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四十,在位已经快十四年的裕仁使得天皇在日本军中和民间的威望达到了顶峰。早在在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期间,裕仁与日本陆军强硬派结盟,拼命削弱政府的党派内阁制,正是在他的帮助下,日本军方最终得以顺利地击倒了日本各民主政党,走上了野心勃勃的军国主义体制。紧接着,裕仁开始推行基于以天皇为核心的**思想,对反对派政治人士和任何敢对天皇权力提出质疑者进行无情的打击。
    随着日本本来就很脆弱的民主力量的削弱,裕仁自己的地位,特别是他在日本军中的地位日益得到加强,裕仁因此成为至高无上的日本元首。他是日本人心目中活着的日照神,是日本政坛最杰出的领袖,是日本三军最高统帅。他有任免日本陆海空三军将帅、政府首相内阁大臣的权力。日本军方将领可以绕开政府内阁,直接对天皇负责。裕仁和几个少数的幕后权臣对日本国策的制定有决定性的权力。
    虽然表面上看日本也和英国一样是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但是日本的天皇却和国家元首毫无区别,仍然是天皇来领导这个国家,整个战争过程正是天皇和军队强硬派一手策划,民众在天皇的鼓动和他们内心疯狂的**下狂热的着战争。接受了欧洲现代思想的日本皇室深刻认识到了工业对国家的重要,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开始了大力发展工业。
    日本做为一个资源缺乏的海岛国家,却注定了无法独立支撑工业的事实,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只能采购原材料运到日本加工然后加以销售,这种现实迫使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催生了日本的近代国策“田中奏折”的出笼。在亚洲,没有比软弱战乱不堪却资源丰富的中国更适合做为侵略对象了,其中最富饶离自己殖民地朝鲜最近的东北是最好不过的目标了。
    原本对中国存在的畏惧,即使在大清帝国数次被外敌入侵,被太平天国起义大伤元气的时候,也没有指染中国领土的勇气,只敢派出浪人到中国劫掠而已,日本的女子也以嫁已中国男人为荣。甲午海战彻底打碎了中国的遮羞布,对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敬畏的日本实实在在的发现了这个巨人的虚弱,贪婪的本性立刻暴露无疑。在满清灭亡后,中国更是不堪,战乱不止,更谈不上国力,他们从此对中国再无一丝的顾及。
    在日本的军人和政客眼睛中,中国这块肥肉正好可以提供日本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只要占领了中国,困扰日本发展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天皇会和陆军的强硬派结盟的主要原因,事实上无论是内阁还是军队中的强硬派和温和派,都被天皇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因为他们成功培养了一批经过军国主义洗礼,立誓为天皇效忠的军队。
    已经换上了陆军军服的天皇,一丝疲惫爬上了脸颊,眼睛中少有的出现了血丝,“帝国与中国之争已久,前线战局却无法好转,一决胜负也非一时之力。帝国希望寄托在短期内解决满洲之问题,实为不智!帝国处于多事之秋,必下决断,扭转此不利局面,但帝国已无国力和美国发生冲突,唯有占南亚以挽救帝国颓势,对美国近期只可拖延,不可拖入战争。只待解决东南亚,再图谋一举解决满洲问题,只有完全解决了满洲问题,帝国才有和美国开战之基础!”
    裕仁说完,内阁立刻召集了军方将领来参加御前会议,既然南下作战的决定已下,剩下了只是来讨论如何作战。裕仁看着忠于自己的军队在眼睛下面策划各种作战方案,眼睛伸向了远方。对南下作战,他对帝国的海军还是信心十足,美国人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他们更不可能直接来支援英国人。他想到的是满洲,对于中国人,他是矛盾的,他清楚的知道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可是没有任何外国人比日本人更了解中国。
    中国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璀璨的文明,一次次的击败外敌,将自己的领土不断的扩张,千百年来一直让人望而生畏,不敢直视。可是就是这么一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文明的国家却一再的受到了外敌的入侵,外族用血腥的屠杀迫使他们的融合。中国人的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用儒学用伦理将一个充满血性和创造的民族慢慢演化成如今只能在统治者的铁蹄下苟喘。
