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朕要见血
    此战中表现显眼的将领颇多。
    曹休率三万骑分割包围吴军、而后又督四万步骑与孙权隔江对峙。以曹休大司马的权责之重,其人的权势几乎是不可抑制的。
    朱盖不过是一名老革而已,为将可以不能为帅,此战中虽然立下功劳,但几乎不可能被任命为方面之任。
    剩下的几人,几乎都是士人出身了。
    豫州刺史贾逵虽然被曹休排挤,屡屡负责修营寨、修道路这种事情。但毕竟皇帝看在眼里,也曾对贾逵多次称赞。
    前将军满宠原是地方之任,在建安末年方才领兵作战。此战之中负责扼守挂车防御,虽然有功劳苦劳,但确实如王凌弹劾的一样,伤亡过大损失过重。
    青州刺史王凌负责督挂车以南诸军,无论是阻击还是强夺挂车,两件事情做的都很漂亮。
    曹休、朱盖、贾逵、满宠、王凌……
    曹休和朱盖是不太可能了,满宠也似乎可能性不大。贾逵还是王凌呢?
    司马懿此时在心中盘算着贾逵和王凌两人的身家背景。
    贾逵是河东郡人,和自己算是临郡。当时武帝曹操在洛阳去世之时,正是自己和贾逵一起筹划了武帝丧事,并且和贾逵一起将武帝的梓宫移送到邺城。
    虽然贾逵与自己多年未在一起共事,想必默契还是有的。而贾逵又与曹休不睦,曹休在东南权重,皇帝会不会也想分曹休的权柄呢?
    至于王凌,王凌本是汉末司徒王允的侄子,出身高门心气颇高,常常以此自矜为傲。和司马懿相处起来的私谊,远没有贾逵一般好。
    那……就贾逵?
    且不论司马懿独自在此心思婉转,思考着在皇帝的提议背后,可能蕴含着如何巨大的人事变动,曹真却从军事而言,开始和皇帝一一说明起来。
    曹真说道:“启禀陛下,若如陛下所说在潜口两岸修筑要塞、在皖城附近屯田以求积蓄粮草、修造战船,那么这就不仅仅是军事本身了,相比之下要复杂的多。”
    “早在大司马之前,当年刘馥刘元颖为扬州刺史的时候,曾单人独骑来到合肥之处,收拢流民修筑了合肥城,并在附近修治芍陂、茹陂等水系,还有建造学校、屯田等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曹睿点了点头:“大将军说的对。若是不能一朝一夕完成,一年两年呢?三年总该成了吧?”
    “不论如何,在潜口处修建要塞扼守皖水,这件事还是能先做起来的吧?”
    曹真应答到:“此事不难。大司马四万军队在彼处,此事做起来快则一月,慢则两月,定能成功。”
    “不过,大司马在那里率领的两万步、两万骑都是中军,在彼处做修建要塞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之感呢?”
    曹睿沉默片刻说道:“既然中军更宝贵些,那么要用外军了?”
    曹真点了点头:“皖城之处附近几乎没有多少百姓,也无从征发徭役。中军做此事浪费、又不好让吴军降兵在边境处待着,用外军和州郡兵最好。”
    见皇帝和大将军讨论起选择哪支军队、哪个将领来做此事,在场的司马懿、刘晔、辛毗、黄权、陈矫几人,都纷纷像有默契般的闭口不言。
    都是人精。皇帝没问到自己,这种事情怎么好掺和呢?
    曹睿又看向司马懿:“司空,卿以为此事如何去做?调外军和州郡兵来做吗?”
    司马懿沉默片刻,接着说道:“陛下,臣以为要在皖城、潜口处屯田为功,以求积蓄粮食和修筑战船,单有军队屯驻是不够的。如同这种徭役之事,若处处让军队去做,那军队还有多少心思作战呢?”
    “臣刚刚听了陛下的话,也听到了大将军的话。”
    “首先,臣以为此事必然能成。东吴叛逆之所以敢据江自保,都是因为大魏没有水道入江之故。”
    “皖城和皖水与濡须坞和濡须水不同,东吴在此处并没有存续多年的要塞,而若大魏修建要塞扼守地利,那么难受的就是孙权了。孙权他日若是要攻皖城一带,或许就如大魏现今攻濡须一般艰难。”
    “其次,臣以为单有军屯是不够的。或许可以从中原调一些屯田民来此,农闲之时兼服徭役,则修筑水利、修建城池、积蓄粮草,可一应而全。”
    “而朝廷在皖城得此大胜,百姓也必然欢欣鼓舞,因而敢于来此。若有坚城在前为要塞,想必百姓也不会存在逃亡之事。”
    “或许,还能吸引早年间逃亡东吴的江淮民众,重新回到皖城所在的庐江郡一带生活。”
    “此事对国家有利无害,是积蓄国力而非耗费。”
    曹睿坐在位子上开始思索起来。
    如当下讨论的、要在皖城周边修筑要塞强化防务的这种大事,曹睿除了自己的判断之外,一般都会去咨询大臣的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道理曹睿还是懂的。
    一般来说,若曹真和司马懿的意见统一的话,这件事从大处来看几乎就可以去做了。曹真考虑军事、考虑稳定多一些,司马懿则考虑效率、财力多一些。
    如今这件事情,司马懿和曹真都认为不仅仅是需要军屯,也需要民屯,也需要得力的能臣来治理地方。若按照这样的原则来看,岂不是需要一个既能作战、又能管理民政的能臣在此?曹睿在心中想了片刻之后,已经有了两个初步的人选:王凌和贾逵。
    至于进一步选择哪一人来做此事,曹睿还未想好。若能与二人当面奏对时交流,想必会更加稳妥一些。
    曹睿看向曹真:“大将军,此番征发的州郡兵现在都在何地?”
