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赵匡胤乘驾出宫。经过大溪桥时,突然飞来一支冷箭,射中黄龙旗。禁卫军大惊失色,赵匡胤却拍着胸膛说:“谢谢他教我箭法。”不准禁卫去搜捕射箭者,后来果然就没事了。
    大宋有位供奉官名叫翟守珣,有时随驾微行。一日进谏赵匡胤道:“陛下幸得天下,人心未安,今乘舆轻出,倘有不测,为之奈何?”
    匡胤笑道:“帝王创业,自有天命,不能强求,亦不能强拒。从前周世宗在日,见有方面大耳的将士,时常杀死,朕终日侍侧,未尝遭害,可见天命所归,断不至被人暗算呢。”
    一日,又微行至赵普第,赵普慌忙出迎,导入厅中,拜谒已毕,亦劝太祖慎自珍重。
    太祖复笑语道:“如有人应得天命,任他所为,朕亦不去禁止呢。”
    普又答道:“陛下原是圣明,但必谓普天之下,人人悦服,无一与陛下为难,臣却不敢断言。就是典兵诸将帅,亦岂个个可恃?万一乘间窃发,祸起萧墙,那时措手不及,后悔难追。所以为陛下计,总请自重为是!”
    太祖道:“似石守信、王审琦等,俱朕故人,想必不致生变,卿亦太觉多虑。”
    赵普道:“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事件,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
    太祖不禁点首,寻复语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宋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唯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兵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和平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接连两天,宋太祖没有同意。第三天赵普上朝的时候,又送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这下可触怒了宋太祖。宋太祖把奏章撕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在地上,不慌不忙地把扯碎的奏章拾起来,放在袖子里。退朝回家以后,赵普把扯碎的奏章粘接起来,过了几天,又带着它上朝交给宋太祖。太祖方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再有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宋太祖不批准。赵普就像前次一样坚持自己意见。宋太祖说:“我就是不准,你能怎么样?” 赵普说:“提拔人才,都是为国家着想,陛下怎能凭个人的好恶专断!” 宋太祖听了,气得脸色变白,一甩袖就往内宫走。普不能入宫,坚持站在宫门外,过了很久,太祖终于同意。
    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就着手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把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因为殿前都点检是宋太祖黄袍加身前担任过的职务,从此不再设置。由石守信接替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留下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入宴,酒至半酣,太祖屏退左右,乃语众将道:“朕非卿等不及此。但身为天子,实属大难,不若为节度使时,尚得逍遥自在。朕自受禅以来,已是一年有余,何曾有一夕安枕哩。”
    守信等离座起对道:“陛下还有甚么忧虑?”
    太祖微笑道:“朕与卿等统是故交,何妨直告。这皇帝宝位,哪个不想就座呢。”
    守信等伏地叩首道:“陛下奈何出此一谕?目今天下已定,何人敢生异心?”
    太祖道:“卿等原无此心,倘麾下贪图富贵,暗中怂恿,一旦变起,将黄袍加汝身上,汝等虽欲不为,也变做骑虎难下了。”【以己度人。】
    石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赵匡胤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建议“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我与你们结为亲家,大家相互都没有猜忌不是很好嘛?这一番话的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大臣们答谢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
    是日尽欢乃散。越日均上表称疾,乞罢典兵。太祖遂命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皆罢宿卫就镇。就是驸马都尉高怀德,也出为归德节度使,撤去殿前副都点检。诸将先后辞行,太祖又特加赐赉,都欢欢喜喜的去了。
    石守信在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官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成为“义社十兄弟”的成员。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出任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等职。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石守信认识到:皇帝对他的猜忌,并不那么容易消除。
    石守信有位朋友姓梁,其子梁周翰文才出众,很受石守信待见。梁周翰也很有本事,赵匡胤想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当“秘书”。
    在一次酒宴上,赵匡胤对石守信说了这个想法。石守信回家后,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梁周翰。梁周翰急忙上书一封,对皇帝表示感谢。不料,收到“感谢信”的赵匡胤龙颜大怒,不仅撤销了这项任命,还把梁周翰赶出京城。
    石守信明白,赵匡胤明着是贬谪梁周翰,暗地里是责怪他插手政治,干预人事任免。认识到这一点,石守信从此不问政治,在天平军节度使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专事聚敛,积财巨万”,践行“享乐主义价值观”。
    过了数年,太祖欲召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入典禁兵。符彦卿系宛邱人,幼擅骑射,壮益骁勇,历晋、汉两朝,已累镇外藩;周太祖即位,授天雄军节度使,晋封魏王。世宗迭册彦卿两女为后。就是光义的夫人,也是彦卿第六女。所以周世宗加封彦卿为太傅,宋太祖更加封他为太师。此时因将帅多已就镇,乃欲召彦卿入值。
    赵普闻知消息,忙进谏道:“彦卿位极人臣,岂可再给兵柄?”
