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历史不会重演
胡季犛有这个打算,是真有底气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众亲叛离,明军打进安南之后,他的手下,还有陈朝遗老纷纷背叛他,帮明军打他,所以就迅速击溃了他。
也是这个原因,在明国把安南纳入版图之后,那些原本帮明军的陈朝遗老等等就不甘心了,纷纷反叛,前后好几次。
如今,明军开始进攻之前,打出的旗号,不是要帮陈朝复国,而是要收复华夏故土。
这么一来,安南就空前团结了起来,和原本历史上的情况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胡季犛的长子,卫王胡元澄还精通火器,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因为他精通火器,被明军俘虏之后免死,还被官让他给明军打造火器了。
这个位面上,安南上下一心,他就打造了更多的火器给军队用,这也是胡季犛的底气之一。
在胡季犛旨意下了之后,安南这边的探马很快就摸清了明军的情况,并上报到了胡季犛这里。
前方探马反复确认,消息确凿,说明国主帅不能服众,和其他几个副将有矛盾,因此,主帅这一路人马进军迅速,但是其他两路人马却是磨磨蹭蹭,进军缓慢,才造成了如今这种看似明军主帅所部人马前出的状况。
胡季犛收到消息之后,不由得大喜,对他的文武官员说道:“明军将帅不和,此乃兵家大忌。如果我们依旧采用之前的策略,以江阻拦明军而久战之,则明军另外两路人马迟早会赶上来。明国皇帝那边也肯定会收到消息,从而改变这种将帅不和的局面。故朕以为,必须抓住这次战机,一举粉碎明军之进攻,振我胡朝声威!”
他分析得也确实有道理,很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一时之间,大殿内的武将,纷纷请战。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要是能领兵打赢明军,那個人的声望绝对会一下刷满。
胡季犛自然不可能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当即大声喝道:“明国欺我国小人少,恃强凌弱,朕身为胡国皇帝,岂能容忍明国之欺凌,朕要天下人知之,只要朕身为胡国皇帝一天,就绝不允许他国欺凌我胡国。”
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下底下文武官员,做出一脸决然之色,继续大声说道:“朕意已决,亲自领军出征,灭来犯之敌!”
安南这边的皇帝,也确实有亲自领兵的传统,当然,打败仗的也不少。
胡季犛当臣子的时候,就曾随驾出征,打了败仗之后,把皇帝都丢了,自己落荒而逃。
当然,他也有亲自领兵打胜仗的时候。
此时,他这不容置疑的说话,便是最后决断了。旨意一下,安南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原本安南主力都缩在江南,如今便要开始渡江北上,迎击明军。
安南的五十万大军,十万留守,另外四十万分三路渡江,准备用重兵包围明军主帅所部三万人马,然后一举歼灭之。
这么多的人马,所引发的动静非常大。哪怕明军只是客军,当地人就没有帮明军的,也肯定知道了一些消息。
明军中军大营这边,主帅张辅收到消息之后,便从亲卫手中拿过来对讲机,按下按钮开口说道:“已经引蛇出洞,你们要做好准备了。记住,外松内紧。完毕。”
“收到,完毕。”
“收到,完毕。”
对讲机中,前后传出两个声音,都是带着兴奋之意。
很明显,明军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将帅不和,那都是营造出来的假象而已。
虽然是孤军突出,但是有对讲机联系,也能第一时间增援.很明显,这是一个给安南人准备的陷阱而已。
张辅在用对讲机通讯完了之后,便立刻下令,全军占山扎营,准备防御工事。
于是,明军这边也迅速行动了起来。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张辅甚至还连续派出几波信使,赶往后方求援。
很自然的,明军的动静,也被安南探子察觉,报了上去。
此时,安南的四十万大军,已经过江二十五万,依旧是分为三路,在向明军主帅所在位置包围过去。
安南胡国的皇帝胡季犛则刚刚过江,就收到了有关明军应对的消息。
这一听之下,胡季犛连忙和他的将领商议,结果一看地形之后,便哈哈大笑起来,显得心情格外畅快。
他的臣子不解,胡季犛心情好,便给他们解释道:“明国有一本书叫《三国通俗演义》,这可都是根据史实而写,那写书的人更是经过元末战事,是张士诚的谋主……”
他的臣子听到这些话,有些莫名其妙,这不是在商议军情么,怎么就扯到明国人写的书上去了?
