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性即证道,这才是真谛的大乘佛法,你我皆可证道,众生皆可证道......"
    "原来我也能证道!"觉远禅师瞬间陷入痴迷之态。
    他像狂徒一样,痴迷地独自呢喃着。
    吕阳的话语在他心中播种下一片崭新法理的嫩芽,并且这嫩芽以锐不可当之势,犹如破竹之势,迅速占据了其思维的核心地位。
    然而事情并未如预期般顺遂。
    理念的冲突最为凶险。
    觉远禅师原有的修行观念深深扎根,新生的理念虽富含至理,欲将其全面取代,实非易事。
    两种理念在他的意识海洋中激烈冲撞,令他一贯平和的心境开始崩碎。
    就在这个时刻,一道浓郁如墨的邪气于觉远禅师体内悄然滋生。
    紧接着,这股黑气肆意侵蚀着他纯洁的佛性。
    "此禅师,怕是误入歧途,走火入魔了。"萧韵秋目睹这一切,不由得暗自称奇。
    未曾想吕阳仅凭三寸不烂之舌,竟将一位修佛高僧引入了魔障。
    这读书人口中之言,果真是杀人于无形啊。
    “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
    觉远禅师豁然开朗,双手挥舞。
    “原来我过往修炼的佛法偏离正轨,怪不得世间之人不愿加入佛门,不愿信奉佛陀......”
    此刻,觉远禅师衣袂凌乱,周身被一层层黑气环绕,全然失却了高僧应有的庄严气象。
    吕阳见状,不禁紧锁眉头。
    如此下去,觉远禅师恐将万劫不复。
    一旦失去了觉远禅师,他的计划恐怕难以持续下去。
    想到这里,吕阳诵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大师,您执着于表象了。”
    吕阳话语落地,觉远禅师立刻呆立原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觉远禅师反复咀嚼着吕阳所诵的这段心经。
    须臾之间,他的身后竟然幻化出一棵生机勃勃的菩提树。
    树上挂满的菩提子随风摇曳,洒落下一阵阵沙沙的天籁之音。
    接着,一股柔和之力自菩提树中灌注进觉远禅师的体内,修补了他破损的心境。
    更为奇妙的是,这股力量并不仅限于帮助觉远禅师,它在整个法坛范围之内弥漫开来,让每一个在场者都受到了它的恩泽。
    刹那间,众人仿佛经历了数十年的红尘磨砺,在心境修为上取得了明显的飞跃。
    过了好一会儿,那棵象征着智慧与觉悟的菩提树渐渐消失,而觉远禅师也随之从走火入魔的状态中苏醒过来......
    他周身佛光熠熠生辉,轻轻捋顺衣袖后,再次流露出高僧佛陀的非凡气质。
    “南无阿弥陀佛!”
    觉远禅师双手合十,诵出一声悠扬的佛号。
    紧接着,他的视线转向了吕焯。
    此刻,他的目光已然迥然不同。
    最初,他曾欲收吕焯为弟子,以便传承佛教教义。
    然而,当他察觉到吕焯身上的佛性与慧根,便萌生了代替恩师收徒的想法,希冀让吕焯彻底归依佛教,壮大佛陀宗派的力量。
    直至此时此刻,他才豁然开朗。
    吕焯的天赋,不仅超越了他的师徒二人,甚至整个西域小雷音寺的所有僧侣皆难以望其项背。
    因为众人修炼的均是小乘佛法,而吕焯却掌控着大乘佛法的精髓。
    吕焯并未涉足佛陀宗派,为何能展现出这般深远的智慧?
    觉远禅师望向吕焯,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千年前的一个预言。
    “难道他便是那位佛子?”
    这一念头浮现,觉远禅师再也无法抑制内心深处的震撼。
    不错,吕焯定然是那位佛子。
    唯有佛子,方能具备这样的大智慧。
    千载之前,佛陀宗派的高僧便曾预言,千年之后,佛祖将显现一位转世之身,亲临人间,弘扬那无上深远的大乘佛法奥秘。
    只有如此,方可解释吕焯先前一番言语中所揭示的大乘佛法精粹。
    “难怪我佛陀宗派东扩之途困难重重,原来我们只修习了小乘佛法,而那些历练的苦难,正是为了迎接今日佛子的到来。”
    尽管吕焯此刻看似平凡无奇,身上未显半分佛性,但觉远禅师坚定地认定,他正是那个千年前预言中的佛子。
    那位注定引领佛陀宗派走向复兴的圣者。
    “恳请佛子,慈悲赐予我等大乘佛法真谛。”
    觉远禅师俯首跪拜,表情无比虔诚。
    原本他认为,自己跋山涉水从西域远赴此地,肩负的使命在于传播佛教教义。
    然而如今,他才恍然大悟,他自西土而来,并非仅仅为了布道,实则是在等待佛子的降临。
    并且从佛子的手中,求得那份珍贵的大乘佛法真经。
    面对此景,吕焯一时之间颇为头痛。
    传授大乘佛法?
