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知道林家女被指婚的人多, 消息扩散的也快,一开始只是育兴城里的官员和士绅阶层知晓,但有人在茶楼里说起了这事之后, 很快育兴城内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谈资,而且说这事不怕得罪人,这是林大人家的喜事, 他们说起来也没有负担,不用避讳什么。
    之前有那些比较小心眼的,但凡听到外面的人说起他们家的事,就要不高兴, 甚至找谈论人的麻烦。
    黄有兴是育兴城外附近村里的一个普通平民百姓, 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 上面有祖父祖母, 下面还有他还未出生的孩子, 他爹是长子, 他是长孙,这一辈,他祖父祖母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女儿, 而这五兄弟到现在生了二十多个兄弟姐妹, 并且还在继续生,他还会有更多的弟弟妹妹, 毫无疑问, 这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 让他们村里不少人羡慕, 因为在当下, 有壮劳力就代表着没有人敢轻易的欺负, 也代表着能下地干重活,能分担徭役。
    他们没有分家。
    谁愿意分家?
    他们都是能拖延就拖延,没有分家之前,他们是一户人,徭役摊派下来,他们一户人里面抽一个人,他们这么□□换着来,没那么伤身,要是分家了,每一户要出一个人,就可着那几个男人用,很容易身体就会被耗干,这差距太大了,所以在他祖父祖母去世之前,他们都不会分家,毕竟他们家也不是那种可以不把徭役放在眼里,可以用银钱去顶替的富裕家庭。
    当然,他们这样的家庭也不是没有缺点,缺点就是粮食不够吃。
    人太多了,吃饭的嘴也多,粮食飞快的往下减,以前他们家的田地在祖父那一辈是不算少的,但当他祖父祖母养了这么多儿孙以后,他们家的田地就远远不够了,所以王有兴很早就跟着他爹和叔叔们到处打零工、接活干。
    他们没有什么传家的手艺,所以基本上都是去卖苦力,卖苦力挣的钱,很不稳定,今天有活干,说不好明天就没活干了,做一天算一天,所以除了家里的田地精耕细作、多种红薯、家里多余的劳力出去找活干以外,家里还是上山挖野菜糊弄肚子的常客,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他们家没有饿死人,除去病没了的,都陆续长大了。
    但这就是极限了。
    黄有兴他爹这一辈,五个兄弟,他们家原先只有六间泥砖房,每一间房都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好比黄有兴他们这个小家,他爹生了三子二女,加起来七口人,全都挤在一间房里,他都长大了,该娶亲了,但因为没有房间,也拿不出那点礼钱,家里一直没有给他张罗说亲的事,幸好,他们家时来运转了。
    去年他们来城里找活干的时候,黄有兴赶上了制糖工坊第一次招人,他被招进去了,自那以后,他们家的命运就改变了。
    他有了每个月稳定的收入,他吃在工坊、住在工坊,把月钱攒了几个月,拿回去后家里就给他起了一间房,他回去后不用再和爹娘、弟弟妹妹挤在一间房里,然后家里又给他张罗说亲,他成婚了,现在妻子肚子里已经有了他的孩子。
    他现在每逢休息日,就迫不及待想要回去看看他们。
    这一次黄有兴回家的时候,除了带上哄弟弟妹妹们开心的点心,就是他从工友那里听来的消息了。
    “林大人的妹妹要成为未来的王妃了,她长大后就要嫁给皇帝老爷的弟弟了!”
    “哟,这可真是大喜事,林大人家里这是越来越兴旺了吧?”
    因为制糖工坊是林大人一手操办起来的,他们因为这份工作家里的经济条件大大改善,黄家人对林大人十分推崇,希望他越来越好。
    黄有兴语气肯定的点头:“是啊,那可是皇帝的弟弟呢,对了,爹、祖父,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和你们说。”
    “什么事啊?”
    黄有兴没有卖关子:“今年收的甘蔗多,我们不是越来越忙了吗?”
    他爹:“是啊,这不是好事吗?”
    有事做,他才能继续每个月拿这么多的月钱,要是没事做,大儿子又要跟他们去找活干了。
    黄有兴:“因为人手不够,我们管事说要招人,我们这些正式的伙计都有一个推荐的名额,推荐来工坊里培训一个月,一个月后考核合格的,就能成为工坊的新伙计,这个名额有年龄限制,要求十四岁到二十岁。”
    这个推荐名额当然是喜事,只是黄有兴有些为难,因为他有两个亲弟弟都是这个年龄段,算上堂弟,一共有六个符合条件,但他只有一个推荐的名额。
    哪怕他私心里想着推自己的亲弟弟都不好定,推哪一个弟弟,对另一个弟弟都不好,再有,他觉得这个名额不会再给大房,大房已经有他了。
    他这话一出,家里顿时就沸腾了起来,七嘴八舌的追问:“什么?有这样的好事?”这制糖工坊待遇好,好多人想挤破头挤进去呢。
    “进去后跟你一样,拿这么多钱吗?”