胡季犛看到他们的表情,知道他们心中怎么想,也不意外,继续说道:“这书中有一段,叫做诸葛亮挥泪斩马稷,你们可有了解?”
他的臣子听了,皆是摇头.诸葛亮是有听说过,但是这个诸葛亮挥泪斩马稷却是没听说过的。
罗贯中编写《三国通俗演义》,并不是完全根据《三国志》来写的,而是其中不少故事,在当时已经有流传的。
此时,就听胡季犛对他的这些臣子说道:“那马稷原本被定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因此被诸葛亮委以重用,北伐之时托付重担个,驻守街亭。结果你们道怎么样?”
他原本是外戚,文臣出身,讨得陈朝皇帝的欢喜,此时不知觉间,又把他吊人胃口的口才用了出来。
他的这些臣子听到这些话,果然也是感兴趣,纷纷竖着耳朵听。有会拍马屁的,便纷纷开口和他呼应。
这让胡季犛讲得格外有兴致,等他的臣子都猜错之后,他才说道:“曹操的人马来攻之时,这马稷竟然把他的人马都摆到了山上去!因此大败,失了街亭。”
听到这话,他的臣子不由得大为奇怪,有些不解,于是,便纷纷问了起来。
“陛下,为何摆在山上会大败?”
“是啊,居高临下而战,不是更有优势么?”
“……”
胡季犛听到他们的话,显得更是智珠在握,等他们说了一会之后,才开口说道:“之所以大败,乃是因为山上无水可用,必须下山取水。只须切断水源,围而不攻,便能让山上大军不攻自破!”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前方,然后用断然的语气说道:“如今那明国主帅也如这马稷一般,是个绣枕头,兵法之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竟然也选了一处无水源之山来驻扎等待援军,你们说,这一战之结果如何?”
听明白了这个话,他手下的臣子士气大振,一时之间,马屁如潮,就吹他们皇帝学问渊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真别说,被胡季犛这么一解释必胜之后,安南军队的士气比之前又高了很多,行动都迅疾了起来。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四十万大军全部过江,分三路浩浩荡荡地杀了过去。
情况似乎也如胡季犛所料,当安南大军抵达的时候,明国援军虽然收到了信使急递,却没有什么动静。
随后,安南大军便立刻攻打明军,战事结果也毫无意外,明军寡不敌众,丢掉了山下的水源,退到了山上去。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四十万大军,把山上的明军围得水泄不通。
胡季犛甚至都有了心情,在中军帐外面摆上了酒席,和他的臣子一起饮酒观赏围在山上的明军,就等明君没有水喝而崩溃。
他却不知道,他这边的这一幕,被张辅等人看得清清楚楚。
不用说,就是通过无人机传输的画面看到的。
张辅就坐在半山腰的树荫下,吩咐操作无人机的太监说道:“还请公公巡视一圈,看看安南军队的后勤如何?”
永乐皇帝赐下的无人机,归宫里的太监操作,这一点,明显和洪武位面不一样。
此时,太监听到吩咐之后,便立刻操作无人机在安南军大营上空巡查,很快就锁定了军营后方的粮草辎重所在。于是,他便把操纵器上的显示屏凑过去,让张辅去看。因为对于军中的事情,要看个什么情况,他是不懂的。
张辅观察了一会,还让太监操纵无人机按照他的要求转了一些地方,然后才说道:“无人机可以收回了。”
四十万大军,所需要的后勤是非常多的。哪怕安南大军都是本土作战,可要把粮草从后方运过江,遇到这战场来,那也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
张辅看了之后,就心里有数了。如今安南军队中的粮草有限,估计有一半军卒一天只能吃一顿。
安南军队的兵力部署,各军的精锐程度,战备情况,也被他看得清清楚楚。
随后,他便拿出了对讲机,联系起后面的两个侯爵,把情况给他们通报了一番。
最后,他下令道:“可以屏蔽安南探马,领军出征了。”
有无人机这么好用的东西,拦截住安南军队的探马,断绝他们的消息传递,并不是什么难事了。
而在前线战场这边,明军没有攻下去一次,安南军也没有仰攻过一次,双方都在等最佳时机。
三天之后,胡季犛见山上的明军竟然还没崩溃,就有点奇怪了,难不成山上有水源,或者说,明军料到了他会领军来攻,所以事先储备了大量的水?