    太祖道:“朕待彦卿素厚,谅他不至负朕。”
    赵普突然道:“陛下奈何负周世宗?”【问得好!兜心一拳。】
    太祖默然,因即罢议。既而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安远军节度使武行德,护国军节度使郭从义,定国军节度使白重赞,保大军节度使杨廷璋等,同时入朝,太祖与宴后苑。
    赴宴的五个人里,有的忐忑不安,因为心里有鬼,比如说王彦超。有的愤愤不平,因为实在难受,比如郭从义。
    先说王彦超,赵匡胤第一次离开家浪迹天下时,曾经投奔过他。可是他只用几贯铜钱就把后来的皇帝老儿打发出门,这样的壮举换了谁,还能梦想过安生日子?
    但是赵匡胤不比常人,早就主动替他解开了这个疙瘩,在某次君臣同乐的宴会上,赵匡胤在酒酣耳热之余,突然在大厅广众之前问他——爱卿,当年你在复州,朕去投靠你,你怎么不收留我呢?
    可以想象当时赵匡胤一定是半认真半玩笑,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好多年,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王彦超吓坏了,他立即避席跪倒,说出了想了好多好多年的圆场话——当年臣不过是个防御使,一勺的浅水怎么能容得下神龙呢!要是陛下当年真留在我那小地方,您还能有今天吗?
    赵匡胤哈哈大笑,就此把那一页揭过去。但在王彦超的心里,这件事却是一片永远在他头顶飘忽不定的阴云,天知道那里面隐藏着什么。
    再说郭从义,这位节度使是位地道的行伍人,勇猛善战,没有什么歪心思。可赵匡胤对他也不放心。
    几天前在最初的殿廷接见时,赵匡胤曾微笑着向他致意,说:“郭爱卿,听说你马球打得非常好,今日为我表演一下如何?”
    郭从义正中下怀,他二话没说,当场甩掉礼服下殿,骑马纵横驰骋,周旋击拂,史称“曲尽其妙”。之后人人喝彩,郭从义也喜气洋洋地上殿谢恩,结果赵匡胤似笑非笑地说:“你球打得可真好啊,可惜,这是将军应该做的事儿吗?”
    郭从义僵那儿了,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玩他?但就是这样,他仍然得出席皇帝特意为他们举行的特殊酒会。席间,赵匡胤举杯对赴宴的王彦超等人说:“卿等均国家旧臣,随朕鞍前马后,南征北战,戎马倥偬,至今尚无休养安乐的时候,这实非肤礼待贤臣的本意。”王彦超马上领会了赵匡胤的意图,当即离席跪奏道:“臣素来功微,承蒙恩宠。如今年事已高,希望陛下能恩准臣告老还乡。”赵匡胤也马上离席,亲自扶起且嘉慰道:“您可以称得上是谦谦君子了。”然而武行德等人却不明白赵匡胤的用意,历陈平昔的战功及履历艰辛。赵匡胤听后说:“这是前朝的事,不值得再提了。”【武行德实是笨伯。】
    至散席后,侍臣已料有他诏,果然次日下旨,将武行德等俱罢节镇,惟王彦超留镇如故。后人有诗叹道:
    尾大原成不掉忧,
    日寻祸乱几时休?
    谁知杯酒成良策,
    尽有兵权一旦收。
    就这样,几个人喜气洋洋赴宴来,垂头丧气出宫去。武行德等人叹息几声之后突然顿悟。这一天,在宋朝都城开封府的大街上,四个年过花甲,鬓发斑白的老兵把臂高歌,渐行渐远,终于走出了所有人的视线,只有他们的歌声还隐约可闻:
    “漫揾英雄泪,
    揖别帝王家。
    想当年金戈铁马称雄壮,
    不过是胡乱厮杀。
    攒家一把刀,
    今天刀放下,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且莫道种豆反得瓜……”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五代群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洪刘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洪刘华并收藏五代群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