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陛下,君不密,则失臣!
第87章 陛下,君不密,则失臣!
会昌侯目眦欲裂:“白眼狼,白眼狼啊!老夫斩了你!”
“大伯,你杀了我吧。”孙连梗着脖子,眼中含泪,“侄儿这也是为了孙家啊,大伯,你糊涂啊,太后和陛下赐予我们孙家富贵,你……你怎么能枉法呢?怎么能欺君呢?”
朱祁镇心中暗赞。
特么,这个孙连会演,心机够深沉的,这一记背刺玩的漂亮。他完全占据了道德和律法的最高点啊。
“太后,陛下~”孙连磕拜,带着哭腔,“大伯虽然做了枉法的事,但臣认为大伯对太后,陛下是绝对的忠心。他已经位极人臣,这些年为了大明,劳苦功高。之所以枉法,还是那点私心,为了他的儿子啊。试问一个老父亲,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去死呢?臣恳请太后,陛下,饶恕我大伯。臣也会辞去官职,侍奉大伯后半生。”
漂亮!
朱祁镇笑容玩味,这个孙连够毒啊。这么一连套下去,会昌侯唯一的儿子死了,孙家不就是他的了?而且,他在群臣面前表示出了他的忠与孝,简直完美。
“会昌侯,你都听到了?你侄子的心思,比你明白。”朱祁镇缓缓道,“古话说的好,家有孝子,不绝其祀。你失去一个儿子,但你有个好侄子啊。”
会昌侯面色狰狞,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朱祁镇站了起来,目光扫过群臣,问:“诸位爱卿,该如何治会昌侯之罪?”
他心想,这回你们还有何话可说?会昌侯侄子都来参他了。
……
内阁首辅王直挺身而出,躬身一拜,言道:“陛下,会昌侯因救子心切,一时行差踏错,情有可原。况且,幸得襄王及时发现,未酿成大祸,臣恳请陛下宽恕他这一次。”
“臣附议。”阁臣商辂亦站出身来,言辞恳切,“其子即将面临斩刑,望陛下能体谅一位老父的苦心。罚其俸禄,以示警戒,便也足够了。”
随后,数十位大臣纷纷站出,齐声附议。
朱祁镇面色冰冷,未曾料到这些文官竟如此坚决地力保会昌侯,且由王直领头。
“呵呵,呵呵!”他冷笑连连,“仅是罚俸?朕倒想问问,若是换作他人,你们是否还会如此求情?”
“有罪之人是孙振,他已被判斩刑,会昌侯仅犯小过。”尚书俞士悦躬身拜道。
“陛下以仁孝治天下,更应宽恕这位老父亲。”成国公亦附和道。
朱祁镇气极反笑:“这会儿挺团结啊,平时狼一窝,狗一窝的。很好,朕都喜欢!”
内阁首辅王直,躬身一拜:“陛下,臣等都是为了大明,并无私心。君不密,则失臣,陛下适才所言非君论臣之道。臣恳请陛下收回。”
姜还是老的辣!
朱祁镇意识到自己一时气愤,言辞有失,迅速镇定下来,道:“王阁老言之有理,朕失言了。会昌侯之事,还是请太后定夺吧。”
言罢,他转身朝向帘子后面,躬身一拜:“请母后裁定!”
他故意将此事推给太后,心中暗自揣测,太后此时定会假装避嫌,毕竟会昌侯是她的亲兄长。待太后再将此事推回,自己便可定会昌侯之罪。
片刻之后,太后清冷的声音传来:“削去会昌侯后军大都督之职,仅保留其侯爵之位,以后无需再理政事,于府中安享晚年吧。陛下,你以为如何?”“遵母后旨意。”朱祁镇微微躬身,应声道。
……
会昌侯跪伏于大殿之上,眼中含泪,恭敬拜道:“臣感激太后与陛下之隆恩。”
朱祁镇心中念头急转。
此番虽未能将会昌侯彻底扳倒,但也削去了他的职位,无疑是断了太后一臂之力。况且,后军大都督一职如今空缺,正可安插自己的人手。
“陛下,后军大都督之位至关重要。”太后的声音再次传来,“本宫之意,欲让郕王执掌后军都督府。”
一直在看热闹的郕王朱祁钰惊了,没想到这大好事会落在自己头上。不过,他面色为难的一拜:“谢太后,可臣现在还有吏部的差事呢。”
“兼掌后军都督府,本宫对你充满信心。”太后语气淡然,随即问道,“陛下,你以为如何?”
