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高粱酒
说了会话,看看时间,林彩蝶在下午3点多的时候,就拿着篮子去码头了。
杨三妹:“我和你一起去吧。”
林彩蝶摆手:“不用了,在家看着点,别让阿明跑到院子崖壁那边去。”
那边不仅墙矮,还有一个豁口,是林彩蝶当时想欣赏海景留的。
但是小孩子要是过去,危险性还是挺大。
“行,你说说你,砌墙也不砌高点,还留个豁口。”
“过年回来,我在那装个门就好了。”
林彩蝶想着回头让姐夫给她做个木头的栅栏门,有乡村风格,和这院子也搭配。
林彩蝶到码头的时候,已经有军嫂在这等着了。
倒是没看到她特别熟悉的。
走到各个小船的摊位前,林彩蝶扫了一下。
“欸,居然有青蟹。”
青蟹对于生活在峡湾镇的人来说,是很补的。
大家最爱吃的也是青蟹。
别看平时拖网的时候,是梭子蟹多,还有兰花蟹、石头蟹等,但是真正让大家喜欢的,还是青蟹。
看到了,肯定不能错过。
林彩蝶用2块4毛钱买下了这个2斤的青蟹。
然后走走看看的,又买了些对虾,两个海胆。
最后买了些小鱿鱼和两条马鲛鱼。
拎着这些就回去了。
到家后,杨三妹看到她买这些,忍不住的说道:“要是在家,这些自己都能留出来,到这还得买。”
拖网,每天都会剩一些小鱼小虾的,一些不值钱的或者要晒鱼干的也都留下。
所以看到买鱼吃,难免有些吃味。
林彩蝶笑了下:“在岛上,这些也都便宜的很。”
杨三妹:“你哪里要买这么多啊,还有,赶上初一十五的,也去海边看看,拣点就够你俩吃了,别啥啥都想着买。”
林彩蝶:“好,这不还没赶上吗。对了,马鲛鱼我打算做饺子。”
“岛上有卖猪肉的?”
林彩蝶:“有,不过在岛北,赵峥嵘等下会去买。”
说到岛北,林彩蝶其实有些惭愧。
来岛上生活也一个多月了,她还一次岛北没去过呢。
其实岛北才是现在这个岛上的中心,部队师部在那边,大的渔村也在那边。
不过这种本地小岛,林彩蝶也起不了什么兴趣,和她从小生活的环境也没什么不同。
而赶海,就更不用说了,自从有了海珠后,她基本上不去赶海了。
似乎对那些小打小闹的看不上了一样。
不过她也想了,等过完年来了,也会和一些要好的军属们一起去海边走走。
不是一定要收获多少,主要是感受生活以及加深和军属的交流。
完全当玩了。
林彩蝶把这些海货都分类的放好,又待了一会。
她特地把戏匣子打开,在家也就这个能吸引点人,不过这个确实很废电池。
杨三妹特别喜欢听《沙家浜》的戏曲,林彩霞和林彩蝶两人也跟着听个稀罕。
一直听完了一段戏,又听了一段评书,看看时间已经要6点了,也就开始准备晚饭了。
煮上一锅白米饭,在蒸的时候,又蒸了块咸鱼、那两个海胆也做了海胆蒸蛋,一起蒸上了。
对虾林彩蝶做的是油焖的,背部开刀,沾上一些红薯粉,直接油锅里炸一下,然后放上调料,一闷就好。
青蟹拆了几块煮了汤,这个也很补的。
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两天吃不到海鲜就会不那么习惯。
又炒了一个尖椒鱿鱼,一个圆白菜。
今天知道赵峥嵘回来的会晚一些,她们做饭也晚,做好了,赵峥嵘也回来了。
他拎着两条肉、半扇排骨、一个猪肝回来了。
看到桌上饭都摆好了,几个人还没动,就说道:“做好了就吃,不用等我。”
林彩蝶:“时间刚好,饭刚上桌。”
即便不是刚好,即便林彩蝶说没关系,杨三妹和林彩霞肯定也会等的。
