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空气在北方呼啸,高纬度冲下来的寒潮到了温暖的关中就成了大片的积雨云。
    甘露殿前,几滴雨水落下,好雨知时节,这对春耕来说是个好消息。
    王公公一脸的微笑,“张尚书是丢什么东西吗?”
    张阳皱眉看着地面,又收回眼神,“没什么,我先回去了。”
    王公公躬身行礼。
    一路走着,张阳时不时回头看。
    这惹得王公公不解地看着自己的鞋子,很是好奇,这是在看什么?明明靴子上没别的东西。
    与皇帝谈成了条件,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至少先给以后的风险上个保险。
    张阳走到礼部门前,小油纸伞要拿回家,这还是媳妇自己做的雨伞。
    李百药站在礼部门前,看着漫天的雨水低声道:“当初觉得时机未到,现陛下要重修凌烟阁,西域平定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张阳点头道:“对呀,形势一片大好。”
    李百药皱眉道:“张尚书不觉得最近要让陛下去泰山封禅的声音更多了吗?”
    “有吗?”
    “张尚书平时不好交友,也不来朝野走动听到的自然少了。”
    雨水再次飘下,李百药低声道:“四年前阴山大胜,第二年朝中就有人劝谏让陛下泰山封禅,那时候河西走廊还未收回,西域也还未安定。”
    “起初陛下是严词拒绝的,陛下自认功绩不足以封禅泰山,不过随着进言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看得出来陛下动摇了,后来陛下心意已决不去泰山,也不再让人提泰山封禅的事情。”
    对帝王来说泰山封禅是一件极大的荣誉。
    李世民当初把持这份虚荣,没有急着去泰山封禅,反而给他带来了更好的正面评价。
    不在意这些虚名,一心为政事勤勤恳恳值得肯定。
    皇帝也是有脾气的,李世民不是李建成。
    世家门阀以及那些士族他们更希望在皇位上讲究立长立嫡,那时候站在李建成身后的士族门阀众多。
    他们并不欣赏手握兵权的李世民。
    谁也没有想到当初这个节制天下兵马的天策上将,在玄武门下手。
    事后士族对李世民的骂声铺天盖地而来。
    直到现在李世民即便是在阴山大胜,拿住了颉利可汗,并且平定了北方,这些门阀士族对天可汗的依旧颇有微词。
    现在李世民想要节制世家,开辟科举,也引起了世家抵制。
    这一次皇帝与清河崔氏扛上了,首当其冲就是清河崔氏这个立足中原七百年的士族门阀。
    李百药叹道:“这一次陛下会去泰山封禅吗?”
    张阳颔首道:“他的心思……谁知道呢。”
    撑着雨伞,张阳迈步走入了雨幕中。
    甘露殿内,长孙皇后端着一碗祛火的苦茶放在一旁,“听宫里的人说张阳又来见过陛下的了?”
    李世民接过苦茶喝了一口,“为了那些使者的事情,他需要过问朕的意思。”
    祛火的药材很苦,尤其是其中的莲子芯。
    一口气将这碗茶喝完,李世民又拿起一块红糖放入嘴里含着,“张阳这个孩子总是与朕谈条件。”
    长孙皇后皱眉道:“陛下,答应他的条件了吗?”
    李世民稍稍点头,“朕不答应又当如何,与这个小子谈将来,谈承诺,他不会相信,他更相信字据,与朕谈条件,在朕与他君臣之间互相都能够得到好处,这才能让他踏实。”
    长孙皇后帮着整理着散落在桌桉上的奏章,需要批阅的奏章一年比一年多。
    很多时候都是这里的宫女和太监,又或者是陛下的起居郎来整理。
    宫女和太监有时候又不知道什么样的奏章该放在何处。
    倒是皇后能够找到哪些奏章需要陛下及时批复。
    看皇后将茶碗交给一旁的宫女,李世民又道:“这小子要是能够办好也就罢了,若事情办不好,朕一样会严惩他。”
    宫女站在一旁,安静听着这些话语。从头到尾,长孙皇后都没有问过陛下和张阳达成的条件。
    也不会去问陛下让张阳去办什么事情。
    陛下会主动说也就罢了。
    只要陛下不说,皇后平时也不会过问政事。
    二月这场雨下了半月,一直到了三月雨水这才停歇。
    许敬宗和张大象带着一马车的书籍站在长安城外。
    先是打开箱子,看了看其中的书籍,张大象皱眉道:“这都是佛经吗?”