这么想着,他心中有点不安,便立刻派人找当地人再核实。
不过结果让他很放心,山上确实没什么水源,明军要用水,必须下山取水才行。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胡季犛的心中始终有些不安。梳理了一遍之后,他才发现,他的不安源自哪里。
于是,他就连忙下旨,追问明国援军的消息。
让胡季犛没想到的是,不是底下将领懈怠没上报,而是没见探马回报,正又派探马去查消息了。
胡季犛知道之后,便命令一有消息马上上报。
结果,他左等消息,没有;右等消息,还是没有;等到后来,他感觉真有点不对了。
胡季犛当然不知道,山上的明军主帅,却是时刻掌握援军的动向。
此时的张辅,正在召开军议。就听他严肃地说道:“安南军力部署情况已经明了,我们的援军只剩一日多的路程便能赶到。明日黎明时分,便发起战事,攻打安南军国王所在中军.“
“此乃安南军精锐所在,装备了大量老式火铳,还有一百多头战象。击垮当面之敌后,其余皆为乌合之众,全军驱赶追击,把安南军全赶到江里去,此战,不收俘虏!”
永乐皇帝在他们出征前就交代过,安南脱离中原已久而蛮化,日后必会反复叛乱。因此,打安南,以杀伤敌人为主,不要俘虏。安南之地,迁广东广西人口充实之。
众将听了,一起抱拳领命道:“末将遵命!”
至于安南的精锐,大量火器啊,又是战象什么的,他们就没一个人在意。
安南人的火器再好,还能好的过他们的新式火器?
第二天凌晨时候,安南军的营地内,还没有一点动静。
胡季犛一直没收到明国援军的消息,感觉事情有点蹊跷,以至于昨晚做了个噩梦,梦见他被明军追杀。
半夜里醒了一会,因此,这会儿正睡得香。
可这个时候,忽然,他一下惊醒,连忙问侍女道:“什么情况,打雷下雨了?”
“轰轰轰……”
外面继续传来吵醒他的声音,声音很响。
侍女还没来及回答呢,就见有宦官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向他禀告道:“陛……陛下,不好了,明军有雷公相助,冲下山来了!”
胡季犛一听,顿时震惊,都顾不得穿戴,只穿睡衣冲出了中军帐.
就见在晨光下,明军如同下山的猛虎,已经冲进安南军第一道营寨中,而那些安南军卒都是丢盔弃甲,甚至很多都是光屁股的,在往后逃跑。显然,这些军卒是睡梦中惊醒之后直接逃命了的。
明军的阵地中,还有一股股的硝烟腾空而起,弹丸激射,长达几里之外,把安南军营寨的栅栏砸烂,声势惊人。
只是稍微一看,胡季犛就脸色铁青,气得大骂。
他的长子,卫王胡元澄匆匆而入,看到他爹之后,连忙禀告道:”父皇,不好了,败军往中军这边逃回来了。”
胡季犛听了,立刻喝道:“还愣着干什么,集结军队,把火铳兵结合起来,战象摆出来,谁敢冲击,都得死!”
胡元澄一听,不敢怠慢,立刻去集结精锐。要是中军被败军冲垮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胡季犛接连下旨,一道道命令传出去,反正就一个意思:都给我顶住!