杨三妹:“咋买了这么些肉,吃不完都坏掉了。”
虽然是冬季,但是纬度低,气温在那,这肉也放不了两天。
赵峥嵘:“这两天就吃完,去一趟岛北怎么也得多买点。”
林彩蝶:“你先放那,吃完饭我去处理。”
“行,我洗下手。”
等到上桌后,赵峥嵘还拿了酒,给杨三妹和林彩蝶都倒了一点。
“我不喝酒,你自己喝。”
“娘,你少喝点,冬天喝了热乎。”
然后看着林彩霞说道:“大姐你就多喝点水吧。”
林彩霞点头:“行,你快吃吧,我这都有水。”
林彩蝶把海胆蒸蛋给她一个,给阿明一个。
林彩霞:“我就不用了吧。”
“一人吃两人补,你还是多吃点吧。”
然后又对阿明说:“这会烫,阿明要凉凉再吃。”
小阿明小手正抓着一个虾啃呢,听到后也只是点点头。
赵峥嵘对尖椒炒鱿鱼很合胃口,连着吃了两口,才说道:“以前没这么吃过,这个味道好。”
林彩蝶:“那以后多给你炒。”
赵峥嵘端起酒杯:“娘,我敬你一个。”
杨三妹端起小酒盅:“自己家人,不用说敬。”
这个只有林彩蝶知道,他们齐鲁人对于喝酒特别讲究。
甚至坐哪个位置,喝几个都有讲究。
上次赵峥嵘和她说过一遍,林彩蝶就觉得复杂。
但是自己家人,也确实不用那么多礼节。
赵峥嵘点头:“行,咱们就随意。”
然后又对林彩蝶说道:“你自己喝,喝不了就给我。”
林彩蝶看着小酒盅:“没事,这一个我还是能喝的。”
这个酒是赵兴邦带来的,是齐鲁有名的高粱酒,而且还是老酒,瓶子都是老瓶子。
林彩蝶也想尝尝,她能喝点,但是哪次也没多喝,也没喝多过。
喝了一口,她也说不出是好是差,反正也有点辣。
赶紧夹了一个虾吃。
然后给杨三妹也夹了一个:“娘你尝尝我做的这个虾。”
别看杨三妹一直在海边渔村生活,吃的海鲜挺多,但是多数都是白灼或者蒸煮。
甚至葱油的吃法都少,太费油。
要是让她在家里做个油焖的大虾,她可舍不得。
林彩霞也是。
只有再过几年,大家的生活都提升上来了,这些吃法才会慢慢普及。
杨三妹:“我和你一起去吧。”
林彩蝶摆手:“不用了,在家看着点,别让阿明跑到院子崖壁那边去。”
那边不仅墙矮,还有一个豁口,是林彩蝶当时想欣赏海景留的。
但是小孩子要是过去,危险性还是挺大。
“行,你说说你,砌墙也不砌高点,还留个豁口。”
“过年回来,我在那装个门就好了。”
林彩蝶想着回头让姐夫给她做个木头的栅栏门,有乡村风格,和这院子也搭配。
林彩蝶到码头的时候,已经有军嫂在这等着了。
倒是没看到她特别熟悉的。
走到各个小船的摊位前,林彩蝶扫了一下。
“欸,居然有青蟹。”
青蟹对于生活在峡湾镇的人来说,是很补的。
大家最爱吃的也是青蟹。
别看平时拖网的时候,是梭子蟹多,还有兰花蟹、石头蟹等,但是真正让大家喜欢的,还是青蟹。
看到了,肯定不能错过。
林彩蝶用2块4毛钱买下了这个2斤的青蟹。
然后走走看看的,又买了些对虾,两个海胆。
最后买了些小鱿鱼和两条马鲛鱼。
拎着这些就回去了。
到家后,杨三妹看到她买这些,忍不住的说道:“要是在家,这些自己都能留出来,到这还得买。”
拖网,每天都会剩一些小鱼小虾的,一些不值钱的或者要晒鱼干的也都留下。
所以看到买鱼吃,难免有些吃味。
林彩蝶笑了下:“在岛上,这些也都便宜的很。”
杨三妹:“你哪里要买这么多啊,还有,赶上初一十五的,也去海边看看,拣点就够你俩吃了,别啥啥都想着买。”
林彩蝶:“好,这不还没赶上吗。对了,马鲛鱼我打算做饺子。”
“岛上有卖猪肉的?”