    许敬宗点头道:“没错,我们尚书安排的。”
    眼下朝中开始限制佛门的发展,从前隋打乱现在的大唐就是人口凋零。
    佛门不事生产,更不利于大唐发展人口。
    长安城周边不少寺庙也都被拆了,名僧波颇更是离开了长安城出了潼关之后远遁他乡。
    张大象狐疑道:“尚书是想要佛门在倭国兴盛吗?”
    许敬宗笑道:“这些经书也挺好的。”
    几个倭国而来的使者从长安城出来了,许敬宗稍稍一礼,“这马车中的书籍便交给你们了。”
    倭国使者很是客气地行礼。
    许敬宗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道:“我们中原一直以来欣赏有志之士,据我们外交院所知,你们王室苏我氏给予了左右大臣不小的权力,在下官看来这不是一件好事。”
    这次使者为首的就是中臣镰足的儿子,苏我王室给他们家赐姓藤原,在他们那里王室赐姓是一个莫大的荣耀。
    藤原低声道:“不知道许侍郎可有什么谏言能够告知下臣。”
    许敬宗笑道:“长久屈居人下不是好事,你们可以借此经书收更多的门生,以此来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利益,至于那左右大臣也可取而代之。”
    “希望下一次再见到你,你已拥有更高的地位,不然以后派来使者可不是你了,你终究会被人遗忘的。”
    藤原眼色中闪过坚定之色,“鄙人必定铭记在心。”
    许敬宗又道:“可惜这一次没有给你们争取到国号,我们外交院更喜欢与熟人打交道,若是下次你再来大唐,带着天可汗所赐的国号回去,那将会是一个莫大的荣耀,还望尔等回去路上多多思量。”
    藤原沉默了半晌,“此次能否带其余的族人回去。”
    “使者的意思是说那个发了疯的和尚吗?”
    “我们的人几经劝说,他疯疯癫癫一直不肯走。”
    许敬宗叹道:“那就让他留在长安城,至于国号的事情待下次商谈,以后来大唐我们希望可以见到更多的诚意。”
    许敬宗说的诚意是何,张大象可以想到一个大概。
    倭国使者带着经书离开了,许敬宗笑着送别。
    张大象低声道:“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太过了。”
    许敬宗满脸的笑容,“一切都是为了长久之计,徐徐图之。”
    外交院这么多的人,张大象是个君子,也是个忠厚良善之人。
    都说张公瑾是个谋士,当年效力过各路豪杰,一直到李世民麾下,作为谋士他算计过许多人,阴谋阳谋运用已成人精的地步。
    当年在各州斗豪强,平叛军。
    后得到尉迟恭和李绩的引荐。
    再到为陛下发动玄武门表决心,再是提倡屯田,征讨突厥。
    张公瑾是一个值得让人敬仰的谋士。
    当年还在秦王府人微言轻,时常听说,张公瑾不好交友,多数时候在秦王府独自一人与陛下面谈,制定谋略。
    善谋略的人不见得都是好人。
    看形势做决定,死在张公瑾谋略之下的人亦不少。
    好在此人身患重病,现在只能久居骊山,不然这朝堂,这中书省的形势只会再变,张公瑾甚至还能压长孙无忌一头。
    就这么一个人,张公瑾的三个儿子看起来倒都是良善之辈。
    不论是大象,大素还是大安,在教子方面他们都是忠厚老实,勤勤恳恳之人。
    除了张阳还有些继承了张公瑾衣钵的样子,这三个儿子怎么看不是可以做谋士的料。
    一生算计的人太多,或许张公瑾太过疲惫,也希望以后的子孙也能这般忠厚吧,毕竟天下太平了,不需要人心算计了。
    张大象皱眉道:“这些使者如此臣服谦卑,张尚书为何这般对待他们。”
    许敬宗无奈一笑,你以为这已经很过分了?其实这才是刚刚开始。
    终究还是忠厚良善之辈,许敬宗笑道:“还没用过饭食,最近吃羊肉都快吐了,打嗝都是一股子羊肉味。”
    张大象言道:“吃点红烧肉吧。”
    许敬宗犯愁,“红烧肉太腻了,有牛肉吗?”