与此同时,他也有点奇怪。明军好像对他的部署了如指掌,攻击的角度非常刁钻,往往就一下攻到安南军的薄弱之处,以至于明军攻势如潮,压根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吃里扒外的东西!”胡季犛稍微一想之后,便咬牙切齿地骂道,“就知道不会和朕完全一心,就是没想到,这战事没打完,就开始扯朕的后腿了!等回头,定要找你们这些叛徒算账。”
没有意外,他一下就认为,是那些陈朝遗老搞的鬼,要不然明军的攻势不可能这么快。
胡季犛篡位,多少是有些本钱的。中军的精锐,很快就集合完成,一排排的火铳兵在前,高大威猛的一百多头战象摆出来,顿时就吓得那些败兵,不由自主地逃亡两侧。
这么一来,只要中军精锐顶住明军的攻势,战事就能稳住了。
胡元澄就骑在一头战象上,虽然脸色严肃,内心却是自豪的。
这可是他亲手打造出来的军队,火器之犀利,他早就有过比较,是周边之最,包括明国,也不如他打造的火铳。
如今,就让明军尝尝大胡国火器的厉害吧!
他正在想着呢,就看到明军已经攻过来了。
于是,他连忙下令,全军紧密排列,准备火绳备战。
作为火器第一人,胡元澄当然知道,火器的威力需要阵型密集,打出去的杀伤面才大。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事,冲过来的明军看到他这边之后,只是稍微停留了下,然后就从军中推出了一辆辆车,摆在他面前。
胡元澄见了,很是意外,连忙观察那是什么车?
结果,还没等她观察清楚呢,就见那些车里硝烟腾空。
“轰轰轰……”的声音响起。
这些火炮,自然不是红夷大炮这种,而是速射炮。
每门炮配六个子铳,全都是事先装填好的,等到明军这边火炮打完一轮。严正以待的安南军精锐,全都在落荒而逃了,其中那些战象更是大展神威,只要挡在他们前面的安南军卒,通通撞开,踩死。一百来头战象狂奔起来,比明军上万人马追杀的效果还要好。
就这么的,明军这边的燧发枪兵都还没有表现的机会,就又开始新一轮的追杀了。
四十万头猪,要是让三万人来砍的话,砍得累死都不见得能砍完.
但是,战场之上,败军溃逃的践踏中,不要说四十万人马了,就是一百万人马的败亡,也只是旦夕之间而已。
(本章完)
胡季犛有这个打算,是真有底气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众亲叛离,明军打进安南之后,他的手下,还有陈朝遗老纷纷背叛他,帮明军打他,所以就迅速击溃了他。
也是这个原因,在明国把安南纳入版图之后,那些原本帮明军的陈朝遗老等等就不甘心了,纷纷反叛,前后好几次。
如今,明军开始进攻之前,打出的旗号,不是要帮陈朝复国,而是要收复华夏故土。
这么一来,安南就空前团结了起来,和原本历史上的情况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胡季犛的长子,卫王胡元澄还精通火器,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因为他精通火器,被明军俘虏之后免死,还被官让他给明军打造火器了。
这个位面上,安南上下一心,他就打造了更多的火器给军队用,这也是胡季犛的底气之一。
在胡季犛旨意下了之后,安南这边的探马很快就摸清了明军的情况,并上报到了胡季犛这里。
前方探马反复确认,消息确凿,说明国主帅不能服众,和其他几个副将有矛盾,因此,主帅这一路人马进军迅速,但是其他两路人马却是磨磨蹭蹭,进军缓慢,才造成了如今这种看似明军主帅所部人马前出的状况。
胡季犛收到消息之后,不由得大喜,对他的文武官员说道:“明军将帅不和,此乃兵家大忌。如果我们依旧采用之前的策略,以江阻拦明军而久战之,则明军另外两路人马迟早会赶上来。明国皇帝那边也肯定会收到消息,从而改变这种将帅不和的局面。故朕以为,必须抓住这次战机,一举粉碎明军之进攻,振我胡朝声威!”
他分析得也确实有道理,很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一时之间,大殿内的武将,纷纷请战。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要是能领兵打赢明军,那個人的声望绝对会一下刷满。
胡季犛自然不可能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当即大声喝道:“明国欺我国小人少,恃强凌弱,朕身为胡国皇帝,岂能容忍明国之欺凌,朕要天下人知之,只要朕身为胡国皇帝一天,就绝不允许他国欺凌我胡国。”
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下底下文武官员,做出一脸决然之色,继续大声说道:“朕意已决,亲自领军出征,灭来犯之敌!”
