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人,就是典型的既想要皇上继续维持他们的权益,又不想冒险。
    这一次装病,也不过就是朱元璋递给这些人的一个机会。
    自胡惟庸被自己找罪名诛杀九族之后,这些文人对朱元璋本就是畏惧多于忠诚,这些朱元璋都清楚,但他之前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可最近在自己的步步紧逼之下,这些人的小动作明显的增多起来。
    朱元璋本就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这等烂摊子自然不会想着留给后人去处理。
    这应天府,本就一直处于朱元璋的监视之下,这些人突然增多的联系,自然是被朱元璋提前得到了消息。
    虽然变化快过了计划,但朱元璋依旧一点也不慌,因为废除分封制度,随着各个亲王返回王城,各地的势力本就有抬头的架势,朱元璋早就有枪打出头鸟,镇压一下各方小心思。
    可毕竟都是大明百姓,要是自己这边出动大军,那就只会得到一个师出无名臭名。
    那就不是敲打了,而是自己亲自递借口给这些人造反的正当理由。
    这种傻事,朱元璋自然不会去做。
    正当朱元璋苦心冥想之时,突然,孙儿那张手绘的图纸出现在了朱元璋眼前。
    想到朱雄英,朱元璋的表情就变得相当自豪,现在的大明虽然还看不出以后会是多么的繁荣,但孙儿所说的远大前景,朱元璋那是可以想象到的。
    老朱家能出一个万事都想着百姓的君王,朱元璋还是很欣慰的。
    百姓?百姓!
    ‘爷爷,你觉得这世上人数最多的是什么人?是平民百姓!…’
    突然,这句话就飘荡在了朱元璋的脑子里,一丝明悟浮现。
    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竟然还在这里苦恼了这么长的时间,真的是一叶障目了。
    朱元璋苦笑,不可否认,自他登上高位之后,心里想法还是受到影响的,明明起义的时候都知道要收拢民心,可天下太平之后就将这点给忽略了。
    实在是不该!不该啊!
    这就像是标儿整治吕府一样,朝廷没有正当的理由,可百姓们可以。
    可能这些平民百姓单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他们人多啊,一人一句,就算是口水也能将偌大的吕府给直接钉在耻辱柱上,‘千古留名!’
    现在这些人想要逼宫,不就是因为自己在他们这些人身上割下了肉交给了那些平民百姓?
    自己只是一个实施者,真正意义上的受益者则是那些千千万万的百姓们。
    逼宫,先不提自己能不能应付,就那些已经享受到新政好处的百姓们,你们这些人去问问他们同不同意。
    自私,那就是人性,这些百姓虽然还没有爆发自己的能力,不过也就是这些人之前被压抑的太久,并没有觉醒自我的认知。
    这就是一把双刃剑,现在要是自己将这些人的固有认知打破,固而可以得到百姓们的力量将这些人惩治,但另一方面,这些觉醒了自我认知的人绝不会觉醒之后重新变得愚钝。
    自己要是还想像之前一样治理大明,那绝对是不行的。
    自己现在准好准备了吗?
    朱元璋这样自我询问着。
    思绪良久,内心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历史走向永远都是向前的,就算是自己死死压着,能压多长时间?
    一百?两百年?
    这有什么用?
    此时此刻,他也明白一个道理,这世上,只有所有人的生活都丰衣足食之后,他们老朱家的后代子孙才会真正地实现的他想要的富足生活。
    反抗永远都是在压抑之下爆发的,只要自己可以开放一定程度的权限,尽量将所有人的生活地位拉近到一个水平,这样,百姓们也不会产生什么羡慕嫉妒恨的情绪,那大明自然会稳定发展。
    朱元璋现在还没有想这么深,但大概想法竟然与后世的社会发展很是一致,现在朱元璋的想法要是让朱雄英知道,朱雄英一定会相当欣慰,自己这段时间给朱元璋灌输的那些思想看来并没有浪费,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朱元璋下定决心,决定要写一封密信暗地传给朱标。
    朱元璋这边的计划已经做好,此时此刻,只要静静地等待那些文臣们的动静加以应对就是了。
    又过了两天,朱元璋这次重疾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明境内。
    各方人心涌动,可应天府,整个气氛却是诡异地除去街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之外,其他方面一点变化都没有。
    看着最近锦衣卫们收集上来的密报,朱元璋眉头紧皱。
    这么好的机会摆在这里,竟然到现在还没有丝毫的异动表现出来?
    这些人是不是太过小心了点?
    不怪朱元璋这样想,都说人心隔肚子,身居高位的朱元璋虽然每天坐在龙椅上,但朝堂百官的小心思他多多少少都有所了解。
    要说这满朝文武全部都是对自己忠心耿耿,就算是真的有密报白底黑字这样汇报,朱元璋也是不会相信的。
    这朝堂上,背后的人情关系比表面上表现得复杂得多,很多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守门小将,可能迎娶的就是朝廷三品大员的庶女、远方表情。
    而这种不起眼的位置,在关键时候却是可以起到相当关键作用的。
    那些家族中有多名官员在朝堂做官的大家族,他们之所以可以在几朝战乱之中保留自己的底蕴,成为千百年的古老世家,这种微小细节之处的布局就是他们不可缺少的。
    不行,你可以细翻一下各朝各代的史书,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可能保留的就是一个大家族的命脉。
    在这些有心人的不断游说之下,朱元璋还真没有把握文武百官有多少人真正的对自己一片忠诚。
    这一批官员大多都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任免的,有胡惟庸这个最后一任丞相前车之鉴在,朱元璋相信,这些人要是真有什么想法,想必也会在心里有所顾虑。
    这样彼此较量之下,朱元璋相信,百官中绝大部分还是忠心的。

章节目录


大明:我成了皇长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云叶飘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叶飘飞并收藏大明:我成了皇长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