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苏攸攸醒来时已天光大亮,这一觉睡得不错,起来时神清气爽,就连脚踝伤处也感觉比之前灵活许多,着地时,可以轻轻借力,不会那么疼了。
    自己胡乱穿好衣衫,按照昨日丰伯那个套路,把夹袄和披风都招呼在身上,一瘸一拐但又轻手轻脚地穿过隔间和堂屋,苏攸攸顺利来到院中。
    先是往丰伯住的东耳房及小厨房方向瞄了几眼,没人,又往西瞧瞧,老爹的书房也是房门紧闭,暗自庆幸,当下一瘸一拐地朝厕所挪去。
    轻车熟路地上完厕所,苏攸攸刚走到西厢房门前的松树下停下歇息,西耳房的门开了,美貌老爹顶着一脸憔悴从屋里出来。
    “爹爹~”苏攸攸也不打算回避,索性先打了招呼。
    “攸儿怎么出来了?”
    “攸儿刚刚醒来见爹爹不在房里,便出来找爹爹了,丰伯好像也不在呢。”
    苏攸攸厚着脸皮找了个理由。
    苏见尘上前抱起苏攸攸正待说话,便瞧见丰伯从远处疾步而来,见到父女俩都在院子里,停下脚步便道:
    “少主人与小主子都起了,早餐已备好,在锅中温着,我先去打水。”言罢便朝厨房走去。
    苏见尘抱着苏攸攸直接进了屋,屋内暖炉仍有余温,把她放在凳子上,褪去披风和夹袄,还顺势给苏攸攸的头发理好。
    丰伯很快提来一桶热水,一个木盆和大小两块面巾。父女二人净了脸和手,丰伯又将二人餐食端来。
    早餐仍然是小米粥,不过多了包子,山野菜馅的,味道极好,苏攸攸一口气吃了两个,要不是见美貌老爹也只吃了两个,她还想再多吃一个的。
    父女二人用餐完毕,苏攸攸暗自酝酿一番,道:
    “爹爹,带我出去转转可好?”
    不肖片刻,苏见尘便背着穿得严严实实的苏攸攸出了屋子。
    出了柴扉,朝东南沿石径下坡,迎着朝阳,一路下行,苏攸攸指着前面的亭子道:
    “爹爹,我想在那里晒晒太阳。”
    苏见尘便迈步过去,将她放下,背对阳光坐着,自己则坐在她身边,用手臂揽着,以防她掉下去。
    朝阳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偎在一起,不知是在眺望远山,观云中仙境,还是俯瞰山谷,听山涧鸟鸣。
    微风轻拂,发丝盈盈,衣袂飘飘。
    静默了片刻,苏攸攸开口道:
    “爹爹,娘亲她……”
    苏见尘心中剧震,心道:该来的总是会来,终究还是到了要面对的时候。
    “你娘亲……她离开了……”
    “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苏见尘心痛地将苏攸攸紧紧拥在怀中:
    “攸儿是想娘亲了吗?”
    “嗯,想!”
    苏攸攸点头,接着又道:
    “昨天攸儿做了个梦,梦见娘亲说她去了很远的地方,那里也很美,她很喜欢,便不回来了。她不许攸儿哭,还让攸儿劝爹爹不要难过。”
    “……那攸儿难过吗?”
    “嗯,攸儿自然很难过!但如果娘亲确是不能回来了,攸儿希望娘亲在那边能够安好,如此,攸儿便不会难过太久……,爹爹,攸儿这样想,可对?”