安南这边的皇帝,也确实有亲自领兵的传统,当然,打败仗的也不少。
胡季犛当臣子的时候,就曾随驾出征,打了败仗之后,把皇帝都丢了,自己落荒而逃。
当然,他也有亲自领兵打胜仗的时候。
此时,他这不容置疑的说话,便是最后决断了。旨意一下,安南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原本安南主力都缩在江南,如今便要开始渡江北上,迎击明军。
安南的五十万大军,十万留守,另外四十万分三路渡江,准备用重兵包围明军主帅所部三万人马,然后一举歼灭之。
这么多的人马,所引发的动静非常大。哪怕明军只是客军,当地人就没有帮明军的,也肯定知道了一些消息。
明军中军大营这边,主帅张辅收到消息之后,便从亲卫手中拿过来对讲机,按下按钮开口说道:“已经引蛇出洞,你们要做好准备了。记住,外松内紧。完毕。”
“收到,完毕。”
“收到,完毕。”
对讲机中,前后传出两个声音,都是带着兴奋之意。
很明显,明军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将帅不和,那都是营造出来的假象而已。
虽然是孤军突出,但是有对讲机联系,也能第一时间增援.很明显,这是一个给安南人准备的陷阱而已。
张辅在用对讲机通讯完了之后,便立刻下令,全军占山扎营,准备防御工事。
于是,明军这边也迅速行动了起来。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张辅甚至还连续派出几波信使,赶往后方求援。
很自然的,明军的动静,也被安南探子察觉,报了上去。
此时,安南的四十万大军,已经过江二十五万,依旧是分为三路,在向明军主帅所在位置包围过去。
安南胡国的皇帝胡季犛则刚刚过江,就收到了有关明军应对的消息。
这一听之下,胡季犛连忙和他的将领商议,结果一看地形之后,便哈哈大笑起来,显得心情格外畅快。
他的臣子不解,胡季犛心情好,便给他们解释道:“明国有一本书叫《三国通俗演义》,这可都是根据史实而写,那写书的人更是经过元末战事,是张士诚的谋主……”
他的臣子听到这些话,有些莫名其妙,这不是在商议军情么,怎么就扯到明国人写的书上去了?
胡季犛看到他们的表情,知道他们心中怎么想,也不意外,继续说道:“这书中有一段,叫做诸葛亮挥泪斩马稷,你们可有了解?”
他的臣子听了,皆是摇头.诸葛亮是有听说过,但是这个诸葛亮挥泪斩马稷却是没听说过的。
罗贯中编写《三国通俗演义》,并不是完全根据《三国志》来写的,而是其中不少故事,在当时已经有流传的。
此时,就听胡季犛对他的这些臣子说道:“那马稷原本被定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因此被诸葛亮委以重用,北伐之时托付重担个,驻守街亭。结果你们道怎么样?”
他原本是外戚,文臣出身,讨得陈朝皇帝的欢喜,此时不知觉间,又把他吊人胃口的口才用了出来。
他的这些臣子听到这些话,果然也是感兴趣,纷纷竖着耳朵听。有会拍马屁的,便纷纷开口和他呼应。
这让胡季犛讲得格外有兴致,等他的臣子都猜错之后,他才说道:“曹操的人马来攻之时,这马稷竟然把他的人马都摆到了山上去!因此大败,失了街亭。”
听到这话,他的臣子不由得大为奇怪,有些不解,于是,便纷纷问了起来。
“陛下,为何摆在山上会大败?”
“是啊,居高临下而战,不是更有优势么?”
“……”
胡季犛听到他们的话,显得更是智珠在握,等他们说了一会之后,才开口说道:“之所以大败,乃是因为山上无水可用,必须下山取水。只须切断水源,围而不攻,便能让山上大军不攻自破!”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前方,然后用断然的语气说道:“如今那明国主帅也如这马稷一般,是个绣枕头,兵法之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竟然也选了一处无水源之山来驻扎等待援军,你们说,这一战之结果如何?”