    “考核是考什么?”
    “怎么只要小伙子,我们这些大人不要?”
    黄有兴:“要考核合格才是,月钱具体要看分去什么岗位,这个考核听说是要教读写的,我们业余有时间管事也会教我们几个字,我们管事以前跟我一样大字不识一个,他能升上去就是他能读会写。”
    至于年龄要求,黄有兴心下觉得是因为上了年纪以后学字很难,才要求不要超过二十岁的。
    这是好事,但大家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大家的激动和为难,谁去呢?
    大家都想去啊。
    怎么就一个名额?
    最终还是由黄祖父定下来的:“有兴啊,你不是说这个考核要读写吗,我记得你在工坊这一年多也学了几个字,要不就这样的吧,你教教你这些弟弟,教一晚上,明天早上你再考考他们,谁明天表现最好,这个名额就给谁!”
    手心手背都是肉,给谁家里都会有人不平,索性就挑家里最聪明的那个。
    “聪明人好出头,要是以后能爬到管事,或许我们家也能有人进城去过城里人的好日子。”
    靠天吃饭、还吃不饱的种地日子,肯定是比不过月月有钱拿的工人的。
    这工坊的伙计,条件一般的城里人都眼馋着呢。
    黄有兴:“……我会的也不多。”
    他也想往上爬,所以他闲暇时间是有跟着学点皮毛的,到现在,他会读会写一到十,会计算,会写他的名字,另外还会几个简单的常用字。
    黄祖父:“够用了,你学了这么久,你弟弟一晚上就能全记住了?”
    黄有兴:“……”
    好吧,那就这样吧,确实这样公平。
    这样他不用为难了,祖父也不用为难了,大家凭本事说话。
    黄祖父:“你们今晚好好学,不管明天谁表现最好,其余人也别太失望,以后说不得还有机会,就算不能去工坊里做活,找些短工也能挣些铜板,家里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这些都多亏了林大人,你们要记着林大人的好。”他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除了大孙子去了工坊以外,他还有两个儿子去修路挣了几个月的工钱,因为那段路就在他们附近,就近招人,修好了这段路以后才让他们回家,另外就是林大人推行的堆肥方法了,他们今年会比去年多收不少粮食,今年大家比去年长肉了。
    黄有兴笑了:“祖父,我们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
    他听别人说林大人以前得到过万民伞,他能理解,如果林大人要离开他们这的话,他也会很舍不得,并且如果有人要做万民伞送给他的话,他一定会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他这边高兴,但南安郡王府那边并不高兴。
    因为衙门有钱,他们今年做了不少事,比去年林烨他刚来的时候还要折腾,这对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先说一开始,林烨就收拾掉了一些人,那是他们培养的,虽然没有被一网打尽,但没了这些人,他们做事比之前要麻烦了许多,然后就是剿匪,他这么一剿匪,郡王府就断了一个收入来源。
    倒不是说这些匪挣的钱有多让他们舍不得,重点是这些人的存在可以帮他们去做一些他们不方便沾染的事,但因为这个剿匪,他们的人损失惨重,剩下的人也只能窝藏起来,但窝藏起来并不是一劳永逸,他们又不是真的靠种田为生的普通平民,他们没法安分的忍耐太久,只要他们冒头了,下场就凶多吉少,让他们的损失更加惨重。
    这些人手的培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想要重新养回之前的规模,最起码也得要五年。
    紧接着就是林烨张罗的修路,不得不说水泥是个好东西,十分便利,修出来的路把以前的路比成了渣渣。
    他们以前不是没有平坦的青石板路,但这些路的成本比较起来太昂贵了,很不划算,他们也只有在重要的地方铺设,水泥路就不一样了,铺上去就平整,价格也低,还可以用来修堤坝、城墙、房屋……他们第一时间就想要插手进去。
    谁不想要把握住这个会下金鸡蛋的母鸡?
    但林烨丝毫不给情面的拒绝了,别说给他们分一杯羹,连条缝都没给他们留。
    他不把他们南安郡王府看在眼里的事还不止这一桩,林烨开设了许多工坊,制糖工坊是最赚钱的,除此之外,还有造纸的、制作罐头、果干等零嘴的……涉及许多行业,这些全都由林烨把着,赚的钱也是衙门的,没有一方势力能插手进去,南安郡王府的看了,都不由想骂一句罕见。

章节目录


林家子的青云路[红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大河东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河东流并收藏林家子的青云路[红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