    中华的文明在数次的外族入侵下出现了大的断层,唐末战乱,宋末的蒙古入侵,明末的满清入侵,他们带来的只是野蛮,毁灭的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明。面对那些被中国的统治者磨干了锐气的龙的子孙,外族轻易的用他们眼睛中无比鄙视的野蛮战胜了他们的文明,至从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再也没有创造过他们引以为自豪的汉唐盛世般的盛况。
    日本强盛原本可以依托资源丰富地产富饶的中国来实现的,见识了中国在外国入侵下毫无反抗之力,使得日本大为心动,但是满清权威尚存,日本只得百般试探,占琉球,中国竟然置之不理。其后更是派遣数之不尽的人员收集中国情报,终于了解中国的软弱可欺,倾全国海军抱决一死战的决心终于击溃了满清王朝倾二十年花费巨资建立的远洋舰队,彻底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从那时起,中国在日本眼中地位就一落千丈,数次对中国战争均以胜利,掠夺无数财富而告终。中国的软弱进一步刺激了日本,才有田中奏折中对中国的建议被列为日本国策。但是裕仁却从九年的满洲事变后对中国有了种难言的感觉,近代的中国人是缺乏进取和血性的,这才让他们更易被统治,正是看中了这点才下决心来占领中国。三百年前仅仅百万满族人可以做到,面对如今懦弱的中国日本没有理由做不到。
    千百年来在气候和大自然百般刁难下艰难生存的大河民族,对陆地有种难以言述的感情,骨子里都有种无法磨灭的登陆情结,工业化国家的需要更是把这种情结发挥到了极至。然而对于那些高傲的民族,是没有办法征服的,正如明清两代耗费无数国力也无法征服草原上的种族,面对那些民族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将他们灭绝,屠杀是不能让他们屈服的。
    北方的中国人生活在比南方更为严酷的环境中,这种环境铸造了他们刚强的性格。近几年来在经历了数次和他们大规模的交战后,不得不承认,他们越打越狠,越打越疯狂,原本在血液中已经冷却的血性又开始了燃烧了起来。失败并不可怕,若比肩国力,中国此时绝不是帝国的对手,但是这种血性才是最可怕的,如果让他们燃烧起来,帝国即使打败了他们,也无可能占领,唯一的结果必是玉石俱焚。
    正如自己和自己的父亲将国民和军队改造得完全服务于天皇,北方的中国人也在那个人的改造下有了显著……虽然时间还不长,可是却有了明显的成效。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而富有侵略性,变得更加唯利是图,只要对他们更有利的事情,即使与魔鬼打交道他们也在所不惜。最明显的还是他们思想的转变,这才是最可怕的,以前总认为**是最大的威胁,可是得到的关于教育和民众的情报却让自己心冷了一截,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如果他们不是疯子,那么他们对帝国的威胁要远比**和中国国内那种简单的反日情绪要大得多。仅仅看看他们毫不犹豫的和强大的苏联开战,就知道他们不会畏惧任何敌人了。现在被苏联牵制了相当大的力量就知道他们行动的愚蠢,可是所取得政治上的影响却是难以言述的,给民众注入了强力的兴奋剂一样,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对他们的政府再也不会动摇,即使以后再发生挫折,他们也会相信政府可以带领他们走向辉煌。
    他们现在就好像当年和清帝国的北洋舰队决战时的日本,战胜了北洋舰队后,不仅得到了巨额的赔款,更是让民众看到了希望,鼓舞了他们的信心。日本也是借此和欧洲列强一同瓜分了中国,其后的对俄海战的胜利也是顺其自然了。正是对北洋舰队决定性的胜利让日本得以列入世界强国,深知历史的裕仁正是如此才对中国人战胜了苏联几十万大军如此的忌惮,在他们战胜苏联后欧洲列国和美国对他们反应无一不证明了他的想法。
    北平事变完全打乱了布置的阵脚,一场小的争端完全引爆了两个国家潜伏已久的矛盾。更想不到蒋介石居然倾其精锐在淞沪开辟新战场,正是他们的开战很大程度的改变了军队乘机和苏联夹击李成坤部的计划。虽然李成坤部有所防备,即使不能给予他们毁灭性的打击,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让他们同时面对两场战争,即使他们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必然是惨胜,绝不至现在这样游刃有余。
    “对昨夜的轰炸有何意见?应该有何对策?”裕仁突然对御座下的将军问道。海军和陆军的将军们一下安静了下来,来参加会议的途中,他们看到了东京被轰炸后的凄惨景象,心中充满了愤怒,可是天皇问起来的时候却不知如何应答。对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和对外可以直接否认在中国的屠杀以及一系列的暴行,可是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清楚知道前线发生了些什么。
