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热热闹闹地场面
第147章 热热闹闹地场面
“东方红太阳升!”
“东方出了个……”
下午时分,一阵广播声突然打破了村里宁静的午后。原来是村里的喇叭开始播报,那洪亮的声音犹如一把利剑,直刺人心,让原本安静的山村瞬间变得喧闹起来。
“喂!”
“喂!”
“社员们请注意了啊!”
“社员们请注意了啊!”
“下面播报一条好消息!”
“下面播报一条好消息!”
“今天晚上6点半,将在村北头的训练营内放映电影。请大家做好准备,届时注意会场纪律,管好自家的孩子们不得乱跑……”
……
到了下午5点钟左右,一些心急的乡亲们都已经聚集在营地的门口着急的等待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是越聚越多,孩子哭、大人叫,人山人海看热闹。
农村里的人一年到头的看不上一回电影,有的人这辈子还没看过电影呢。
这个年月里,如果听到那个村子有放映电影的,临近的村庄都在躁动。
要是能隔断时间就演场电影,那这个村子里的大人小孩好像都倍有面子。
附近的小自然村一年到头捞不着这样的待遇,只能眼巴巴地盼着什么时候也能在自己的家门口看上一场电影。
就这还是新华夏成立后,为了让更多的人们群众看上电影。于一九五零年,电影局在南都举办了第一期放映员培训班。
全国各地选派了两千多人来参训,由于人实在是太多,连桌椅板凳都不够,学员们只好坐在院子里听课。
后来这批人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去,他们就成了“放电影的人”。至此,农村人也有机会在家门口看场电影了。
最开始的时候,农村里放映电影是新事物,很多人还不会看电影,换个场景或出现个新人物就跟不上情节了。
放映员还要当解说员。
还有时候,放映员要在电影开始前先用幻灯片“预告”一遍人物和场景,“剧透”完再放映。
当然在这个年代放电影的机会真不多,一般村庄有重大节日或者办喜事才会放,放电影就算是村里的一件盛事了,大家都会像过年般高兴。
最高兴的就要数小孩子们了,通常前几天就谈论看电影的事。到了放映那天心情最为激动,放学铃一响就赶紧飞奔到家,扛着凳子去电影场占位置。
大家都想占一个中间点的位置,所以要拼时间节点、要拼速度,当然这些都是小孩子们干的活,大人要干农活可没时间理会这些。
眼瞅着门口的人群的数量不断地增加,把营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场面越来越拥挤。
刘之野担心会发生踩踏事件,于是下令打开营门,让乡亲们进入训练场。并且派了一个班的队员,协助村干部们维持现场秩序。
幸亏小雨不大,经过下午的阳光照晒,场地只是有些湿润,没有踩踏出泥泞不堪的痕迹。
在六点钟时,许大茂带着两个人,满脸得意地开始操作起摄影机。他们悬挂起影幕,仔细调整位置,准备放映电影的事宜。
由于营地里已经通电了,就不需要发电机,否则他们还嘚摆弄一阵儿发电机才行。
过了一会儿,吃完饭后,集训队员们列成一个个方阵,喊着口号整齐划一地走来。
人群顿时被吸引住了,喧闹声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静和期待。
几百号人身着统一的白色制服,步伐铿锵有力,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队员们的口号声在空气中回荡,如同战鼓般激昂,让人不禁为之振奋。
“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立定!”
“坐下!”
“哗!”地一声儿,紧接着,大家整齐地坐回了座位。看到这一幕,一些村民忍不住自发地鼓起掌来。
迟登一会儿,刘之野等领导,也走了过来。值星官,又是一声令下。
“起立!”
“敬礼!”
刘之野等人回礼,说了句:“坐下!”
见此情景,这边儿的群众方阵里人就议论开了。
“快看,那是之野兄弟,我的乖乖,他可真够威风的;你看见没有,几百人给他敬礼,这嘚是多大的领导啊!”
“是啊,谁都知道他年纪轻轻就已经坐上了领导的位置,可没想到他竟然能管理这么多的公安人员。这要是搁前清那会儿,他至少也嘚是个七品官吧?”
爷爷、大伯、大伯母以及三大爷围坐在一起,听着周围人群的议论。三大爷感慨地开口:“咱们老刘家,这次是真的出龙了。看他这年纪,这成就,咱们祖上几百年可从没出现过这样的。”
六大爷也接茬说道:“可不是咋地,就是想当年在此地兴盛咱们刘氏的老祖宗,他这年龄段还在东山老家准备考科举呢!”