听明白了这个话,他手下的臣子士气大振,一时之间,马屁如潮,就吹他们皇帝学问渊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还真别说,被胡季犛这么一解释必胜之后,安南军队的士气比之前又高了很多,行动都迅疾了起来。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四十万大军全部过江,分三路浩浩荡荡地杀了过去。
情况似乎也如胡季犛所料,当安南大军抵达的时候,明国援军虽然收到了信使急递,却没有什么动静。
随后,安南大军便立刻攻打明军,战事结果也毫无意外,明军寡不敌众,丢掉了山下的水源,退到了山上去。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四十万大军,把山上的明军围得水泄不通。
胡季犛甚至都有了心情,在中军帐外面摆上了酒席,和他的臣子一起饮酒观赏围在山上的明军,就等明君没有水喝而崩溃。
他却不知道,他这边的这一幕,被张辅等人看得清清楚楚。
不用说,就是通过无人机传输的画面看到的。
张辅就坐在半山腰的树荫下,吩咐操作无人机的太监说道:“还请公公巡视一圈,看看安南军队的后勤如何?”
永乐皇帝赐下的无人机,归宫里的太监操作,这一点,明显和洪武位面不一样。
此时,太监听到吩咐之后,便立刻操作无人机在安南军大营上空巡查,很快就锁定了军营后方的粮草辎重所在。于是,他便把操纵器上的显示屏凑过去,让张辅去看。因为对于军中的事情,要看个什么情况,他是不懂的。
张辅观察了一会,还让太监操纵无人机按照他的要求转了一些地方,然后才说道:“无人机可以收回了。”
四十万大军,所需要的后勤是非常多的。哪怕安南大军都是本土作战,可要把粮草从后方运过江,遇到这战场来,那也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
张辅看了之后,就心里有数了。如今安南军队中的粮草有限,估计有一半军卒一天只能吃一顿。
安南军队的兵力部署,各军的精锐程度,战备情况,也被他看得清清楚楚。
随后,他便拿出了对讲机,联系起后面的两个侯爵,把情况给他们通报了一番。
最后,他下令道:“可以屏蔽安南探马,领军出征了。”
有无人机这么好用的东西,拦截住安南军队的探马,断绝他们的消息传递,并不是什么难事了。
而在前线战场这边,明军没有攻下去一次,安南军也没有仰攻过一次,双方都在等最佳时机。
三天之后,胡季犛见山上的明军竟然还没崩溃,就有点奇怪了,难不成山上有水源,或者说,明军料到了他会领军来攻,所以事先储备了大量的水?
这么想着,他心中有点不安,便立刻派人找当地人再核实。
不过结果让他很放心,山上确实没什么水源,明军要用水,必须下山取水才行。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胡季犛的心中始终有些不安。梳理了一遍之后,他才发现,他的不安源自哪里。
于是,他就连忙下旨,追问明国援军的消息。
让胡季犛没想到的是,不是底下将领懈怠没上报,而是没见探马回报,正又派探马去查消息了。
胡季犛知道之后,便命令一有消息马上上报。
结果,他左等消息,没有;右等消息,还是没有;等到后来,他感觉真有点不对了。
胡季犛当然不知道,山上的明军主帅,却是时刻掌握援军的动向。
此时的张辅,正在召开军议。就听他严肃地说道:“安南军力部署情况已经明了,我们的援军只剩一日多的路程便能赶到。明日黎明时分,便发起战事,攻打安南军国王所在中军.“
“此乃安南军精锐所在,装备了大量老式火铳,还有一百多头战象。击垮当面之敌后,其余皆为乌合之众,全军驱赶追击,把安南军全赶到江里去,此战,不收俘虏!”
永乐皇帝在他们出征前就交代过,安南脱离中原已久而蛮化,日后必会反复叛乱。因此,打安南,以杀伤敌人为主,不要俘虏。安南之地,迁广东广西人口充实之。
众将听了,一起抱拳领命道:“末将遵命!”
至于安南的精锐,大量火器啊,又是战象什么的,他们就没一个人在意。
安南人的火器再好,还能好的过他们的新式火器?