    曹真想了想说道:“回陛下,此番共征发了州郡兵三万。”
    “豫州刺史贾逵的一万人此时都在皖城,作为大司马的后援。这是由于贾逵在众将中南下最早、还提前派人增援皖城的缘故。”
    “青州刺史王凌的八千人、东莞太守胡质的两千人、琅琊太守孙礼的五千人,共计一万五千人由王凌所督,此时正在挂车处。”
    “而兖州刺史王昶的五千人,和刘若的五千人一同在无强口大营。”
    曹睿点了点头。
    贾逵和王凌二人是离的最近的。前将军满宠的军队也随在自己后面回了寿春,伤亡太多没有办法。
    曹睿环视众人问道:“诸卿以为该用贾逵还是王凌?此二人与大司马最近。”
    众人一时间都不说话。
    曹睿面对这种情况也是轻车熟路,指着刘晔问道:“刘侍中,贾还是王?”
    刘晔回道:“禀陛下,皖城此地在豫州之南,离青州甚远。臣以为该用贾逵。”
    曹睿没有说话,接着指向辛毗:“辛侍中,卿呢?”
    辛毗说道:“臣以为二人均可。如陛下之言,此地还是要由外军来守的,和州郡兵是哪个州的并无多大干系。”
    下一个是黄权,黄权回复道:“臣以为均可。”
    等到轮到陈矫的时候,陈矫说道:“贾逵治政优于王凌,臣以为应选贾逵。”
    曹睿接着看向曹真和司马懿,二人纷纷表示均可。
    且不说这些表示均可的人,单说赞同贾逵的刘晔和陈矫。
    刘晔素来以看人精准出名,他所说的理由乃是贾逵更近。若迁移豫州民众、或者将豫州屯田民到皖城这边,由豫州刺史做显然会更加方便。
    而陈矫曾任尚书令,从政绩的角度肯定了贾逵。陈矫的意思很清楚,同样都能用兵,贾逵更擅长民政些。
    曹睿此时已经大概有数了。看来面对这种敏感问题,还是人人回答、人人过关的方法比较管用,起码不会推诿。
    曹睿说道:“朕清楚诸卿各自的意思了,待朕思索两日后,再确定最后的人选。”
    又说了几句话之后,众臣纷纷告退。几人从堂中走出去的同时,看到毌丘俭已在外面站了好一会了。毌丘俭年纪小、官职又小,给这几位朝中大员行了一串的礼,方才进入堂中。
    毌丘俭向皇帝行礼:“陛下有何吩咐要臣去做?”
    曹睿坐在堂上看着毌丘俭:“仲恭,走近一些。朕有话要对卿说。”
    毌丘俭也不迟疑,走到了皇帝的桌案之前。而曹睿也没多说什么话,将卫烈带过来的书信转了半圈,推给毌丘俭来看。
    毌丘俭看后大惊失色,还没等到毌丘俭说什么的时候,曹睿就直接说道:“仲恭,既然卿看到此事了,朕就不把这封信给卿了。”
    “拿着朕的符节,带着此战中缴获的吴军旗帜,到洛阳向朝廷、向宫中,大张旗鼓的替朕报捷!”
    毌丘俭领命过后,曹睿又小声的说了几句:“朕不是曾经和卿讨论过魏讽一案吗?武帝在汉中之时,邺城魏讽言辞惑众,被先帝诛杀。”
    “当时朕还不理解先帝为何要诛杀魏讽,魏讽也没有这个本事造反。但朕现在想明白了,杀魏讽不为什么,就是为了权威不能被冒犯这么简单。”
    曹睿盯着毌丘俭的眼睛:“告诉卫师傅,朕要他杀人、要朝中见血!卫师傅如何去做,朕一概不论。”
    “仲恭,听清楚了吗?”
    毌丘俭面容坚毅的点了点头。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三国:我不是曹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李一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一振并收藏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