    “攸儿~”
    苏见尘悲恸不已,早已泪目。
    攸攸小小年纪,究竟是怎样的玲珑心思,才能说出这番话来。同女儿比起来,自己反倒成了那个更需要宽慰的人。倾音果真托梦给了攸儿……
    “攸儿说得对,……都是爹爹不好,没能将娘亲留下……”
    “爹爹,娘亲在梦里让攸儿劝爹爹不要难过……,攸儿也不想爹爹难过……”
    ……
    苏见尘拥紧苏攸攸静默了良久,才低哑道:
    “爹爹听攸儿的,不难过。”
    心下却黯然神伤:攸儿孩童之心性,至纯至简,自可如此这般洒脱释怀,然,面对倾音离去,自己却万万做不到。
    曾记初见时,倾音才十一岁,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富贵小姐,沦落为流离失所的小乞丐。
    后来父亲得知她的身世,将她带回山上,才有了栖身之所,她的性情也日渐开朗起来,那笑容明艳动人,是他此生见过最美的女子。
    但长久以来,哪怕在与他成亲之后,她每每午夜梦回,或饮泣,或惊惧,白日里却依旧笑意盈盈若无其事,但那刻骨的伤痛,令他感同身受。
    她不说,他便也不问,但却暗自发誓,此生定要拂去她内心的阴影,治愈她的伤痛,让她一生无忧无惧。
    于是自己便开始暗中调查当年的旧事,然而很多线索在当年便被抹杀干净,更遑论多年之后,世人对此事早已淡忘。
    但他没有放弃,她说过她父亲是个好人,医者仁心,他相信她,所以要让她看到父亲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经过几年的潜心布局,暗中探查,如今终于有了进展,真相昭然若揭。
    然而造化弄人,倾音竟然在此时意外身亡。
    想到那箭上之毒,再联系到李家被灭门一事,他有九成的把握断定,致使倾音丧命的这一箭,与当年陷害她父亲之人,必属同源。
    因此不论倾音的死是意外还是有人蓄意谋害,新仇旧恨,那人都逃不脱。
    想起倾音临去前同他说的话:
    “……这几年来,尘哥哥呕心沥血所做之事,倾音何尝不知,倾音也有私心,希望攸家有朝一日沉冤昭雪,将那害我攸家之人碎尸万段……,可如今,倾音只想要尘哥哥同我们的攸儿逍遥自在地活着……”
    “尘哥哥,……倾音要走了,答应倾音,莫要伤怀,……倾音能够得遇父亲与尘哥哥,必是上苍垂怜,此生能有尘哥哥相伴,倾音……死而无憾……”
    攸倾音的离去,令苏见尘心灰意冷,痛不欲生,要让他不伤怀,如何能做得到!
    原想着,有朝一日让倾音看到她的父亲沉冤昭雪,但如今想来,仅凭眼下这些杂证,要翻案,希望渺茫。
    若倾音仍安在,此事或可徐徐图之,但现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取了那害人之人的性命,直接为倾音报得此仇,以了却此生残念。
    父女二人在凉亭静坐了许久,直到山风袭来,感觉面庞有些微凉意,苏见尘惊觉,低头看向怀中小人,竟窝成一团睡着了,于是直接抱起她迈步回家。
    将苏攸攸送回房间安顿好,苏见尘又去了书房,刚坐下不多时,丰伯轻扣房门,端了热茶进来,将茶放于案上,立在一旁,欲言又止。
    “丰伯,可是有话要说?”
    苏见尘见状,开口问道。
    “少主人,老奴今日一早去了趟旧屋,给那妇孺三人送了些吃食。”
    “那三人可都安好?”
    “两个孩子有些精神不济,想来是因那日受了惊吓,其他倒也无恙。”
    丰伯顿了顿,又道:
    “少主人,昨日黎安过来,可是有查实那妇孺三人身份?”