第二天凌晨时候,安南军的营地内,还没有一点动静。
胡季犛一直没收到明国援军的消息,感觉事情有点蹊跷,以至于昨晚做了个噩梦,梦见他被明军追杀。
半夜里醒了一会,因此,这会儿正睡得香。
可这个时候,忽然,他一下惊醒,连忙问侍女道:“什么情况,打雷下雨了?”
“轰轰轰……”
外面继续传来吵醒他的声音,声音很响。
侍女还没来及回答呢,就见有宦官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向他禀告道:“陛……陛下,不好了,明军有雷公相助,冲下山来了!”
胡季犛一听,顿时震惊,都顾不得穿戴,只穿睡衣冲出了中军帐.
就见在晨光下,明军如同下山的猛虎,已经冲进安南军第一道营寨中,而那些安南军卒都是丢盔弃甲,甚至很多都是光屁股的,在往后逃跑。显然,这些军卒是睡梦中惊醒之后直接逃命了的。
明军的阵地中,还有一股股的硝烟腾空而起,弹丸激射,长达几里之外,把安南军营寨的栅栏砸烂,声势惊人。
只是稍微一看,胡季犛就脸色铁青,气得大骂。
他的长子,卫王胡元澄匆匆而入,看到他爹之后,连忙禀告道:”父皇,不好了,败军往中军这边逃回来了。”
胡季犛听了,立刻喝道:“还愣着干什么,集结军队,把火铳兵结合起来,战象摆出来,谁敢冲击,都得死!”
胡元澄一听,不敢怠慢,立刻去集结精锐。要是中军被败军冲垮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胡季犛接连下旨,一道道命令传出去,反正就一个意思:都给我顶住!
与此同时,他也有点奇怪。明军好像对他的部署了如指掌,攻击的角度非常刁钻,往往就一下攻到安南军的薄弱之处,以至于明军攻势如潮,压根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吃里扒外的东西!”胡季犛稍微一想之后,便咬牙切齿地骂道,“就知道不会和朕完全一心,就是没想到,这战事没打完,就开始扯朕的后腿了!等回头,定要找你们这些叛徒算账。”
没有意外,他一下就认为,是那些陈朝遗老搞的鬼,要不然明军的攻势不可能这么快。
胡季犛篡位,多少是有些本钱的。中军的精锐,很快就集合完成,一排排的火铳兵在前,高大威猛的一百多头战象摆出来,顿时就吓得那些败兵,不由自主地逃亡两侧。
这么一来,只要中军精锐顶住明军的攻势,战事就能稳住了。
胡元澄就骑在一头战象上,虽然脸色严肃,内心却是自豪的。
这可是他亲手打造出来的军队,火器之犀利,他早就有过比较,是周边之最,包括明国,也不如他打造的火铳。
如今,就让明军尝尝大胡国火器的厉害吧!
他正在想着呢,就看到明军已经攻过来了。
于是,他连忙下令,全军紧密排列,准备火绳备战。
作为火器第一人,胡元澄当然知道,火器的威力需要阵型密集,打出去的杀伤面才大。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事,冲过来的明军看到他这边之后,只是稍微停留了下,然后就从军中推出了一辆辆车,摆在他面前。
胡元澄见了,很是意外,连忙观察那是什么车?
结果,还没等她观察清楚呢,就见那些车里硝烟腾空。
“轰轰轰……”的声音响起。
这些火炮,自然不是红夷大炮这种,而是速射炮。
每门炮配六个子铳,全都是事先装填好的,等到明军这边火炮打完一轮。严正以待的安南军精锐,全都在落荒而逃了,其中那些战象更是大展神威,只要挡在他们前面的安南军卒,通通撞开,踩死。一百来头战象狂奔起来,比明军上万人马追杀的效果还要好。
就这么的,明军这边的燧发枪兵都还没有表现的机会,就又开始新一轮的追杀了。
四十万头猪,要是让三万人来砍的话,砍得累死都不见得能砍完.
但是,战场之上,败军溃逃的践踏中,不要说四十万人马了,就是一百万人马的败亡,也只是旦夕之间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