朱祁镇有点懵,完全没想到太后会选朱祁钰。不过,以朱祁钰亲王之尊,执掌后军都督府也合适。
但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朱祁钰不会这时候就背刺朕了吧?
“朕也正有此意。”朱祁镇微微一笑,“老二,你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朱祁钰心中涌起一阵兴奋,再次跪拜道:“臣定不会辜负太后与陛下的信任。”
朱祁镇微微含笑,目光落在了那孙连身上,道:“孙连,你大义灭亲,又忠孝仁慈。这样吧,你为会昌侯世子,以后为会昌侯养老送终。”
“臣谢陛下隆恩!”孙连暗喜。
一旁的会昌侯恨不得杀了他。
……
乾清宫。
朱祁镇在这里召开小朝会,当然召的都是自己人。户部尚书徐有贞正在汇报各地‘土地兼并’案的情况。
“陛下,能退出大部分被侵占的土地,已经是极限了。”徐有贞苦笑,“若不是陛下雷霆手段斩藩王在先,根本做不到现在的地步。”
朱祁镇翻看折子,深深皱眉,哼一声:“就算他们把侵占的土地全都退了,依旧是皇室宗亲、宫中宦官、各级官吏和豪绅所拥有的田庄占天下之半,且皆不纳赋,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
一旁的李贤一拜,道:“陛下,历朝都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必定会有此等结果。宋朝养士三百年,君以士待我,我以命报之,所以才会有文天祥啊。”
“那也只有一个文天祥!”朱祁镇哼一声,“所以在亡国时,那六十六岁的太皇太后谢道清,看着空空如也的临安城哭,我朝三百多年,对士大夫以礼相待。现在我与新君遭蒙多难,你们这些大小臣子,不见一人出来救国。”
徐有贞一拜道:“看问题角度不同罢了,士大夫和百姓,都不能丢!”
朱祁镇拧了拧眉:“是时候做些改变了,不过,在改变之前,朕要彻底亲政!”
(本章完)
会昌侯目眦欲裂:“白眼狼,白眼狼啊!老夫斩了你!”
“大伯,你杀了我吧。”孙连梗着脖子,眼中含泪,“侄儿这也是为了孙家啊,大伯,你糊涂啊,太后和陛下赐予我们孙家富贵,你……你怎么能枉法呢?怎么能欺君呢?”
朱祁镇心中暗赞。
特么,这个孙连会演,心机够深沉的,这一记背刺玩的漂亮。他完全占据了道德和律法的最高点啊。
“太后,陛下~”孙连磕拜,带着哭腔,“大伯虽然做了枉法的事,但臣认为大伯对太后,陛下是绝对的忠心。他已经位极人臣,这些年为了大明,劳苦功高。之所以枉法,还是那点私心,为了他的儿子啊。试问一个老父亲,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去死呢?臣恳请太后,陛下,饶恕我大伯。臣也会辞去官职,侍奉大伯后半生。”
漂亮!
朱祁镇笑容玩味,这个孙连够毒啊。这么一连套下去,会昌侯唯一的儿子死了,孙家不就是他的了?而且,他在群臣面前表示出了他的忠与孝,简直完美。
“会昌侯,你都听到了?你侄子的心思,比你明白。”朱祁镇缓缓道,“古话说的好,家有孝子,不绝其祀。你失去一个儿子,但你有个好侄子啊。”
会昌侯面色狰狞,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朱祁镇站了起来,目光扫过群臣,问:“诸位爱卿,该如何治会昌侯之罪?”
他心想,这回你们还有何话可说?会昌侯侄子都来参他了。
……
内阁首辅王直挺身而出,躬身一拜,言道:“陛下,会昌侯因救子心切,一时行差踏错,情有可原。况且,幸得襄王及时发现,未酿成大祸,臣恳请陛下宽恕他这一次。”
“臣附议。”阁臣商辂亦站出身来,言辞恳切,“其子即将面临斩刑,望陛下能体谅一位老父的苦心。罚其俸禄,以示警戒,便也足够了。”
随后,数十位大臣纷纷站出,齐声附议。
朱祁镇面色冰冷,未曾料到这些文官竟如此坚决地力保会昌侯,且由王直领头。
“呵呵,呵呵!”他冷笑连连,“仅是罚俸?朕倒想问问,若是换作他人,你们是否还会如此求情?”