    “嗯,我也正要告知丰伯此事……”当下,便把李家灭门一事说了。
    丰伯听罢,不免唏嘘,同时心下松了口气,暗道那妇人所言非虚。
    “那三人能得少主人与少夫人舍命相救,也算是造化……”
    见苏见尘沉默不语,心念一动,又道:
    “眼下,小主子尚且年幼,身边离不得人,而家中皆是男人,照顾起来总有不便。老奴想着,不若就留下那三人,伺候小主子,那小女娃看着同小主子年纪相仿,倒也合适。那男娃将来也可学些拳脚功夫,为小主子所用。”
    苏见尘略一沉吟,想到那李积与方良尸骨未寒,案件结果也未有定论,那三人最终将会做何打算,尚未可知,且两家皆为读书为官之家,岂能甘为奴仆?便道:
    “此事莫急,过些时日再说,如今倒有一事,需那方氏帮忙。”
    “少主人且吩咐,我去传话便是。”
    “倾音是正月十二那日走的,今日十七,前几日攸儿尚在昏睡中,凡事不可为,如今攸儿既已醒来,孝衣与一应祭奠之物总是要置办的。”
    丰伯一惊,问道:
    “小主子可是得知少夫人过世之事了?”。
    “嗯,她已知娘亲离去,不再回来。……倒是未曾同她说起“过世”实为何意。”
    丰伯闻言也是大大松了口气,道:
    “老奴认为如此甚好,小主子聪慧过人,心思通透,也必不是那只懂啼哭小儿。”
    随后又道:
    “少主人是想要请那方氏为小主子制孝衣?”
    “嗯,实则那方氏三人自身皆需置办丧葬一应物件,想那方良与李积的尸首怕是仍在县衙,等着那新知府审案之用,也不知何时才可入土为安……”
    苏见尘略一沉吟,忽而又到:
    “丰伯,去同那方氏说,你欲下山置办孝衣及一应丧葬祭奠物什,烦请她先核算出小主子制孝衣所需用料,你按数买回,再请她帮忙制衣,问她可愿意否?另问她可有需要由你代买之物,列个单子出来,你一道买回便是,至于银两,她若有便罢,她若没有或未提及,你自行垫付了便是。”
    言罢,从怀中取出两锭银子,交与丰伯:“这些银两想是足够了,余下的,家中若有其他需置办之物,丰伯自行定夺便是。”
    丰伯应声,接过银子,看了看天色,已近晌午,便打算先去方氏那里传了话要了单子,待午餐过后再下山去采购一应物品。遂直奔后山旧屋方向而去。
    小半个时辰后,丰伯拿了单子回来向苏见尘回话:
    “方氏听闻要给小主子做孝衣,自是极乐意的,但又颇有顾虑,论习俗,制孝衣者须得是全可人方为吉利,而她如今却是家门不幸,怕对小主子不好……,便让我再请少主人示下。”
    苏见尘当即便道:
    “无妨,我苏家向来不拘于此等俗礼,此事交由她做便是。”
    丰伯会意应声,又接着道:
    “至于那三人所需置办之物,方氏也只列了制孝衣所需布料与针线,及一点香烛与纸钱,再无旁的,并当即给了银两,让我先拿去置办,回头再多退少补。”
    苏见尘闻言点头,一时无话,丰伯便去厨房准备午餐了。
    阵阵香气自东边厨房飘来,苏攸攸一个大回笼觉,最后竟是被“香”醒的,第一反应便是:老妈今天又做什么好吃的了?顿时忍不住要流口水。
    待睁开眼,雕花木梁,锦被纱帐……,世界已经不同了。
    苏见尘见苏攸攸醒来,吩咐丰伯备午餐来。
    不一会儿,苏攸攸便吃上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菌菇汤面,面条筋道爽滑,面汤鲜美异常。
    苏攸攸边吃边想,自打来了这里,因为家中新丧,顿顿都是素食,且品种单一,但却顿顿美味可口,让她念念不忘。
    一顿热乎乎的手擀面吃完,苏攸攸浑身舒畅暖意融融,连丰伯何时走的都不知道。
    忽闻远处一声马嘶,同时老爹神色异动,当即起身,让苏攸攸且在屋中安心等着,待他出去看看。
    苏见尘步出堂屋,到了院中,便见远处石径上一人正疾行而来,一匹马则被拴在溪边树下饮水,看似疲累不堪。
    转眼间,那人已来到苏见尘近前。
    “见尘老弟,文某还是回来得太迟了!”
