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弘治皇帝,他对自己那些个弟弟都太好了,溺爱害人啊,而且荣王因为年岁小,实际上就是弘治皇帝带大的,
    长兄如父,弘治能容忍张太后的两个弟弟为非作歹,对于自己的弟弟的容忍度更高。
    所以荣王才不是什么‘单纯、善良又贤明’的王爷,他做得那些狗屁倒灶的事也不少。
    朱厚照起身到边上一摞奏疏中翻找,时间也不久,很快拿到一个,说:“都察院御史崔郭上奏,说皇叔三遭大丧,延期之国四年之久。今若无故再留,于情于礼皆有未安。况闻朝廷留王,为欲代行拜庙之礼。夫天子所敬,莫大于祖宗。常遣亲王代拜,尤不可闻之天下。
    咱们叔侄俩算是给人家都给批评了一下。这封奏疏朕已经批了,照准。等天气稍加凉爽,皇叔就去常德府就藩吧。所以皇叔不必担心,朕也不会信那些流言。该就藩就就藩,咱们照着祖宗定的规矩来。但眼下朝廷多事之秋,京畿无田百姓数不胜数,就是朕的皇庄都叫分了,所以皇叔就藩的一应赏赐,朕也只能从简了。”
    朱厚照这话的意思算是明显了。
    皇帝都分田了,你一个王爷不得跟着一起么?
    哪想到荣王惊叫一声,“啊,陛下……陛下,臣还有难言之隐。”
    “你说呢。”朱厚照合上奏疏。
    “臣虽身为亲王,但是是在京的亲王,不是在就藩地的亲王。按照规矩,在京亲王的禄米止三千石。然而弘治十六年,先帝下旨臣就藩常德府,礼部各项准备一应俱全,王府将校都已在德安府等候。他们的禄米,都在找臣要。臣……臣实在是给不起啊。”
    朱厚照诧异一般的眨了眨眼睛,在京亲王是三千石吗?那他把所有王爷全都宣到京师里来,岂不是瞬间省去了70%的禄米?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卡这个bug。
    其实三千石又咋了,不少了。
    “皇叔有八百顷土地,养不活几个王府护卫吗?”
    “臣……臣……”
    看他一个大男人婆婆妈妈忸怩的样子,实在也叫人着急。
    纠缠了半天,
    朱厚照终于不啰嗦了,真是浪费时间,“这样吧。岐王叔在德安府的三百顷土地朕还是赐予皇叔,不过京师近来分田之事实在困难重重,皇叔也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天下如今这个样子,朕请皇叔与朕共度难关。蓟州丰润县五百顷的土地,皇叔就不要再要了,反正湖广常德离京也千里之遥。至于说王府将校的禄米就从德安府的三百顷土地上出。
    朕总不能一边严惩占地的乡绅百官,一边又对自家人大家赏赐,传出去,人家要背后指摘我们这些朱家子孙呢。况且……”
    朱厚照眼珠子一转,落在荣王的身上,吓得这家伙一哆嗦。
    “朕在京师被行刺、箭镞之事还未查明,许多人还是在胡乱猜测会不会和荣王府有关系。所以皇叔这个时候也要做些贤明之事,让人知道皇叔为朕分忧解劳,天家亲亲之道不是那么容易被挑拨离间的。”
    前半句还好,
    后半句荣王都顿住,不知道要怎么去回答!
    但是明显瞧出,始终是不愿意,哭丧着脸说:“陛下,这……那臣王府将校……”
    “如果他们的禄米真的不够。”朱厚照低下头去,不再看他,“那就裁撤掉一些人。荣王叔忠心于朕,太平盛世的,要那么多将校护卫,做什么呢?”
    荣王大惊,又跪下,“陛下!臣王府护卫皆为先帝所赐!种种规制也有礼部所定!臣与他们绝无任何密谋!”
    他的声音在乾清宫飘荡,实际上也什么也没激得起来。
    等他等了一会儿抬头,才发现皇帝已经在看奏疏了,只是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开。
    荣王张了张嘴巴,似乎还想说。
    但也好在他没开口。
    反正五百顷土地之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朱厚照懒得再和他废话。
    荣王走后,他吩咐边上的刘瑾,“宣神武卫指挥使许冠。”
    “是。”
    许冠所执掌的神武卫是从上直亲卫中再挑选精锐士卒组成,是朱厚照务必要抓住的精锐中的精锐。
    尤其在局势有变化的时候。
    神武卫的所有人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都在御马监张永所秘密筹备的内卫监手中,他们的军饷待遇与其他人也不太相同,之前分田,神武卫的士兵都有获利。
    这五百顷也就是五万亩的土地也一样可以操作。
    许冠来了以后。
    朱厚照坐在御案之后说:“神武卫最终是要扩充到三千人的,余下一千二百多人的空缺要逐渐补上。至于之前讨论到的饷银一事,朕已经给你找到了出处。有五万亩的土地,每人应当能分到四十亩,虽然地方是偏了一点,在蓟州丰润县,但总归也是土地。”
    许冠略有震动,“臣谢陛下厚赐之恩。”
    “你们……”朱厚照驻笔想了一下,“不是你们。就你吧,事先不要告诉任何人,搞一次演练。就以,皇宫遭遇威胁为预设条件。看看效果。”
    为了让支持自己的人更加深度的绑定在自己周围,适当的利益分享还是要的。
    说到底就是那句话,朝廷也就是几座宫殿、几个衙门,饭还是要分锅吃的。
    像特别俸禄、官位提升,他还是通过各种手段,让现在文武之中都有一帮人因为获得利益而对他这个皇帝忠心耿耿。
    这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也是一种不平等,但真正的均田,现在或许是灾难也说不定。
    到了午后,因为太过炎热,所以朱厚照无心批阅奏疏,而是放置两块冰在边上,暂时睡了个午觉。
    恍惚间被人给摇醒,
    “陛下!陛下!边军急报!”