“有罪之人是孙振,他已被判斩刑,会昌侯仅犯小过。”尚书俞士悦躬身拜道。
“陛下以仁孝治天下,更应宽恕这位老父亲。”成国公亦附和道。
朱祁镇气极反笑:“这会儿挺团结啊,平时狼一窝,狗一窝的。很好,朕都喜欢!”
内阁首辅王直,躬身一拜:“陛下,臣等都是为了大明,并无私心。君不密,则失臣,陛下适才所言非君论臣之道。臣恳请陛下收回。”
姜还是老的辣!
朱祁镇意识到自己一时气愤,言辞有失,迅速镇定下来,道:“王阁老言之有理,朕失言了。会昌侯之事,还是请太后定夺吧。”
言罢,他转身朝向帘子后面,躬身一拜:“请母后裁定!”
他故意将此事推给太后,心中暗自揣测,太后此时定会假装避嫌,毕竟会昌侯是她的亲兄长。待太后再将此事推回,自己便可定会昌侯之罪。
片刻之后,太后清冷的声音传来:“削去会昌侯后军大都督之职,仅保留其侯爵之位,以后无需再理政事,于府中安享晚年吧。陛下,你以为如何?”“遵母后旨意。”朱祁镇微微躬身,应声道。
……
会昌侯跪伏于大殿之上,眼中含泪,恭敬拜道:“臣感激太后与陛下之隆恩。”
朱祁镇心中念头急转。
此番虽未能将会昌侯彻底扳倒,但也削去了他的职位,无疑是断了太后一臂之力。况且,后军大都督一职如今空缺,正可安插自己的人手。
“陛下,后军大都督之位至关重要。”太后的声音再次传来,“本宫之意,欲让郕王执掌后军都督府。”
一直在看热闹的郕王朱祁钰惊了,没想到这大好事会落在自己头上。不过,他面色为难的一拜:“谢太后,可臣现在还有吏部的差事呢。”
“兼掌后军都督府,本宫对你充满信心。”太后语气淡然,随即问道,“陛下,你以为如何?”
朱祁镇有点懵,完全没想到太后会选朱祁钰。不过,以朱祁钰亲王之尊,执掌后军都督府也合适。
但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朱祁钰不会这时候就背刺朕了吧?
“朕也正有此意。”朱祁镇微微一笑,“老二,你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朱祁钰心中涌起一阵兴奋,再次跪拜道:“臣定不会辜负太后与陛下的信任。”
朱祁镇微微含笑,目光落在了那孙连身上,道:“孙连,你大义灭亲,又忠孝仁慈。这样吧,你为会昌侯世子,以后为会昌侯养老送终。”
“臣谢陛下隆恩!”孙连暗喜。
一旁的会昌侯恨不得杀了他。
……
乾清宫。
朱祁镇在这里召开小朝会,当然召的都是自己人。户部尚书徐有贞正在汇报各地‘土地兼并’案的情况。
“陛下,能退出大部分被侵占的土地,已经是极限了。”徐有贞苦笑,“若不是陛下雷霆手段斩藩王在先,根本做不到现在的地步。”
朱祁镇翻看折子,深深皱眉,哼一声:“就算他们把侵占的土地全都退了,依旧是皇室宗亲、宫中宦官、各级官吏和豪绅所拥有的田庄占天下之半,且皆不纳赋,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
一旁的李贤一拜,道:“陛下,历朝都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必定会有此等结果。宋朝养士三百年,君以士待我,我以命报之,所以才会有文天祥啊。”
“那也只有一个文天祥!”朱祁镇哼一声,“所以在亡国时,那六十六岁的太皇太后谢道清,看着空空如也的临安城哭,我朝三百多年,对士大夫以礼相待。现在我与新君遭蒙多难,你们这些大小臣子,不见一人出来救国。”
徐有贞一拜道:“看问题角度不同罢了,士大夫和百姓,都不能丢!”
朱祁镇拧了拧眉:“是时候做些改变了,不过,在改变之前,朕要彻底亲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