    “文先生!……”苏见尘看着来人,心中千言,一时却也无从说起,竟是沉默了。
    那文先生见状,便道:
    “我与苏老此次行至北辽雪岭,一切安好,十日前取道西南至京城,逗留几日后,你父亲时有心绪不宁,卜得一挂,言家中有变,遂让文某快马加鞭先行归来。今晨到得洛县,已从那黎安处得知,弟妹她……,唉,终是回来迟了!”
    “文先生无需自责,京城路途遥远,先生必是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实是让先生受累了!”
    “见尘老弟休要见外,我与令尊,忘年之交已有多年,你与弟妹在少时便已同文某相识,在文某心中,早已如同家人一般。”
    又见苏见尘神情悲戚面色憔悴,不免安慰道:
    “事已至此,还望见尘老弟节哀!想来苏老再有少则十日、多则半月即可归来,切莫再郁结伤身,让你父亲徒增担忧。”
    “文先生所言极是!见尘并无大碍,请先生放心便是。”
    文先生正待说什么,便见一个小人出现在堂屋门口,扶着门框站在那里打量着自己,一双灵动黑眸清澈见底,惹人怜爱,遂冲她笑了笑。
    而此时的苏攸攸,心中暗道:终于得见那个记忆中的文先生了!只见他身着墨兰锦衣,身材修长挺拔,与老爹苏见尘身量相仿,同样的气度不凡,不同的是老爹是清冷绝尘,令人不敢接近;此人年龄稍长,却是温文尔雅,笑容可掬,虽是风尘仆仆、面有倦意,却仍令苏攸攸观之可亲,当下便也矜持地回他一笑。
    苏见尘这才想起苏攸攸,过去将她抱起,道:“攸儿,过来见过你文伯伯。”
    苏攸攸规规矩矩地喊了声:“文伯伯。”
    文先生闻言,笑意直达眼底,道:
    “三月不见,小攸攸长高了不少啊!”随即又对苏见尘道:
    “听黎安说,攸攸姑娘前几日大病,如今可好了?”
    许是有苏攸攸在场,气氛变得轻松许多,苏见尘闻言便道:
    “已大好了,只是这脚踝扭伤需得过些时日。”
    随即又道:
    “文先生可有用过饭?”
    “午餐倒还不曾用过……”随即环顾四周:
    “为何不见丰伯?……出门在外这些时日,甚是怀念丰伯的手艺。”
    苏见尘道:“丰伯下山了,我与攸儿刚用过午餐,想来厨房还有……”
    话未说完,文先生已身在厨房,打开锅盖,里面竟还有小半锅汤面,依然热气腾腾,便也顾不得别的,直接捞了一大碗出来,在廊下靠椅上一坐,便吃了起来,入口便是一脸享受,还一面叹道:
    “世间珍馐美味,不及这山间一碗素面!”
    苏见尘抱着苏攸攸站在一旁,二人见状竟都一时无语。
    苏见尘对此见怪不怪,苏攸攸则是有些讶然,这人一身锦衣华服,想必也是富贵出身,观其言谈气度,亦似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不曾想竟会这般洒脱行事,心道:是个有趣之人。
    尽管这面条在锅里已放得有一阵子了,有些坨了,文先生依然吃得很尽兴,两大碗面下肚,锅中见底。
    苏见尘见他吃得差不多了,便道:
    “先生一路劳累,不若先回房休息,其他事容后再说。”
    “也好,那文某便先回房去了。”
    文先生也不客气,将面碗放入厨房后,便朝西厢房走去,轻车熟路地迈步进了屋。

章节目录


悠梦笔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渚山朽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渚山朽木并收藏悠梦笔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