乡亲们那边窃窃私语,刘之野这边看时间还早,便让值星官带着队伍先唱唱歌,活跃活跃气氛。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日落西山打靶归……”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的开火……”
一首首雄壮的军歌,如同气势如虹的军旗和军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在这雄壮至极的气氛的感染下,另一边的人们也发生了变化。
乡亲们逐渐停下窃窃私语,开始跟着哼唱,声音起初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声音逐渐变大,最后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澎湃,大声唱了起来。
整个场景充满了活力和热情,人们欢快地唱着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疲惫,只沉浸在这份美好的氛围中。
歌声歇了下来后,大家激动地等待着电影开始,当放映员许大茂准备好后,终于开始放映了。
影片《上甘岭》的画面慢慢显现出来,观众们纷纷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这部影片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1952年秋,m军在cx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企图夺取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
上甘岭战役爆发。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
第二天,敌人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连队配合其他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大股敌人。师指挥所要求张忠发拖住敌人……
他们不仅要跟头顶上的敌人作战,还要为生存而斗争。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战士们相互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战……
在友军的配合下,他们顽强战斗了24天,让我军做好了大反攻的准备,最后一举歼灭了敌人”
“全剧完!”
影片播放结束了,但观众们却仍然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中无法自拔。仿佛故事里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场景,都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周围的世界似乎都被缩小了,只有那银幕上的世界,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里。
许多观众甚至含着热泪,坐在那里讨论着影片的情节,这不只是对一部影片的感触,更是一种深深的共鸣。
尤其是那首由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香两岸……”随着歌声响起,全场观众再次沸腾起来。
在训练营内,一遍又一遍地回荡着激昂的《我的祖国》大合唱,满溢着人们高涨的爱国情怀。
每个参与者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们的热情和决心感染了周围的人。
经过短暂的休息,又开始放映了备受瞩目的新电影《林海雪原》。这部电影是今年刚刚上映的,自上映起便吸引了众多老百姓的热切关注。
“1946年,人民解放军为了保证土改不受破坏,组成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消灭土匪……
一天,小分队找到了已做匪巢的河神庙,并发现了隐藏起来的匪徒一撮毛。
解放军参谋长、小分队的领导少剑波决定用计捉他……”
(本章完)
“东方红太阳升!”
“东方出了个……”
下午时分,一阵广播声突然打破了村里宁静的午后。原来是村里的喇叭开始播报,那洪亮的声音犹如一把利剑,直刺人心,让原本安静的山村瞬间变得喧闹起来。
“喂!”
“喂!”
“社员们请注意了啊!”
“社员们请注意了啊!”
“下面播报一条好消息!”
“下面播报一条好消息!”
“今天晚上6点半,将在村北头的训练营内放映电影。请大家做好准备,届时注意会场纪律,管好自家的孩子们不得乱跑……”
……
到了下午5点钟左右,一些心急的乡亲们都已经聚集在营地的门口着急的等待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是越聚越多,孩子哭、大人叫,人山人海看热闹。
农村里的人一年到头的看不上一回电影,有的人这辈子还没看过电影呢。
这个年月里,如果听到那个村子有放映电影的,临近的村庄都在躁动。
要是能隔断时间就演场电影,那这个村子里的大人小孩好像都倍有面子。
附近的小自然村一年到头捞不着这样的待遇,只能眼巴巴地盼着什么时候也能在自己的家门口看上一场电影。
就这还是新华夏成立后,为了让更多的人们群众看上电影。于一九五零年,电影局在南都举办了第一期放映员培训班。
全国各地选派了两千多人来参训,由于人实在是太多,连桌椅板凳都不够,学员们只好坐在院子里听课。
后来这批人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去,他们就成了“放电影的人”。至此,农村人也有机会在家门口看场电影了。
最开始的时候,农村里放映电影是新事物,很多人还不会看电影,换个场景或出现个新人物就跟不上情节了。
放映员还要当解说员。
还有时候,放映员要在电影开始前先用幻灯片“预告”一遍人物和场景,“剧透”完再放映。
当然在这个年代放电影的机会真不多,一般村庄有重大节日或者办喜事才会放,放电影就算是村里的一件盛事了,大家都会像过年般高兴。
最高兴的就要数小孩子们了,通常前几天就谈论看电影的事。到了放映那天心情最为激动,放学铃一响就赶紧飞奔到家,扛着凳子去电影场占位置。
大家都想占一个中间点的位置,所以要拼时间节点、要拼速度,当然这些都是小孩子们干的活,大人要干农活可没时间理会这些。
眼瞅着门口的人群的数量不断地增加,把营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场面越来越拥挤。
刘之野担心会发生踩踏事件,于是下令打开营门,让乡亲们进入训练场。并且派了一个班的队员,协助村干部们维持现场秩序。
幸亏小雨不大,经过下午的阳光照晒,场地只是有些湿润,没有踩踏出泥泞不堪的痕迹。
在六点钟时,许大茂带着两个人,满脸得意地开始操作起摄影机。他们悬挂起影幕,仔细调整位置,准备放映电影的事宜。
由于营地里已经通电了,就不需要发电机,否则他们还嘚摆弄一阵儿发电机才行。
过了一会儿,吃完饭后,集训队员们列成一个个方阵,喊着口号整齐划一地走来。
人群顿时被吸引住了,喧闹声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安静和期待。
几百号人身着统一的白色制服,步伐铿锵有力,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队员们的口号声在空气中回荡,如同战鼓般激昂,让人不禁为之振奋。
“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立定!”