    “嗯……”朱厚照在恍惚之间嘟囔了一声。
    虽然猛然惊醒,直接从摇椅上坐起,“拿来!”
    接着快速扫过一眼,吩咐道:“宣内阁、军机处进宫!”
    这才七月,鞑靼人就忍不住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 抉择
    李东阳奉旨巡抚应天,原应天巡抚何鉴大约已经在入京的路上了。
    谢迁也没有做过久的逗留。
    朱厚照很满意这种安排,对于这种思想观念不容易改变,但确实又有贤名的大臣,能够让他们安全落地,是一种政治氛围的缓和。
    而一种缓和的政治氛围能让大家都不那么紧张。
    相互之间留一点余地,许多事情的余地其实也就都留出来了。
    照旨意,谢迁巡抚湖广。
    这样的话,内阁这个时候名义上是两人,实际上在京只有王鏊一人。
    内阁又是重要的大臣。这个时候偏偏来军报,实在不合时宜。
    军机处杨廷和已经奉旨巡边,所以这个时候军机处一样只有兵部尚书王炳一人。
    于是,朱厚照又接连下旨意,宣召吏部尚书梁储、礼部尚书林瀚、户部尚书韩文、刑部尚书闵珪入宫。
    工部尚书曾鉴还在病着,已经到了下不了床的地步。
    除此之外,还有左都御史张敷华和大理寺卿吴角。
    第二道旨意,是朱厚照多了一个心眼,给威宁伯那边递了过去。
    先前威宁伯府王芷说的那个鞑靼会入寇大同的事,还是让他有些心惊的。也足以见得这个女子的确有见识。
    因而才谴了人出宫,去将消息给她递了过去。
    国家大事,当然以皇帝和朝臣的商议为主。不过他隐隐有一种直觉,觉得这个女子或许能给他一种灵感。
    王芷这几日在养脚上的伤。
    一个人落坐在院子里,边上有人给她扇点儿凉风,时光倒也悠闲。
    就是她二哥有些辛苦,得了皇帝的信任,只能经常性的顶着大太阳去私下暗访分田之事,整个人都黑瘦一圈了。
    不过倒也显得更加壮实。
    因为是宫里的事,王烜不敢马虎,自己领了东西亲自给王芷送了过去,就不叫其他人打扰了。
    毕竟府中内眷之处,外人进来不太方便。
    王芷今日所穿是一身淡青色的长裙,气质高雅,清丽娴静,自己静坐闲读,颇有才女之感。
    “妹妹,看看这个。陛下命人递过来的。”
    “陛下?”
    王芷神情中有些异彩,一下子心思便落在那封纸信之上。
    然而打开一看,清丽的秀眉便忍不住一竖。
    “怎的了?”
    “二哥你看。”
    王烜接过来,他更加坐不住,“鞑靼犯边?!”
    “还是火筛,还是花马池,还是四万兵马。”
    花马池在宁夏之右,榆林之左,直面固原,这一段地势开阔,历史上就记载:明中叶,套夷往往由此阑入为边患。
    所谓套夷,就是花马池的往北,其实就是河套地区。
    大体上,就是黄河几字形那一段。
    花马池这个地方,王芷倒不奇怪。
    只是同样的人,同样的兵马,同样的地点。
    “达延汗,这是要让火筛在此一雪前耻。”
    王烜则说:“这样也好。花马池一地本来多为鞑靼入掠,宁夏有杨尚义,固原还有杨一清,这都已经做足了准备,必定不会落败。不过……不过妹妹先前还和陛下说大同危险,这下怕是出糗了。”
    “我本就是女子,没有大男人的面子。鞑靼人以我们预想的方式入寇当然是最好,我又有什么要紧的。”
    “所以陛下差人送过来……”
    王芷轻轻笑了笑,“好。算我说的错了。既然陛下来信儿,我也写一封认错的信,那就好了。其实我若说对了,反而不好。”
    王烜当然知道他的意思,“我觉得反正都是一样。皇上励精图治,锐意革新,现如今大明将强兵凶,已经不是往日那般光景。只要大明强过鞑靼,这仗好打。就是入大同也好打。”
    王芷摇摇头,她不去争了,反正不是入大同。

章节目录


大明嫡长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皇家雇佣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皇家雇佣猫并收藏大明嫡长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