    他对所谓的大乘佛法可谓一窍不通,刚才那些话语,不过是他在前世闲暇之时网上随意翻阅所得,再经过自己的加工改造后随口说出。
    至于真正的佛陀宗派真经,究竟何般模样,恐怕连天也不知道。
    不过,为了计策得以继续推进,吕焯自然不会轻易放手。
    他深知,此时的觉远禅师已被自己所说的话语深深打动,信以为真,因此接下来无论他再说些什么,对方都将深信不疑,视若珍宝。
    佛陀宗派终究不同于仙门。
    仙门追求的是最为实际、直接的力量展现。
    实力的高低,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舍。
    为了获得力量,仙门之人往往不惜采取各种手段。
    然而佛陀宗派则不然,它是一个极为注重内心的宗教信仰体系。
    他们需要一种能够贯穿始终、统一明确并令人心悦诚服的思想主张。
    倘若缺乏这样一个思想内核,佛陀宗派又如何能够实现大兴?
    于是,在聆听了吕焯的那一席话之后,觉远禅师才会对其深信不疑,乃至顶礼膜拜。
    如今觉远禅师不慎踏入陷阱,这让吕爻陷入了两难之地。
    他该如何将修炼之道传授给这位禅师呢?
    吕爻不由得微微蹙眉。
    须臾之间,他脑海深处忽然浮现出一部曾在前世广为人知的仙家典籍。
    “有了!”
    吕爻心头一震,目光转向觉远禅师。
    “大道佛法,如今方显世间,需芸芸众生共同参悟,方可圆满。”
    “如今你要我传授,我所知也仅是凤毛麟角。”
    觉远禅师闻之,颔首表示理解。
    佛陀转世新生,自不可能尽数忆起往昔修为。
    “贫道不敢贪求全篇,只求大师指点一二。”
    觉远禅师虔诚叩首。
    吕爻略作犹豫,遂言道:
    “我手中确有一卷真诀,至于领悟几何,则全赖施主自身的悟性了。”
    “还望施主凝神细听!”
    “观自在仙尊,当其修持至深不可测之大智慧彼岸之时,洞悉五蕴皆为空寂,得以超脱一切困厄。
    舍利子,形质与虚无并无二致,虚无与形质亦无区别,实有即是真空,真空即是实有;感受、思维、行为、意识,莫不如是。舍利子,这一切法相本质上皆为空寂,不生不灭,不污不净,不增不减。
    因此,在这虚无之中并无形质,无感受、思维、行为、意识之分,无视听嗅味触法之别,无眼界乃至无意识境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之尽,直至无老病死,亦无老病死之尽。
    无苦集灭道,无慧亦无所得。
    正因为无所执着,故而道行高深的仙者,依仗大智慧彼岸之法门,心中无所挂碍,无所挂碍故,心境平和,远离幻象纷扰,终达永恒的解脱之境。三界过往未来之佛祖,皆因依仗大智慧彼岸之法门,得以成就至高无上的三藐三菩提果位。
    由此可知,大智慧彼岸之法门,实乃神奇无比的仙咒,乃光明普照的仙咒,乃至上无双的仙咒,乃无与伦比的仙咒,能够驱散一切苦难,真实无欺。
    因此宣说大智慧彼岸之仙咒,即诵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诵毕冗长的《大智慧彼岸真经》,吕爻感到口中阵阵干燥。
    创作数本灵异小说之后,秉持着“虽不信邪神,但仍应心存敬畏”的信念,他熟读并牢记了这篇《大智慧彼岸真经》。
    传说修炼之人若能领悟此经,可获无量智慧,自在逍遥,实现终极超脱。
    然而,吕爻深知这个世界与前世那个世界的仙道法则大相径庭。
    这篇真经对于这个世界中的佛法修炼者而言,可能并非福祉,反而如同致命剧毒。
    然而,就在他诵读完毕此经之后,远在西方的尼罗国境内,竟然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故。

章节目录


生死无惧的我愈战愈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择失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择失忆并收藏生死无惧的我愈战愈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