“坐下!”
“哗!”地一声儿,紧接着,大家整齐地坐回了座位。看到这一幕,一些村民忍不住自发地鼓起掌来。
迟登一会儿,刘之野等领导,也走了过来。值星官,又是一声令下。
“起立!”
“敬礼!”
刘之野等人回礼,说了句:“坐下!”
见此情景,这边儿的群众方阵里人就议论开了。
“快看,那是之野兄弟,我的乖乖,他可真够威风的;你看见没有,几百人给他敬礼,这嘚是多大的领导啊!”
“是啊,谁都知道他年纪轻轻就已经坐上了领导的位置,可没想到他竟然能管理这么多的公安人员。这要是搁前清那会儿,他至少也嘚是个七品官吧?”
爷爷、大伯、大伯母以及三大爷围坐在一起,听着周围人群的议论。三大爷感慨地开口:“咱们老刘家,这次是真的出龙了。看他这年纪,这成就,咱们祖上几百年可从没出现过这样的。”
六大爷也接茬说道:“可不是咋地,就是想当年在此地兴盛咱们刘氏的老祖宗,他这年龄段还在东山老家准备考科举呢!”
乡亲们那边窃窃私语,刘之野这边看时间还早,便让值星官带着队伍先唱唱歌,活跃活跃气氛。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日落西山打靶归……”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的开火……”
一首首雄壮的军歌,如同气势如虹的军旗和军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在这雄壮至极的气氛的感染下,另一边的人们也发生了变化。
乡亲们逐渐停下窃窃私语,开始跟着哼唱,声音起初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声音逐渐变大,最后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热血澎湃,大声唱了起来。
整个场景充满了活力和热情,人们欢快地唱着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疲惫,只沉浸在这份美好的氛围中。
歌声歇了下来后,大家激动地等待着电影开始,当放映员许大茂准备好后,终于开始放映了。
影片《上甘岭》的画面慢慢显现出来,观众们纷纷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这部影片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1952年秋,m军在cx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企图夺取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
上甘岭战役爆发。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师指挥所要求他们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
第二天,敌人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连队配合其他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大股敌人。师指挥所要求张忠发拖住敌人……
他们不仅要跟头顶上的敌人作战,还要为生存而斗争。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战士们相互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战……
在友军的配合下,他们顽强战斗了24天,让我军做好了大反攻的准备,最后一举歼灭了敌人”
“全剧完!”
影片播放结束了,但观众们却仍然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中无法自拔。仿佛故事里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场景,都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周围的世界似乎都被缩小了,只有那银幕上的世界,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里。
许多观众甚至含着热泪,坐在那里讨论着影片的情节,这不只是对一部影片的感触,更是一种深深的共鸣。
尤其是那首由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香两岸……”随着歌声响起,全场观众再次沸腾起来。
在训练营内,一遍又一遍地回荡着激昂的《我的祖国》大合唱,满溢着人们高涨的爱国情怀。
每个参与者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们的热情和决心感染了周围的人。
经过短暂的休息,又开始放映了备受瞩目的新电影《林海雪原》。这部电影是今年刚刚上映的,自上映起便吸引了众多老百姓的热切关注。
“1946年,人民解放军为了保证土改不受破坏,组成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消灭土匪……
一天,小分队找到了已做匪巢的河神庙,并发现了隐藏起来的匪徒一撮毛。
解放军参谋长、小分队的领导少剑波决定用计捉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