    他们对田下的做法并不反感,相反他率全体将士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为天皇献身,他们的做法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原本从左翼穿插的中**队的攻势一下就停顿了下来,就连他们主攻方向的进攻也有了减弱的迹象。这种做法却是愚蠢的,外国记者和中国人拍摄的证据把所有的一切都公布于世界,这对帝国政府形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如果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如果是在李成坤的势力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就要容易解决得多,可是事情却发生在帝国“帮助”管理的“满洲”境内,这对帝国在“满洲”乃至中国计划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事实上,参谋本部在接到事件的详细报告后,就向前线部队下达了命令,如不是关系维系“满洲”统治的紧要时刻,此容易造成被动局面做法严禁实施。
    这并不是怕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而刻意下达的命令,这仅仅是为了进一步的维系他们在“满洲”已经摇摇欲坠的统治。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件,那么即使李成坤不发动进攻,现在的“满洲国”也将发生大规模的暴乱,现在帝国在“满洲”利益甚大,在此关键的时刻,不可再刺激满洲人。在他们眼里,即使死伤了这些中国人也并无什么不妥之处,中国人历次在国内战争中死伤的老百姓远远不止此数,就是每年饿死的饥民都几十倍于此,了解中国情况的人都非常清楚,在中国最不值钱最低贱的就是那些老百姓的性命。
    在旅顺屠城后不仅没有任何的报复措施,还威慑了其余各城市,要塞,其后的进军顺利无比,战争最后同样也赢得了巨额的赔款,那些被杀戮的中国人根本无人理会。这种残暴的杀戮让中国人害怕恐惧,也让杀戮者更加的有恃无恐,因此对于这种屠杀,大部分的日本军人并不反对,有的军人甚至疯狂。甚至军队禁止发生类似的情况也仅仅是因为害怕动摇了在“满洲”统治基层,也仅此而已。
    对中国人的报复,关东军和本土的守备部队都做好了准备。参谋本部的意见中国人很可能将矛头指向在“满洲”的关东军,因此关东军已经高度戒备,严格监视起中**队的情况。本土的守备部队分析,中国人如果想对日本进行报复,必将使用轰炸机,为此航空兵做好了迎敌的准备。可是他们错误的估计了时间,认为要进行精确的轰炸,必须要在白昼实施,也没有预想到会使用使用范围非常大的燃烧弹来轰炸居民区而不是主要的工厂和军事设施。航空兵和防空部队夜战设备和训练的缺乏,似的夜晚的日本如同不设防的堡垒,只能看着中国人将整个东京点燃……
    东条英机从心里痛恨鄙视那些中国人,却不得不承认,这次东京被炸的苦果很可能要自己咽下去。大规模的报复措施在短期内都是不现实,也是不切实际的,必毕竟前线的局势还是十分危机,南下作战也迫在眉睫,根本抽调不出更多的力量出来。短期内不可能实施大规模报复但是决不可就此罢休,天皇也正是如此考虑,才会如此发问的。
    作为内阁首相,陆军大臣,他不得不站出来说话,“鉴于陛下已经决定发起南下作战,这个期间必须要派遣一部分的部队奔赴东南亚战场。满洲地区兵力非但不能有所减少,还需有略微有所加强。所幸中国并无海军,除了部分封锁中国港口外,其余都可调遣至东南亚战场,兵力并无问题,唯一的问题是需要调遣的相当数量的航空兵去支援东南亚战场,这样会削弱满洲和本土的防卫力量。
    目前帝国对中国报复措施也十分有限,如依照他们轰炸东京还以轰炸他们的工业军事以及民用设施。如果那样就需要大量的轰炸机和战斗机护航。最麻烦的事情是,如果要实施,必将导致他们的又一次报复性轰炸,将会把帝国航空部队拖入和他们一场长时间的空战中,大大的延缓发起南下作战的时间,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即使我对中国人在东京的暴行如此的愤怒,却不得不暂时压下愤怒,等到平定东南亚后再将今日之耻全部奉还……”
    对于目前的窘况,国家和军队是没有做好准备的,现在飞机使用的全部都是保存的原油储备,钢铁厂很多因为无材料已经开始了停工,导致了制造业也开始了萧条。正是这种局面迫使军队必须先要取得必要的战争资源,而后才有和中国决战胜利的资本。所以即使面对东京轰炸这空前的浩劫,以陆军为首的军队仍然发挥了日本隐忍的性格,把它埋藏在心里,准备等到时机成熟以便秋后算帐。
    永野听了,摇摇头,帝国皇军暂时无能力发起大规模发起反击,却必须要纠缠住中**队,甚至发起反击,至少是让他们腾不出多的兵力来轰炸本土。我清楚这对于前线的将士来说是很艰难的,但必须这样做。依我看来中国人的轰炸不会就此罢休,必须极力加强国土防空力量,配备更多的高射炮,以及更多可以在夜间拦截轰炸机的战斗机。问题在于这些应变的措施短期内不会对局势有大的改观,我们仅仅能做的是加强在空袭后的抢救和灭火准备,教育国民正确的躲避轰炸的知识。
    “帝国依靠海军战胜大清的北洋舰队,随后又战胜了沙俄舰队,树立了在亚洲海上霸主的地位。正是因为我们的海军,为帝国牟取了巨额的财富,也拱卫了四面环海的帝国的安全。海军一直以来是帝国生存最可靠的保障,也正是如此以我们远为落后欧美的国力却建设了可以与他们比肩的强大海军。长期以来我们却忽视了对陆军和航空兵的发展,他们的作战手册甚至还有不少是沿用日俄战争时期编写的,作战的武器和思想已经落在了经历一战的欧洲诸国之后。