    张大象冷哼道,“你想得美。”
    俩人正在为了吃食发愁,一个西域人一直蹲在城门边,他背过身拿出一把弯刀,看准了时机朝着许敬宗冲过去。
    正分神之际,许敬宗眼看着对方朝着自己冲来。
    刀口越来越近,一支箭失从城门方向射来,只是刹那间西域人肩膀中箭,手中弯刀落在地上。
    场面一见血,四周就传来惊呼,城门前的守卫冲上来将这个西域人押倒在地。
    许敬宗还石化当场,哪里能想到会有人来刺杀。
    苏定方提着弓走来,“当时就注意到这人行迹可疑,没想到他敢当街行凶。”
    回过神,许敬宗拱手道谢,“苏将军救命之恩,下官……”
    苏定方打断道:“职责所在,不足道谢。”
    张大象不解道:“怎么会有人来长安城刺杀我等?”
    苏定方捡起地上的弯刀:“这是西域那边特有的兵器,被这个东西划一刀并不好受,大唐收复西域自然有人怀恨在心,会有刺杀也不奇怪。”
    眼看兵士要把这个行刺的人带走,许敬宗上前道:“能否让下官问一两句?”
    苏定方停下脚步,“你问便是。”
    这西域人脸上有疤痕,侧脸还有一个印记。
    张大象迟疑道:“这是奴隶的印记,与高昌人不同,这种印记是波斯人才用的,看他的样貌不像是波斯人,一个西域人有着波斯奴隶的印记倒是少见。”
    苏定方并不在意这个刺客的身份,胆敢行刺朝中侍郎,在他的眼中这已经是个死人了。
    许敬宗喝问道:“为何行刺本官。”
    对方用西域话说了好一会儿。
    别人或许听不懂西域话,倒是许敬宗平时与人打交道学过一两句,虽说听懂全部,倒是听明白了延偃两个字。
    是冲着安延偃来的?
    一个昭武九姓中人,在长安城莫名失踪,官府不清楚来由以为是离开了。
    要是跟随安延偃而来的西域人知晓,这些人为了保护可汗的使者,势必会有所动作。
    苏定方让兵士将人带走了。
    许敬宗心中还是七上八下的,这一次当真是受到惊吓了。
    最后俩人决定在外交院用饭食,这里的饭食寡澹一些,倒也可以放心,不担心被人下毒。
    这名刺客被送到了大理寺就被关押了起来,等待处置。
    一个前来刺杀的西域人在长安城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有人说这是外交院一直以来手腕强硬的结果。
    也有人是西域人不服大唐建设安西都护府。
    议论的人很多,许敬宗站在大理寺门口许久。
    孙伏加匆匆走出来,还带着一个年轻人。
    那人与孙伏加行礼之后便离开了。
    许敬宗好奇问道:“这人谁呀?”
    “他是洛阳人士,是个文人今年是来科举的,可还记得年初的时候有一人与吐蕃使者动手?还是你们外交院的人送来的,心中吐蕃使者也离开了,对方也不计较,这便放了,不要耽误了别人的前程。”
    许敬宗看着王玄策的背影,“这人看起来像个武人。”
    孙伏加解释道:“文人总是带着武人气才是豪迈,是一条好汉子。”
    那时各国的使者也赶来大唐,年前年后忙得脚不沾地,都忘了有这一回事。
    许敬宗小声问道:“那前来刺杀的西域人如何了?”
    “这个西域人的话语听不懂,待日后找个懂西域人话的人再来审问。”
    许敬宗拱手道:“少卿有劳了。”
    孙伏加点着头,“之后若有结果了,再来告知许侍郎。”
    小熊到了晴天总是很活泼,它不喜欢雨天,一到雨天就无精打采。
    李玥在院子中栽了几株花,好奇道:“夫君这是在写什么?”
    “这是一个密文本。”
    “密文?”

章节目录


大唐人生张阳李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张阳李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阳李玥并收藏大唐人生张阳李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