑作为东南维稳专费吧,不只是给金吾卫用,还有各布政司的地方卫所军、巡检司、巡检所,要让他们发挥出充沛的勇力,也得给足钱粮,做好抚恤保障,不能只指望地方藩库留存。”
朱厚熜言道。这时。
诸臣听后皆面露骇然之色。
因为他们是真不想外朝再欠债了!
费宏也就忙咬牙言道:“陛下,又让外朝借这么多,朝野会沸腾的!臣等落个治国无方的骂名无所谓,但会影响陛下您自己的声望啊!”
“是啊,陛下,而且朝廷中枢这样体贴,也会让地方更加放心大胆地去贪的!”
王鏊这时也跟着郑重地说了起来。
朱厚熜道:“朕知道!但你们不用担心这笔钱还不上,等这次出巡倭国回来,朝廷会收到一大笔矿产收入的,到时候,自会安定国内因国帑入不敷出严重而不安的人心。”
费宏和王鏊等面面相觑。
倭国矿产收入对他们而言太虚无缥缈了!
虽然,他们知道这是锦衣卫带回来的确切消息。
但他们还是担心这是假消息,什么石见大银山,很可能是锦衣卫为讨好皇帝,迎合皇帝,故意夸大其词。
朱厚熜见他们依旧忐忑不安,知道如果不给他们吃颗定心丸的话,难免会让东南不安的同时,中枢也不安。
为了先让中枢稳定,朱厚熜也就在这时开口道:“这样吧,如果出巡倭国没有发现大银矿,朕就把这次的三百万东南维稳款的债,本息皆免,诸卿这样总可以安定内外人心了吧?”
费宏等互相看了一眼,心里大喜,忙顺坡下驴:“自然可以,臣等谢陛下体谅!”
朱厚熜则微微一笑,他知道费宏这些文臣是宁相信自己这个皇帝会免债,也不愿意相信锦衣卫所奏的石见银矿是事实。
接下来。
朱厚熜则又说道:“至于沿海各司官僚会因此大贪的事,朕不怕他们贪,但怕他们不做事,他们要是在真有倭寇大肆劫掠东南时,而畏敌如虎、临阵脱逃,乃至助倭卖国,那朕就会数罪并罚,让他们把吞进去的都加倍吐出来,这话,也同样是说给你们听,无论中外,谁坏大局,谁就加倍承受惩处!”
诸臣皆郑重地应诺,且都明白,这笔钱是不能截留的了。
“另外,朕已派朱三南下以调查谢氏被灭门一案为由,加强对东南沿海官绅市井的查缉之事。”
“总之,朕这次是既投了大笔钱,也派了许多人,还布置了出巡倭国的官兵,如果东南还乱,那就不只是外廷怀疑诸卿是否称职忠诚那么简单的事了。”
朱厚熜说后就神色肃然起来。
“陛下考虑万全,臣等自不敢大意怠惰,定当竭尽全力,若有疏漏,也甘愿先领罪受罚!”
诸臣这时回道。
朱厚熜颔首。
且说。
陆炳到了两浙后,就按照圣意,同朱五一起发展起更多的眼线来。
从贩夫走卒到士绅官僚,皆有与他们暗中交通的人。
这自然是陆炳钱的多。
比如专门钱让一些百姓挑货去各处要道上贩卖货物,也比如在各市镇雇些老人打扫道路。
所以,当入田亲诚、许真等,派人来到两浙频繁打探王阳明行踪时,就有锦衣卫的眼线把这事告知给了陆炳。
陆炳知道有人在频繁打探王阳明行踪时就产生了警觉之心,也就立即先去见了王阳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