    帝国皇军数次被中国人击败,并非中**人强于帝国将士,而是他们学习了欧洲现代的战争思想,装备了比帝国陆军更为先进的武器。他们借鉴的德国在波兰战役中对武器装备落后的波兰的巨大成功,都说明了先进的武器和战术对战争结果的非凡的影响。做为帝国海军将领,对陆军在满洲事变中几乎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我等深以为憾。因此我希望可以在国力允许之范围内加强陆军和航空兵,依靠帝国远比中国强大的国力,战胜中国并非难事情。”
    谁也没有想到,帝国正耗费巨资为海军打造世界上最大,火力最强的战列舰,身为海军军令总长的永野大将居然发出了这样的言论。东条英机询问道:“难道削弱海军的军费来支援陆军吗?难道要削减海军正在建设的两艘战列舰所用的军费么?”米内海军大臣虽有对陆军有所妥协,但也不会轻易放弃海军的建造计划,更何况是海军已经耗费了绝大多数军费开支建造中的战列舰。
    仅仅只是两艘战列舰已经让海军的每年的军费十分紧张,在建的军舰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战舰,目前已知的战列舰仅仅为它设计排水量的一半,这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造船业上的巨大成功。当时无论是强硬派还是温和派都对造舰计划十分的重视,意见也异常统一,这才让国家倾国之力大力主张建造。这和当初为打败满清海军所做的完全一样。
    不管是日俄海战,还是一战中的日德兰海战,都无一例外的说明了战列舰的重要性,其后的裁军协议中也将战列舰列为重中之重,就是看到了战列舰在海战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身为海洋国家,海军就是国家之命脉所在,故无论耗资多少,对于海军要求,总是有求必应。无论在中国陆军遭受何种失利,只要还有这支强大的海军,任何人都无法入侵帝国本土。
    “第一艘战列舰已经快要下水了,两艘战列舰已经耗费了巨额的军费,如果建成将会对海军的实力有质的飞跃,如现在停工,不仅对海军是巨大的损失,已经投入的开支也将付之东流!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永野大将的建议也并非毫无道理,但海军是帝国的基石,只能加强,决不可有所减弱。所以我建议,削减其它部门的开支,加大对军事的投入,目前正是危机关头,在一定时间内加大军事投入并不会对国家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只要赢得了战争,我们所有付出的代价都会得到高额的回报。”
    永野也接口说:“海军建造的两艘战列舰是日本造船工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最高结晶,为了建造这两艘战舰,多年来耗费了巨额军费,为确保帝国海军对世界强国未来海战中占据优势地位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认为此刻不仅海军的军费不能得到削减,也应该有所加强,特别是东京湾还炸沉的军舰要尽快打捞起来修复,新舰的建造也要加快,南下战役海军的责任重大。我们不希望此时与美国交战,却也不得不防和他们发生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加强海军力量,以应付未来的战争需要。”
    被裕仁召集来的重臣,不久前从首相位置上退下来的近卫想了想:“如果如海军方面的说法,就是全面的倾向战争,让全国的工业开始向战争转变,这未尝不是缓解目前帝国矛盾和前线颓局的好办法。唯一的不足就是对国家经济会产生严重的打击,要防止过度的军事开支导致国民经济的崩溃。在目前情况下,这也是必须的,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军事回旋余地很小,只有发展强大的帝国舰队才能确保帝国利益,海军是帝国的根本,不容动摇。陆军却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大岛在德国已经和他们谈判得到了相当的德国武器资料的设计图纸,我们可以依据此对帝国的武器加以改良。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加强帝国的航空兵力量,生产更多,更先进的战斗机来应付中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不仅要取得战场上空的优势,也要担负起国土防空的重任。这些生产任务可以交付给大量原本生产民用产品的工厂来生产,各种物资必须绝对优先的供给给生产军事物资的工厂……”
    ………………
    当东条英机说完,恳求裕仁天皇的意见的时候,裕仁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他的心早已远离了日本列岛。他知道岛国的命运最终将会覆灭于海底,匮乏的资源将会导致民族前进动力的绝断。唯一的出路就是军事扩张,运用大和民族的勇武、智慧与精神去征服亚洲乃至世界。

章节目录


北方之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追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追忆并收藏北方之王最新章节