林彩蝶:“有,不过在岛北,赵峥嵘等下会去买。”
说到岛北,林彩蝶其实有些惭愧。
来岛上生活也一个多月了,她还一次岛北没去过呢。
其实岛北才是现在这个岛上的中心,部队师部在那边,大的渔村也在那边。
不过这种本地小岛,林彩蝶也起不了什么兴趣,和她从小生活的环境也没什么不同。
而赶海,就更不用说了,自从有了海珠后,她基本上不去赶海了。
似乎对那些小打小闹的看不上了一样。
不过她也想了,等过完年来了,也会和一些要好的军属们一起去海边走走。
不是一定要收获多少,主要是感受生活以及加深和军属的交流。
完全当玩了。
林彩蝶把这些海货都分类的放好,又待了一会。
她特地把戏匣子打开,在家也就这个能吸引点人,不过这个确实很废电池。
杨三妹特别喜欢听《沙家浜》的戏曲,林彩霞和林彩蝶两人也跟着听个稀罕。
一直听完了一段戏,又听了一段评书,看看时间已经要6点了,也就开始准备晚饭了。
煮上一锅白米饭,在蒸的时候,又蒸了块咸鱼、那两个海胆也做了海胆蒸蛋,一起蒸上了。
对虾林彩蝶做的是油焖的,背部开刀,沾上一些红薯粉,直接油锅里炸一下,然后放上调料,一闷就好。
青蟹拆了几块煮了汤,这个也很补的。
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两天吃不到海鲜就会不那么习惯。
又炒了一个尖椒鱿鱼,一个圆白菜。
今天知道赵峥嵘回来的会晚一些,她们做饭也晚,做好了,赵峥嵘也回来了。
他拎着两条肉、半扇排骨、一个猪肝回来了。
看到桌上饭都摆好了,几个人还没动,就说道:“做好了就吃,不用等我。”
林彩蝶:“时间刚好,饭刚上桌。”
即便不是刚好,即便林彩蝶说没关系,杨三妹和林彩霞肯定也会等的。
杨三妹:“咋买了这么些肉,吃不完都坏掉了。”
虽然是冬季,但是纬度低,气温在那,这肉也放不了两天。
赵峥嵘:“这两天就吃完,去一趟岛北怎么也得多买点。”
林彩蝶:“你先放那,吃完饭我去处理。”
“行,我洗下手。”
等到上桌后,赵峥嵘还拿了酒,给杨三妹和林彩蝶都倒了一点。
“我不喝酒,你自己喝。”
“娘,你少喝点,冬天喝了热乎。”
然后看着林彩霞说道:“大姐你就多喝点水吧。”
林彩霞点头:“行,你快吃吧,我这都有水。”
林彩蝶把海胆蒸蛋给她一个,给阿明一个。
林彩霞:“我就不用了吧。”
“一人吃两人补,你还是多吃点吧。”
然后又对阿明说:“这会烫,阿明要凉凉再吃。”
小阿明小手正抓着一个虾啃呢,听到后也只是点点头。
赵峥嵘对尖椒炒鱿鱼很合胃口,连着吃了两口,才说道:“以前没这么吃过,这个味道好。”
林彩蝶:“那以后多给你炒。”
赵峥嵘端起酒杯:“娘,我敬你一个。”
杨三妹端起小酒盅:“自己家人,不用说敬。”
这个只有林彩蝶知道,他们齐鲁人对于喝酒特别讲究。
甚至坐哪个位置,喝几个都有讲究。
上次赵峥嵘和她说过一遍,林彩蝶就觉得复杂。
但是自己家人,也确实不用那么多礼节。
赵峥嵘点头:“行,咱们就随意。”
然后又对林彩蝶说道:“你自己喝,喝不了就给我。”
林彩蝶看着小酒盅:“没事,这一个我还是能喝的。”
这个酒是赵兴邦带来的,是齐鲁有名的高粱酒,而且还是老酒,瓶子都是老瓶子。
林彩蝶也想尝尝,她能喝点,但是哪次也没多喝,也没喝多过。
喝了一口,她也说不出是好是差,反正也有点辣。
赶紧夹了一个虾吃。
然后给杨三妹也夹了一个:“娘你尝尝我做的这个虾。”
别看杨三妹一直在海边渔村生活,吃的海鲜挺多,但是多数都是白灼或者蒸煮。
甚至葱油的吃法都少,太费油。
要是让她在家里做个油焖的大虾,她可舍不得。
林彩霞也是。
只有再过几年,大家的生活都提升上来了,这些吃法才会慢慢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